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Qu JF  Cheng TM  Xu LS  Shi CM  Ran XZ 《生理学报》2002,54(5):395-399
合并全身放射损伤的创伤(放创复合伤)是一种重要而有代表性的难愈性创伤,其难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成纤维细胞是最为重要的组织修复细胞,其辐射敏感性较低,为了明确放创复合伤时合并的放射损伤是否对伤口成纤维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以及这些损伤作用对创伤愈合的影响,实验检测了分离,培养的放创复合伤和单纯创伤大鼠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其他反映其参与组织修复能力的指标变化,结果发现,在去除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特别是创伤局部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对成纤维细胞的反馈作用后,放创复合伤组伤口成纤维细胞增殖力,贴壁力和粘附力均显著弱于单纯创伤组,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则显著增加,这些细胞表明,全身放射损伤对伤口成纤维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使其参与组织修复能力显著受抑,这是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难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Dai SS  Xiong RP  Yang N  Li W  Zhu PF  Zhou YG 《生理学报》2008,60(2):254-258
本文旨在探索腺苷A2A受体在颅脑创伤、皮肤创伤及放射损伤复合创伤中的作用差异.分别观察和检测野生型小鼠、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以及给予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治疗的小鼠在皮肤创伤、放射损伤复合创伤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颅脑创伤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伤侧皮层脑含水量、脑脊液中谷氨酸浓度.结果表明,CGS21680促进外周组织伤口愈合,却加重颅脑创伤模型的神经功能损害,这与其促进谷氨酸释放有关.相反,A2A受体基因敲除显著延迟小鼠皮肤创伤及放射损伤复合创伤模型的伤口愈合,而在颅脑创伤模型中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产生保护效应.本研究初步证实,A2A受体激活促进谷氨酸大量释放可能是其在中枢损伤与外周损伤产生作用差异的机理之一,这为将来临床应用A2A受体激动剂减轻外周损伤,而用A2A受体拈抗剂减轻颅脑损伤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体会,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8例中治愈117例,死亡11例.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复杂.重视院前急救,重视合并其他部位的多发伤,及时准确判断生命体征,尽快采取有效生命支持,及时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血清成份对培养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血清对上述通道的有激活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此可能为伤后心脏功能抑制的一个重要机理。在作用强度上,复合伤血清重于单一伤,烧伤重于放射损伤,这是导致不同伤后血清对心功能抑制程度不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血清成份对培养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血清对上述通道均有激活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此可能为伤后心脏功能抑制的一个重要机理。在作用强度上,复合伤血清重于单一伤、烧伤重于放射损伤,这是导致不同伤后血清对心功能抑制程度不一的重要因素。对伤后血清成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伤后血清大分子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血清低分子与血清脂质起作用。其中,放烧复合伤血清低分子不仅使通道开放增加,还使膜片噪声增加,提示其作用包括改变其L-型钙离子通道活动与改变膜的物理特性二个方面,它们共同导致细胞的功能变化;血清脂质对钙通道的作用可被SOD所抑制,表明其作用与氧自由基反应有关。至于伤后血清低分子与血清脂质中的具体毒性成分以及它们对L-型钙离子通道影响的调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乙肝是一种发病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骨折创伤病人大多都有外伤口,术后置人引流管道多,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我们对骨折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病人,采取了标准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冬梅  郑惠娜 《蛇志》2005,17(4):281-282
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和坠落伤。此种复合伤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受损,包括感觉运动障碍和泌尿系统症状。因此其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的生命,预防脑水肿及减少脊髓功能丧失,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至2005年5月共收治了25例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观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肿瘤干细胞在放射抗拒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应用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肿瘤干细胞"、"放射抗拒"、"细胞凋亡"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收入标准为:肿瘤干细胞与放射抗拒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标准分析相关文献。肿瘤干细胞是导致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细胞,其放射抗拒机制包括细胞存活和凋亡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干细胞的保护作用、肿瘤干细胞放射损伤的自我修复和大多数的肿瘤干细胞处于静止期。肿瘤干细胞是导致放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放射抗拒的研究有助于展开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高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胡聂  刘瑛 《蛇志》2014,(1):113-114
目的总结分析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37例胸部锐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救治35例,死亡2例;伤口感染3例,胸腔镜检查及治疗15例(其中改开胸3例),开腹2例。结论伤口深度及损伤范围的充分估计,以及伤口的及时处理,积极的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镜的应用,有助于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线照射与局部氧疗对伤口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红外照射与局部氧疗相结合对伤口愈合的作用及机理.方法:以新西兰种兔为研究对象,建立创伤模型,并将创伤兔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对伤口施加近红外照射、局部氧疗、近红外照射 局部氧疗三种治疗,而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伤口愈合情况30天,记录各组伤口愈合数目和愈合天数并计算平均愈合时间.结果:结合治疗组(即近红外照射 局部氧疗组)的20个伤口全部愈合.平均愈合天数是(20.2±2.1)天,分别与红外线照射组、局部氧疗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近红外照射与局部氧疗相结合能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新的治疗创伤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研究在脊髓急性损伤中,自组装短肽溶液对创伤后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创伤后早期神经组织细胞凋亡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实验使用了手术切断大鼠脊髓胸段T8至T10作为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检测实验后不同时间点的损伤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伤后2 h,损伤区及邻近段开始出现末端标记阳性细胞;伤后8 h,凋亡阳性细胞数达高峰;同时,自组装短肽实验组细胞凋亡较空白对照组少.结论 自组装短肽溶液对急性脊髓创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口局部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中伤口修复细胞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0±1.0)d,而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3±0.8)d;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以及修复细胞增殖能力上存在差异。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加重创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延缓肉芽组织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血气胸危重患者在急诊快速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合并血气胸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胸腔闭式引流对多发伤合并血气胸的救治措施。结果影响救治效果的因素包括引流时机、输血方式、有无合并其他致命损伤、止血药的使用、损伤控制手术止血时机等情况。结论影响多发伤合并血气胸急诊救治效果的因素较多,应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等救治措施,采取有效的急救干预手段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蜂胶是西方蜜蜂从植物幼芽或树干损伤处采集的树脂,并混入其上颚腺的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创伤修复作用作为蜂胶的重要生物活性之一,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和应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蜂胶促进创伤修复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创面再上皮化、肉芽形成、伤口收缩以及细胞外基质生成四个方面对近年来蜂胶及其提取物对创(烧)伤修复作用的相关研究及其促创伤修复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蜂胶创伤修复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不同时期渗出液(wound fluid,WF)的质和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伤口组织的愈合进程.研究伤口不同天数的WF对小鼠伤口组织的成纤维细胞(mouse wound fibrolast,mWFb)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伤口微环境WF在调控mWFb的增殖规律.用两种培养基进行检测:1640培养基-10% FCS(fetal calf serum 胎牛血清)-10% WF或1640-1% FCS-10% WF.发现第1、3、7天的WF能刺激mWFb增殖.在高浓度(10%)FCS条件下,9、11、15天WF对mWFb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同一WF在低浓度(1%)FCS时导致mWFb死亡.结果提示,在损伤后一周期间伤口微环境能刺激mWFb增殖,但伤后更长时间的WF使细胞生长受阻止.在创伤愈合晚期的微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生长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局部溃疡是毒蛇咬伤的合并症之一。轻则伤口经久不愈,重则造成肢体畸形、残废。因此,蛇伤治疗,既要抢救患者生命,又要认真保护患者肢体的功能。现介绍两则防治方法。一、预防措施 1.早期正确及时处理伤口。 2.伤口局部宜湿敷。 3.伤肢结扎时间不宜太长,禁加压包扎。 4.蛇伤后期不宜采用腐蚀和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外敷。创口溃烂,不宜再敷中草药。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还包括给药控制,骨髓移植等常规疗法.但传统的化疗方法副作用大,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机体正常细胞,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因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的存在,使得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根治白血病.目前学者普遍认为LSCs是引起白血病的根源,也是其易于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靶向清除LSCs的有效方法,在降低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的同时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生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LSCs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实现靶向杀伤白血病干细胞的方法,并就靶向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凋亡通路,表面免疫受体,生存微环境等方面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寒环境实验兔骨骼肌火器伤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火器伤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及预防冻-火器复合伤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实验兔,在-18℃~-22℃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用5.62 mm小口径手枪,距0.5cm射击双后肢,制做冻-火器复合伤模型;观察骨骼肌火器伤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冻-火器复合伤的病理改变,挫伤区组织以坏死为主,震动区以变性为主。提示高寒低温环境肌组织火器伤病理改变是火器与高寒低温共同引起损伤,高寒条件加剧损伤程度;而在创伤肌组织震荡区中,仍保存较多的肌性修复功能,呈现以肌巨细胞增生性为主的修复过程。结论:高寒干燥自然条件下早期脱离高寒环境,可以较好地减轻或预防冻-火器复合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已成为临床治疗鲜红斑痣和老年黄斑变性等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方法。V-PDT通过主动或被动血管靶向的作用机制诱发系列生物响应以封闭病变血管。本文评述了V-PDT的作用机制和血管生物学响应,重点讨论了用于评估V-PDT中血管损伤的光谱与成像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用于评估V-PDT血管损伤的光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发生在新疆垦区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损伤特点及诊治方法状况.方法:通过病案资料对新疆垦区五家医院收治的60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性别、年龄、原因、全身损伤、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颌面部骨折男性占85.83%,20-40岁年龄段占68.04%,交通事故伤占54.04%,发生下颌骨骨折占75.45%,伴有全身损伤占18.62%和外伤性昏迷占20.76%;下颌运动受限(51.07%)、咬合紊乱(38.22%)和颜面畸形(40.69%)是颌骨骨折的三个主要体征;349例的骨折行手术复位和钛板坚固内固定(57.50%),均获满意疗效.结论:颌面部骨折中年轻男性多见,交通事故伤是其最主要原因,直接复位和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颌间牵引在新疆各垦区的颌面部骨折患者治疗中作用不可忽视,坚固内固定技术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