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产业技术》2010,(3):92-94
是他,带领濒临“破产”的中国农科院特产所走出了困境;是他,在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后力挽狂澜;也是他,为了特产研究取得新进展而与家人聚少离多。这位为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所长杨福合。采访他时,已是晚间,忙碌了一天的他似有一丝倦意挂在脸上,但是谈起他的特产所和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杨所长仍是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2.
邵荣光,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3.
——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万: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的概念最早由Peleman J D于2003年提出.其策略是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近等基因系,利用分子标记聚合有利等位基因.实现育种目标。其后,Varshney R K(2005年)提出基因组学辅助育种(genomics—assisted breeding).旨在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发掘和整合遗传资源的有利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的力量让人们从全基因组分子水平上加快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4.
从“不及早认识这种手段的威力,将延误美国农业的进步”想到的…… (引自《New Direction for Biosciences in Agriculture》) 我国农业发展、粮食翻番,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及我国的策略(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八十年代初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及逐步发展,生物技术进入了分子水平发展时代。1985年世界上第一株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的成功实验标志着农业生产从此有了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这种分子生物学育种手段为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的作物品种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在 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植物基因工程进展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种转基因植物,有的已进入中、小规模甚至大规模的大田实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序列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探索产学研结合高效技术转移模式,积极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生物产业技术》2010,(3):88-91
——作为生物技术的开拓者,您如何评价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目前发展总体状况7范院士:我国1987年开始实施“863“计划。当时共选了7个高科技研究领域,其中生物技术是首项,而农业生物技术又是该项中第一个研究主题。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应该算是处于领先地位,在某些个别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产业化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8.
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的杨凌,自1997年7月被国务院定为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20平方公里“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了西北地区良好的生物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它也是中国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开放的10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西部唯一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