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编:孙克勤崔金钟王士俊书号:978-7-04-044160-4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320.00(上、下册)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化石裸子植物的分布、研究历史和组成特征等,内容包括前裸子植物门、种子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买麻藤纲和分类位置不明的裸子植物,共涉及170属,624种,含化石图版280幅。  相似文献   

2.
<正>主编:孙克勤崔金钟王士俊书号:978-7-04-044160-4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320.00(上、下册)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化石裸子植物的分布、研究历史和组成特征等,内容包括前裸子植物门、种子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买麻藤纲和分类位置不明的裸子植物,共涉及170属,624种,含化石图版280幅。本书适用于从事古植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同时也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  相似文献   

3.
河南东南部早石炭世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河南东南部商城和固始杨山组植物化石,共计11 属18 种。它们分属于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种子蕨纲、科达纲和裸子植物种子,其中以石松纲鳞木类植物占优势。杨山组植物群含有一些典型的早石炭世分子, 如 Archaeocalam ites scrobiculatus、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Rhodeopteridiumhsianghsiangense,它们在维宪期至纳缪尔早期地层是颇为常见的;然而这一植物群也含有某些华夏型的鳞木类植物,即Lepidodendron cf.aolungpylukense、L.shanyangense、L.cf.subrhom bicum 等。根据植物群的总体组成,杨山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属于早石炭世晚期,大致相当于维宪晚期至纳缪尔A期。当前植物群可以与甘肃东部、陕西山阳、华南和马来西亚西部等的一些同期植物群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与陕西山阳植物群最接近。此外,笔者还讨论了全球早石炭世晚期植物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新疆温泉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新疆温泉煤田艾肯拜尔段和柯克它乌组的孢粉化石,计有42属59种.根据孢粉类型和含量变化等特征,建立2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1. Dictyophyllidites-Chordasporites-Jugasporites 组合;2. 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Pseudopicea 组合.第一组合产于艾肯拜尔段,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于柯克它乌组,时代暂定为早、中侏罗世.根据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群面貌是:裸子植物非常茂盛,其中以松柏纲为主,蕨类植物较少(包括真蕨纲植物);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华亭延安组植物化石进行了宏观形态和表皮构造分析,经鉴定共有24属49种。该植物群组成为:真蕨纲(28.6%)、银杏纲(38.8%)繁盛,松柏纲(16.3%)、楔叶纲(8.2%)和苏铁纲(4.1%)占一定比例,石松纲和种子蕨纲未见。与国内、外侏罗纪植物群或组合,特别是与我国北方中侏罗世11个研究较为系统的植物群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植物群明显具有中国北方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早期组合的特点,其地质时代归为中侏罗世早期,大致相当于阿林期(Aalenian)至巴柔期(Bajocian)。华亭延安组化石植物以温暖湿润气候下繁盛的植物类型为主,兼具少数亚热带、热带气候下的植物成分,说明甘肃华亭地区中侏罗世为偏湿润的暖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6.
湖南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几种种子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广泛分布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种子蕨的叶部化石虽不乏记载,用浸解法研究其角质层的工作却做得很少。迄今已发表的仅有Lepidopteris ottonis(Goeppert)Schimper及Thinnfeldia rigida Sze两种(斯行健,1933,1953;朱为庆,1962)。种子蕨植物由于分布广泛,演化迅速,不少属种为有价值的标准化石而为人们所重视。但从分类上看,古植物学中通常所称的“中生代种子蕨”只是一个含义相当模糊的类别。它主要  相似文献   

7.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于本刊 2 5卷第 3期发表后 ,又接收了一些新的资料 ,并发现在原文中有少许错误 ,为了更好、更完整的把这一分布区类型体现给读者 ,现对原文中的“表 1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包括裸子植物 )”作一修订。按吴征镒等 ( 2 0 0 2 )的 8纲系统世界被子植物共 572科 ,包括裸子植物 ,世界种子植物共 591科 ,分为 1 8个分布区类型 ,各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各分布区类型科的数目如表 1。表 1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包括裸子植物 )Table 1 Distributionpatternsofworldfamiliesofseedplants (incl.G…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后的数年中,各地质调查队颇多重要发现,其中在古植物学方面最令人兴奋和特别注意的是陕西南部凤县草涼驿煤系所发现的一种“植子蕨”Spheno-pteris 化石。此种“种子蕨”属于所谓Lyginopteris 或Lyginodendron 一类的。这一类植物是欧洲中石炭纪最重要的许多标准化石之一。这一类植物并且最富有植物学上的意义,因为它的植物学上的各部分如同叶部、茎干部、根部、雄花、雌花以及种子等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经人详细研究,甚至其茎干周围的小刺,其内部构造,我们也已经明白。Scott 著的“Studies on Fossil Botany”第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研究》2021,(1):89-94
几乎所有中文植物学教材都把花粉管当成是种子植物对受精摆脱水束缚的适应特征,并得出粉管受精使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论。但是,某些灭绝的(种子蕨和科得荻植物)和一些现存的(银杏和苏铁)裸子植物行游动受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受精并不需要液态水。种子蕨和科得荻植物不形成花粉管,银杏和苏铁的花粉管是吸器而无输送精子的功能。其实,正是小孢子在小孢子囊中的原位发育导致植物演化出花粉和传粉,花粉的形成及其传播才使受精真正摆脱了水的限制。澄清花粉管的功能可作为植物学批判性教学的案例,以促进学生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生代种子—靓籽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山西太原晚石炭世煤核中发现的靓籽属(Callospermarion),它为古生代种子蕨 Callistophyton 的种子。作者用醋酸纤维膜连续撕片技术与扫描电镜观察相结合,对该类种子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解剖结构再造了种子的结构。确立一新种——中国靓籽(Callo-cpermarion sinicum)及另一种未定种(Callospermarion sp.)。并与该属的另外两个种微小靓籽(C.pusillum)和波缘靓籽(C.undulatum)进行了比较。文中还讨论了该种子蕨种子的特殊性,以及新种与其它种子蕨和其它裸子植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杨敬之、王水两同志至山西东南部研究地层,在石盒子系地层中采集标本甚多,其中有一块分叉的蕨叶(Frond)化石,令人异常注意,本文系着重讨论这一块标本的。此标本系采自武乡县的蟠龙镇的上部石盒子系地层中。这一块分叉的蕨叶化石,显然是属于一种“种子蕨”Protoblechnumwongii Halle 的。这一块标本其蕨叶基部作分叉状态,分叉后其两个叉枝的宽度大致相等,共长度不明,在一个保存较长的叉枝上面,还着生一枚Pr.wongii 一种的羽片的基部(Pinnabase)。羽片虽仅仅保存着基部,但其形态及叶脉的型式属  相似文献   

12.
自植物界登陆以来,又经历了近四亿年的发展与演化,终于形成了今天气象万千、形态各异、生态类型多样并遍布全球的植被景观。在名目繁多的植物类群中,生存于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距今3.7—3.2亿年)的一个已经绝灭了的植物类群——原裸子植物纲,晚近才被确定下来,并日益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我国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李星学和周志炎三教授,曾率先对这类植物作过简略介绍。原裸子植物在高等陆生植物的发展演化上占有显赫的地位,本文拟对这一植物类群再作一些较为系统的介绍。原裸子植物概念的形成原裸子植物的概念,是由美国古植物学家C.B.Beck首先提出的。1960年,他在研究北美晚泥盆世植物化石时,意外地发现一种古羊齿(Archaeopteris)的  相似文献   

13.
1953年本文作者在古生物学报第1卷第3期第116页,在一篇讨论Lepidop-teris 的论文中,曾经提及Gothan 教授的意见,说:“此属植物的主轴上有‘间小羽片’的形态,似足以证明此属植物有即将绝灭的命运。”此文发表后,作者即接到若干来信,希望伸述这一个意见。作者特作此短文,以补充之。所谓“间小羽片”英文名Intercalated pinnules 德文名Zwischenfiedern,即系指夹生於两个羽片轴之间,直接自主轴伸出的小羽片,植物之有“间小羽片”以古生代的种子蕨及蕨类为最多(以目前的知识视之,此类植物,极大多数似为种子蕨类而非蕨类)。最有意义的是无论古生代及中生代,凡有“间小羽片”的种子蕨类的各“种”,都是最重要的标准化石。如上泥盆纪的Archaeopteris 各种如A.fimbriata Nath.,(北极熊岛B(?)reninsel),A.fissilis Schmalh.及A.archety-pus Schmalh.(两种都是苏联顿内茨煤田上泥盆纪标准化石),A.intermedia Nath.(熊岛),A.roemeriana G(?)pp,(欧洲),A.hibernica Forbes(爱尔兰及苏格兰),  相似文献   

14.
江西乐平梓山煤系植物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从1942年斯行健和陈国达的“江西Neuropteris gigantea Sternb.一属种子蕨的发现”一文发表以后,中国南部有威司发期(即中石炭纪陆相)地层及植物羣的分布的事实,引起地质学者的洼意。最近一、二十年来,这一种中石炭纪的最重要的标准化石,在江西梓山煤系的各发见地陆续有所发现(图1),而且保存得很为完善。其中最有价值的标本是最近几年中地质部常安之同志所采集的,除N.gigantea 外,还发现几种中石炭纪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录了海南岛典型热带珍稀濒危植物187种(不含兰科Orchidaceae和已公认灭绝的爪耳木Otophora unilocularis),隶属80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15种。将海南岛境内分布的桫椤科(Cyatheaceae)、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水蕨科(Parkeriaceae)、苏铁科(Cycadace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所有种全部列为典型热带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西部雅布赖盆地中侏罗世晚期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右旗雅布赖盆地红柳沟剖面中侏罗统新河组的 7属 1 2种植物化石 ,主要由真蕨纲和苏铁纲组成。真蕨纲有Gleichenites,Coniopteris和Cladophlebis等 ,苏铁纲有丰富的Otoza mites和Nilssonia ,Nilssoniopteris等。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中晚期 ,大致为巴通期到卡洛维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裸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 《生物多样性》2015,(2):243-246
<正>郑万钧和傅立国(1978)在《中国植物志》(FRPS)第七卷中将裸子植物分为4纲12科。这4个纲分别是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和盖子植物纲,对应于Pilger(1926)的4个目,与Pilger和Meilchior(1954)的不同在于把银杏科从苏铁纲中独立为银杏纲,红豆杉科从松杉纲中独立为红豆杉纲(附表1)。FRPS记载中国产裸子植物有11科,分别是苏铁科(Cycad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南洋  相似文献   

18.
提要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风城组主要形成于碱湖环境,含有优质生烃母岩。对玛页1井风城组岩心样品的孢粉分析建立了Protohaploxypinus perfectus–Lunatisporites tersus (PT)孢粉组合。该组合包括20属29种孢粉化石。PT组合以双气囊具肋花粉占主导,蕨类孢子含量很低为特征;孢粉母体植物类群以裸子植物门种子蕨盾籽目为主,其次为松柏纲松柏目。该组合与准噶尔盆地南缘塔什库拉组上部至乌拉泊组的Crustaesporites–Protohaploxypinus–Hamiapollenites孢粉组合可以对比,均以双气囊具肋花粉为主要特征,又同时出现重要的属种Gardenasporites bilabiatus,Triangulisaccites boleensis和Hamiapollenites saccatus。孢粉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玛页1井风城组PT组合的时代很可能属于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亚纪卡西莫夫期至二叠纪乌拉尔世阿瑟尔期,玛湖凹陷区整个风城组沉积时代晚于宾夕法尼亚亚纪巴什基尔期,其上部可能包含部分乌拉尔世阿瑟尔期沉积。风城组黑色页岩中...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贵刊于1985年第2期第29页上,刊登了《对“十字花科”教学研究课的评述》一文。此文在“结束语”时说,“白菜属白菜属、十字花科、十字花(白菜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经查考多种植物分类资料,确认白菜应属于芸苔属、十字  相似文献   

20.
杨健 《化石》2001,(3):38-40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 ,松竹梅古来就有岁寒三友之美称。它们三位在冰天雪地之中 ,青松傲雪、翠竹刚健、红梅报春 ,绘成一幅寒冬将去 ,新春要来的泼墨山水画 ,表达了真挚的友谊和预示着岁月的周转。然而 ,在植物演化的历史上 ,松梅竹至少是上下三代的关系。松属于裸子植物的松科 ,繁盛于中生代 ,与其它裸子植物构成当时地球上森林的主体。梅属于被子植物的双子叶纲的蔷薇科 ,竹则属于被子植物的单子叶纲的禾本科。国际上公认的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是在早白垩世 ,最早的被子植物以双子叶植物为主 ,单子叶植物的禾本科在地球上的出现还要晚 ,大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