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植物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关于病原土壤杆菌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这些细菌所携带的特殊质粒具有用作植物基因克隆载体的潜在可能,因而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们的广泛的重视。其中有两种病原土壤杆菌,即根瘤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eciens)和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四) 土壤农杆菌寄主范围的研究土壤农杆菌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并且能侵染全部双子叶植物。Declene和Deley报道按最低估计在331属中至少有643种寄主植物对细菌根癌病是感病的。Anderson和Moore分析了根癌农杆菌176个株系对11种双子叶植物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和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已证明,遗传操作禾本科作物比操作双子叶植物困难多,而操作根瘤菌又比操作其它的细菌难度大。运用遗传工程赋予非豆科作物以固氮特性,以期在近期内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似乎是不现实的。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植物行光合作用时干与CO_2固定,通过蛋白质工程降低或钝化其酶活,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也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东亚植物区系中双子叶植物9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新计数,其中6个是属的新计数,并对这些资料与有关的科或属在系统学和进化上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薯蓣科属于单子叶植物,但它的叶子却像双子叶植物,尤其是薯蓣属,叶脉3—9,基出,侧脉网状,与一般单子叶植物的平行脉或弧形脉不同,是地道的双子叶植物叶脉类型。这说明,所谓双子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叶脉类型的划分,只能相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薯蓣科有10个属,6...  相似文献   

6.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单子叶植物55000种。在中学植物学教材中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除此之外,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还有哪些基本区别呢?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对细菌病害抗性的各种方法,包括利用非植物抗菌蛋白,抑制细菌的致病或毒性因子,增强植物本身的抗病能力和人工诱导侵染点细胞程序化坏死。这些方法的成功都与抗菌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植物和病原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还展望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二) 细菌根癌病是双子叶植物的一种病害,它是由土壤根癌细菌(Agrobacterium fumefaciens)侵入植株伤口而引起的。根癌细菌是格兰氏阴性菌,具有鞭毛,它与许多迅速生长的根瘤菌,例如苜蓿根瘤菌(R.meliloti)有密切关系;这种根瘤菌在苜蓿根部形成根瘤。根瘤菌寄主范围狭窄;但是,根癌细菌能在许多  相似文献   

9.
植物界,特别是双子叶植物(60多个科)在其根、茎、叶部常有发生肿瘤现象,此外,还有些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也有这种现象,这是一类细菌侵染、寄生的结果,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对农业有害、消除或转化这种危害是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问题是能否把这种有害现象转化为有益?其中不仅涉及未知的科学问题,而且含有哲学的内容,是个需要科学工作者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木本双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的茎中,形成层环绕在木质部外方,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包围在原有木质部外面,逐年增多,形成了有用的木材。双子叶植物木材由导管分子、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等组成,松柏类等裸子植物的木材不具有导管与木纤维。这些木材分子的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即细胞壁纤维素间隙  相似文献   

11.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3):201-2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极显减少,但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增加。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斑块内植物群落的单子叶植物物种数增加,而双子叶植物下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增加,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增加极显,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降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净初级生产量较未栖息地区减少68.98%。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净初级生产量增加,但仅达到未栖息地区的58.69%。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菌是有待深入开发的资源宝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2):0282-0282
植物内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者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至少是暂时)不表现出外在症状。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植物内生菌都与植物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在从宿主那里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可增强或赋予宿主抗病、抗干旱、固氮等能力,或通过其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的生长;有些内生菌还被发现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因此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从20  相似文献   

13.
单、双子叶植物的代谢物调节农杆菌Vir区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耀  施骏 《遗传学报》1993,20(1):59-67
本文研究了六种植物(三种单子叶植物,三种双子叶植物)愈伤组织的 渗出物和抽提物对农杆菌Vir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其调节水平植物的不同而明显不同,但单,双子叶植物的代谢物对Vir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并非截然分开,即使在双子叶植物(如大豆)的抽提物与渗出物中也存在着抑制Vir基因表达的因子,而在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等)的抽提物与渗出物中也存在着促进Vir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Vir位点的调节反应随渗出物与抽提物的种类不同而明显不同,不同Vir位点对同类渗出物或抽提物的反应也不同,渗出物对Vir基因表达的正调节效应优于抽提物,植物渗出物与AS对Vir区基因表达的调节并不表现简单的累加效应或协同作用,相反,在渗出物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阻抑AS对Vir基因表达正调节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设计二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双子叶植物气孔类型观察》和《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活动项目,探索生物科技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在开展活动中,要注意增强学生多方面才能,树立环境意识,培养持之以恒精神和不畏挫折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植物杂志》2011,(8):94-95
玄参科马先蒿属(Pedicularis)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半寄生;花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冠变化甚大。该书植物为双子叶植物中大属之一,有60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水稻U2snRNA基因的分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Oryza sativa L.)基因文库中分离到的U2snRNA基因FDRGU2.3进行序列分析,其编码区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豌豆(Pisum sativum L.)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hy.)等植物U2基因的同源性均大于80%,且5'端70个碱基高度保守。在基因编码区上游-70及-30区分别包含有植物UsnRNA基因特有的上游顺序元件(USE)及类TATA元件。同其它植物一样,水稻U2.3snRNA的二级结构也有保守的4个茎环区。其中环Ⅱ的结构与单子叶植物中的小麦和玉米相同,但与双子叶植物的豌豆和拟南芥存在明显差异。环Ⅳ的结构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亦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差异可能意味着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剪接机构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是一类能引起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感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严重危害水稻、甘蓝、番茄、柑橘等多种作物,其入侵和增殖依赖于三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和其他毒素因子。细菌非编码小RNA能通过与靶m RNA互作,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或直接与蛋白互作,影响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主要介绍了细菌非编码小RNA的分类、及其对细菌蛋白调节、生长代谢、基因转录以及毒力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黄单胞菌属细菌已鉴定的非编码小RNA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黄单胞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帮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表明,AMF可影响宿主植物根系的特征,但AMF对宿主植物的生长效应与根系特征的变化效应是否有关,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探讨AMF对双子叶植物生长和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AMF的这一影响是否受土壤磷素水平(Olsen-P)的调节。结果表明:AMF显著增加双子叶植物的总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AMF增加了双子叶植物根长、根面积和根体积,但降低了比根长;AMF对植物的这些影响受土壤磷水平调节,土壤低磷和中磷水平下AMF对植物的生长效应大于土壤高磷水平下的处理,而对根系特征的影响效应在中磷水平下高于低磷和高磷水平的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MF对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与对根长、根体积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在低磷水平下根长对AMF的响应与植物生长的响应(MGR)具有更高的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预示,AMF对宿主植物生长的效应可能通过改变根系特征实现碳的合理分配和从土壤中获得更多的水和养分等资源。  相似文献   

19.
籽粒苋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HIPS、CUSP和CodonW等程序分析了双子叶C4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并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等双子叶植物及水稻(Oryza sativa)和玉米(Zea mays)等单子叶植物进行了比较, 建立了聚类树状图, 以期在作物高光效基因工程中为籽粒苋PPDK基因选择合适的受体植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籽粒苋PPDK基因偏好于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 与其它几种被比较的双子叶作物的PPDK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趋势一致, 而玉米和水稻等单子叶植物更偏好使用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PPDK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 籽粒苋与马铃薯和苜蓿等双子叶植物聚为一类, 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玉米和高粱(Sorghum bicolor)等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类, 与系统进化地位一致。但单子叶植物水稻的密码子偏好性与籽粒苋较为接近, 与玉米和高粱相差较远。为了选择合适的蛋白质表达系统, 比较并分析了籽粒苋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酵母菌的异同, 发现其与酵母菌的差异小于大肠杆菌, 表明选择酵母菌表达系统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原细菌通过复杂和精细的全局性调控网络来协调多个层面的毒性决定因子。在不同的植物病原细菌中,这些全局性的毒性调控网络控制着细菌的侵染策略、存活以及在面临寄主植物防卫系统的互作环境中实现成功侵染的病程。本文详细分析了植物病原细菌4个重要属(假单胞菌属、果胶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雷尔氏菌属)的模式病原菌主要的毒性调控系统,包括群体感应系统、双组分调控系统、转录激活调控子以及转录后、翻译后的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评价了一些模式菌株全局性毒性调控机制的异同点,总结了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并绘制了精细的网络调控图。这些分析表明,虽然一些相同的调控系统控制着病原菌的毒性,但是在不同种以及种下的亚种或者致病变种中这些调控机制功能各异,对于病原菌全毒性的贡献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