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1984年开展研究抗甲型肝炎病毒(HBV)的单克隆抗体(McAb),得到了3株能连续传代,稳定分泌抗-HAAg的杂交瘤细胞系,抗体在组织培养上清液中的ELISA滴度为1:800~1:1600,腹水为1:10,000—1:100,000。 用ELISA方法检测三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经免疫粘附血凝(IAHA),免疫电镜(IEM)证实的5份甲肝抗原和Abbott公司的甲肝抗原均产生特异性反应。但不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免疫效果,选择2~15岁抗-HAV阴性健康易感儿童91名作为接种对象,采用0、6程序接种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250U/剂,观察免疫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于全程免疫后一个月检测抗-HAV阳转率和抗体GMT。结果91例观察对象在初免和加强免疫后均未见即时副反应,只在8~72小时内出现轻微的一过性局部和全身反应。全程免疫后一个月抗-HAV阳转率为100%。抗体GMT为14 407mIU/ml。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采用0、6个月程序可获得高滴度抗体。  相似文献   

3.
抗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4年开始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F48E8为抗原,研究抗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得到两株杂交瘤细胞系:NDV-Hy-23和NDV-Hy-33。经3次克隆后,这两株杂交瘤细胞系均能稳定地分泌高滴度抗鸡新城疫病毒特异抗体,培养上清中McAb的免疫荧光滴度为1:50~1:100,小鼠腹水中Mc-Ab的免疫荧光滴度为1:100,000~1:1,000,000。免疫扩散试验证明:NDV-Hy-23分泌小鼠IgG1型抗  相似文献   

4.
自甲型肝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一株甲型肝炎病毒(TZ-84)。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胞浆中有颗粒性荧光。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能被抗甲肝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所中和。 TZ-84株病毒耐酸,耐乙醚。免疫电镜见有大量直径27~30mm的甲肝病毒颗粒,以空心为主。将其接种细胞后的黑暗期随传代而缩短,病毒滴度则随传代而增加。将细胞粉碎后获得的病毒。ELISA滴度为1:16。用其检测45份人血清中抗HAV-IgM抗体,并与Abbott ELISA药盒比较,符合率为91.1%,敏感度为87.1%。  相似文献   

5.
甲型肝炎(甲肝)病毒基因全部开放读码框架cDNA重组于痘苗病毒天坛株DNA的HindⅢM片段,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MS11HAV25。用10~7PFU或10~8PFU病毒量皮内免疫家兔,能诱生甲肝病毒抗体,其滴度与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及间隔有关。组织培养中和试验表明,该抗体具有中和甲肝病毒的能力。VMS11HAV25的免疫效果似优于本实验室已报道的另一株甲肝病毒基因重组于TK区的重组痘苗病毒Re41。  相似文献   

6.
在用噬菌体表面呈现系统获得人源抗甲型肝炎(甲肝)病毒中和性基因工程Fab抗体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4株中和性Fab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可溶性表达及生物学特性鉴定.4株Fab抗体重链可变区拥有99%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和相同的CDR区氨基酸序列,属于VHⅢ基因家族.而轻链可变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和相似的CDR区氨基酸序列,属于VL5基因家族.这些重组抗体都能与人甲肝恢复期血清及具有中和活性的鼠抗甲肝单克隆抗体产生竞争抑制反应,表明其针对甲肝病毒结构蛋白上的主要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7.
在用噬菌体表面呈现系统获得人源抗甲型肝炎(甲肝)病毒中和发生基因工程Fab抗体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4株中和性Fab抗体轻重链可变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可溶性表达及生物学特性鉴定。4株Fab抗体重链可变区拥有99%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和相同的CDR区氨基酸序列,属于VHⅢ基因家族,而轻链可变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和相似的CDR区氨基酸序列,属于VL5基因家族。这些重组抗体都能与人甲肝恢复期血清及具有中和活性的鼠抗甲肝克隆抗体产生竞争抑制反应,表明其针对甲肝癌病毒结构蛋白上的主要抗的决定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细胞培养与实时荧光RT-PCR相结合的快速检测甲肝病毒滴度的方法。方法根据甲肝病毒(HAV)L-A-1株5'端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条基因特异性引物及一条探针,建立实时荧光RT-PCR法,结合细胞培养检测甲肝病毒滴度,并与ELISA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中建立的方法能特异检测甲肝病毒,细胞培养8d检测病毒滴度为lg107.0CCID50/mL。同一样本重复检测3次,批内样本Ct值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89%,批间样本Ct值变异系数最大为1.66%。建立的细胞培养结合实时荧光RT-PCR法(细胞培养8 d)与细胞培养ELISA法(细胞培养28 d)检测甲肝病毒滴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应用于疫苗常规检测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川江  林乔等 《Virologica Sinica》1991,6(4):309-314,T003
本文介绍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J10株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以及用7个McAb免疫家兔,使其产生抗EHF病毒McAb的抗体即抗独特型 抗体(Ab2).Ab2能在体外同出血热病人恢复期血清和EHF病毒免疫的兔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再经EHF-McAb亲和层析法分离提纯Ab2,免疫BALb/c小鼠,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Ab3)用荧光和ELISA分别加以测定。结果表明,抗-抗独特型抗体可在体外识别EHF病毒,而不能同病病人恢复期血清发生结合,从而支持免疫网络学说,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型的抗原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J10株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以及用7个McAb免疫家兔,使其产生抗EHF病毒McAb的抗体即独特型抗体(Ab2)。Ab2能在体外同出血热病人恢复期血清和EHF病毒免疫的兔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再经EHF-McAb亲和层析法分离提纯Ab2,免疫BALb/c小鼠,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Ab3)用荧光和ELISA分别加以测定,结果表明,抗-抗独特型抗体可在体外识别EHF病毒,而不能同病病人恢复期血清发生结合,从而支持免疫网络学说,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型的抗原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抗人Dysbindin-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DAS-ELISA检测体系,并初步应用于肝癌血清的检测。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SDS-PAGE电泳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采用DAS-ELISA技术制备Dysbindin-1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各30例血清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细胞融合后获得了4株稳定产生抗Dysbindin-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C6A11、1E8H3、2D1C11、5B6D4),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b,IgG2b,IgG1和IgG2a,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以上,通过抗体配对实验筛选确定2D1C11作为包被抗体,1E8H3作为酶标抗体。该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62.5-1000ng/mL,检测限为62.5ng/mL;应用该方法检测显示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间差异显著(P0.001),Dysbindin-1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3.3%。结论:Dysbindin-1可以成为新的候选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Dysbindin-1多肽双抗夹心ELISA体系可以初步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50名培养证实弯曲杆菌胃肠炎的患者血清中作了嗜肺军团菌抗体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有10名患者(20%)出现阳性滴度(≥16)。36份急性期患者血清只有1份检测到抗体,而14份在症状出现10天以上获得的血清中却有10份(71%)有抗体。所有阳性血清均含有特异性IgM抗体而特异性IgG或IgA未能在任何标本中检测到。从42例类似沙门氏菌胃肠炎病人血清中未能检测到军团菌抗体。这些结果显示在嗜肺军团菌和弯曲杆菌之间有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3.
抗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纯化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共获6株能稳定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将以混合佐剂(降植烷 FIA的混合物)和杂交瘤细胞同时注射制备McAb腹水的方法与常规法相比较,不仅量多(多1.56~1.84倍),而且活性好(高1个数量级)。初步鉴定表明:6株McAb均属IgGl亚类;其培养上清和腹水的ELISA滴度分别为10~(-3)~10~(-4)和10~(-5)~10~(-8)。它们与SEA均不起反应,其中3株(Sl.B4和E7)与SECl有轻微交叉反应;都能被10μg/m的SEB完全阻断等。说明其免疫学活性及特异性均较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抗黄曲霉尿酸氧化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针对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酶(rUOX)的杂交瘤细胞McAb17和McAb3;采用盐析和A蛋白亲合层析柱纯化该抗体。结果:McAb17和McAb3的腹水效价达到1∶512000,纯化后获得纯度大于95%的单抗,抗体亚类(型)分别为IgG1/k型和IgG2a/k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单抗与rUOX和Rasburicase(商品化rUOX)可发生特异反应。结论:制备了抗黄曲霉尿酸氧化酶单克隆抗体McAb17和McAb3,为检测rUOX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牛血清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含山羊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上清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牛血清IgG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5、2A8、3F5、4C5。其中2A8为IgG2a,其余3株为IgG1;腹水单抗的ELISA滴度均超过10-5;除3F5株单抗与山羊血清有交叉反应外,1G5、2A8、4C5株与人、马、猪、羊、兔、豚鼠等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4株单抗与制备病毒性疫苗的基质液呈阴性反应;4株单抗识别分子量为160kD的牛血清IgG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4株单抗相对亲和力大小依次为4C5>2A8>1G5>3F5,相对敏感度依次为2A8>4C5>3F5>1G5;4株杂交瘤细胞株的染色体计数均大于90条,连续培养三个月以及冷冻保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使用这些单抗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生物制品中的残留牛血清IgG。  相似文献   

16.
以纯化浓缩的HN-7株牛轮状病毒(牛RV,从河南腹泻犊黄牛粪样中分离)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同系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克隆化筛选出2株(2C_7和3C_9)具群特异性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2C_7与3C_9的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McAb)与牛HN-7、BRV007、BRV014及NCDV,猪Na86,猴SA-11和人Wa株RV细胞培养物的间接ELISA反应效价均达1∶10~5,但它们的HI和NT滴度分别≤1∶8和≤1∶100。McAb的Ig类别和IgC亚类检测结果2C_7为IgG1,3C_9为IgG2b。分别用3C_9 McAb和多克隆抗血清(PcAb)包被微量反应板进行粪样中RV抗原检测,共检测犊黄牛腹泻粪样36份、婴幼儿腹泻粪样40份,McAb和PcAb两系统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达到97.2%(35/36)和100%(40/40)。  相似文献   

17.
用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並分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T73McAb滴度最高,ELISA滴度高达1/655,360,能被TMV兔免疫血清所阻断,能中和TMV的感染性。但与其它植物病毒无交叉反应,与TMV不同毒株均有反应。  相似文献   

18.
将经纯化仙台病毒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5次克隆和1次亚克隆,筛选出两株(5个亚株)分泌抗仙台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在组织培养上清液中,它们的HAI滴度为1:10~1:160,ELISA滴度为1:256~1:512;在腹水中,HAI滴度为1:320~1:1 280,ELISA滴度为1:32 000~120 000,抗体均为IgM。染色体数目为90~110条。 用该McAb所做的补体结合、中和及被动免疫试验均呈阴性反应,用免疫酶方法对电泳转移所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以纯化的病毒抗原加完全福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再利用杂交瘤技术建立针对汉坦病毒、狂犬病毒及乙型脑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b)细胞株,制备并提纯标记McAb,应用于各种实验和检测工作。结果获得了6株分泌抗汉坦病毒McAb杂交瘤细胞株、6株分泌抗狂犬病毒McAb杂交瘤细胞株、2株分泌抗乙型脑炎病毒McAb杂交瘤细胞株,共14株,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各McAb效价不尽相同,有的高达10-7,有的则不足10-3。各McAb亚型以IgG型为主,少数为IgM型;轻链以κ型为主,个别为λ型或阴性。McAb与纯化的病毒抗原有明显的特异性吸附(P<0.01)。有的McAb有相同的作用位点,有的McAb则没有,但与其它McAb有交叉反应。通过对McAb进行提纯和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于病毒抗原的检测。实验表明获得的McAb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与相应的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用于免疫学检测及其它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可逆性肠结扎成兔腹泻(RITARD)动物模型检测了毒素源性大肠杆菌(ETEC)定居因子抗原Ⅰ(CFA/Ⅰ)和表面抗原3(CS_3)重组菌株的肠道粘附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经肠道及口服接种时重组菌株对肠道均有较强的粘附力,与CFAs阴性宿主菌相比P<0.01。口服免疫家兔时,第四周血清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分别为1∶9 000和1∶80 000;肠道免疫家兔后血清效价在第二周达到高峰,滴度分别为1∶8 000和1∶60 000。在抗体滴度高峰时进行ETEC野生株攻毒,结果显示口服组抗腹泻保护率为66.7%~75%,肠道组为50.1%~71.4%。攻毒后免疫家兔的排菌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