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3 ~ 28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味蕾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28日龄鳜口咽腔组织味蕾类型与数目。结果表明,未开口期(3日龄),鳜口裂未张开,味蕾尚未分化;开口期(7日龄),鳜口裂张开明显,味蕾呈椭圆形,突起高度平缓,主要分布在上下颌上皮上,舌、咽、鳃弓上皮上有少量分布;稚鱼期(14日龄),味蕾呈圆锥形,突起高度上升,舌和咽上味蕾数目增加;21日龄,味蕾呈近梯形,突起高度不变,下颌、舌、咽上味蕾数增加,鳃弓上味蕾数目显著增加;28日龄,味蕾发育完全,口咽腔味蕾数继续增加。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鳜味蕾主要有3种类型:Ⅰ型味蕾近球形,含有大量微绒毛,突起高于上皮,味孔向外突起;Ⅱ型味蕾含有少量微绒毛,突起略高于黏膜上皮,味孔向内凹陷;Ⅲ型味蕾微绒毛含量最少,突起几乎与黏膜上皮共面,味孔平坦或凹陷。上下颌、咽、鳃中以Ⅰ型味蕾数量最多,Ⅱ型味蕾最少,舌上主要分布Ⅰ型味蕾,无Ⅲ型味蕾。结果表明,鳜早期味蕾结构发育与其摄食关联,推测其主要通过Ⅰ型味蕾和Ⅱ型味蕾对食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成分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2.
吴孝彬  陈壁辉 《动物学报》1992,38(2):118-123
本文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爬行动物扬子鳄鼻腔上皮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其嗅觉上皮的组成细胞类型与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基本相似,但嗅细胞纤毛形状则有所不同;扬子鳄与两栖类、鸟类嗅纤毛相似,呈丝状,而哺乳类嗅觉纤毛则呈棍棒状;据外,扬子鳄鼻腔不同部位可发现不同类型嗅纤毛,鸟兽则无此现象,扬子鳄嗅觉上皮的分布仅局限于鼻腔中部前甲区和鼻甲区狭小范围,而兽类嗅觉上皮一般分布较广;扬子鳄呼吸上皮下未见兽类具有的混合型粘液腺,也未见兽类用以温暖空气的静脉丛,这和扬子鳄属外温动物而兽类为恒温动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漫谈味觉     
漫谈味觉陈英水(福建省松溪县第一中学353500)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乳头、舌穴等处.舌乳头是舌面上许多粘膜小突起。它有4种类型,丝状、菌状、叶状和轮廓乳头。舌穴是舌乳头旁边的细管。味蕾的分布有年龄差异。成人味蕾主要分布于舌面(特别是舌尖和舌侧...  相似文献   

4.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舌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子鳄舌粘膜固有层内,除舌尖外可见到许多舌腺,特别是沿舌背中线两侧数量尤多,其形状和大小不一,有简单的单管腺,也有复杂的复管泡状腺,全舌约有舌腺100个。舌腺于胚鳄将破壳时发生。最早出现在距舌尖约三分之一处,随后,舌后和舌尖的稍后方相继出现舌腺,约一个月龄,幼鳄的舌腺仍在发育中。舌腺的发生由粘膜上皮内折、特化成腺泡和导管。扬子鳄舌腺除滑润食物外,还具排泄氯化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齐口裂腹鱼味蕾及上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扫描电镜对齐口裂腹鱼的味蕾在须、口咽腔、食道的分布和表面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须、唇、颌、口腔顶壁、咽、舌、食道均有味蕾分布,且在表面形态上呈现多态性。上皮细胞表面有微脊。  相似文献   

6.
齐口裂腹鱼味苗及上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静  谢林 《四川动物》1995,14(3):105-106
本文报道扫描电镜对齐口裂腹鱼的味蕾在须、口咽腔、食道的分布和表面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须、辰、颌、口腔顶壁 、咽、舌、食道均有味蕾分布,且在表面形态上呈现多态性。上皮细胞表面有微脊。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口须味蕾分布模式及味蛋白α-味导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黄颡鱼口须味蕾的分布模式及其α味导素的表达,应用连续石蜡切片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口须味蕾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整体包埋免疫荧光组化方法检测了黄颡鱼4种口须味蕾中α味导素的表达。结果显示:黄颡鱼口须味蕾主要分布在口须中间2/3区域,存在三种类型的味蕾:Ⅰ型与Ⅱ型味蕾突起于上皮表面,Ⅲ型味蕾平齐于周围上皮;味蕾细胞中有α味导素的强表达。结果提示,黄颡鱼口须味蕾的数量、形态及其分布模式是其适应底栖生活习性的结果;α味导素在各种口须味蕾中的强烈表达说明α味导素在黄颡鱼味觉感知与信息传导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也意味着脊椎动物味觉信号转导存在着共同路径  相似文献   

8.
胡子鲶味蕾的表面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胡子鲶的味蕾表面形态和分布。观察结果显示了胡子鲶的味蕾呈现多种类型,口须、唇、颌齿、舌后区、咽齿垫、咽旁侧、下咽壁、食道的上皮具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布方式的味蕾。  相似文献   

9.
鲤鱼味蕾的分布及上皮解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鲤鱼味蕾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味蕾主要集中在头部,其中鳃耙和咽部分密度最大,揭示了味蕾分布与摄食行之间形态与功能的统一性,另外还对上皮层中杯状细胞和警戒物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鼠舌乳头酶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酶组织化学法和扫描电镜对大鼠舌乳头的酶活性及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鼠舌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的味蕾处Mg^2 -ATPase为强阳性反应( ),ChEase为中等阳性反应( ),使用ChE Ag^ 染色方法显示。味蕾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结果提示ATP可能是味觉传导中神经递质或调质。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味觉的细胞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觉对于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物对食物的选择。哺乳动物味觉识别主要依赖于舌味蕾中的味细胞,味蕾由50~100个极化的神经上皮细胞聚集而成。通过对味蕾细胞的分析显示,味蕾是一种精巧的单元结构。这篇文章综述了味蕾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细胞生物学活性以及味觉信息的传导。  相似文献   

12.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来源于味蕾的味觉信号通过味觉神经传递到味觉中枢神经系统。鼓索神经和舌咽神经是支配舌面味蕾的两大主要味觉神经,它们分别支配着前舌和后舌的味蕾。味觉神经损伤可以引起所支配的味蕾萎缩、退化、消失,进而导致部分味觉功能受损,受损的味觉功能则可以在味觉神经再生后得到恢复。味觉神经交叉再生支配大鼠模型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平台。味觉神经交叉再生支配后,动物的行为学反应和味觉神经的电生理特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综述味觉神经损伤、再生以及味觉神经交叉支配对动物味觉功能的影响,并对味觉神经交叉再生支配动物模型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味觉神经损伤、再生和交叉再生支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味觉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的机制,也将为临床上寻找治疗味觉障碍患者的方法和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对遗鸥Larus relictus舌头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遗鸥的舌头呈细长三角形,由舌尖、舌体、舌根3部分构成。舌尖分叉先端特化为角质的舌突起,舌尖表面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胞表面为指纹状;舌体表面光滑,上皮细胞为细长形,表面呈微嵴状;舌根表面有少量的唾液腺开口分布。从功能上分类,遗鸥舌头符合采集食物型舌头结构特征。舌乳突发育不完善,仅锥状乳突在舌体和舌根分界处及上颌表面呈列状分布,乳突末端指向口腔内部。舌黏膜内未见味蕾分布。遗鸥口腔结构的特点与部分鸥科Laridae鸟类区别明显,这可能与遗鸥栖息环境不断恶化、食物种类和数量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初生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田苗  汪仁平 《四川动物》1996,15(4):159-161
观察了2例初生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胃贲门具11—13个贲门瓣,贲门区及幽门区粘膜上皮凹陷稀而浅,胃体部上皮凹陷密而深,排列很规则,胃小凹明显。组织切片观察:贲门腺及幽门腺均为短的单管腺,腺上皮由单一类型的腺细胞组成,胃底腺为分校管状腺,晚上皮由多种腺细胞组成。对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特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扬子鳄胚胎背腺的发生及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14例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胚胎中观察了背腺的发生及退化过程。孵化第28天,背中线左右两侧第二行鳞片处的表皮内陷形成实心的背腺腺芽;第38天,背腺腺泡明显,腺上皮为复层上皮;从第46天开始,腺上皮出现明显的退化,大量增殖的腺管上皮细胞逐渐堵塞腺管及腺孔。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孵化第32—36天的胚胎背部第二行鳞的各列鳞片表面均有背腺腺孔,以后逐渐出现少数不规则的退化,孵化第58天以后,绝大多数背腺腺孔消失。对扬子鳄背腺的发生及退化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鳜鱼口咽腔味蕾和行为反应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旭方 《动物学报》1996,42(1):22-27
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行为学实验研究鳜鱼口咽腔味蕾形态和分布及吞食行为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鳜鱼口咽腔味蕾丰富,几乎都是I型和Ⅱ型味蕾,着生于表皮乳突上,主要分布于上颌骨齿周围及内侧,下颌齿周围及外侧,舌前中区,下鳃骨细齿内侧等部位,其它区域分布较少,鳜鱼口咽腔味蕾对食物味道和软硬均非常敏感,鳜鱼仅吞食同时具有一定味道和软硬度的食物,本文探讨了鳜鱼口咽腔味蕾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朱承聃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扬子鳄的学者之一。他去世后,我接手了这部分工作。1955—1956年.我会同浙江、江西、安徽的林业部门全面调查了扬子鳄在这些省份的历史分布区域。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和浙江已无扬子鳄分布,而安徽的种群严重衰退。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扬子鳄的研究停顿了。  相似文献   

18.
南陵县扬子鳄的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质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986-1998年,在安徽省南陵县对扬子鳄种群资源及分布区栖息地状况进行了4次调查。1999年对该县扬子鳄部分栖息地的质量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南陵县扬子鳄野生种群目前只30头左右,每4年平均递减率约38%,分布于6个镇,7个行政村中,75%的栖息地已经消失,其中东河、三里、石铺三镇生活有全县80%的扬子鳄,而石铺镇扬子鳄密度最大,引起扬子鳄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同时对鳄的捕杀,污染、天灾也是重要因素,其野外栖息地主要为两种类型,农耕区普通池塘和丘陵山地的山塘、水库,耕作区食物,栖息条件较好,人鳄矛盾较小的局部水域依然是扬子鳄最佳选择,但这类水域农药化肥污染已构成对扬子鳄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植被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3年6~7月,采用样方法,对野生扬子鳄在安徽省南陵县、泾县、广德县、郎溪县和宣城地区等5县市的22个栖息地的植被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并对植物种类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结果发现,野生扬子鳄栖息地植被均属于次生性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92科294种;苦竹(Pteioblastus amarus)灌丛广泛分布于每个栖息地;22个调查点的植被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还初步分析了野生扬子鳄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为野生扬子鳄的保护提供植物生态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小胃是在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的交接处由胃幽门括约肌和十二指肠括约肌突入管腔形成的一个小腔,其生理功能一直不清楚。本文采用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扬子鳄小胃黏膜的组织化学成分、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类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小胃黏膜上皮PAS反应呈强阳性,AB染色呈弱阳性,主要分泌中性糖蛋白和少量的含硫酸性糖蛋白。电子显微镜下,扬子鳄小胃黏膜上皮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偶见内分泌细胞。小胃腺部则70%-90%为内分泌细胞,其余为少量的腺黏液细胞和泌酸胃酶细胞。应用7种胃肠激素的抗血清在小胃黏膜中检测出了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细胞,以Glu细胞密度最高,VIP细胞密度最低。未检测到胰多肽(PP)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从组织化学成分和细胞类型看,扬子鳄的小胃与胃同源;从细胞超微结构和内分泌细胞所占百分比例看,扬子鳄的小胃已出现了明显的特化,泌酸胃酶细胞中未见泌酸小管,可能没有泌酸功能。内分泌细胞含量丰富,可能在调节胃肠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学报54(6):1044—1050,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