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报道采自中国四川西部和北部麻蝇科 Sarcophagidae 2 新种:阿坝亚麻蝇Parasarcophaga abaensis,sp.nov.;蜀西细麻蝇Pierretia shuxia,sp.nov.。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整理1985年采集的麻蝇科标本中,发现所麻蝇属(SarcosolomoniaBaranov)1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大陆的摩蜂麻蝇属Amobia Robineau-Desvoidy已知种类进行了修订。我国大陆记载的Amobia distorta(Allen)应为A.quatei Kurahashi。提供了大陆已知摩蜂麻蝇属A.signata、A.quatei与台湾分布的A.oculata区分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四川棘蝇属一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炎 《四川动物》1993,12(2):8-10
本文报道四川棘蝇属一新种:蒙山棘蝇,新种Phaonia me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于四川省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产自湖南省、沅江县的麻蝇科的一个新种,订名为柳氏亚麻蝇Parasarcophaga liui。它的后足胫节无长缨毛;侧阳体基部腹突非常发达;侧阳体端部的侧突单纯而短小等,以上的综合特征,可与酱麻蝇亚属内所有已知种相鉴别。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分加别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湖南省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6.
薛万琦  冯炎 《昆虫学报》1989,32(4):485-487
整理近年来采自四川省西部地区的麻蝇科标本,发现细麻蝇属Pierretia R.-D.1863一新种,特此描述。正模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葫突细麻蝇Pierretia lageniharpes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雄性肛尾叶末端呈喙状;前阳基侧突端半部呈槽状;阳茎膜状突-  相似文献   

7.
1987年6—11月对山西长治市酱亚麻蝇幼虫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简易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用铝勺、铲及镊子等在各类孳生物中采集酱亚麻蝇幼虫,从6月开始到11月底止,每隔5天采集一次,用60℃热水杀死,置70%酒精中保存待鉴。二、从现场分别带回不周类型的孽生物,分别放入酱亚麻蝇三龄幼虫,观察各孳生物对该蝇幼虫发育及化蛹等影响,同时用分析天平称蛹重。三、将现场采回的各类型孳生物,分别测其pH值(用pH试纸)和氯化物含量(用硝酸银容量法)。各取样品20ml稀释到200ml,用所取样品测耗损量。另将一种孳生物配制成不…  相似文献   

8.
麻蝇和丽蝇幼虫肠道主要蛋白酶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晓风  裴炎 《昆虫学报》1999,42(3):333-336
蛋白酶是昆虫肠道的重要消化酶类[1]。研究表明,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昆虫肠道蛋白酶活性,使昆虫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在害虫防治中显示出应用潜力[2~4]。但是,要选择有效的蛋白酶抑制剂,最首要的工作是研究昆虫肠道蛋白酶的特性[5]。蝇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确定其肠道蛋白酶的类型,了解其肠道蛋白酶的特性,对蝇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peregrina和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为材料,分析了其肠道蛋白酶同工酶,鉴定了其肠道主要蛋白酶活性类型,并…  相似文献   

9.
首次描述了采自广东台山汶村的双翅目麻蝇科昆虫深圳拟黑麻蝇Beziella shenzhenensis Fan雌性,并给制了主要特征图。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张明  张东 《昆虫知识》2013,50(1):71-85
本研究在Pape(1996)提出的麻蝇属(双翅目:麻蝇科)分类系统基础上,选取麻蝇属54个物种(分属于30个亚属),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结合雄性成蝇尾器形态特征,对所选取的30个亚属进行了DNA分类研究,初步探明了各亚属的分类地位与系统发育关系.麻蝇属30个亚属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6.0%(1.8%~11.0%),各亚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1%(5.2% ~16.1%),亚属内与亚属间遗传距离差异较为明显,说明COI基因片段对麻蝇属各亚属级阶元能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Pape(1996)提出的麻蝇属(双翅目:麻蝇科)分类系统基础上,选取麻蝇属54个物种(分属于30个亚属),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结合雄性成蝇尾器形态特征,对所选取的30个亚属进行了DNA分类研究,初步探明了各亚属的分类地位与系统发育关系。麻蝇属30个亚属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6.0%(1.8%11.0%),各亚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1%(5.2%11.0%),各亚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1%(5.2%16.1%),亚属内与亚属间遗传距离差异较为明显,说明COⅠ基因片段对麻蝇属各亚属级阶元能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四川省有瓣蝇类三新种:双翅目:麻蝇总科,蝇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炎 《昆虫分类学报》1999,21(2):138-142
本文报道四川省有瓣蝇类3新种,小口瘦粉蝇Dexopolleniaparviostiasp.nov(丽蝇科)齿腹粪蝇Scathophagaodontosternitasp.nov(粪蝇科),橙须重毫蝇Dichaetomyiapalpiaurantiacasp.nov(蝇科)模式标本存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14.
台湾沼野蝇雌性首次发现及雄性再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1次描述了采自广东台山汶村的台湾沼野蝇Goniophyto formosensis Townsend雌性,对雄性进行了详细的重新描述,并给出了本种的主要特征图。标奉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16.
沼野蝇属Goniophyto Townsend, 1927已记载有6种,其中2种分布于中国。本文描述了在上海蝇类调查中发现的该属1新种G. shanghaiensis的两性特征,并附该属的种检索表及属征的修订。模式标本存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媒介生物实验室。上海沼野蝇 Goniophyto shanghaiensis,新种(图 1~6) 本种♂额角几为直角与九州沼野蝇G. horri Kurahashi et Suenaga, 1994近缘;但胫节棕色而非黑色,侧尾叶后缘端半呈直角形明显内凹而非稍微内凹,阳茎腹方有一对宽的近端侧突而非仅呈细长管状。正模:♂,上海南汇区,2005-Ⅺ-25,邓耀华、陈之梓采;副模:5♂♂10♀♀,上海崇明岛,2005-Ⅵ-26,邓耀华、陈之梓采。  相似文献   

17.
迟仁平 《昆虫知识》1998,35(3):164-165
传统的蝇类研究仅限在医学昆虫应用方面,随着应用生物学的发展,蝇类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动物而加以研究和利用。据山东大学生物系李根君l‘]教授研究,以家蝇为例,繁殖速率快,繁殖量大,蛆体内含蛋白质53%,脂肪25%,营养价值高于鱼粉。据在淄博桓台、济南长清等地的实验,用蛆及其制品喂养动物,如对虾、鸡、水貂、鳖等都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蝇类昆虫蛋白的综合利用正引起各国的重视。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教授名取俊二从常见的一种麻蝇体液中,成功地提取了凝集素,能干扰哺乳动物体内肿瘤细胞,使之萎缩,甚至消失。该研究开创…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的右野蝇属Dexagria Rohdendorf(双翅目,麻蝇科,野蝇亚科,野蝇族,右野蝇亚族)1新种,即康定右野蝇Dexagria kangdingica Feng et D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双翅目,无缝组,食蚜蝇科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的超微构造。麻眼尾蛆蝇的精子与果蝇的精子基本相似,呈线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全长500—600微米。头部呈圆锥型,前端为单层结构的顶体,呈楔形插到核的侧面与核拼接。精子的尾部在头的后方,前粗后细,长500余微米。精子尾部内的微管排列为9+9+2的典型昆虫型。头部与尾部相接之处称为颈部,组合情况颇为复杂。本种精子尾的轴丝不直接与核相接,而是轴丝串联着基体(中心粒衍生物)隔着一层中心粒侧体与核相接。这种间接连接现象在果蝇未成熟的精子中可以见到,当精子成熟时中心粒侧体即行消失,核就直接与串联着基体的轴丝直接相接。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具有其他蝇类未成熟精子的性状,故可认为麻眼尾蛆蝇在蝇类系统发生中的地位较原始。  相似文献   

20.
麻蝇幼虫肠道蛋白酶BGP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尾别麻蝇幼虫肠液经SDS-PAGE后,X光片显影,呈现两条蛋白酶活性带.IEF后,两条蛋白酶活性带的等电点分别为pH7.7和6.8.麻蝇幼虫肠液经55%~75%硫酸铵沉淀,以及连续两次制备等电聚焦,分离纯化出等电点约为pH7.7,分子量约为35kD的蛋白酶BGP.该酶能分解酪蛋白和类胰蛋白酶专一底物Bz-Phe-Val-ArgNA,不能分解弹性蛋白酶专一底物elastin-CongoRed和类胰凝乳蛋白酶专一底物Suc(Ala)2Pro-PheNA.SBBI,Leupeptin和PMSF能强烈抑制其活性.专一底物和抑制剂的结果表明,BGP是一种类胰蛋白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8.5.不耐高温,50℃保温30min活性急剧下降.Hg2+,Zn2+和Cu2+能抑制酶活性.Ca2+,Mg2+对酶无激活作用,EDTA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