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1995年传入我市,严重危害蔬菜及花卉等作物[1]。为模清该虫的发生规律,作者于 1996-1998年连续三年对其生活史进行了周年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露地大田发生代数观察 采用室外罩笼法饲养,时间为5月初至11月上旬。饲养植物为斑潜蝇喜食的芸豆。5月初采集塑料大棚内同一天化的蛹(不少于120头),接虫于室外饲养宠内(长1.5m,宽1.3m,高1.2m,60目),共设4笼。成虫产卵孵化的幼虫定为大田一代,一代前三天…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重要农业害虫,该虫在我省自1994年发生以来,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为了给该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6~1998年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生活史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概念和意义生活史是生物学家很熟悉的概念,它可定义为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例如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一年中只生殖一次的和多次的,有休眠的和无休眠的等等。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各个阶段的完全变态昆虫,有多寄生和复杂生活史的寄生虫,有改变栖息地的候鸟,彼此间生活史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比较各个物种的生活史特征,揭示其相似性和分异性,进而联系其栖息地环境条件,探讨其适应性,联系物种的分类地位,探讨各种类型和亚类型生活史在生存竞争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室内观察,星豹蛛在安徽省芜湖市(12.7—29.8℃)一年发生不完全的二代,以若蛛和成蛛越冬。雌蛛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产卵。越冬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4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52粒;第一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2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39粒。卵粒孵化率最低为65%,最高达100%。从若蛛发育至成蛛,一般蜕皮5—6次,少为7次,雌雄性比为1.5:1,成蛛平均寿命为133.2天。  相似文献   

5.
张洪英  何晋侯 《昆虫知识》1993,30(5):285-285
<正> 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是云南省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较广的蚤种,其自然感染鼠疫菌仅次于印鼠客蚤。在研究其传播媒介地位的同时,本文系统地观察了其生活史,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昆虫知识》1992,29(2):93-94
<正> 柑桔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是我县柑桔的重要害虫。幼虫卷叶为害和蛀食幼果。被害率严重的高达30~50%,被害幼果脱落亦很严重。1989年作者对柑桔长卷蛾的生活史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7.
记录了中国产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xinyangensis)的生活史及各阶段主要发育特征。25~28℃条件下,卵受精23h后发育成长0.14~0.21mm的圆棍状浮浪幼虫,养殖环境下,浮浪幼虫在水中漂浮3~5d后固定到人工玻璃底质上,3~4d后发育成长度0.3~0.6mm的螅状体。水螅体产生无纤毛的类浮浪幼虫形成新的螅状体。一个螅状体成熟后产生一个水母芽,新释放的幼水母具有16只触手。  相似文献   

8.
三叶草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Burgess)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nd为材料,通过特异引物18SP1和5.8SP2,分别扩增出它们的rDNA非编码区ITS1的片段,根据序列分析和比较结果,重新设计出2条新的特异性引物Fly3和Flyus,并筛选到2个特异性内切酶,通过PCR和PCR产物的酶切分析,即可将这2种近缘昆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疟原虫的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周亦红  姜卫华等 《生态学报》2001,21(8):1276-1284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拟合了两种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组建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计算了主要的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且两种斑潜蝇对温度的适应特性有着明显差异。美洲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群的发育、生存及繁殖;而南美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相对较窄,且适温范围明显偏低,高温不利于种群的增长;在各自的适温条件下,两种斑潜蝇都有很强的种群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记录了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的初步名录。发现该地区美洲斑潜蝇可取食20科85种植物,南美斑潜蝇可取食20科73种。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斑潜蝇的主要寄主作物和杂草,并提出套种和清除田间杂草的农防措施;斑潜蝇的适应性很强,寄主范围正逐步扩大,应密切关注其动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自由选择法,在室内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寄主选择性及其与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对不同供试植物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性最强的为菜豆、茼蒿和西葫芦,最差的为番茄和甘蓝.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寄主选择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014,P=0.0174,F=6.717),而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①南美斑潜蝇为害大棚芹菜和芸豆,其虫道面积和产量呈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②曲线回归方程为:Y(大棚芹菜产量)=4.233/(1+0.2669e0.0281X),Y(大棚芸豆产量)=500950.702/(1+39262,76541e^0.0103X),Y(大棚芹菜产量损失率)=68.075/(1+23.1517e^-0.071X),Y(大棚芹菜产量损失率)=71.765/(1+4.26245e^-0.0305X);③经济阈值模型为:X(大棚芹菜)=14.0845ln[23.1575L/(68.075-L)],X(大棚芸豆)=27.3973ln[4.26245L/(71.765-l)]。  相似文献   

14.
南美斑潜蝇在山东发生危害的特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饲养及田间调查了解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特点。结果表明 ,雌虫并非一定将卵产在取食孔内 ;当粗潜道形成时 ,潜道数和幼虫数不一致 ;幼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危害的症状不同 ,其化蛹部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Olfactometer and feeding/oviposition preferenc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if host plant preference in two agromyzid leafminers, Liriomyza trifolii and Liriomyza huidobrensis , is influenced by pre-imaginal or imaginal experience, and at what level (host plant species, host plant variety or host a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oice of host plant species (potato or tomato) and host plant variety had a pre-imaginal component, which could be reinforced (or modified) by an imaginal component. On the other hand, preference for potato leaves of different ages did not appear to be based on either pre-imaginal or imaginal factors, but resulted from differential performance and oviposition preference. The Hopkins' host selection principle appears to operate in these leafminers at the level of host species, and to some extent at the level of host variety, but not with respect to host age.  相似文献   

16.
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在秋季花前期菜豆上种群趋势指数为5.61;寄生性天敌的寄生是影响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子;若排除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其种群密度将增长为原来的2.476倍。  相似文献   

17.
几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功夫、灭扫利、速灭杀丁和兴棉宝对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成虫取食、产卵的影响,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一、二、三龄幼虫和雌成虫对功夫最敏感,一、二、三龄幼虫对功夫的 LC50分别是 0.0075、0.0093、0.0112 g(a.i.)/L,雌成虫对功夫的 24小时、48小时的 LC50分别是0.0027、0.0025 g(a.i.)/L。功夫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产卵拒避持效期分别是 4天和 6天,用浓度 0.025 g(a.i.)/L的功夫药液处理 0、2、4、6天后接虫,幼虫存活率分别是0、6.3%、6.8%和 61.6%,田间用浓度 0.025、0.0167 g(a.i.)/L功夫分别处理,6天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是91.96%和83.60%。  相似文献   

18.
南美斑潜蝇取食和产卵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室内用菜豆和蚕豆作为寄主植物饲养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 (Blanchard) ,观察其取食和产卵习性 ,测量出南美斑潜蝇在这两种作物上的取食孔、取食斑、产卵孔及卵的大小。研究表明 :南美斑潜蝇主要在叶片正面取食 ,在叶片背面产卵 ;南美斑潜蝇在蚕豆和菜豆上取食斑的数量与卵粒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The parasitoid Gronotoma adachiae is reported from Vietna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vegetable leaf miner Liriomyza sativae (Diptera: Agromyzidae) is a new host record. The G. adachiae specimens collected in Yunnan Province are the second record of this parasitoid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20.
Avermectin类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Avermectin类农药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tvae Blanchard生物活性的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揭阳霉素对美洲斑潜蝇1、2、3龄幼虫的LC50分别是1.54×10-4 g/L、3.73×10-4 g/L、1.99×10-3g/L;害极灭对上述幼虫的LC50分别是1.48×10-4g/L、3.68x10-4 g/L和1.97×10-3 g/L。美洲斑潜蝇幼虫对Avermectln类农药以1龄最敏感,其中揭阳霉素对3龄幼虫的LC50是1龄的12.9倍。揭阳霉素对雌成虫24 h、48 h的LC50分别是3.12×10-3 g/L和2.08×10-3 g/L,其对美 洲斑潜蝇取食、产卵拒避持效期分别是4-8天和10天。使用浓度0.005 g/L揭阳霉素处理6天、8天和10天后接虫,幼虫的存活率分别是0、16.13%和28.07%。田间使用浓度0.005 g/L的揭 阳霉素和0.0045 g/L几的害极灭分别处理,6天后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0%和90.9%,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使用浓度0.0067 g/L揭阳霉素处理,6天后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