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天葵水提取液、醇提取液和水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伤寒沙门菌、绿脓杆菌、黑曲霉菌6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青天葵3种提取液,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3种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青天葵水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的抑菌作用较强(M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较弱(MIC为50%);醇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和绿脓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MIC为6.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2.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弱(MIC为50%);水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与醇提取液相当。结论:青天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枯草杆菌BS_(224)菌体外拮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枯草杆菌BS_(224)菌对烧伤创面感染的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拮抗效应,我们分别将BS_(224)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的对数生长期的菌,按等量比例混合于肉汤管内,经28℃不同时间的培养和菌落计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BS_(224)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在体外均有极显著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模拟胃肠环境中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YG培养基,模拟胃肠环境,即低pH值(1.5—4.5),高胆汁酸盐(9.1%-0.4%)对青春双歧杆菌进行抗性研究。同时对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性以及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在pH4.5时有较强的生存能力,4h活菌效可达10^7CFU/m1以上。且能在含0.1%-0.4%的胆汁盐中存活,在0.1%-0.2%时4h活菌总数可达10^5CFU/m1以上。同时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氯霉素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一、制备感受态受体菌 1.配制M13(单链DNA噬菌体)宿主菌E.coliK12 JM103的基本琼脂培养基。JM103的基因型是[△(lac pro)thi,str A,supE,end A,sbc B15,hsdR4,F′tra D36,pro AB,lac I~qz M15]。基本琼脂培养基的配制如下: (1)2×Bacto琼脂:15克琼脂粉溶于450毫升水,高压蒸汽灭菌。 (2)2×盐溶液:K_2HPO_4 10.5克,KH_2PO_4 4.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天然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杯碟法和微孔板法测定天然抗菌剂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结果 1%天然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分别是14.47 mm、10.67 mm、9.13 mm、28.13 mm、10.53 mm;天然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和黑曲霉的MIC分别是0.08%、0.16%、0.63%、0.08%、0.16%,阳性对照(Sensiva SC50)对这5种菌的MIC分别是0.16%、0.16%、0.31%、0.16%、0.13%;天然抗菌的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08%、0.06%、0.05%、0.09%、0.06%、0.07%、0.10%、0.06%、0.09%、0.07%。结论天然抗菌剂对这5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念珠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对大肠杆菌和黑曲霉的抑制效果与阳性药相当,对绿脓杆菌的效果略差于阳性药,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鼻前庭的菌群分布特征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无菌采集935名大学生鼻前庭拭子,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细菌;血浆凝固酶实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鼻前庭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为类白喉棒状杆菌(53.80%)、表皮葡萄球菌(45.78%)、枯草杆菌(3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5.51%),链球菌(2.78%)、克雷伯菌(1.60%)、真菌(1.50%)、铜绿假单胞菌(0.43%)、肠球菌(0.21%)和变形杆菌(0.21%)等。7.48%(70/925)的学生鼻前庭未检出细菌;34.12%(319/935)携带单一细菌,51.12%(478/935)携带2种细菌,7.27%(68/935)携带3种及3种以上细菌。共检出1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为15.51%(145/935)。结论大学生鼻前庭菌群组成以类白喉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某地区中心医院收集的临床血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析,了解该地区血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858例血感染患者血液标本,采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采用VITEK 2 Compack系统和K-B琼脂纸片扩散法对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血培养结果显示,在858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109份,每份标本都只检出一种病菌,总检出率为12.7%,革兰阳性菌占64.22%(70/109),革兰阴性菌占33.03%(36/109),真菌占0.35%%(3/10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0%;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40%;非发酵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氯霉素耐药率40%。结论:目前本地区临床血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可以首选糖肽类抗菌药物;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对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高,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受较绿脓杆菌低,两种细菌感染治疗可以考虑选择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时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观察其形态,确证裂解谱特征并研究生物学和基因学特性,为噬菌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作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纯化噬菌体,电镜下观察形态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及裂解谱;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和...  相似文献   

9.
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西瓜藤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用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法研究80%醇提物的体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西瓜藤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链球菌作用不明显。其中80%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2、8.4mg.mL-1。体内实验也表明,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西瓜藤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在抑菌方面有一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蒸汽灭菌对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主要质量指标(p H、性能)的影响。方法配制p H为6.80、7.0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进行p H测定,并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和粪肠球菌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观察不同p H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高压蒸汽灭菌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p H降低0.30~0.50。p H为6.78~7.28时,大肠埃希菌生长率≥0.5;p H为6.93~7.39时,鼠伤寒沙门菌生长率≥0.5;不同p H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的生长指数均为0。结论高压蒸汽灭菌可影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p H及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 1 999~ 2 0 0 3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 ,采用K B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 ,对 1 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2月临床分离的 42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 ;耐药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x2 检验。结果显示 ,1 999~ 2 0 0 3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3株。 2 0 0 2~ 2 0 0 3年MRSA的分离率为 1 9.7% (2 9/ 1 47)有增加趋势 ,高于 1 999~ 2 0 0 0年度分离率 1 7.5 % (3 3 / 1 89)。在 2 0 0 2~2 0 0 3年间MSSA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 .0 % ,4.6% ,2 .3 % ,1 .3 % ,6.8%和 2 1 .8%。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 ,为 5 1 .9% ,70 .4%和 41 .3 %。与 1 999~ 2 0 0 0年比较 ,MSSA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下降 ,p <0 .0 5。 5a间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 1 999~ 2 0 0 3年MRSA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耐药性监测有助于遏制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特点,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抗生素敏感菌株与多重耐药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评价药物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抑菌作用的合理实验方法.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抗生素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为研究对象,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平皿琼脂培养法和试管肉汤培养法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抑菌作用.结果 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作用下,在琼脂培养基表面上或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与小檗碱浓度正相关,且对抗生素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平皿琼脂表面和试管肉汤中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100%菌株的浓度分别为1 500和375 mg/L、1 500和375 mg/L.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作用明显低于在肉汤培养基中的抑制作用,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浓度是肉汤培养基中的抑菌浓度的4倍.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必须达到肉汤培养基中4倍以上浓度时,才能获得抑制100%细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的效果.结论 高浓度的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可以抑制皮肤黏膜表面的细菌,包括抗生素耐药菌株的生长;皮肤黏膜表面应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适宜浓度为1 500 mg/L.琼脂培养基法适用于评价药物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医院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作为一个粘附分子,凝集因子B(ClfB)的作用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在宿主黏膜定植,是预防该菌感染的一个重要的靶分子。本研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的ClfB N1-N3结构域蛋白(Truncated-ClfB),并且利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对其进行了纯化。用纯化后的Truncated-ClfB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三免后的血清检测其抗体水平并且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血清的调理吞噬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三免后的兔源Truncated-ClfB抗血清抗体效价高达1:640 000;与免疫前兔源血清相比,兔源Truncated-ClfB抗血清能够显著增加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效率(P0.01)。结果表明Truncated-Clf B有希望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4.
从黑果枸杞内生真菌米曲霉RER4的发酵物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5-羟基-苯并呋喃-2(3H)-酮(2)、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5-羟甲基呋喃-3-甲酸(4)、pyranonigrins A(5)、campyrones A(6)、4-乙酰氨基丁酸(7)、rubrofusarin B(8)以及asperpyrones A(9),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米曲霉发酵物中分离出。抗氧化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2和3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的IC50值分别为4.58和7.00μg/m L。这些化合物对四株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四株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片球菌素Pediocin PA-1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片球菌素Pediocin PA-1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的抑菌活性。结果片球菌素Pediocin PA-1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杆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片球菌素Pediocin PA-1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芒果核仁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核仁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及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没食子酸乙酯(3)、间-二没食子酸甲酯(4)、对羟基苯甲酸(5)和丁二酸单甲酯(6),它们均为首次从芒果核中获得。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1~5对7种细菌和4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干燥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50~100 µg mL-1,化合物4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以其为出发菌株,采用梯度培养皿法,利用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5种抗生素,对自然界中和经过NaNO2诱变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菌株的分离及抗性水平的确定。在自然界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只对青霉素(80μg/mL)和四环素(60μg/mL)有抗性,而对红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则没有抗性。经过NaNO2诱变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40μg/mL)的抗性降低,但对青霉素(120μg/mL)和其他3种抗生素的抗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携带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分布特征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93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SST-1基因和PVL基因,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PEN)、苯唑西林(OXA)、头孢噻吩(CEF)、氨苄西林(AMP)、头孢噻肟(CTX)、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亚胺培南(IPM)、克拉霉素(CLR)、万古霉素(VAN)、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M)、左氧氟沙星(LVX)和利福平(RA)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总数的88.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总数的11.8%。TSST-1+菌株在MRSA、MSSA中分别占1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菌株在MRSA、MSSA中分别占40.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存在明显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药耐药性,而携带TSST-1与PVL基因的MRSA耐药性更严重。结论: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分离率高,耐药性严重,携带TSST-1与PVL基因的MRSA耐药性与致病力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枯草杆菌BS_(224)菌株的抑菌原理,我们采用了小钢杯法观察BS_(224)菌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几种常见化脓性细菌的抑菌情况。结果,BS_(224)菌培养物有明显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的作用。BS_(224)菌的代谢产物无抑菌作用。说明BS_(224)菌的抑菌作用由其细菌自身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桐花树内生真菌在抑菌方面的价值,该文以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为评价指标筛选活性菌株,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方法结合多种色谱技术分离活性菌株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利用微孔板法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从桐花树分离得到的16株内生真菌分属2纲7目10科10属,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菌属。内生真菌GXIMD02029和GXIMD02039的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粘性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XIMD02038发酵产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7个化合物从内生真菌Phomopsis sp. GXIMD02029中被分离并鉴定为(15R)-acetoxydothiorelone A(1)、cytosporone B(2)、pestalotiopsone H(3)、pestalotiopsone B(4)、4-Hydroxybenzaldehyde(5)、p-Hydroxybenzoic acid(6)、N-(2-phenylethyl)acetamide(7)。(3)化合物1和2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化合物1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6.25 SymbolmA@ g·mL-1,对藤黄微球菌和粘性放线菌的MIC值为7.812 5 SymbolmA@ 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31.25 SymbolmA@ g·mL-1。化合物2对藤黄微球菌的MIC值为62.5 SymbolmA@ g·mL-1,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粘性放线菌的MIC值为125 SymbolmA@ 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250 SymbolmA@ g·mL-1。该文筛选了3株活性菌株,首次报道化合物1具有抗菌活性,为桐花树内生真菌在抗菌价值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