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肠道真菌分离状况与趋势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10年间在该院送检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的真菌分离率、真菌种类和年度变迁变化特点。结果 10年间从送检全部疑似肠道真菌感染的2 344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到真菌1 456株,归属5属19种,每年的检出率在55.7%67.0%。分离菌株中以白色念珠菌(74.0%)占首位,其次是光滑念珠菌(11.4%),再次是热带念珠菌(7.1%),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离率分别从2000年的4.9%、6.6%上升到2009年的16.8%、10.6%,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院10年间肠道真菌的分离率较高,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一直位于首位,非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念珠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至2005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4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用真菌药敏卡做念珠菌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60.7%,其次是分泌物为19.3%.共分离白色念珠菌142株,占58.2%,热带念珠菌54株,占2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是5-FC、NYS、AMB,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70%以上.结论 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是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家鼠盲肠、舌头和猪粪便、咽喉粘液以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家鼠盲肠、鼠舌头、猪粪便、猪咽喉粘液物、腹泻患者粪便的标本数分别为722、722、467、237和107份,共分离到6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2. 71%,5种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2. 63%、1. 39%、3. 85%、2.53%和7.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 422,P = 0. 003);分离株包括致病株10株、非致病株51株,有1A、2、3三种生物型和0:3、0:5、0:8等多种血清型,以及六种毒力基因型。猪、鼠、腹泻患者标本检出致病菌株数分别为9、1、0株。结论新平县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猪、鼠、腹泻患者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宿主,分离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猪、鼠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粪便中检出念珠菌孢子或假菌丝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4月住院患者送检的粪便标本,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菌种,并记录患者粪便常规及临床资料。结果其间共检测1011份粪便,有86份(8.51%)有真菌生长;其中念珠菌阳性76份(7.52%)。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者33份(占43.42%)。基础疾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三者为著(占31.58%)。有21例患者(27.63%)粪便性状有异常,以糊状便为主。结论粪便中检出芽生孢子和(或)假菌丝对诊断念珠菌性胃肠道感染有重要价值,尤其要关注抗生素应用患者。  相似文献   

5.
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是引起儿童和成人非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掌握HuC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从长春市儿童医院2343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共收集粪便标本1264份,其中1056份来自2135例住院患儿.对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的588份标本,经多价酶免疫试验(EIA)和两组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uCV,202份为阳性,其中住院患儿标本178份,HuCV检出率为16.9%.HuCV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至次年3月.选择17株HuCV进行分子鉴定,15株属GⅡ-4群,1株属GⅡ-3群,另1株属GⅠ-2群,表明GⅡ-4群HuCV是我国流行的优势株.根据HuCV住院患儿的监测资料初步估计,HuCV腹泻住院率约为0.5‰~2.4‰.讨论了长春地区HuCV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以上结果为我国HuCV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胶体金法与RT-PCR法测定A群轮状病毒及G血清型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2009年1-12月份的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分析G血清型分型。结果 828份婴幼儿腹泻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45%。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1岁以内占49.82%,2岁以内占89.89%。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呈现季节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期。毒株分型显示G3型为流行优势株(51.6%),其次是G1型(26.6%);另有13.7%为混合感染,包括G1+G3型(10.5%)、G2+G3型(2.4%)和G1+G9型(0.8%)。结论 2009年浙江省苍南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血清型是G3和G1,G3为优势毒株。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STD门诊复发性外阴道念珠菌病(RVVC)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然后用ATB ID 32C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3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80份标本中检出白色念珠菌201株,占71.79%;非白色念珠菌79株,占28.21%,其中光滑念珠菌42株,占15%.VVC组与RVVC组抗真菌药物比较,VVC组对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D门诊患者阴道念珠菌病检出菌种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RVVC组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色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占比例最高.VVC组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  相似文献   

8.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分泌物(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评价其在白带中分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300株白带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并从蛋白酶活力高、中、低中分别选2株作血管内皮细胞毒力和粘附性测定.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为249株,占83.0%;中等活力38株,占12.7%;低等活力13株,占4.3%.细胞毒力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高,细胞毒性强,蛋白酶活力与毒力呈正相关(r=0.9946、P<0.01);细胞粘附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高,粘附能力强,蛋白酶活力与粘附呈正相关(r=0.9944、P<0.01).结论蛋白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蛋白酶活力可直接反映其毒力,蛋白酶活力与其粘附直接相关.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对其引起的感染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状况。方法分离的真菌用API 20C AUX真菌鉴定条,用ATB FUNGUS-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的种类分布中第1位是白色念珠菌占53%,第2位是热带念珠菌占20%,第3位是光滑念珠菌占14%,第4位是近平滑念珠菌占4%,第5位是其余念珠菌占2%;真菌在外科各区分布中,外科ICU占42%,移植外科占25%;真菌在各类标本分布中,痰占43%,尿液占13%,粪便占10%,引流液占9%,血液占7%;真菌对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是93%、98.9%、90.8%、59.8%。结论外科真菌感染集中在重症病区(ICU),分离的致病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STD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取STD门诊疑似念珠菌感染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然后用ATB ID 32C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3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50份标本中检出306株念珠菌,占32.21%,其中白色念珠菌226株,阳性率为73.86%;光滑念珠菌37株,阳性率为12.09%;热带念珠菌24株,阳性率为7.84%;近平滑念珠菌13株,占4.25%。药敏结果显示: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伏立康唑(VRC)耐药率〈6%;近平滑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耐药率依次:9.29%、11.06%,光滑念珠菌药耐药率依次为37.84%,67.57%,热带念珠菌药耐药率依次为8.33%、12.5%。结论STD门诊患者阴道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妇科门诊患者,检出菌种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生殖道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较高,对唑类药物有耐药菌株。因此,念珠菌鉴定和药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中假丝酵母菌属(又称为念珠菌)的实际感染状况以及临床分布和相应的抗真菌药物敏感(简称为AS)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之间的130例住院患者相关病症资料作为实际研究对象,对其年龄以及标本、相应菌种分布和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两年念珠菌实际检出为56株、74株,共计130株;患者实际年龄集中在31岁到88岁之间,其中60岁以上患者为95例,占比为73.1%;标本实际检出率较高的主要是集中在痰液标本以及大便标本和尿液标本三类,分别占比为50.7%(66/130)、28.4%(37/130)、15.4%(20/130);菌种分布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三种为主,分别占比为57.6%(75/130)、30.7%(40/130)、7.6%(10/130);其中白色念珠菌AS活性较高。结论医院中念珠菌的实际感染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一般60岁以上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感染状况,感染实际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针对白色念珠菌而言氟康唑具有较高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8~1999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otease 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1998-1999年在中国8个城市(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昆明)采集了急性腹泻患儿的1093份非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先进行A组轮状病毒(HRV)的筛选,其中阳性标本433份(39.6%),电泳型长型占优势(96%)。对HRV标本,再利用血清型特异的MAbELISA和/或RT-PCR进行G分型。结果表明,在1998-1999年,在上述8城市非细菌性腹泻行季节,以HRV 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的83.4%,其次为G3(12.0%)、G4(3.5%)和G2(3.2%)。此外,有3份(0.7%)HRV标本未能分型,12(2.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还结合1982-1996年全国12个地区1382份HRV标本的分型资料,分析了我国HVR G血清型的流行规律。实验中又抽样选取了124份GHRV标本,用RT-PCR进行P分型,其中P[8]型76份(61.3%),P[4]型14份(11.3%),P[6]型12份(9.7%),P[9]型8份(6.4%)。另外15份(12.1%)未能分出P型,有待进一步检定,实验中HRV分离株除了觉见的P[8]G1(51.4%)、P[4]G2(4.6%)毒株外,还检测到P[8]G3(11.0%)、P[8]G4(6.4%) 和其它较少见的病毒型。以上结果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较系统、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成都动物园大熊猫曾出现类似出血性肠炎的疾病,并有死亡。为搞清病原,作者于1988年11月,对9只大熊猫的粪便作了初步检查。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标本共9份,系采自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的粪便。分别划线接种于S—S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培养基,置37℃孵箱24小时后,观察结果并挑选各种类型的菌落,分别涂片作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结果从9份标本中共分离出肠道杆菌31株,其中大肠杆菌20株占65%;变形杆菌4株占13%;枸椽酸杆菌1株占3%;肠杆菌2株占6%;克雷伯氏菌2株占6%;革兰氏阴性杆菌(未鉴定出的)2株占6%…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夏季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沙门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了解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中沙门菌的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采集2010年7月1日~2010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及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共收集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 1 045份,检出沙门菌 160株,阳性...  相似文献   

15.
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酵母样真菌在临床标本中的菌型分布情况;了解临床常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对分离的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FUNGUS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酵母样真菌256株,其构成比:白色念珠菌161株(62.88%)、热带念珠菌58株(22.8%)、高里念珠菌12株(4.69%)、酵母菌10株(3.91%),未定型7株(2.73%);91株酵母样真菌药敏结果:5-FC敏感率95.6%、AmB 100%、NYS 93.4%、MIZ 80.2%、ECO 81.3%、KET 84.6%.11株MIZ耐药株,2株同时耐ECO与KET,9株为ECO中介、8株为KET中介,15株耐药株有10株为热带念珠菌.结论: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酵母样真菌种类日渐增多,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部分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敏感,咪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多数热带念珠菌有耐药性.因此,酵母样真菌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1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组76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组134例。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10例病例中,RVVC组中白色念珠菌54株(71.05%),光滑念珠菌15株(19.74%),热带念珠菌4株(5.26%),克柔念珠菌2株(2.63%),近平滑念珠菌1株(1.32%)。非白色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在RVVC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VV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敏试验显示,RVVC的念珠菌株中仅8株对7种药物全部敏感,23株敏感药物<5种,其中1株仅对制霉菌素敏感;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97.37%)>克霉唑(60.52%)>酮康唑(51.32%)>伊曲康唑(36.84%)>咪康唑(35.53%)>氟康唑(23.68%)>特比奈芬(10.53%)。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R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在RVVC组中显著高于VVC组,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耐药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深圳地区环境水体和人群的诺如病毒(No Vs),探讨其是否在两者之间循环传播。【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检测24份深圳茅洲河河水标本和28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河水标本经过混合纤维素酯膜和PEG法二次浓缩后提取核酸,粪便标本无需浓缩,稀释离心后直接提取核酸。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初步分型,RT-PCR扩增ORF2保守区域衣壳蛋白(VP1)基因后测序确定亚型、分析不同来源病毒的同源性;同时建立基因进化树,进一步分析不同来源No Vs的亲缘关系。【结果】在河水标本和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No Vs阳性率分别为23.1%和17.4%,其中上下游河水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3%和41.7%,河水中No VGI型和No VGII型的阳性率为16.7%和8.3%。扩增阳性样本发现茅洲河水中检出No V主要是GI.6型,其次是GII.4 Sydney_2012型,而从腹泻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No Vs主要是No VGII.4Sydney_2012型和少量的GII.3型。同时期水体和人群粪便标本来源的No VGII.4 Sydney_2012型VP1基因相似性98.2%–100.0%。【结论】No VGII.4 Sydney_2012型是深圳地区主要的流行株。No Vs在环境水体和人群中于某种程度上存在循环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对2016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1 900份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用逆转录PCR对阳性毒株的ORF1-ORF2连接区扩增并测序,分析其基因亚型和同源性。结果 1 900份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25份,阳性率1.32%,其中GⅠ型阳性3份,GⅡ型阳性19份,GⅠ型和GⅡ型均阳性3份。26株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发现3株为GⅠ.3,2株为GⅠ.6,9株为GⅡ.17,5株为GⅡ.4,2株为GⅡ.2,GⅡ.3、GⅡ.6、GⅡ.13、GⅡ.14、GⅡ.15各1株。结论大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呈基因多样性,2016年流行优势株为GⅡ.17。GⅡ.2、GⅡ.3、GⅡ.6、GⅡ.13、GⅡ.14、GⅡ.15在大连地区首次检出。  相似文献   

19.
何琳  仇志琴  蔡蓉  虞丰 《生物磁学》2011,(2):304-306
目的: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1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组76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组134例。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10例病例中,RVVC组中白色念珠菌54株(71.05%),光滑念珠菌15株(19.74%),热带念珠菌4株(5.26%),克柔念珠菌2株(2.63%),近平滑念珠菌1株(1.32%)。非白色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在RVVC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VV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敏试验显示,RVVC的念珠菌株中仅8株对7种药物全部敏感,23株敏感药物〈5种,其中1株仅对制霉菌素敏感;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97.37%)〉克霉唑(60.52%)〉酮康唑(51.32%)〉伊曲康唑(36.84%)〉咪康唑(35.53%)〉氟康唑(23.68%)〉特比奈芬(10.53%)。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R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在RVVC组中显著高于VVC组,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耐药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连续5年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真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调查2002-2006年华西医院住院患者无菌体液标本真菌培养的情况,分析真菌菌种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标本接种沙堡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采用科马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和API-20CAUX鉴定系统结合形态学进行菌种鉴定,使用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 2)对2006年来自血液标本中的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2-2006年间检出的阳性样本数依次为7株、22株、39株、32株及57株;血液来源73株,清洁中段尿来源59株,是主要样本来源;分离真菌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占70%以上;2006年血培养中共分离出16株念珠菌,体外药敏情况详见文中。结论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菌株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同时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等菌株也有出现;样本来源以血液、清洁中段尿为主;体外药敏总体耐药率低,但是逐渐出现了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