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病在我县发病率高达78.1%,严重阻碍仔猪的生长发育。1989年我们选用了生物活菌制剂——调痢生对仔猪黄白痢病及生猪流行性腹泻进行了疗效观察及仔猪增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在将军镇、日兴镇、南图乡农村选择30日龄内自然患仔猪黄白痢病仔猪。按同窝患病仔猪分出:A.调痢生组。B.调痢生、土霉素组。C.调痢生、氯霉素组。D.调痢生、痢特灵组。2.选择自然患生猪流行性腹泻病猪。按发病时间、体重、大小差异不明显分出试验组(调痢生)。与对照的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组。  相似文献   

2.
调痢生(8501)预防仔猪黄白痢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8年至1989年开展了对母猪产仔后20小时内,给母猪服调痢生预防仔猪黄、白痢病的应用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选择:在德阳市市中区孟家、天元、扬加。白马关等乡(镇)192户母猪饲养户,选择连续三窝仔猪均出现黄、白痢病的产仔母猪272头,  相似文献   

3.
调痢生是一种活的细菌制剂,从健康动物体内分离、鉴定,筛选出SA38,将SA38制成粉剂或片剂,即为调痢生。我们利用调痢生防治雏鸡白痢,进行两批试验观察,结果如下: 方法 1、随机将雏鸡分为试验组(A组)和药物对照组(B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2、试验组每只用调痢生25mg,拌料自服,连用5  相似文献   

4.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以下痢为特征的黄、白痢是仔猪多发性肠道传染病,常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障碍或大批死亡,对养猪生产危害极大。长期以来,微生物学家们为研制出有效的菌苗从事了大量工作,多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极为复杂,彼此间又无交互免疫力而至今未能如愿。虽时有报道,多为正在探讨之中或因效果不稳定,生产上尚未推广使用。为此,我们于1988~1989年使用调痢生活菌制剂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预防试验观察,初步验证其效果。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是需氧菌,它在试管内和体内均证明对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 terium)、类杆菌(Bacteroides)及乳杆菌(Lactobacillus)有生长促进作用。我们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活菌制剂促菌生(Cereobiogen),在婴幼儿腹泻、羔羊痢、仔猪黄白痢及鸡白痢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6.
仔猪出生20天内,主要靠吃母猪奶获得营养。20天以后,营养需要增加,而母猪奶量日渐减少,已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必须给猪补料。我场的实践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后一个月尚未补料的小猪,其断奶体重只有早期补料(生后10天左右)仔猪断奶体重的2/3。及时补料,可以加速仔猪的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北京郊区七个鸡场,用促菌生预防雏鸡白痢试验。共试验25群,观察了大约14万只雏鸡。雏鸡从一日龄开始每天饮水口服0.5亿细菌,连续4天。在前一星期内禁服任何抗生素药物。记录每群雏鸡进入育成的成活率。部分鸡群在投服促菌生的同时,设氯霉素或痢特灵作为对照比较,另设空白组。在育雏前15天之内死亡的雏鸡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及病理检查,确认死亡原因。我们发现在两群雏鸡试验中,服用促菌生组死亡的雏鸡,均未能分离到鸡白痢沙门氏菌,而药物组与空白组能分离到一些鸡白痢沙门氏菌,试验组  相似文献   

8.
母猪分娩期间的母性行为对新生仔猪的成活致关重要,失败的母性行为如杀婴行为和压仔行为等经常在一些母猪中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仔猪福利带来严重影响。前列腺素F2α不但可促发母猪产前的做窝行为,而且通过其受体基因(PTGFR)编码的蛋白FP在母猪繁殖过程和母性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群体为材料,对PTGFR基因进行了SNP搜寻并分析其与母猪产前做窝行为、产后杀婴行为和压仔行为的关联性。结果:在PTGFR基因的两个外显子中共搜寻到5个同义突变SNP。选择Exon1g.250AG、Exon1g.619GA和Exon2g.483TC3个SNP在F0、F1个体和289头F2母猪中进行了基因型判定。基于家系基础上的传递不平衡(TDT)分析结果显示,PTGFR基因的3个SNP及单倍型与母猪做窝行为、杀婴行为和压仔行为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所以PTGFR基因可能并不是影响母猪母性行为的主效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发酵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饲粮添加黄芪、当归、益母草和金银花等中药渣发酵前后对围产期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后14和21 d血浆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猪血浆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7 d血浆ALT和CAT活性、产后14 d血浆ALP和GSH-Px活性以及产后21 d血浆ALT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产后14和21 d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仔猪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活性显著升高(P0.05),21日龄仔猪血浆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证实了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变围产期母猪及哺乳仔猪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乐山市从1986年开始应用调痢生防治畜禽下痢的试验,自调痢生批准试产以来,于全市17个县(区)应用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共防治畜禽下痢80余万头(只),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1.调痢生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猪、兔每公斤体重100mg;牛、羊每公斤体重200mg;雏禽(1~30月龄)每只每次20~30mg,成禽每只80mg。口服或拌入饲料、饮水中服。一天一次,连服3次为一个疗程。2.常用下痢药物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均购自当地医药公司。3.受试动物均来自猪、鸡场和农村自然发病病例,均采用随机抽样编组,同窝、同群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直链脂肪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支链/直链脂肪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苯乙胺和产后色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粪便中亚精胺、精胺和乳酸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妊娠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从而有利于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菌(K88、K99)的高密度发酵和抗原蛋白基因过量表达的研究基础上生产抗原蛋白疫苗的工艺。高密度发酵的工程菌(K88、K99)发酵液经65℃保温处理、离心除去菌体,清液部分含发酵液中抗原量的80%,加聚乙二醇(至最终浓度为7%)沉淀可回收全部抗原蛋白,加消毒的生理盐水溶解及稀释后分装冻干制成抗原蛋白疫苗。疫苗的组成份主要有分子量为52、36、22、18kd的蛋白。此法制备的双价疫苗不经甲醛处理,保持了抗原蛋白的天然空间结构,因此用其免疫怀孕的母猪、分娩后母猪乳汁中含有较高效价的抗体、能中和肠毒素大肠杆苗,有效地保护了仔猪黄痢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利用中草药治猪病的群众性运动。我们用中草药“制痢灵”治疗仔猪白痢1,126例,已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制备 取白头翁250克,黄连62.5克,黄柏125克,秦皮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仔猪腹泻病(黄痢病)是家畜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使仔猪死亡率达30%左右,严重地影响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为防治幼畜腹泻病漫延和危害,避免施用灭活菌苗、抗生素所产生的弊端,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六五期间开展“新生仔猪腹泻病基因工程菌苗”的研制,并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5.
1.药物来源:调痢生系活菌制剂,呈白色粉状,无味、易溶于水,分片剂和粉剂。由川农大兽医系提供。 2.用量、用法和疗程:按动物大小不同,用量各异,每公斤体重口服0.15~0.2克。雏禽每只20  相似文献   

16.
我们房山县“五·七”大学畜牧队种猪场共有内江、荣昌、巴克夏等成年母猪100头,公猪6头。为便于更新,每年选留后备公、母猪20头。在党的关怀下,近几年来,我们猪场每年都给社队提供优种仔猪1,200—1,300头。为了发展养猪,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我们积极开展了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并开始摸索保存精液的方法,把精液保存到7天还可以配种怀孕。我们猪场的母猪全部采用了人工授精,同时还为我县11个公社、30多个大队、生产队以及当地驻军单位及时地  相似文献   

17.
仪陇县岐山养场从云南购进公獭1只,价值昂贵,每年捕鱼2.5吨。该水獭在捕鱼后突然发病,高烧不下,排血性便,诊断为急性出血性胃肠炎。粪便培养确定产毒素性大肠杆菌。本病经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周无效,改用调痢生治疗2日后,病情好转,3日治愈出院。调痢生是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研制的一种生态制剂,内含蜡样芽胞杆菌。本例报告证明,生态制剂调痢生对水獭出血性胃肠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苇沟5、巨山1及大兴1三个仔猪黄痢病原性大肠杆菌菌株,都不具有K88和K99抗原,但它们对仔猪都有很强的致黄痢作用。它们的菌体O抗原部属O64,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K(L)抗原。这三个菌株均能强烈地粘着于仔猪迥肠和空肠的粘膜绒毛上皮上。电镜形态观察,可见菌体表面有多条菌毛样结构,在铬喷镀投影标本中,这种菌毛可长达4μm。这类不具有Kss和K99抗原的肠病原性大肠杆菌菌株同时具有另一种与菌毛有关的表面粘着素K抗原。  相似文献   

19.
重庆动物园雌性大熊猫“松松”,1986年3月26日在成都经人工授精,怀孕181天后,于9月25日中午娩出二仔。该大熊猫的怀孕期,为有记载的大熊猫孕期之冠。产前“松松”腹围明显膨大,工作人员曾预计可能产二仔,现仅存活一仔。大熊猫“松松”怀孕长达181天@徐筱嘉$重庆动物园动物科  相似文献   

20.
中药渣发酵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药渣发酵物在母猪饲粮中的添加效果,试验选用2~6胎次长白×大白二元妊娠母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单栏饲养。于妊娠90 d至产后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中药渣发酵物。于分娩当天记录产活仔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称取仔猪出生窝重;于产后21 d称取仔猪断奶窝重,计算断奶窝增重。分别于母猪妊娠110 d及产后21 d测量母猪的背膘厚,计算背膘损失;于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耳缘静脉采集母猪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用于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断奶窝增重有升高趋势(P=0.068),断奶后1~7 d发情率呈升高趋势(P0.05),分娩当天血浆AL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UN浓度显著升高(P0.05),产后21 d血浆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UN浓度显著升高(P0.05)、SOD活力有升高趋势(P=0.063)。上述结果表明,中药渣发酵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增加仔猪断奶窝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