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催化富马酸加氨合成天门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门冬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工业原料。天门冬氨酸酶催化富马酸加氨合成天门冬氨酸。本文从天门冬氨酸酶的结构与性质、产酶菌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生物转化合成天门冬氨酸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ZtNH2-HCl和剪切力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中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婺源绿茶嫩叶愈伤组织为材料,在采用摇床悬浮培养与发酵罐悬浮培养.分析了茶氨酸合成前体盐酸乙胺(ZtNH2-HCl)不同的添加方式和剪切力对培养细胞增长量和茶氨酸合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罐放大培养取得了与摇床悬浮培养类似的效果;在一个培养周期中,培养细胞茶氨酸积累高峰出现在第20~22天;发酵罐大规模培养时采用桨叶式搅拌器(低剪切力)细胞增长量和茶氨酸合成苗优于标准板搅拌器;添加盐酸乙胺可大幅度提高茶氨酸积累量,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茶氨酸合成最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3.
李元  刘珊  祝俊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2):1745-1749
构建了共表达ATP再生和L-茶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L-茶氨酸的合成中。合成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和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GMAS)基因序列,分别利用p ETDuet-1和p ET-21a(+)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 ETDuet-ppk+gmas和p ET21a-ppk+gmas。将上述两种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重组菌株TPG和APG。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表明,PPK和GMAS在两种重组菌中均可溶性表达。当用于催化L-茶氨酸合成时,来自APG的GMAS-PPK要优于TPG。利用APG所产的酶进行L-茶氨酸合成,在37℃、p H 7.0条件下,使用催化量ATP可实现L-茶氨酸的摩尔产率为86.0%。该结果一方面扩展了酶法ATP再生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为生物催化合成L-茶氨酸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烟草野火病菌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10 年来围绕烟草野火病菌毒素的合成、调节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烟野火毒素的生物活性部为一种二氨基二羧基的氨基酸野火氨酸,野火氨酸单独存在或与苏氨酸或丝氨酸以肽键结合成二肽,野火氨酸的游离羧基与β位氨基以酰胺键结合成β- 内酰胺环。野火氨酸的合成有tabA,tabB,talA,dapB等基因参与,受lemA 基因调控。野火氨酸β- 内酰胺可在酰基转移酶和β- 内酰胺酶的作用下失毒。建议尝试转β- 内酰胺酶基因于烟草以获得转基因抗野火病烟草。  相似文献   

5.
吕虎  华萍  余继红  冷和平  蒋献猷  华东   《广西植物》2007,27(3):457-461
以婺源绿茶为材料进行茶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大规模茶叶细胞悬浮培养合成茶氨酸工艺条件优化研究。结果显示,NH4+/NO-30.0/60.0mmol/L、K+100.0mmol/L、Mg++3.0mmol/L、H2PO-43.0mmol/L、蔗糖30.0g/L、水解酪蛋白2.0g/L条件下,茶叶细胞生长量(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值;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水解酪蛋白浓度可延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从而有利于茶氨酸积累;H2PO-4浓度主要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速率的同步性,低H2PO4-浓度环境中茶氨酸积累速率峰值滞后于细胞增长速率峰值,高H2PO4-浓度环境中早于细胞生长速率峰值出现时间;K+和Mg++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影响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维持适量的K+和Mg++有利于茶氨酸积累。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茶氨酸合成量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从生产效率考虑,培养周期以19~22d为宜。  相似文献   

6.
婺源绿茶嫩叶用MS 培养基( 加IBA 2 mgPL, 6-BA 4 mgPL) 进行茶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茶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 NH4+PNO3- 110P6010 mmolPL、K+ 10010 mmolPL、Mg2+ 310mmolPL、H2PO4- 310 mmolPL、蔗糖3010 gPL、水解酪蛋白210 gPL 条件下, 茶叶细胞生长量和茶氨酸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值; 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水解酪蛋白浓度可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得到延长, 从而有利于茶氨酸积累; H2 PO4- 浓度主要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速率的同步性, 低H2 PO4- 浓度环境中茶氨酸积累速率峰值滞后于细胞增长速率峰值, 高H2PO4- 浓度环境中早于细胞生长速率峰值出现时间; K+ 和Mg2+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但影响细胞茶氨酸合成酶活性, 维持适量的K+和Mg2+ 有利于茶氨酸积累。添加盐酸乙胺可大幅度提高茶氨酸积累量, 并且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 茶氨酸合成量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茶叶细胞生长和茶氨酸积累高峰期在整个培养过程的第19~ 22 天出现, 从生产效率考虑, 培养周期以19~ 22 天为宜。  相似文献   

7.
多粘杆菌中合成乙酰乳酸酶系的合成,受其所催化的反应的终末产物,缬氨酸、异白氨酸和白氨酸所抑制。有些不属于合成乙酰乳酸酶系所参予催化的反应的终末产物如甲硫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和高胱氨酸等,对该酶的合成亦有抑制作用。生长在豌豆汁营养培养基上的细菌内,测不出合成乙酰乳酸酶系的活力,当加入葡萄糖后,酶的合成速率显著增加。葡萄糖有抵制缬氨酸对合成乙酰乳酸酶系的合成的抑制作用。而葡萄糖对这个酶的去压制作用不能为甘油或丙酮酸所代替。作者对甲硫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等对合成乙酰乳酸酶系的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葡萄糖对这个酶的诱导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L-天门冬氨酸在生理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是高血氨症、心肌功能障碍、脑神经机能亢进和肝脏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又可作为合成高效无毒甜味剂的原料。利用微生物生产L-天门冬氨酸的方法较多,近几年来又有关于  相似文献   

9.
婺源绿茶嫩叶用MS培养基(加IBA 2mg/L,6-BA 4mg/L)进行茶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茶叶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茶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NH4^+/NO3^- 1.0/60.0mmol/L、K^+ 100.0mmol/L、Mg^2+ 3.0mmol/L、H2PO4^- 3.0mmol/L、蔗糖30.0g/L、水解酪蛋白2.0g/L条件下,茶叶细胞生长量和茶氨酸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值;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水解酪蛋白浓度可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得到延长,从而有利于茶氮酸积累;H2PO4^-浓度主要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茶氨酸积累速率的同步性,低H2PO4^-浓度环境中茶氨酸积累速率峰值滞后于细胞增长速率峰值,高H2PO4^-浓度环境中早于细胞生长速率峰值出现时间;K^+和Mg^2+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影响细胞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维持适量的K^+和Mg^2+有利于茶氨酸积累。添加盐酸乙胺可大幅度提高茶氨酸积累量,并且先加入一定量盐酸乙胺再每天进行少量补充,茶氨酸合成量比一次性加入的效果要好。茶叶细胞生长和茶氨酸积累高峰期在整个培养过程的第19~22天出现,从生产效率考虑,培养周期以19~22天为宜。  相似文献   

10.
<正>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含氮物质。很多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合成许多与代谢产物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先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25种以上,主要分布在叶、茎、根、果等部位。众多氨基酸中,以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含量较高,尤以茶氨酸含量最为突出,通常要占氨基酸总量的  相似文献   

11.
在鏈霉菌的发酵中,加入精氨酸、鳥氨酸和瓜氨酸,有促进鏈霉素合成的作用。应用同位素C~(14)O_2做試驗,証明鏈霉菌細胞能固定C~(14)O_2于鏈霉胍胍基的碳原子上,鳥氨酸促进C~(14)O_2的参入,但精氨酸却呈冲淡C~(14)O_2参入的作用。鏈霉菌細胞悬液与鳥氨酸和C~(14)O_2保温,产生C~(14)-精氨酸。C~(14)-精氨酸經精氨酸酶作用,分解为鳥氨酸,后者沒有放射性活力,說明仅精氨酸的胍基的碳原子是标記的。鏈霉菌細胞抽出液中有鳥氨酸轉氨基甲酰酶的存在,但沒有测得精氨酸合成酶的活力。在鏈霉菌的細胞丙酮干粉中測得轉脒酶的活力,但不能以鏈霉胍或鏈霉胺作为酶的底物。作者們认为鏈霉菌細胞有鳥氨酸代謝循环系統的存在。鳥氨酸,CO_2和NH_3合成瓜氨酸,再由瓜氨酸轉变为精氨酸,后者經轉脒酶的作用,复轉变为鳥氨酸,这个循环的作用不断地供給了链霉素鏈霉胍部分的胍基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 DL-ATC)为底物原料, 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 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恶臭假单胞菌TS1138 (Pseudomonas putida TS1138)全细胞为酶源, 反复多次催化底物合成L-半胱氨酸, 并以2.0%二甲基亚砜(DMSO)为氧化剂氧化生成L-胱氨酸, 进而通过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胱氨酸的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该方法L-胱氨酸的总收率可以达到78.55%, 纯度为99.12%。该方法简单高效, 解决了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 而固定化酶方法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为我国L-半胱氨酸和L-胱氨酸的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恶臭假单胞菌TS1138转化生产L-胱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DL-ATC)为底物原料,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恶臭假单胞菌TS1138(Pseudomonas putida TS1138)全细胞为酶源,反复多次催化底物合成L-半胱氨酸,并以2.0%二甲基亚砜(DMSO)为氧化剂氧化生成L-胱氨酸,进而通过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胱氨酸的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该方法L-胱氨酸的总收率可以达到78.55%,纯度为99.12%.该方法简单高效,解决了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而固定化酶方法繁琐成本高的问题,为我国L-半胱氨酸和L-胱氨酸的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在种系发生上是最古老的内分泌腺,也是合成T_4的唯一场所。它还分泌含碘量比T_4少的其它碘化甲腺原氨酸,如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3,3′,5′-三碘甲腺原氨酸(简称反T_3或rT_3)及T_2等。虽然,本世纪初即已发现T_4,以后相继又发现了其它几种碘化甲腺原氨酸;但对这些碘化甲腺原氨酸在外周组织的代谢过程一直认识不清,致使对一些生理和病理现象困惑不解。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对碘化甲腺原氨酸的代谢,特别是对它们在外周组织脱碘代谢过程的研究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立体控制合成 L-正白氨酸的新方法。由“+”-2—羟基蒎烷-3-酮与(-)—甘氨酸(艹孟)脂缩合,而得双不对称诱导体系。在-78℃下与碘代正丁烷反应,水解,得到 L-正白氨酸,e、e 值高达96%。该体系在0℃下反应,所得的正白氨酸,e、e 值达91%。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高产蛋氨酸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健  马桂荣  高培基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17-219
乙硫氨酸是蛋氨酸的结构类似物,150μg/ml浓度的乙硫氨酸可抑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cu-taneum)ST851生长,又能被蛋氨酸回复。经紫外线处理后,得到抗性突变株ST851-10,菌体蛋氨酸含量提高了43.5%。分析合成机理表明:该突变株ST851-10的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增大了细胞内蛋氨酸库(Methioninepool)。  相似文献   

17.
用~3H-天门冬氨酸为底物,林生山黧豆(Lathyrus sylvestris L.)叶片匀浆上清液为粗酶液,进行体外反应。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的放射性掺入到2,4-二氨基丁酸,加入谷氨酸则能抑制这种掺入。将上述粗酶液透析,加入可能的辅助因子,天门冬氨酸的放射性也掺入到2,4-二氨基丁酸。研究证实在体外天门冬氨酸可以作为2,4-二基丁酸合成的底物,在林生山黧豆体内存在催化天门冬氨酸转变为2,4-二氨基丁酸的合成酶(系)。以2,4-二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为底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产物含量,结果表明,2,4-二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不互相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天门冬氨酸(Asp)虽非必须氨基酸,但是动物体合成蛋白质所需氨基酸之一,因此,多年来一直作为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和药剂等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天门冬素二肽糖(L-Asp-L-phe甲酯)的迅速发展,促使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成为氨基酸中发展最快的品种。1985年世界天冬氨酸年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甲状腺(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是颈部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是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联,呈H形。人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质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3和T4是由碘和酪胺酸合成。它们对于蛋白质合成、体温调节、能量产生和调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酶法合成阿斯巴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富含蛋白的土样中筛选出能够分解二肽阿斯巴甜的菌种。利用其可逆性的特点,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甲酯为主要合成原料,以菌体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合成实验。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菌(ASPD1)能够合成阿斯巴甜;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诸因素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