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黄蝠锥虫进入实验媒介体——热带臭虫胃内后2小时变为上鞭毛体,第3天起在后肠形成后循环型锥虫。传播方式为污染。在大黄蝠体内潜伏期为1—2天,第6—7天虫体充分长大。未见分裂及细胞内的锥虫。本虫可感染小黄蝠;但末感染埤、螨和白纹伊蚊、致乏库蚊。虫体在NNN培养基中的发育和在热带臭虫中的发育相似。实验结果有力地提示本虫的天然媒介是臭虫,并很可能是Cimex flavifuscus。 相似文献
2.
3.
重庆棒蝠蛾Napialus chongqingensis Wu,新种(图1-4) 超长:20mm,25mm。体长:21mm,21mm。 体红褐色,但雌蛾色较淡;触角丝状,表面无鳞片,有稀疏环状排列的长刚毛,各 相似文献
4.
5.
6.
1980年8月,作者在广东省高要县永安公社新围(土朗)的稻田及水沟中捕获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 62条,其中47条感染有锥虫,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报道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山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研究室。扭曲锥虫,新种Trypanosoma tortilis sp.nov.(图1) 相似文献
7.
8.
9.
10.
1981年8月,作者在广东省高要县永安公社新围(土良月)的农田及水沟中捕获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55条,其中感染锥虫的有33条。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描述如下。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
柱霉属一新种——蝙蝠蛾柱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青海省化隆地区采集冬虫夏草新鲜标本,经分离培养获一纯种,并经鉴定是隶属暗色孢科Dematiaceae的柱霉属Scytalidium Pesante,其形态特征与近似种——黄棕柱霉Scytalidium fulvum进行了比较,由于分生孢子量度及生活习性与黄棕柱霉有着明显差别,故定为一新种,命名为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i C.L.Li sp.nov.该新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25℃,培养10天菌落直径2.5cm。菌丝相互平排列成菌丝束。产孢细胞裂殖产孢,节孢子2型:(1)无色,透明,薄壁,圆柱形,桶形。(2)淡褐色,厚壁,椭圆形,桶形,亚球形。蝙蝠蛾柱霉在蛋白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深层培养,26℃,20天。发酵液用乙醇抽提,减压蒸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浓缩,蒸馏水溶解,冷冻干燥。从1升发酵液中获虫草菌素制品50~70mg。从拮抗试验表明虫草菌素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我们在昆明市花红洞(岩洞)采到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 Thomas151只,其中105只感染一种艾美球虫,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描述如下。标本保存于云南大学生物系动物学教研室。昆明艾美球虫Eimeria kunmingensis,新种(图1) 卵囊近圆球形或为宽椭圆形。卵囊壁光滑,由二层组成,外层较厚,约1.0微米,淡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蝙蝠寄生虫的研究,在国内报道不多,仅有陈心陶(1954)发表了研究报告。我们于1986年11月到1987年6月对浙江部分地区的蝙蝠寄生吸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临安县的中华鼠耳蝠中得到11个吸虫标本,经鉴定为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刺囊属(Acanthatrium)一新种,中国刺囊吸虫新种Acanthatriumchinensissp.nov.(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动物教研室。测量10个标本,量度以mm为单位。寄主:中华鼠耳蝠Myotischinensis寄生部位:小肠分布地点:临安县仙人洞种的描述:体呈长棱形或梨形,前端稍尖,后端较钝,大小为0.690—0.774×0.341—3… 相似文献
14.
云南蝠蛾属一新种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5至1987年,作者于云南西北部人支雪山冬虫夏草主产地采到一批寄主昆虫,经研究,确认是该地产虫草的优势寄主之一,是蝠蛾属(Hepialus)一新种,并对其生活史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现描述和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16.
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足鼠耳蝠属蝙蝠科,为中国特有种类。食性分析和野外观察证实大足鼠耳蝠为食鱼蝙蝠。室内放养条件下发现大足鼠耳蝠一次进食能连续消耗5.0—10.0g麦穗鱼。本研究首次报道北京房山亦有大足鼠耳蝠分布,并介绍了其地理分布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