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和尿液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63(sCD163)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评分将LN患者分为活动期LN组(>4分,53例)和非活动期LN组(≤4分,37例),另选取45例于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和尿液中sCD14、sCD163水平,分析其与SLEDAI-2000评分及常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的危险因素。结果:活动期LN组血清和尿sCD14、血清和尿sCD163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LN组、对照组(P<0.05),且非活动期LN组血清和尿sCD14、血清和尿sCD16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N患者血清和尿sCD14、血清和尿sCD163水平与SLEDAI-2000评分、尿蛋白、尿素氮、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和尿sCD14、血清和尿sCD163及尿蛋白水平升高是LN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N活动期患者血清和尿液sCD14、sCD163水平显著增高,高水平sCD14、sCD163与LN患者肾功能损伤以及LN疾病活动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KIM-1表达,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进行肾脏病理损害评分,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炎组织与肾旁组织的KIM-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28±1.38)和(2.74±1.30),肾炎组织中KIM-1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旁组织(P=0.000);肾炎组织的毛细血管外肾小球活动、系膜增殖、内皮增殖、肾间质炎症、肾小球慢性化、肾小管间质慢性化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肾旁组织(P0.05);肾组织KIM-1表达量与肾小球慢性化指数、肾间质炎症指数、肾小管间质慢性化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织中KIM-1呈高表达,可能作为评估肾脏病理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小儿紫癜性肾炎及其并发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10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分析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MCP-1联合sVCAM-1判断肾损伤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均与24 h Upro、Cys-C、SC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10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发生肾损伤34例;肾损伤组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MCP-1联合sVCAM-1判断紫癜性肾炎患儿发生肾损伤的AUC为0.862,明显大于单一指标MCP-1的0.660和sVCAM-1的0.663(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MCP-1、sVCAM-1表达水平升高,与肾脏受累程度有关,联合判断肾损伤的效能较好,为监测病情演变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烧伤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Ⅰ组(1%~15%)34例、Ⅱ组(16%~30%)9例、Ⅲ组(31%~50%)17例、Ⅳ组(51%~95%)10例;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者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分析其与TBSA的相关性。结果:在10d观察期内,Ⅲ组和Ⅳ组患者的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Ⅱ组患者IGF-1水平仅在烧伤后1 d时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且在烧伤后2 d,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1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GFB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BP-1有上升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与TBSA值呈负相关(r=-0.693,P0.05);血浆IGFBP-1水平与TBSA值呈正相关(r=0.377,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显著下降,而IGFBP-1水平则显著升高,与烧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判断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SBP、DBP及H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CD40L、sPECAM-1、PDGF-BB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sPD-1、C反应蛋白及LRG1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70例纳入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纳入对照组。按照患者病情将研究组患者进行进一步分组,分为进行期(21例)、静止期(22例)、退行期(27例)。采用ELISA检测sPD-1、CRP、LRG1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sPD-1、CRP、LRG1的表达与银屑病患者病情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银屑病患者不同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PD-1、CRP、LRG1对银屑病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P>0.05);进行期sPD-1、CRP、LRG1、PASI积分显著高于静止期和退行期(P<0.05),静止期sPD-1、CRP、LRG1、PASI积分显著高于退行期(P<0.05);sPD-1、CRP、LRG1的表达与银屑病分期及PASI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D-1、CRP、LRG1是影响银屑病患者病情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sPD-1、CRP、LRG1拟合诊断预测银屑病患者病情分期的敏感度86.00%,特异度89.00%,AUC值为0.813。结论:sPD-1、CRP、LRG1的表达上调与银屑病患者疾病分期密切相关,临床早期可通过监测sPD-1、CRP、LRG1的表达对银屑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做出可靠的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血管生成素2(Ang-2)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情况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为肾功能代偿组(n=25),氮质血症组(n=18),肾功能衰竭组(n=21)和尿毒症组(n=12),对比四组患者VE-Cad、Ang-2、KIM-1表达情况,并分析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复查随访,将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照预后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存活组(n=56)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和各指标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E-Cad、Ang-2、KIM-1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四组患者VE-Cad、Ang-2、KIM-1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尿毒症组明显高于肾功能衰竭组、氮质血症组和肾功能代偿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器官衰竭≥2个、少尿、VE-Cad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ysC、Ang-2、KIM-1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CysC、KIM-1为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VE-Cad、Ang-2、KIM-1与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可以考虑参考三者水平来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三者中仅有KIM-1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关系,因此临床可以考虑在APACHEⅡ评分与CysC预测预后的基础上增加KIM-1指标进行判断,进而提升预后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TSII-A)对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存活、氧化应激水平和肾损伤分子1(KIM-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株接种于6孔培养板,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TSII-A高、中、低剂量组。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万古霉素建立VAN损伤HK-2细胞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加入终浓度为2.5 mg·L~(-1)的氨磷汀溶液,TSII-A各剂量组分别予不同浓度的TSII-A处理48 h。进一步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裂解细胞取上清液,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PX)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KIM-1、TGF-β1的浓度;RT-PCR监测KIM-1、TGF-β1m 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悬液中的SOD酶活性和GSH-PX含量明显减低,细胞悬液中MDA含量及NO水平明显升高,上清液中KIM-1的浓度明显升高,KIM-1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TGF-β1的浓度及其m 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TSII-A高、中、低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悬液中的SOD酶活性和GSH-PX含量明显升高,细胞悬液中MDA含量及NO水平明显降低,上清液中KIM-1的浓度明显降低,KIM-1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且作用均有浓度依赖性。TGFβ1的浓度及其m 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TSII-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减轻VAN所致HK-2细胞损伤,可能机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IE)的病原菌分布并探讨分化簇64(CD64)指数、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济南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5例(125眼)白内障术后IE患者为IE组,选取同期150例(150眼)白内障术后无术后IE患者为非IE组。分析术后IE患者病原菌分布,计算CD64指数和检测血清sTREM1、HMGB1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血清sTREM1、HMGB1表达对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诊断价值。结果:125例术后IE患者房水或玻璃原液中检测出138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分别占比81.88%(113/138)、16.67%(23/138)、1.45%(2/138)。与非IE组比较,IE组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比例、CD64指数和血清sTREM1、HMGB1水平升高,手术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延长和CD64指数、sTREM1、HMGB1升高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与血清sTREM1、HMGB1联合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预测。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CD64指数和血清sTREM1、HMGB1表达与白内障患者术后IE独立相关,可能成为白内障患者术后IE的辅助诊断指标,且三指标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联合来氟米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昆仙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肾功能和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73.33%(44/6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肌酐(Scr)、SLEDA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Alb)、补体C3与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8.3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联合来氟米特可以有效治疗狼疮性肾炎,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活动度和肾功能,同时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乳酸(Lac)、D-二聚体(D-D)、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75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根据入院时氧合指数(OI)差异分为轻度组(n=96)、中度组(n=152)和重度组(n=127),比较各组血清Lac、D-D、sTM、ESM-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Lac、D-D、sTM、ESM-1与OI的相关性。根据28d内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37)和存活组(n=238),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ac、D-D、sTM、ESM-1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Lac、D-D、sTM、ESM-1水平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血清Lac、D-D、sTM、ESM-1水平与OI均呈负相关(P<0.05)。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脓毒性休克、ICU停留时间≥10 d、机械通气时间≥3 d比例以及SOFA评分、血清Lac、D-D、sTM、ESM-1水平均高于存活组,OI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13分、血清Lac、D-D、sTM、ESM-1水平较高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OI较高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ac、D-D、sTM、ESM-1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07,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0.785、0.747、0.796、0.789。结论:血清Lac、D-D、sTM、ESM-1水平升高与脓毒症相关ARDS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T-框蛋白21(TBX21)、干细胞因子(SCF)、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LN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疾病活动度的不同分成活动期组92例,非活动期组68例.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外周血分化簇(CD)4+T/CD8+T比例与疾病活动度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LN患者137例(LN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52例)、中度活动组(45例)、重度活动组(40例)。随访1年,根据肾脏相关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3例)和预后良好组(94例),另选取同期76名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ETs、TWEAK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比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LN患者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与SLEDAI-2000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对L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组血清NETs、TWEAK水平升高,外周血CD4+T/CD8+T降低(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NETs、TWEAK依次升高,外周血CD4+T/CD8+T依次降低(P<0.05)。LN患者SLEDAI-2000评分与血清NETs、TWEAK呈正相关,与外周血CD4+T/CD8+T呈负相关(P<0.05)。慢性肾脏病分期4期、SLEDAI-2000评分升高、NETs升高、TWEAK升高为L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升高、CD4+T/CD8+T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联合预测LN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大于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单独预测的0.790、0.788、0.799(P<0.05)。结论:LN患者血清NETs、TWEAK水平升高,外周血CD4+T/CD8+T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及肾脏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NETs、TWEAK联合外周血CD4+T/CD8+T预测LN患者肾脏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狼疮肾炎的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6名狼疮肾炎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sCys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 24小时尿蛋白(uTP)、血清白蛋白(s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sCysC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与传统肾功能指标(sCr、BUN)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前,血清sCysC水平与uTP、sAlb、SLEDAI、CRP均显著相关,且优于sCr及BUN。②治疗中血清sCysC水平与uTP、sAlb的相关性均优于sCr及BUN。③血清sCysC水平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显著改善这一趋势见于BUN并未见于Scr;激素及CTX治疗结束后血清sCysC水平显著改善这一趋势见于Scr并未见于BUN。④治疗前/sCr与sCysC联合计算所得eGFR与各项指标相关性最高。结论:sCysC在狼疮肾炎早期肾损害诊断、治疗过程以及监测疗效的敏感性均优于传统sCr和BUN。sCysC单独及sCysC联合sCr计算的GFR均优于单独sCr计算获得的GFR。sCysC在LN中不仅可作为肾功能的新型评价标志物,可能也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半乳糖缺陷免疫球蛋白A1(Gd-IgA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l(sFlt-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C3)比值与肾损伤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确诊为HSPN的151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Gd-IgA1、sFlt-1、IgA/C3比值、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UP)定量(24hUPE)和UP/Scr]。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Gd-IgA1、sFlt-1、IgA/C3比值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对比不同肾脏病理分级和不同疗效患儿的血清Gd-IgA1、sFlt-1、IgA/C3比值。结果:病例组的Gd-IgA1、sFlt-1、IgA/C3比值、BUN、Scr、24hUPE、UP/Scr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IgA1、sFlt-1、IgA/C3比值与BUN、Scr、24hUPE、UP/Scr均呈正相关(P<0.05)。随着肾脏病理分级的升高,HSPN患儿的血清Gd-IgA1、sFlt-1、IgA/C3比值不断升高(P<0.05)。无效组的Gd-IgA1、sFlt-1、IgA/C3比值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Gd-IgA1、sFlt-1、IgA/C3比值升高参与了HSPN患儿的疾病进展,可导致肾损伤,加重肾脏病理改变,临床可根据上述指标变化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泡抑素(FS)、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P)、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0例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作为良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HE4、FS、SMRP、CA125水平,对比三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并分析血清HE4、FS、SMRP、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的HE4、FS、SMRP、CA125水平整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卵巢癌组与良性组HE4、FS、SMRP、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卵巢癌组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者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整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与良性组HE4、FS、SMRP、CA12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且卵巢癌组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FS、SMRP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HE4、FS、SMRP、CA125单项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HE4、FS、SMRP、CA125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