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硫化氢(H2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2016年版)》将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缓解期组52例。检测血清中H2S 水平;检测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H2S、Eotaxin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H2S、Eotaxin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H2S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缓解期组患儿,Eotaxin、TNF-α、IL-6和IL-1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患儿(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2S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正相关(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H2S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9%和81.05%,Youden指数为0.5894;血清Eotaxin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1%和84.38%,Youden指数为0.7709。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缓解期患儿相比,其血清H2S水平较低,Eotaxin水平较高,血清H2S和Eotaxin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辅助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气道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及其与受体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COPD患者84例按病情分为轻中度组44例,重度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获取3组诱导痰,分离痰巨噬细胞,检测3组吞噬荧光标记曲霉孢子的吞噬指数(PI),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3组吞噬相关受体的表达。结果:轻中度组与重度组细胞总数均多于对照组,而巨噬细胞比例却显著下降(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受到抑制,3组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巨噬细胞胶原结构清道夫系统(MARCO)、清道夫受体A1(SR-A1)表达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Toll样受体4(TLR4)表达量比较差异不明显,但重度组TLR4表达上调,与轻中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UC5A、AQP5表达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巨噬细胞PI与TLR4、黏蛋白5AC(MUC5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与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巨噬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下降,其吞噬功能也受到抑制,其机制可能与TLR4、MUC5A表达上调及AQP5表达下调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索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与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首次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122例,其中重度患者(SAG) 56例;轻中度患者(n-SAG) 6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CP)的 37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调取WBC、EOS%、PLT、PDW、MPV、P-LCT等血液结果,调取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等肺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的PDW、MPV、P-LCT水平均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正常组的EOS%水平明显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重症哮喘患者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均显著低于非重症患者及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OS%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233,P=0.003)。PDW、MPV、P-LCT与FVC改善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 PDW、MPV、P-LCT与FVC变异率、FEV1变异率具有相关性(均P<0.0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率(EPR)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159,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Exp(B)=1.203)、P-LCT(Exp(B)=1.086)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EOS%、PDW、MPV和P-LCT水平与哮喘肺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判断哮喘发作风险及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反面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水平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3例SNI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所有患者EOS水平将其分为低EOS组、中EOS组、高EOS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EOS表达水平与SNIP病理的相关性。行手术治疗后将63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分析EOS表达水平对SNIP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临床分期、病理诊断对比差异显著(P<0.05);以EOS表达水平进行分级:高水平:>300个/μL,中水平:100-300个/μL,低水平:<100个/μL。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灶位置与EOS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病理诊断与EOS水平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PLT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两组患者L、EOS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N、PLR、NL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EOS为SNIP的预后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NIP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诊断与EOS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应用NLR和EOS可对SNIP术后复发情况进行预测,因此,可以考虑应用EOS表达水平对SNIP进行诊断与治疗效果判定。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病例时间:2018年1月~2020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40例)、对照组(肺功能康复训练,40例),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后FVC、6MWD、FEV1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 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适应性,进而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痰液菌群特征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8年9月—2018年1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63例患者(CAP组)和63例同时期、同年龄段体检者(对照组)的痰液菌群进行16S rDN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痰液菌群特征、痰液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模型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患者痰液菌群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AP组患者的外周血和痰液的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9.486,6.436,Ps0.05),CAP组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4log10),而对照组中优势菌为链球菌属、厌氧菌、奈瑟菌属和韦荣球菌属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嗜肺军团菌等病原菌相对丰度与外周血和痰液的Eos%水平均呈负相关(Ps<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水平与痰液和血液Eos%水平呈明显的独立负相关(β= -0.633,-0.525,P=0.000)。结论 CAP患者痰液菌群特征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肺炎链球菌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癌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及同期88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IL-1β、IL-18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后肺病理组织中Caspase-1、ASC、NLRP3、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下患者术后肺病理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COPD合并肺癌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IL-1β、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肺病理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淋巴结有转移的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肺癌患者术后肺病理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淋巴结无转移的稳定期COPD合并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术后肺病理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OPD合并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以及病情所处时期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可能参与了COPD合并肺癌的发展过程,其释放的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持续炎症有关,并进一步导致机体免疫病理损伤,促进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慢性鼻窦炎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随后对100例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依照患者的复发情况评价其预后情况,并分为两个亚组,将术后1年内复发的21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两未复发的7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个数高于慢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低于慢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EOS、Tregs其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EOS、Tregs两者联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程、合并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组织淋巴细胞占比、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OS个数以及Tregs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哮喘、组织淋巴细胞占比、EOS个数以及Tregs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不仅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临床上对于EOS个数增加,Tregs降低的患者要及时改善治疗措施,预防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7例(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期39例(慢性持续组),另选择5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XCL12检测,分析CXCL12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3(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血清CXCL12、IL-4、IL-17A、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 %pred)低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FEV FEV1、FEV FEV1/FVC、FEV FEV1%pred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与支气管哮喘患者FEV FEV1、FEV 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EOS、IgE、IL-4、IL-17A、IL-13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在支气管哮喘进程中可能发挥促炎作用,血清CXCL12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治疗效果及对MMP-9和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组和自血疗法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熏香烟联合气道内灌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自血疗法组给予穴位注射自体血液治疗。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症状、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的肺功能受损,体重、低0.3s用力呼气量(FEV0.3s)、用力肺活量(FVC)、FEV0.3s/ FVC(%)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OPD组相比,自血疗法组大鼠体重、FEV0.3s、FVC、FEV0.3s/ FVC(%)和PEV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IL-2、IL-6、CRP、PCT、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血疗法可通过改善大鼠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清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达到改善或缓解大鼠肺慢阻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COPD患者72例作为COPD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监测两组入选者的膈肌增厚率,使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肺活量25 %时用力呼气流速(Vmax25%,V25)、肺活量50 %时用力呼气流速(Vmax50%,V50)、肺活量75 %时用力呼气流速(Vmax75%,V75)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的膈肌增厚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FEV1、PEF、V25、V50、V75值都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组患者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膈肌增厚率与FEV1、PEF、V25、V50、V75都存在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PEF、V25、V50、V75为影响膈肌增厚率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超声监测可显示膈肌增厚率与肺功能降低,两者存在相关性,肺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患者膈肌增厚率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桉柠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126例,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丙二醛(MDA)、8-异构前列腺素(8-isoprostane)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5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VC、FEV1、FE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8d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的FVC、FEV1、FE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DA、8-isoprostan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8d后两组患者的MDA、8-isoprostane明显下降(P0.05),治疗28d后研究组的MDA、8-isoprostane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5/63),与研究组的6.35%(4/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桉柠蒎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氧化应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62例COPD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COPD疾病认知问卷(BCKQ)收集患者信息和评估COPD疾病认知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162份问卷,有效回收160份,有效回收率98.77%(160/162)。COPD患者BCKQ总分为(31.01±2.1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每年医疗支出的COPD患者BCKQ总分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健康信息获得途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是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结合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亲环素A(CyPA)、趋化因子CX3CL1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52例患者为稳定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CyPA、CX3C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明显下降,而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后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收治的2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患者132例作为COPD稳定组,AECOPD患者72例作为AECOPD组。另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SAA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肺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SAA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SAA、PCT、CRP、IL-6、IL-8水平较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升高(P0.05),COPD稳定组患者血清SAA、IL-6、IL-8、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组患者FEV1、FVC、FEV1/FVC%、FEV1%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IL-8、IL-6、CRP、PCT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AA对AECOPD诊断的敏感度为80.85%,特异度为80.07%,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其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存在相关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AE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n=49,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喘可治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126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和研究组(n=63),对照组给予静注喘可治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肺活血胶囊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4.13%(53/63)高于对照组66.67%(42/63)(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动脉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在喘可治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可得到显著改善,且用药安全性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单核细胞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金属蛋白抑制1(TIMP-1)及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CD4~+、CD4~+/CD8~+、CD8~+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LR4、IL-8、TNF-α、LPO、TIMP-1、MMP-9、HMGB1水平、FEV1、FVC及CD8~+低于对照组,SOD水平、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可选择性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氧疗方法分为传统组59例和研究组6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氧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再插管率、喘急胸闷和咳痰困难消失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较传统组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再插管率低于传统组,喘急胸闷消失率、咳痰困难消失率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氧疗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