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体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的240例T2DM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T2DM-N组84例,T2DM-OW组92例,T2DM-OB组64例。分别测定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BA)、25(OH)D3等指标。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R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OB组BMI、BA、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高于T2DM-N组,DBIL、25(OH)D3低于T2DM-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IR与BMI、BA呈正相关(P<0.05),与DBIL、25(OH)D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升高,25(OH)D3、DBIL下降为I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存在IR及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BA水平升高,DBIL、25(OH)D3水平下降,机体慢性低度炎症水平升高,除了BMI,25(OH)D3、DBIL水平下降亦有可能是体型肥胖T2DM患者IR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1-磷酸鞘氨醇(S1P)、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及黏蛋白域蛋白4(TIM4)与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气道炎症和治疗后再次急性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47例缓解期患者纳为缓解组,73例急性发作期患者纳为发作组。对比发作组、缓解组血清S1P、SFRP1、TIM4、SFRP5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气道炎症[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痰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嗜酸粒细胞],治疗结束后以门诊复查或电话的形式进行随访1年,根据1年内是否再次急性复发分组,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血清S1P、SFRP1、TIM4、SFRP5水平。结果:发作组的S1P、SFRP1、TIM4高于缓解组,SFRP5低于缓解组(P<0.05)。发作组的FEV1、FVC、FEV1/FVC低于缓解组(P<0.05)。发作组的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高于缓解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1P、SFRP1、TIM4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均呈正相关(P<0.05)。SFRP5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P<0.05),而与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FeNO、血嗜酸粒细胞均呈负相关(P<0.05)。复发组的S1P、SFRP1、TIM4高于未复发组,SFRP5低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S1P、SFRP1、TIM4水平异常升高,SFRP5异常降低,且与肺功能、气道炎症、再次急性复发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四级:I级轻度(22例),Ⅱ级中度(24例),Ⅲ级重度(19例),Ⅳ级极重度(15例)。使用肺功能仪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肺功能进行检查,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中的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钙结合蛋白S100A12、脂联素和IL-17水平,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期COPD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COPD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P<0.05);稳定期COPD组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脂联素、IL-17水平和PaCO2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COPD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脂联素和IL-17水平与FEV1%、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0.05),与Pa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钙结合蛋白S100A12、脂联素和IL-17可能共同参与了稳定期COPD慢性炎症过程,引起气流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可以辅助评估稳定期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术后快速康复操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97例研究病例选取自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将97例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和手术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术后快速康复操。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保留胸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术后快速康复操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医学一科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血清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增加,Pa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骨硬化蛋白(SOST)、硫化氢(H2S)与膝骨关节炎(KO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Irisin、SOST、H2S预测KOA合并OP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79例KO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P将其分为OP组(68例)和非OP组(111例)。检测血清Irisin、SOST、H2S和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体(TRACP5b)水平,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Pearson分析血清Irisin、SOST、H2S与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SOST、H2S对KOA合并OP的预测价值。结果:OP组血清Irisin、H2S、OC、BALP、PINP水平,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低于非OP组(P<0.05),TRACP、SOST水平高于非OP组(P<0.05)。OP组血清Irisin、H2S水平与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血清OC、BALP、PI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RACP水平呈负相关(P<0.05);SOST水平与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血清OC、BALP、PIN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TRACP水平呈正相关(P<0.05)。Irisin、SOST、H2S预测KOA合并OP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0.773、0.755,联合预测KOA合并OP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KOA合并OP患者血清Irisin、H2S水平降低、SOST水平增高,低水平Irisin、H2S和高水平SOST与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异常有关,可用于预测KOA合并OP患者骨代谢异常状态和骨质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9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0 mmHg<PaO2/FiO2≤300 mmHg,38例)、中度组(100 mmHg<PaO2/FiO2≤200 mmHg,42例)、重度组(≤100 mmHg,29例)。检测所有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69例)、死亡组(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死亡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存活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高SOFA评分、高PAR及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升高是 ARDS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三项指标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75、0.727、0.776。结论: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增高与病情加重以及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80例AECOPD合并PH患者作为AECOPD合并PH组。同时选择80例AECOPD未合并PH患者作为单纯AECOPD组以及50名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血清Hcy和Cys-C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ECOPD合并PH组血清Hcy、Cys-C水平以及PASP最高,其次为单纯AECOPD组,健康组最低(P<0.05)。健康组FEV1%pred、FEV1/FVC最高,其次为单纯AECOPD组,AECOPD合并PH组最低(P<0.05)。与单纯AECOPD组相比,AECOPD合并PH组PaO2明显下降,PaCO2明显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Hcy和Cys-C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PaCO2和PAS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和Cys-C水平异常升高与AECOPD患者并发PH相关,并且与AECOPD合并PH患者肺功能下降、动脉血气异常以及PASP异常升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CHF患者,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PET指导心脏康复干预)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基础上结合MBCT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干预后均下降,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左室射血分数(LVEF)干预后均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LVEDD低于对照组,peakVO2、VO2AT、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后均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17、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MBCT干预老年CHF患者,可促进其心肺功能恢复,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硫化氢(H2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2016年版)》将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缓解期组52例。检测血清中H2S 水平;检测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H2S、Eotaxin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H2S、Eotaxin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H2S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缓解期组患儿,Eotaxin、TNF-α、IL-6和IL-1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患儿(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2S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正相关(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H2S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9%和81.05%,Youden指数为0.5894;血清Eotaxin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1%和84.38%,Youden指数为0.7709。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缓解期患儿相比,其血清H2S水平较低,Eotaxin水平较高,血清H2S和Eotaxin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辅助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与全量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治疗的10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DPMAS+ LPE)治疗组51例和全量血浆置换术(PE)治疗组50例。对首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肝功能、凝血系列、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PMAS+LPE组与PE组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DPMAS+LPE组对胆红素清除效果优于PE组,两组TBIL下降率分别为36.5±17.1% vs 25.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MAS+LPE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白蛋白(ALB)较前有所降低(P<0.0001),PE组治疗后PT、PTA、APTT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两组PLT下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与全量血浆置换术比较,不仅在清除血清胆红素方面更有优势,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节约血浆用量,是治疗肝衰竭有效、安全的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1,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和B组(n=52,行肝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及原位复发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7 d谷丙转氨酶、胆红素以及谷草转氨酶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7 d白蛋白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谷丙转氨酶、胆红素以及谷草转氨酶均降低,白蛋白升高(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4/52),低于A组的23.52%(12/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原位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男性内源性性激素水平与冠心病范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9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临床分型将其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另选同期CAG检测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50 %的50例个体为对照组,检测入组对象的睾酮(Ts)、雌二醇(E2)水平,评估计算入组对象的Gensini积分以及LVEF,对比不同组别之间Ts、E2、Gensini积分以及LVEF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Ts、E2与Gensini积分、LVEF的相关性,最后将患者按照Genisini评分区分为狭窄轻型组与严重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比较显示,冠心病各组间Ts、E2、Gensini积分以及LVEF差异明显,以AMI组患者Ts、E2和LVEF水平最低,Gensini积分最高(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s、E2均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E2水平是影响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内源性性激素水平同其冠心病范围和LVEF呈现密切相关性,是影响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临床冠脉狭窄的诊断与鉴别中。  相似文献   

14.
We sought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various combined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in patients with non-viral acute liver failure complicated b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For this purpose, 19 patients diagnosed of mid- or late-stage liver failure with MODS score-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treatment groups of PE+HP+CVVHDF, PE+CVVHDF, and HP+CVVHDF, respectively. Pre- and post-treatment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rterial blood gases (pH, PaO2, and PaCO2), hepatic function, platelet count, and blood coagulation were determined. The data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R, MAP, PaO2/FiO2,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after treatment (P < 0.05). TBIL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in PE+CVVHDF and PE+HP+CVVHDF groups (P < 0.01).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othrombin time and albumin was observed only in PE+CVVHDF and PE+HP+CVVHDF groups (P < 0.05). The decrease of TBIL and improvement of PaO2/FiO2 ratio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PE+HP+CVVHDF than in HP+CVVHDF group (P < 0.05). To conclude, liver function was relatively improved by all the three combined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used; however, PE+HP+CVVHDF approach was found more efficient in the removal of toxic metabolites, especially bilirubin.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used were effective and involved minor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与血胆红素和蛋白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从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NS患者50例进行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胆红素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间接胆红素(IBIL)]以及蛋白代谢相关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尿微量清蛋白(UALB)]水平并进行对比,予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变组TG、TC、LDL-C、ApoA1、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均P0.05)。病变组TBIL、DBIL、I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均P0.05)。病变组TP、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而UAL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NS患者TG、TC、LDL-C、ApoA1、ApoB与TBIL、DBIL、IBIL、TP、ALB均呈负相关(均P0.05);TG、TC、LDL-C、ApoA1、ApoB与UALB均呈正相关(均P0.05);HDL-C与TBIL、DBIL、IBIL、TP、ALB均呈正相关(均P0.05);HDL-C与UALB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NS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和血胆红素、蛋白代谢指标密切相关,血胆红素、蛋白代谢指标可能参与了NS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观察组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PE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DPMAS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WBC和NLR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ALT、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BIL的表达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T和PT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Na+和K+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l-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K+和C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N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LR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和DPMAS对肝衰竭均具有显著的的临床疗效,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NLR,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等部分指标的影响不一,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选取应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盐酸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艾司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基础值(T1)、开始镇静时(T2)、胃镜置入后(T3)、肠镜置入后(T4)、操作结束即刻(T5)五个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对比检查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同组间T1、T2、T3、T4、T5时间SBP、DBP、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1到T2时间SBP、DBP、MAP、HR水平降低,到T3和T4时间升高,T5时间恢复平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2、T3、T4时间SBP、DBP、MAP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时间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后6 h S100B 蛋白明显升高,检查后1 d的S100B 蛋白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查后6 h褪黑素明显降低,检查后1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盐酸舒芬太尼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减少麻醉药追加次数,且麻醉起效快,苏醒质量好,另外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检查后认知功能情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引发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超声介入治疗的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后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36例)和无并发症组(8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TNM分期、Child-Pugh分级、形态分型、肿瘤体积、腹水、门静脉高压、血供情况、白蛋白(ALB)及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进行分析,并建立logistic模型,对一般特征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超声介入治疗后引发并发症的影响中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超声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有并发症组Child-Pugh B级、腹水+、ALB<30 g/L的患者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腹水、ALB是导致中晚期肝癌患者超声介入治疗后引发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 B级、腹水、ALB<30 g/L均是导致中晚期肝癌患者超声介入治疗后引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hild-Pugh分级、腹水和ALB均是导致中晚期肝癌患者超声介入治疗后引发并发症的独立因素,只有尽早针对该类影响因素加强防治干预,才能有效降低中晚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D二聚体(D-D)、S100钙结合蛋白12 (S100A12)与病情和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18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Rockall危险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60例)、高危组(96例),根据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66例)和预后良好组(118例)。检测RDW、血浆D-D、血清S100A1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RDW、血浆D-D、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RDW、血浆D-D、血清S100A12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RDW、血浆D-D、血清S100A12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结局不良组患者RDW、血浆D-D、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Rockall危险积分升高、出血量>1000 mL、RDW升高、血浆D-D升高、血清S100A12升高是ANVUGIB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NVUGIB患者RDW、D-D、S100A12水平与患者病情和临床结局密切相关,RDW升高、血浆D-D升高、血清S100A12升高是ANVUGIB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