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F)治疗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KI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HD治疗,观察组进行HD联合HF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检验治疗疗效差异,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BU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cr、BUN、CRP、TNF-α和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vs 64.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HD联合HF治疗AKI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化指标,控制炎症反应,较单用HD治疗优势明显,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血液灌流组(n=30)、联合治疗组(n=36),两组均接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血液灌流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接受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血液灌流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较短,而长托宁用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且抢救成功率较高(P0.05)。治疗1周后联合治疗组血浆ALT、AST、总胆红素显著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治疗过程联合治疗组出现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血流灌注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另47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存活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结果:恩替卡韦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总有效率66.0%(P<0.05);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分别由治疗前的378.2±36.3umol/L和546.8±56.5 U/L降至146.5±35.4μmol/L和46.5±21.5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由治疗前的32.5±5.8%升至59.5±16.8%,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恩替卡韦组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1.4和66.7%,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的47.6%和45.2%(P<0.05)。病死率分别为6.7%和10.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及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同时选取38例慢重肝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和晚期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联合血浆置换组生存率为72.5%,而对照组生存率为50%(χ2=4.168,P=0.041)。其中,中期慢重肝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生存率为72.2%,而对照组生存率为38.9%(χ2=4.050,P=0.044),早期和晚期慢重肝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其生存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在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acute.on.chronihepatitisBloverfailure,ACHBLF)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ACHBLF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ELSIA法测定30例ACHBLF患者和30例CHB患者血清IFN-γ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AcHBLF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组TBIL、ALT水平显著高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组PTA水平显著低于CH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HBLF患者的IFN.叮水平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r=0.818,P〈0.01),与PTA呈显著负相关(r=0.529,P〈0.05),而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0.172,P〉0.05)。结论:IFN-γ参与ACHBLF的发病,并且是ACHBLF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和血液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微炎症状态、血液净化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肌酐清除率(Ccr)较对照组增加,血尿氮(BUN)、血肌酐(Cr)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CR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炎症反应,清除肾脏内的有毒物质,从而提升血液净化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血浆灌流(PP)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对炎症因子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行PE联合PP治疗,对照组行单纯PE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血氨(NH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白蛋白(ALB)和凝血酶活动度(PTA)明显上升(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ALT、TBIL和NH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E与PP联合治疗肝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有效清除炎症因子,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与全量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治疗的10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DPMAS+ LPE)治疗组51例和全量血浆置换术(PE)治疗组50例。对首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肝功能、凝血系列、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PMAS+LPE组与PE组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DPMAS+LPE组对胆红素清除效果优于PE组,两组TBIL下降率分别为36.5±17.1% vs 25.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MAS+LPE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白蛋白(ALB)较前有所降低(P<0.0001),PE组治疗后PT、PTA、APTT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白蛋白(ALB)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两组PLT下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与全量血浆置换术比较,不仅在清除血清胆红素方面更有优势,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节约血浆用量,是治疗肝衰竭有效、安全的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文琼 《蛇志》2020,(2):144-145+16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浆置换对重型毒蛇咬伤中毒患者凝血指标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毒蛇咬伤中毒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浆置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指标、心肌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凝血指标及心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NT-α,CEA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CEA及肝功能水平变化以及HBV DNA转阴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及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及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TNT-α水平,提高HBV 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比浊法及凝固法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40例,慢性肝炎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异常率分别为62.5%(25/40)、92.5%(37/40),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0%(0/28)、28.6%(8/28).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水平分别为3.45± 1.90 μg/mL、1.36± 0.49 g/L,慢性肝炎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水平分别0.91± 0.47 μg/mL、2.53± 1.02 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27例死亡,13例好转出院,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异常率74.1% (20/27),检测水平为3.92± 1.76μg/mL,纤维蛋白原异常率100%(27/27),检测水平为1.17± 0.4 g/L;好转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异常率38.5%(5/13),检测水平为2.48± 1.88 μg/mL,纤维蛋白原异常率为76.9%(10/13),检测水平为1.74± 0.44 g/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并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作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肝炎病人行血浆置换术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手术的危险性。方法:通过沟通、观察、查阅病例,收集要行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重症肝炎病人的资料,包括身体状况、心理、文化、社会、经济等,提出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寻求问题原因,经分析后进行护理帮助,做到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进行评估和护理。结果:10例重症肝炎病人在行血浆置换术前较以往病人情绪稳定,6例肝性脑病病人家属能周到的照顾病人,积极配合治疗。16例病人都能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结论:重症肝炎病人行血浆置换前,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较以前无护理措施者或肤浅的指导能降低手术危险性,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介素17A(IL-17A)、胆碱酯酶(CHE)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84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6例,另选取同期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凝血四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IL-17A、CH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HB患者血清IL-17A、CHE与凝血四项、ALT、AST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的FIB、CHE水平逐渐升高,PT、APTT、TT、ALT、AST、IL-17A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A与FIB、CHE呈负相关,与PT、APTT、TT、ALT、AST呈正相关(P0.05);CHE与FIB呈正相关,与PT、APTT、TT、ALT、AST呈负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中IL-17A、CHE水平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联合检测IL-17A和CHE有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并分组比较,对照组25例为包括血浆置换在内的综合内科治疗,治疗组35例为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2.0%)(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好转率80.0%,优于对照组65.5%(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型肝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CHB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CHB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的CHB患者IL-17A、GP73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的差异,并分析IL-17A、GP73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B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IL-17A、GP73、ALT、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其血清中IL-17A、GP73、ALT、AST及TBiL水平逐渐升高,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CHB组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的IL-17A、GP73、ALT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P<0.05),而白蛋白和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HB患者血清IL-17A、GP73均与ALT、AST及TBiL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中IL-17A、GP7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呈明显相关性,临床中可联合检测用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和抗病毒治疗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CHB患者187例,根据肝穿刺活检分为无纤维化组41例、纤维化S1期组43例、纤维化S2期组39例、纤维化S3期组36例、纤维化S4期组28例;肝纤维化≥S2期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治疗应答情况分为应答组(n=76)和无应答组(n=27)。比较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组、不同疗效组治疗前血清GP73、hs-CRP及AP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P73、hs-CRP联合APRI对CHB抗病毒治疗无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GP73、hs-CRP水平及APRI纤维化S4期组高于纤维化S3期组,纤维化S3期组高于纤维化S2期组,纤维化S2期组高于纤维化S1期组,纤维化S1期组高于无纤维化组,不应答组高于应答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hs-CRP、APRI及联合预测CHB抗病毒治疗无应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31、0.785和0.903,联合检测的预测准确率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GP73、hs-CRP及APRI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有关,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无应答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五酯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7(1L-17)、白介素-22(IL-2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enofovir dipivoxil fumarate tablets,TDF)联合双环醇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病区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肝炎血浆置换术前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武玲 《生物磁学》2005,5(4):42-44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肝炎病人行血浆置换术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手术的危险性。方法:通过沟通、观察、查阅病例。收集要钉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重症肝炎病人的资料,包括身体状况、心理、文化、社会、经济等。提出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寻求问题原因,经分析后进行护理帮助,做到了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进行评估和护理。结果:10例重症肝炎病人在行血浆王换术前较以往病人情绪稳定,6例肝性脑病病人家属能周到的照顾病人,积极配合治疗。16例病人都能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结论:重症肝炎病人行血浆置换前,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较以前无护理措施者或肤浅的指导能降低手术危险性,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