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1型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能引发成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ATL)以及一种慢性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热性痉挛性下身截瘫/白血病病毒相关脊髓病(TSP/HAM)。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表现为成熟T淋巴细胞恶性增生。由于HTLV-1 Tax蛋白与T细胞增殖调控有重要关系,本文将主要综述HTLV-1 Tax蛋白如何参与调变T细胞细胞周期从而探讨Tax在T淋巴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是与人类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该病毒的感染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等多种疾病的发生。Tax和HBZ(HTLV-1 basic zipper protein)是由HTLV-1前病毒编码的两个关键病毒蛋白,它们被认为在HTLV-1病毒的复制、生存和致癌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Tax和HBZ的蛋白结构以及它们在调控病毒转录、细胞生长和凋亡、病毒潜伏期,最终协同促进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miR-142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2与HMGB1的靶向关系,CCK-8法检测CC细胞生存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CC细胞迁移能力,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CC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C组miR-14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CC癌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399,P=0.002;r=-0.429,P=0.001);miR-142与HMGB1存在靶向关系;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142 mimic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142 inhibitor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NC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HMG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结论:miR-142可通过靶向负调控HMGB1表达,进而抑制CC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AD患者作为AD组,另选取15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表达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三指标与MMSE评分之间的关系;AD患者根据治疗1年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4)与预后不良组(n=62),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发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联合检测对AD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AD组的MMSE评分、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VILIP-1及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VILIP-1、HMGB1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ILIP-1、HMGB1水平升高是引发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 Klotho蛋白、VILIP-1、HMGB1联合检测AD患者曲线下面积为0.839,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83.78%。结论: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表达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临床可以通过联合检测以上三指标辅助评估A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以及影响因素,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CD38表达(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诊的442例HIV/AIDS患者(HIV/AIDS组)和163例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HIV/AIDS组扩增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耐药分析,检测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HIV/AIDS患者HIV-1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HIV/AIDS组442例HIV/AIDS患者中376例获得HIV-1 pol基因序列,HIV-1耐药35例,耐药率9.31%(35/3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HIV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性性传播、注射吸毒、高HIV病毒载量是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HIV/AID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前HIV/AIDS患者存在一定HIV-1耐药率,传播途径、HIV-1病毒载量与HIV-1耐药有关。CD8+T细胞表面CD38过表达与HIV/AIDS 患者CD4+T T细胞的过度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凝血酶(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其血栓形成率,另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及有无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法检验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中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清HMGB1、IL-6、IL-10、IL-1β呈正相关性,与血清AT呈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AT、IL-6、IL-10、IL-1β均是导致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AT、HMGB1+AT+炎性因子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较高,AUC值分别为0.868、0.857、0.912;血清IL-6、IL-10、IL-1β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一般,AUC值分别为0.761、0.758、0.784、0.767。结论: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急性创伤及其血栓形成均存在一定关联,可根据其指标水平变化评估并预测急性创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和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甜橙黄酮通过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甜橙黄酮低剂量组(14 mg/kg)、甜橙黄酮中剂量组(28 mg/kg)、甜橙黄酮高剂量组(56 mg/kg)、甜橙黄酮高剂量+AICAR组(56 mg/kg+500 mg/kg的AMPK激活剂AICAR),计算大鼠肺指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肺组织RSV病毒载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测定肺组织病理,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AMPK/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存在炎性浸润,排列松散,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甜橙黄酮低剂量组、甜橙黄酮中剂量组、甜橙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减轻,大鼠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IL-1β、IL-6、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甜橙黄酮高剂量组相比,甜橙黄酮高剂量+AICAR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加重,肺指数、肺组织RSV病毒载量、肺泡灌洗液IL-1β、IL-6、TNF-α水平、炎症评分、p-AMPK/AMPK、MTORC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甜橙黄酮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RSV诱导的大鼠抗炎、抗病毒、抗肺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B)、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紧张素转化酶2(ACE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3例患者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血清PAB、HMGB1、SIL-2R、ACE2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水平变化情况及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AB、HMGB1、SIL-2R、ACE2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PAB、AC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MGB1、SIL-2R、APACHEII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症组血清PAB、ACE2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HMGB1、SIL-2R、APACHEII评分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B、ACE2与APACHEⅡ之间呈负相关(P<0.05),血清HMGB1、SIL-2R与APACHEⅡ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PAB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147.09 mg/L,灵敏度为80.54%,特异度为85.68%,AUC为0. 845,血清HMGB1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85.34 ng/L,灵敏度为81.65%,特异度为86.69%,AUC为0. 998,血清SIL-2R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25.47 pg/mL,灵敏度为81.59%,特异度为87.57%,AUC为0. 978,血清ACE2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298.57 pg/mL,灵敏度为80.19%,特异度为83.58%,AUC为0. 867。结论:血清PAB、HMGB1、SIL-2R、ACE2的表达与APACHEII评分之间密切相关,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3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169例、中度组92例、重度组39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g检测,同时检测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和牙周临床指标水平。比较各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和中度组的Pg感染阳性率、Pg感染浓度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附着丧失(AL)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PD、SBI、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及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早期明确Pg感染浓度以及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可能对抑制病程进展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KCNQ1OT1靶向调控miR-124-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轴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凋亡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人HMC分为对照组(NC组)、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阴性序列(si-NC)组、KCNQ1OT1小干扰核糖核酸(RNA)(si-KCNQ1OT1)组、si-KCNQ1OT1+模拟对照序列(miR-NC)组、si-KCNQ1OT1+miR-124-3p抑制剂(miR-124-3p inhibitor)组,各组在转染后进行高糖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KCNQ1OT1信使核糖核酸(mRNA)、miR-124-3p mRNA、HMGB1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MGB1蛋白、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D1)]、细胞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9(caspase-9)]、细胞纤维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KCNQ1OT1与miR-124-3p与HMGB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NC组比较,高糖组KCNQ1OT1 mRNA、HMGB1 mRNA及HMGB1蛋白、CyclinD1蛋白、FN蛋白、ICAM-1蛋白表达、HMC活性(24 h、48 h和72 h)明显上升,miR-124-3p mRNA、caspase-3蛋白及caspase-9蛋白表达、HMC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si-NC组比较,si-KCNQ1OT1组KCNQ1OT1 mRNA、HMGB1 mRNA及HMGB1蛋白、CyclinD1蛋白、FN蛋白、ICAM-1蛋白表达、HMC活性(24 h、48 h和72 h)明显下降,miR-124-3p mRNA、caspase-3蛋白及caspase-9蛋白表达、HMC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与si-KCNQ1OT1组、si-KCNQ1OT1+miR-NC组比较,si-KCNQ1OT1+miR-124-3p inhibitor组HMGB1 mRNA及HMGB1蛋白、CyclinD1蛋白、FN蛋白、ICAM-1蛋白表达、HMC活性(24 h、48 h和72 h)明显上升,miR-124-3p mRNA、caspase-3蛋白及caspase-9蛋白表达、HMC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较miR-NC组与KCNQ1OT1-WT共转染组而言,miR-124-3p mimic组与KCNQ1OT1-WT共转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较miR-NC组与HMGB1-WT共转染组而言,miR-124-3p mimic组与HMGB1-WT共转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LncRNA KCNQ1OT1可以靶向下调miR-124-3p mRNA表达,上调HMGB1 mRNA及HMGB1蛋白表达,促进高糖诱导HMC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细胞纤维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enforce T cell homeostasis and maintain peripheral T cell tolerance. Here we report a previously unappreciated phenomenon of acute T cell lymphopenia in 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and non-lymphoid tissues triggered by Treg cell depletion that precedes the expansion of self-reactive T cells. Lymphopenia affects both neonates and adults indicating a dominant role of Treg cells in maintaining peripheral T cell numbers regardles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The lymphopenia was neither triggered by caspase-dependent apoptosis nor macrophage-mediated clearance of T cells, nor diminished survival of naïve or recently activated T cells due to paucity of IL-7. It is possible that transient lymphopenia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or acute Treg cell deficiency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 cell mediated autoimmun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建立含有EB病毒的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为探讨EB病毒的致瘤机理,研究EB病毒在T细胞淋巴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手段.在TPA协同EB病毒诱导胸腺恶性T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L-2,将诱导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成功地分离获得一株在体外长期存活的淋巴细胞TET.T细胞亚群分类实验证实TET细胞为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PCR和原位杂交可检测到EB病毒的EBERs、LMP1和BARF1,并有LMP1蛋白的表达.TET细胞的获得,有望在体外建立转化细胞系,为体外研究EB病毒的致瘤机理及防治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Lmo2基因是LMO(LIM-only)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一个原癌基因,Lmo2的染色体异位t(11;14)(p13;q11)或t(7;11)(q35;p13)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密切相关。LMO2是细胞中介导转录因子复合物形成的重要接头分子。现对LMO2的分子结构及其在正常和白血病细胞中的调控作用机制的差异作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LMO2成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X染色体连锁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过程中成为病毒插入靶位点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调节性T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T细胞亚群,它们可以在胸腺中被选择分化,也可以在外周淋巴组织内由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诱导分化。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分化过程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过程能够影响其在体内的数目,可通过对其数量的干预,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排斥反应及变态反应等相关疾病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T细胞记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D8+ T记忆细胞的线性和逆线性分化假说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各种T细胞亚类的动力学.发现在优化剂量抗原入侵的条件下,两个模型均能产生记忆,并可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通过进一步模拟发现CD8+ T细胞记忆与抗原的存在紧密相关,再次证实了抗原在维持T细胞记忆中的作用.另外还讨论了记忆细胞寿命的问题.认为逆线性假说具有更强的反应性和记忆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