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n=35)、B(n=35)、C(n=32)三组。A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B组患者采取手法推拿治疗,C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β-内啡肽表达水平,疼痛水平以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EP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TNF-α、MMP-3、IL-1β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β-EP水平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简式疼痛量表(MPQ)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VAS、MPQ评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SFI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ODI指数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比单一针灸与推拿更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炎症因子,提升?茁-内啡肽,减轻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到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12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推
拿措施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肢放射痛、麻木、腰痛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
间及下肢放射痛、麻木、腰痛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降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推拿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
短疗程,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接受牵引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周治疗,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0.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各项均有明显改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除括约肌控制及社会交流和认可方面无改善。其余项目FI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疼痛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和对照组(n=59,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疼痛递质[神经肽Y(NPY) 、5-羟色胺 (5-HT) 、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JO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NPY、SP、5-H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温针灸联合斜圆刃针治疗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调节血液流变学并减少血清疼痛递质的分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3 月至 2019 年 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取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穴、阿是穴(均为双侧),观察组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取滑肉门、天枢、太乙、气冲、髀关、足三里、公孙、冲阳(均为双侧)。两组针刺手法均平补平泻,每次留针15分钟,每周扎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考察临床疗效,治疗前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每次疗程结束后测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愈显率为60.00%,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尤其在改善腰椎功能、减少疼痛等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中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功能障碍[1].该病好发于30~5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我科自2002年4月~2007年10月,治疗本病患者3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三区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34/45)(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M-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9/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联合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LDH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研究组(n=59),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FairbankJC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躯体角色(RP)、情感角色(RE)、躯体功能(PF)、社会功能(SF)、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活力(VT)以及心理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LDH患者,可提高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计96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BE组(52例)和单通道孔镜患者组(44例)。评价围手术期,手术前后疼痛、功能变化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P<0.05),但从远期来看,UBE组优于PELD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复发等指标中,UBE组显著优于PELD组。影像学指标中,UBE组在椎管面积,术后残留等指标中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青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是一种理想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研究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主要选取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推拿理疗结合中药治疗法,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1%,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仅为50%。结论:经临床实践验证,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其中对早、中期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4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作对照组(n=52)及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面活性蛋白C(SP-C)、表面活性蛋白D(SP-D)、肺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峰流速(PEF)、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SP-A、SP-B、SP-C、S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TGF-β、SaO_2、PaO_2、PaO_2/FiO_2、MMF、PEF、Pimax、PE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恢复抗炎与促炎因子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远期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其接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孔镜组(108例)和开窗组(40例),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切口长度,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tiation,JOA)评分、Od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westris ability index, 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及生活质量评分,最后对比两组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降低数值。结果:(1)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切口长度均小于开窗组,手术时间长于开窗组(P0.05);(2)术前两者JOA及O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孔镜组JOA及ODI评分优于开窗组(P0.05);(3)术前两组VAS及SF-36量表(the 36-item sho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SF-36评分有明显上升(P0.05),且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孔镜组SF-36评分高于开窗组(P0.05),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2个月,孔镜组椎间隙高度降低率低于开窗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效果较好,相比于开窗术,孔镜术患者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腰椎功能改善明显,且远期随访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脊柱骨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杜仲腰痛丸治疗,每次8粒,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39/53)](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和无椎间盘炎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强化组(n=41)与常规组(n=4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患者给予20 mg/次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患者给予40 mg/次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TNF-α、IL-10、IL-18、MMP-9水平。结果:强化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0.49%,与常规组对比,强化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PAI-1、FIB、TNF-α、IL-18、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t-PA、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强化组患者的TC、TG、LDL-C、PAI-1、FIB、TNF-α、IL-18、MMP-9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DL-C、t-PA、IL-10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ACI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纤溶系统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具有降脂、调节纤溶活性及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颈肩腰腿痛医院收治的CSA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0)与研究组(n=450)。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同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以及颈椎活动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4%(43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377/4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恶心或呕吐、头痛、肩颈痛、旋颈试验、生活及工作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较治疗前升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TMFV、PSV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以及右侧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以及右侧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CSA效果优于单用针灸治疗,对患者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以及颈椎活动度均有改善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自由基清除、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疗程均为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例数37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高于治疗前,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ESS评分高于对照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上述指标为(1.02±0.21)ng/mL、(120.26±19.47)pmol/L、(8.33±1.45)mg/L、(11.25±2.71)pg/mL,低于对照组的(1.45±0.24)ng/mL、(219.68±22.51)pmol/L、(16.92±2.70)mg/L、(20.07±4.6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清S100β、NT-proBNT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YESS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YESS组,采用TESSYS手术的76例患者作为TESSYS组,采用BEIS手术(即改良的TESSYS手术)的47例患者作为BEIS组。于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IS组和TESSY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YESS组,且BEI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TESSYS组,BEIS组的住院时间高于YESS组和TESSY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各时期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三组间术前、术后不同时期VAS评分整体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优良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可以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但是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所差异,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采用不同术式,以获得更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就诊并采取保守疗法治疗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采用了电针、推拿、中频、牵引和功能锻练等综合疗法(综合疗法治疗组),32例仅采用了药物治疗(单纯药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保守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P0.05)。单纯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7%,而综合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较单纯药物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更好,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并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椎间孔镜组(47例)和腰椎间盘切除组(46例)。椎间孔镜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切除组患者采用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和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椎间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54±12.28)min、术中出血量为(10.39±2.91)m L、切口长度为(0.84±0.13)cm、住院时间为(6.25±1.48)d;腰椎间盘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8.82±10.47)min、术中出血量为(81.56±20.48)m L、切口长度为(1.92±0.35)cm、住院时间为(9.94±1.65)d;与腰椎间盘切除组比较,椎间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RS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术后VRS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腰椎间盘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患者手术优良率(72.34%)显著高于腰椎间盘切除组(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而且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