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6,(4)
正2016年11月29日,中国蛇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19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国蛇协马龙图秘书长主持,首先全体起立为己经辞世的前中国蛇协领导人覃公平会长、舒普荣会长默哀。中国蛇协创始人第一任会长吴蠡荪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中国蛇协工作报告,回顾了中国蛇协成立三十一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客观评价总结了中国蛇协在蛇伤防治以及蛇类资源开发应用方面的历史作用,面对今天我国成功养蛇产业的兴旺发展,中国蛇协有望再创辉煌!大会邀请了几位中国蛇协常务理事在会上作学术报告,江西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舒晓  相似文献   

2.
最近经中国蛇协批准,广西梧州市康复医院正式加入中国蛇协血栓病防治与康复科研协作联合体,成为中国蛇协又一家协作医院。梧州市是东南亚最大的蛇仓所在地,每年有上百万条蛇从梧州出口,蛇产品较为丰富。由于蛇多,每年有不少蛇伤病人需要抢救治疗,为此梧州市康复医院的负责人以及从事蛇伤治疗的主治医师先后到中国蛇协所属的研究所和广西医学院蛇伤研究室进修学习有关蛇伤急救、中毒三衰抢救以及蛇毒治病、血栓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经海南省科学技术厅[1990]11号文件批复,“中国蛇协海南科研所”在海口市成立,这将促进海南经济特区的蛇类资源开发应用及蛇伤防治的工作的步伐。有利于中国蛇协的对外业务联系。中国蛇协第一会长覃公平主任医师担任该所所长。  相似文献   

4.
眼镜蛇     
眼镜蛇又叫万蛇、扁头风、饭铲头、吹风蛇等,是我国常见剧毒蛇之一,该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眼镜蛇头部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眼镜状白色斑纹。全身背面呈棕褐色或黑褐色,间有十多条横纹,也有无横纹而通身呈黑色、黄色、白色的。该蛇受激怒时,前半身竖起,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的响声。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7,(3)
正2017年7月23日,由中国蛇协蛇类养殖专业委员会主持、广西蛇类研究会承接举办"全国养蛇示范基地"评审会在平南思界乡官塘村金杰种养专业合作社举行。中国蛇协常务理事、蛇类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德进高级工程师,广西蛇类研究会会长、中国蛇协《蛇志》杂志主编、广西医科大学李其斌教授,广西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陈瑚原处长,中国蛇协常务理事李勇等7位专家  相似文献   

6.
《蛇志》1990,(4)
1989年蛇年到来之际,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简称中国蛇协)在南宁市创办了我国公开发行唯一的蛇协出版物——《蛇志》,围绕蛇伤的防治及蛇毒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表了大量的实用性文章,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7.
《蛇志》2006,18(4):F0004-F0004
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是专门从事蛇伤及心脑血管血栓病等急迎危重症抢救,蛇类资源医用研究,特效疏通微循环血流等生命科学的开发利用的全民医学科研事业机构,该所隶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及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蛇协)。  相似文献   

8.
中国蛇协瑞昌市蛇伤防治与蛇毒应用研究所于1992年7月17日正式成立。瑞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亚愚、副市长郑慧怡为该所挂牌揭彩。中国蛇协第一会长覃公平、会长舒普荣、沈阳药学院教授陈建智、中国农工民主党南昌市中草药门诊部副主任廖振才、长江三角洲肿瘤医  相似文献   

9.
《蛇志》1997,(2)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蛇协)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暨五届代表大会于1997年4月14日~18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海峡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蛇毒研究和应用、蛇伤防治、蛇类养殖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共158名.卫生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杜皓林秘书长到会并主持了蛇协的换届选举工作,覃公平会长在大会上作了中国蛇协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覃公平等27位中国蛇协新一届理事会,经五届一次理事会选举覃公平为中国蛇协会长,选举舒普荣、林可干、胡征林、曾昭华、汪彰武、李其斌、刘占国为副会长,李其斌兼任秘书长,吴启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应中国蛇协的邀请,在风景秀丽的江西鹰潭龙虎山庄有幸参加了中国蛇协讲习班并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蛇协会长舒普荣同志和副会长林可干同志.我亲耳听到记者问他们蛇协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时,他们坚定地问答:“在全国普及蛇伤防治知识.”多么普通的语言,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可敬的赤子心。是呀,多少年来,由于我们对蛇伤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人死于毒牙之下,蛇,它至今显得那么神秘,那么可怕.普及蛇伤防治知识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建设四化,有着极其  相似文献   

11.
《蛇志》1995,(2)
中国蛇协苏州会议记要中国蛇协蛇蚁医用学术研讨会暨三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995年4月24一27日在文化名城苏州举行。来自京、津、沪、新疆、海南、黑龙江、辽宁、广西等23个省(区)市123名代表汇聚一堂,交流蛇蚁研究与医用,畅谈中国蛇协十一周年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12.
中亚眼镜蛇     
中亚眼镜蛇(Eichwald),现存数量较少,已濒临灭绝。该蛇体长1500~1600毫米,头粗大呈椭圆形。眼睛瞳孔较圆,身上鳞片平滑。成年中亚眼镜蛇身上色彩单一,由浅灰色到深棕色,未成年中亚眼镜蛇则色彩明快,全身为黄橄榄色并有浅咖啡色条纹环绕全身直至...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2,(1):F0002-F0002
南宁市光环蛇类科技繁育基地目前养殖眼镜蛇及水律蛇20000余条。南宁桂港养殖有限公司陈颢方经理通过录像监视蛇的进食活动。该公司目前养殖眼镜蛇及水律蛇2000余条。武夷山康耀蛇类养殖有限公司利用箱养五步蛇。目前该公司养殖眼镜蛇、大王蛇及五步蛇25000余条。广西横县利东蛇场的水律蛇长势喜人,目前该蛇场养殖眼镜蛇及水律蛇20000余条。  相似文献   

14.
李金荣  蓝海 《蛇志》2007,19(1):I0001-I0001
本大型专著是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蓝海医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陈远聪研究员共同主编,集国内外50余位专家、教授的智慧,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对毒蛇、蛇毒、蛇伤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吴崇其研究员作“序”,定于今年上半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介绍本书的九大特点大型专著《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九大特点$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李金荣 $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蓝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蛇协、苏州市蛇类研究所常熟市蛇毒医用中心最近在常熟市白茆卫生院正式成立.中国蛇协第一会长覃公平应聘担任名誉主任,徐之伟理事担任顾问,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中国蛇协副会长林可干,以及常熟市政协、卫生局、药品检验所,白茆乡政府、卫生院、苏州市蛇类研究所,常熟市蛇业公司等10多个单位的领导,会上宣读了常熟市卫生局关于同意白茆卫生院与中国蛇协,苏州市蛇类研究所建立医疗联合体批复的决定,覃会长、林副会长分别在会上讲了话.会议结束后,举行了挂牌仪式.常熟市白茆卫生院与中国蛇协、苏州市蛇类研究所建立医疗联合体在国内还属首家,该医用中心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对中重型蝮蛇咬伤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蛇志》1989,(2)
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建立“中国蛇协南京血栓病防治与康复分部”。在福建省建立“三明市二院中国蛇协血栓病研究中心”到现在为止,中国蛇协在我国的科研协作医院、研究所已达二百多家,遍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三军医院。对推动我国的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开发应用起到了重大作用,得到了有关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在蛇多地区被迫跳伞飞行员的安全,我们与中国蛇协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医学院蛇伤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研制“蛇伤自救盒”,供人们被毒蛇咬伤后及时自救使用。要确定自救的简单和有效性,我们对青龙蛇药、南通蛇药、云南蛇药、梧州蛇药、湛江蛇药、青龙浸膏及高锰酸钾等分别对眼镜蛇毒、五步蛇毒、银环蛇毒进行小白鼠抗中毒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口服青龙蛇药具有用量少、疗效高、广谱抗蛇毒较好而优于其它蛇药,结合临床治疗总结认为青龙蛇药作为“蛇伤自救盒”的备选药合适。 1%高锰酸钾于蛇毒中毒后5分钟在中毒注射处皮下注入,剂量与蛇毒液等体积,结果对三种蛇毒中毒的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高锰酸钾性能稳定,耐贮存,易溶于水;是一  相似文献   

18.
《蛇志》1992,(4)
中国蛇协第七次全国蛇伤防治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5日至9日在首都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军内外各级科研院所、医院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及医务人员共134人名,中国蛇协会长舒普荣、中国蛇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其斌、中国蛇协副会长胡征林和刘占国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名誉会长林士笑教授代表总会到会看望了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毒蛇咬伤是广大农村的一种常见急症,1966年周总理派我到农村调查研究,在江西我亲眼看见一个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2)
正中华眼镜蛇(Naja atra Cantor)别称舟山眼镜蛇,两广地区俗称"吹风蛇",属于大型前钩牙类毒蛇,攻击性强,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该蛇受惊扰时,常竖立前半身,颈部平扁扩大,作攻击姿态,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眼镜"状斑纹。该蛇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贵州、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海南、安徽、澳门等地区,在广西桂中桂北地区发现的眼镜蛇均为中华眼镜蛇。在我国,中华眼镜蛇咬伤的发病率居  相似文献   

20.
蓝洲  李其斌 《蛇志》2013,25(1):64-65
眼镜蛇(Naja naja atra)是我国常见毒蛇,在广西其蛇伤发生率占所有蛇伤病人的26.3%[1],而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目前,眼镜蛇已经在国内人工繁养成功,且在南方已进行规模家庭养殖,是南方地区农民致富产业之一。特别是广西,作为中国养蛇大省,从业人员时有被眼镜蛇咬伤的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