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整座山形神似瓦房而得名的瓦屋山,位于四川省洪雅县境内,人们也常常称它瓦山。由于瓦屋山地处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型森林与亚热带西南季风型森林的交结区域,植物资源蕴藏量丰富,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吸引了一些诸如方文培、威尔逊(Wilson)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此考察植物和采集标本。据现在所知,以瓦屋山命名的植物有十多种,下面扼要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2.
亨利·威尔逊(E.H.Wilson),英国旅行家。植物采集者和著述者。从1899年开始,他先后五次来到中国考察植物和采集标本,不仅为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园艺提供种源材料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中国的植物、地理、社会生活以及民俗文化尽可能地介绍给了世界O1908年9月,威尔逊因工作旅程途经四川瓦屋山,对瓦屋山做了短暂考察,从而成为造访瓦屋山的第一个外国人。今天在威尔逊来华100周年之际,我们谨此编译一篇威尔逊在其《自然学者在华西》(ANA.TURALISTINWESTERNCHINA)著作中的瓦屋山…  相似文献   

3.
瓦屋山异黄精(Heeropolygonatumxulw.K.BacetM.N.Tamura)属百合科异黄精属,发表在日本刊物ActaPhytotax.Geobot.49(2):143-146(199)。它的拉丁名以四川大学许介眉教授的姓氏命名,因为他在四川百合科植物种类研究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其模式标本1998年5月19日采自  相似文献   

4.
杜鹃花是世界名花之一,共有800多种,其中500多种原产于中国,尤以中国西南部种类最为丰富。 说到四川的杜鹃花,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峨眉山,实际上与峨眉山朝夕相望、并称“姊妹山”的瓦屋山,在杜鹃花的种类数量、分布面积和观赏效果等方面,都堪与峨眉山媲美。 地处四川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海拔2830米,从山麓至山顶相对高差1800米,植被的垂直带谱比较复杂,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绚丽多姿的瓦屋山杜鹃花尤具魅力,久为中外旅游者和科学工作者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区。区内有种子植物148科,686属,1743种。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区系成分的丰富性、温带成分的主体性、特有植物与珍稀濒危植物的集中性是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四川盆地西沿的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公园面积约104万亩,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森林公园的核心区瓦屋山,海拔2830米,1500亩高台平原耸入云天,国内外罕见。它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尤以神奇著称。早在唐宋时,瓦屋山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7.
何勇 《生命世界》2021,(6):66-71
与熊猫故乡雅安山水相连的四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传闻、发现与保护历程,同样流光溢彩,其对大熊猫的发现首先值得记述. 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除了云游或驻山的僧倡、道士与当地的猎人和采药者对"研究"部分动植物感兴趣,最先运用近现代动植物分类方法科学考察瓦屋山生物的是欧洲人.据资料考证,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原名誉理事长、美国植物学会和植物生理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汤佩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9月 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享年98岁。汤佩松教授为《植物生理学通讯》杂志创办人 ,并长期担任《植物生理学报》编委。汤佩松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9.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对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区系分析。现已知该地区共有蕨类植物36科,71属,156种,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表明:(1)物种多样性丰富。科、属、种分别占四川的69.2%、55.5%和21.4%;(2)物种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残遗植物以及中国,四川特有种多;(3)物种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北京大学在原生物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陈章良教授.常务副院长周曾控教授。在原六个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六个系,其中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系由原植物生理生化和植物学教研室组成,系主任为吴光耀教授,副系主任尤瑞林教授,并聘中科院副院长许智宏为顾问和兼职教授。许教授将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该系将设立植物生理生化、植物发育和植物分子生物学专业,除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外,还接受博士后和青中年教师来系从事研究和进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朱广廉  相似文献   

11.
正寒雪初融问芳菲,凌风绽放报春来。伴着料峭的山风,瓦屋山的春天姗姗而来,沉寂了整个冬天的山岭逐渐开始冰释雪融,焕发着复苏的生机。春回森林,报春花最早在岩边、林下、沟旁绽开了花蕾。报春花系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基生,形成莲座状叶丛,花生于花莛顶端,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单于叶丛。报春花的学名Primula,拉丁文的意思就是"春天先开花的植物"。它是春天开花,花期较长,开花时间比迎春花更  相似文献   

12.
李乐攻教授长期从事植物离子或小分子的转运、调控研究,在此领域取得了令国际瞩目的成果,为了了解植物离子或小分子的转运、调控研究的国际国内进展,记者深入到李乐攻教授的实验室对李乐攻教授进行了采访。《生物技术世界》记者:请问植物离子或小分子的转运和调控研究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教授古谷雅树博士应河南省科协邀请来华,1981年11月10~14日在郑州作了7次学术报告,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50名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听取了报告。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受省科协委托组织了这次学术报告会。北京大学和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又分别于11月6~9日和11月17~21日邀请古谷教授共作了六次学术报告。古谷教授关于①植物生理学现状与展望,②光生物学(植物光敏  相似文献   

14.
张继澍 ,男 ,中共党员 ,194 1年 10月生于天津市静海县。 196 3年 7月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植物生理学教师 ,一直从事植物生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1986~ 1987年赴日本留学 ,进修果树生理 ,进行柿树果实发育生理研究。张继澍教授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教授、植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植物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张继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衰老和采后分子生理机制及调控。张继澍教授现兼任农业部第二届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生物学科组成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兼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5.
罗宗洛教授     
罗宗洛教授是我国近代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在日本留学十三年,归国后曾担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和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兼植物研究所所长。解放以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当选为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伏雄教授邀请,澳大利亚Melbourne大学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R. Bruce Knox教授在北京讲学后顺访武汉,于1987年5月16日至19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处讲学、参观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设于北京大学,1987年1月通过论证,由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顾孝诚教授兼任实验室主任,张龙翔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本实验室可进行蛋白质及核酸的生物化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大分子三维重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等工作,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可进行植物基因工程、植物人工种子、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等工作。此外,本室还从事细胞株与菌种保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大学植物学系主任李良庆教授于1952年12月8日因心脏病逝世。李教授为国内藻类学家,致力于中国淡水藻类的研究二十几年,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很大的损失。李教授历任前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植物标本室主任,并在北大、清华、师大、辅仁等大学兼任植物学教授,1947年夏,来青岛任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自1951年起,兼任该系系主任职。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有较好的基础。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已故的Street教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主持召开了1974年第三届国际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由于Street教授多年的努力,并利用在莱斯特(Leicester)大学植物系他主持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人材。近十几年来,英国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下面就作者在英工作两年期间的所见所闻作一介绍。长期以来,Street教授的实验室一直是国际  相似文献   

20.
闻洪汉,教授,植物生态群落学家。1912年生于河北省静海县。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历任西北农学院讲师、副教授,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西南农学院前身)教授,西北农业大学教授。1987年退休。闻洪汉教授从事植物学、植物生态群落学的教学与科研半个世纪,成绩卓著,治学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有方,深入浅出,诲人不倦,板书整齐,绘图生动,考试严格,很多毕业后工作的学生都反映所学植物学知识扎实有用。解放初,没有适合我国农业院校的植物学教材,1960年他参加了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的工作,将他多年研究的植物生态、群落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