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激左侧内脏大神经,同时记录肋间神经反射放电(VSR)及脊髓灰质单位电活动。由于 VSR 的阈值相当于内脏神经中 A-delta 纤维的阈值,故以诱发放电阈值等于或略高于 VSR的阈值的单位为 A-delta 单位。阈值等于或高于 VSR 中 C 突起的阈值的单位为 C-单位。我们所观察到的90个 A-delta 单位广泛分布在 Rexed 第Ⅰ、Ⅱ、Ⅲ、Ⅳ、Ⅴ、Ⅵ、Ⅶ层,这和Pomeranz 等报道脊髓灰质中对内脏神经的 A-delta 纤维传入起反应的神经元仅分布在第Ⅴ层有所不同。我们记录到的30个 C 单位分布在第Ⅰ、Ⅳ、Ⅴ、Ⅶ、Ⅶ等层。在64个单位中有62个可观察到内脏大神经和肋间神经传入的会聚。在本工作中,我们还观察到自发放电受刺激内脏大神经抑制的单位。有许多单位的诱发放电出现在 VSR 时程以外,显然不可能参与 VSR 的反射弧。  相似文献   

2.
猫脊髓背索双投射神经元轴突分叉部位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腰骶髓背角神经元对同侧颈髓背索和背外侧索的逆向刺激发生反应。这些神经元对刺激背索抑或背外侧索的逆向反应,在C_7-T_4节段的背索和背外侧索被分隔开时消失。其中,以背索刺激引起的逆向反应的消失机率居多。背索刺激的阈强度、不应期和逆向反应潜伏期等参数多高于背外侧索的有关参数。结果提示,脊髓背角脊颈束-背索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在下颈上胸节段分叉;分叉后的背外侧索分支的直径多粗于背索分支。  相似文献   

3.
取7例人胎脊髓标本,用还原型辅酶Ⅱ(β-NADPH)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胎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的分布进行了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妊娠32周至39周胎龄人胎脊髓内的分布和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主要位于后角深层(Ⅲ、Ⅳ层)、中央管周围灰质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前角内可见少数散在的NOS阳性神经元;在脊髓白质内有密集的NOS阳性的胶质样细胞分布。NOS阳性纤维主要见于后角浅层(Ⅰ、Ⅱ层)和中间带。脊髓内NON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的分布,提示脊髓内NOS可能与内脏活动的调节和躯体感觉传入的调制有关;NOS阳性的胶质样细胞可能参与白质内神经纤维的髓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18只猫扣带回前部312个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及其对电刺激同侧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其中,82个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其自发生物电活动有5种主要形式.根据诱发反应的潜伏期等特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分为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76个,92.68%)和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6个,7.32%).内脏伤害性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65.86%)、抑制性(17.07%)及混合性反应(17.07%)3种.结果提示内脏大神经的传入通路投射到同侧扣带回前部;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具有内脏伤害感受作用,存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为痛觉特异性学说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家兔束旁核细胞对强电刺激腓总神经的反应。在束旁核区域内可找到两类单位:一类是对腓总神经刺激产生长时间高频放电的痛敏单位,一类是对同样刺激发生自发放电长时间抑制的痛抑制单位。如预先以弱电流刺激已在 T_(12)或 L_1水平切断的背侧1/2脊髓的外周段,可使上述痛敏神经元的放电明显抑制,抑制率平均达87%;同样的脊髓刺激则可使痛抑制单位由于外周传入而出现的抑制性反应明显减弱。在静脉注射纳洛酮后,6个痛敏单位中有4个在刺激脊髓后不再出现原来的痛敏放电的抑制,2个单位仍能出现脊髓刺激的抑制效应。实验说明,到达束旁核水平的痛传入信号在通过脊髓时受到下行性抑制通路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鸦片系统的参与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大鼠脊髓L_1节段后柱、后索、侧索和前角的诱发电位及其损伤后的变化,并观察了切断L_4、L_5脊神经背、腹根与横断高位颈髓对电位的影响,以进行行电位来源分析。结果可见,上述四个区域的诱发电位基本由早反应三相波和晚反应组成。分别电解损毁这些部位后,电位波幅均普遍降低,晚期反应较早反应降低明显。后柱或后索受损对电位影响最大。局部损毁后可见L_1及T_(13)水平的硬膜上电位改变明显,尤其晚反应减弱、波峰平坦。反应时值与潜伏时未见明显改变。切断L_4脊神经背、腹根后、电位基本消失。去大脑对电位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起源于低位腰段传入神经和脊髓内多通路的兴奋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受腹根逆行活动的影响,与大脑及脊髓下行传导束活动无直接联系。脊髓诱发电位的幅度与波形改变可作为脊髓损伤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刺激猫内脏大神经,在一根肋间神经记录反射放电(VSR),然后切断与记录的神经同节段或邻近节段的背根,或孤立脊髓,分析 VSR 的传入与传出间的节段关系。结果是不论切断同节段背根或其他节段背根,只要保留一部分节段的内脏传入,即可记录到 VSR,但幅度减小,潜伏期延长。横切脊髓,孤立出一个节段的脊髓,保留其背根腹根,亦可在该节段的传出神经记录到 VSR。孤立出多个节段的脊髓,但只保留高位一根背根,在低位肋间神经也同样可记录到较小的 VSR。  相似文献   

8.
Jin SX  Li JS  Qin BZ 《生理学报》1998,50(5):570-574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躯体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对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接受盆神经内Aδ纤维传入的神经元皆为特异性伤害感受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它们可被包括会阴部皮肤的躯体感受野的机械性及强电刺激诱发。上述结果提示,Aδ纤维可能在盆腔内脏的伤害感受性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东  吴jing 《生理学报》1989,41(1):49-55
应用特异的心钠素免疫金银染色和放射免疫测定法,证明在人和大鼠脊髓内亦存在有心钠素样物质。心钠素免疫金银染色发现在人脊髓各段均有心钠素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广泛分布。这些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腹角,同时脊髓背角和侧角亦有少量分布。应用对照吸收试验,其心钠素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便消失或明显减少。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发现,从大鼠颈髓到胸、腰、骶髓均有心钠素样物质存在,其中以骶髓含量最高,为21.9±4.48ng/g组织;腰髓次之,为3.78±0.74ng/g组织;颈、胸髓含量最低,分别为0.58±0.14和0.46±0.21ng/g组织。应用凝胶过滤和高压液相层析证明,大鼠脊髓中心钠素亦以多分子形式存在,但以28个氨基酸的大鼠心房利纳多肽(rANP)为主。此外,对在体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灌流研究发现,高钾去极化刺激可使大鼠脊髓心钠素样物质释放。  相似文献   

10.
刺激兔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束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65只家兔进行。局麻下进行手术准备,筒箭毒素麻痹下进行实验观察。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束旁核单位放电,以腓总神经的强电流刺激(30—50伏)作为损伤性刺激。根据对外周损伤性刺激反应的不同,在束旁核单位中可区分出两类功能不同的神经元,一类的自发放电可因外周痛信号的传入而增强,称为痛敏神经元;一类的自发放电可因外周痛信号的传入而减少,称为痛抑制神经元。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弱电流刺激(4—6伏)或吗啡静注(3毫克/公斤体重),可使痛敏神经元对外周损伤性刺激的痛反应减弱或消失,却可使痛抑制神经元因痛传入而出现的自发放电的抑制现象减弱或不再出现。刺激中脑中央灰质或吗啡注射对束旁核痛敏神经元的上述影响,在脊髓胸_(12)或腰_1段的背侧1/2被切断后仍然能出现。由于多数实验证明脑干对脊髓痛传递的下行抑制系统是在脊髓背外侧束中下行的,因此我们的实验提示,中脑结构有可能通过上行性联系抑制束旁核神经元对痛传入的反应;吗啡似乎也能通过这一联系实现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