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例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给予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伏立康唑诱导、伏立康唑维持治疗后头痛、咳嗽等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示肺部病灶吸收.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急性排斥.结论 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墨汁染色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及时诊断和有效抗真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药物需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并讨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在1993年3月至2008年6月间16例经病原学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平均年龄7.25岁(2~15岁),男女比例2.2:1,主要症状包括头痛(87.5%)、发热(81.25%)、恶心呕吐(75%)等,10例颅内压升高。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和(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滴,5一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16例患儿痊愈9例,病情明显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早行脑脊液检查,并反复多次检查、联合检查以确定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和及时、系统、足量、长程的抗真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是目前开展最广泛的器官移植项目,由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肾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医学课题。隐球菌病是器官移植患者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本文对肾移植术后发生隐球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男47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4±3.6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78.95%)、呕吐(81.58%);首次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46例(60.53%),首次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21例(27.63%),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好转率(74.19%),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好转率(6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结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极易误诊、漏诊,反复、多次腰穿有助于早期诊断;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是抗真菌治疗首选方案,早期诊断、积极降颅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al neoformans menimgitis)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隐球菌病(cryptocaccol),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77%~80%,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合理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提高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5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属,特别是新生隐球菌及格特隐球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在免疫抑制者及正常人群均可发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困难,即便接受治疗,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及时的检测及早期隐球菌抗原检查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晚期HIV感染者行血隐球菌荚膜抗原筛查并进行抢先治疗,有望阻止其进展为临床感染。目前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多烯类、唑类及氟胞嘧啶,未来药物研究的重点是疗效更好、毒性更小的新型口服抗真菌药。本文总结近几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相关诊断及治疗进展,旨在对隐脑患者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孙惠棉 《蛇志》2014,(1):82-85
<正>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是隐球菌由呼吸道感染后经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症,重者合并脑炎,预后差,死亡率高。隐球菌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继发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如艾滋病、淋巴瘤、糖尿病、营养不良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近年来,结核病、慢性肝炎等合并隐脑已有不少文献报道[1],同时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日渐增多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该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儿童隐脑是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而且由于缺乏临床特异性及脑脊液检出率低,极易造成误诊及延误治疗,从而导致儿童的致残及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116011徐裕海赵丽君大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16021礼征楠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1.5-65岁;1.5-13岁2例,47-65岁3例,平均年龄43岁。1.2诊断标准经脑...  相似文献   

9.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尽管近些年来,随着CM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的重大进展,患者整体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升高趋势,在我国尤为明显。虽然CM常发生在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如HIV患者,但HIV阴性的人群患病率却逐年升高,且二者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HIV阳性与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新进展,旨在对HIV阳性和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脑组织中CD44表达,探讨CD4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隐球菌性脑膜炎免疫抑制小鼠为实验组,未接种隐球菌的免疫抑制小鼠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组6h、12h、24h、48h、72h、4d、7d小鼠脑组织CD44表达与对照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脑组织CD44均匀分布在脑细胞膜上。实验组隐球菌作用小鼠48h、72h后,CD44在小鼠脑组织脑膜侧分布增加,而在脑实质侧CD44的分布明显减少。病灶周围的脑组织CD44分布也一侧增加,另一侧分布减少。结论隐球菌侵入小鼠脑组织后,隐球菌诱导CD44向脑组织的一侧移行,向脑膜方向聚集。病灶周围脑组织CD44分布也不均匀。说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与CD44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Toll‐like recepto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that can recognize conserved molecular structures shared by large groups of pathogens. Here, the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TLR2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patients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nd healthy controls. TLR2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using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role of TLR2 in cytokine production by PBMCs after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exposure was assessed in healthy controls prior to incubation with anti‐TLR2. TLR2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both weaker in patients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 Furthermore, pre‐incubation of PBMCs from healthy donors with anti‐TLR2 led to reduced expression of IFN‐γ and IL‐12p70, but not of IL‐4 and IL‐10, following C. neoformans stimul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mpaired expression of TLR2 may be involved in defective host defense to C. neoformans through an attenuated Th1 response.  相似文献   

12.
韦继政  李素珍  吕小亮 《蛇志》2006,18(2):107-110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鞘内应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疗效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AmB治疗23例隐脑疗效及各种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结果23例患者静脉联合鞘内应用AmB治愈率78.3%,治疗过程中有20例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即刻反应、血细胞异常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低钾血症及静脉炎。其中以肾、肝功能损害及低钾血症最为多见,其发生比率分别为43.6%、40.0%、38.2%。结论静脉早期联合鞘内应用AmB治疗隐脑疗效明显,在长程治疗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及时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初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 CD4+ T 细胞中 Th9和 Th17细胞的比值,探讨 Th9和 Th17细胞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初发未经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及健康对照各12例,抽取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3组病例外周血 CD4+ T 细胞中 Th9和 Th17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Th17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好转患者中,治疗后 Th17表达显著上调,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h9在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在治疗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表达上调。结论 Th17免疫途径是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抵御隐球菌感染的重要免疫机制,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及治疗拮抗可能与 Th17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例采用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经治疗后头痛等症状消失,颅内压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脑脊液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稳定。结论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作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诱导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 META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用于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图书馆注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2年第1期,PubMed、Ovid、Springer、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2年2月,纳入探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对照试验,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 5.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89篇文献,最终纳入6篇,涉及临床对照试验6项,纳入患者175例.Meta分析提示:鞘内注射给药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OR =4.59,95%CI (2.19,9.64),P<0.0001].可使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平均缩短8.56 d(95%CI-11.74~-5.38,P<0.000 01),但相应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可以提高疗效,但较多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能否作为首选治疗手段有待于更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伴有恶性高颅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详细分析和归纳整理了我科应用腰椎置管法治疗的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经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联合治疗后,痊愈3例,好转1例,4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 早期腰椎置管引流加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能有效的降低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高颅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