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缺血及随之发生的低氧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研究显示,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激活通过调控促存活基因,改善缺血/低氧损伤的预后.近年来,针对具有激活HIF-1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类化合物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具有发展成为防治缺血/低氧药物的潜力.本文简单介绍了HIF-1的调控机制,并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激活HIF-1作用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倍半萜类化合物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倍半萜是一类由15个碳组成骨架的萜类化合物,在自然办是分布广泛;骨架结构不同,生理活性也多种多样。本文综述了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一些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疟、对肝脏、血脂等方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这使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基本不产生耐药性、安全性更高的纳米材料.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金属型纳米抗真菌材料、光催化型抗真菌材料及复合型抗真菌材料.本文综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简要叙述不同纳米材料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现有抗真菌药物由于抗菌谱有限、副作用大等原因,致使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基于新靶点的抗真菌药物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E1210和D11?2040)、抑制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信号通路的药物(如KP?372?1、17?AAG、Mycograb)、靶向真菌毒力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如C7、213 Bi?18B7、188 Re?18B7)、激活宿主免疫系统的疫苗[如PEV7和β?( Man)3?Fba?TT]等,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酮(Xanthone)又称苯骈色原酮,是一类黄色或无色的酚性化合物,具有与黄酮类(Flavonoids)相似的颜色反应及色谱特性,因此曾被归入黄酮类讨论,但从其光谱特征看酮与黄酮是有区别的。 酮类主要分布于龙胆科(Gentianaceae)、藤黄科(Guttiferae)、桑科(Moraceae)和远志科(Polygalaceae)。但有一特殊例外:芒果甙(mangiferin-2-C-β-D-毗哺葡萄糖基-1,3,6,7-四羟基酮)不仅广布于被子植物的漆树科、藤黄科、豆科、山榄科、大风子科、百合科、鸢尾科、禾本科等,而且在蕨类植物的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中也有发现。  相似文献   

6.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在抗衰老、抗肿瘤、抗炎、肝脏保护和降血糖方面的高活性成为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纯化、结构分析、生物利用度和药理活性有许多报道。本文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未来发展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和近年来剂型、结构改造和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β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和抗真菌靶位的新进展,并对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云南楚雄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纲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BERC-57169,农药活性测定发现其发酵粗提物对多种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HPLC半制备组分进行农药活性测定明确了活性物质的出峰时间及其紫外、质谱特征。根据UPLC-MS图谱特征确定了活性物质的分子离子峰及分子量,结合UV吸收光谱及文献数据,初步确定其为一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子囊霉素(ascomycin)。对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制备后,获得了纯度在95%以上的纯品,农药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对多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很强,MIC值达到1.56~25.0 μg/mL。  相似文献   

9.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以来,真菌病害就是造成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控制真菌病害的主要方式不外乎轮作、培育抗真菌品种、施用化学农药等。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弊病日益显著。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愿望的不断增强,激励着育种家们寻求新的育种途径。建立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上的基因工程方法,是培育抗病植物品种的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由于对植物抗病反应机制及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提出了较多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控制植物真菌病害的设想。目前。要从以下几种途径获取和利用抗真菌基因:从常规育种已确知但其产物未知的小种一品种特异的抗性基因;参与对真菌有毒性的化合物的合成酶基因;对真菌生长具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基因、真菌酶抑制物基因、植保素基因等。该文就此方面的策略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用植物精油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作用浓度为0:7-4.0μL/mL的南方药用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和蛇床(Cnidium monnier(L.)Cusson)的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桉、广藿香和香茅精油对串珠镰刀病菌(Fus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弯孢霉菌(Curvjlaria lunata)对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活性,其中,香茅精油在浓度为3.3μL/mL时,能完全抑制大部分供试真菌的生长。但不同精油对于各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复合植物精油抗真菌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Two novel antifungal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water extracts of the shoots of Triticum aestivum cv Maris Huntsman, and characterized as 4-  相似文献   

13.
张景翔  阎澜  姜远英 《菌物学报》2018,37(10):1378-1390
近3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持续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治疗药物十分有限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现新的抗真菌靶点和药物,已成为迫切需要。正在研究的新的抗真菌靶点如下:一是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真菌靶点,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分子伴侣Hsp90、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KH)以及参与Ras蛋白修饰的相关酶等,其拮抗剂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似物以及Hsp90抗体、KP-372-1和PS77以及手霉素A等;二是GPI锚定蛋白合成通路的催化酶,其抑制剂有E1210和M720等化合物;三是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肽类、逆转录病毒抑制剂,以及砜类的衍生物等均可以抑制这一靶点;四是海藻糖的合成的两个关键酶Tps1和Tps2。鉴于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安全,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又依赖于新靶点的探索,因此,本文靶向这一核心真菌临床问题,系统介绍了当前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发展概况,并在靶点选择可行性以及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策略上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Chemical diversity in lipopeptide antifungal antibiot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ourse of screening for antifungal antibiotics, we have discovered a novel series of lipopeptide compounds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but highly superior to, echinocandin B in terms of their water solubilit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sulfate residue. These compounds, WF11899s, WF738s, WF14573s, WF16616 and WF22210, and their derivatives have diversity in their nuclear structures and acyl side chains. The producing strain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leomycetes group and the Hyphomycetes group. Compound FK463, a derivative of WF11899A, is currently in Phase 3 clinical development as a novel antifungal antibiotic.  相似文献   

15.
A second antifungal isoflavan has been isolated from diseased bean hypocotyls and identified as 2′-methoxyphascollinisoflavan.  相似文献   

16.
17.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