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策略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一期小切口矫形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05月-2010年12月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策略中一期小切口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5~25(13.5±6.12)岁。一期小切口矫形术前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s角为108°~150°(128.75°±13.51°),胸腰段矢状位后凸角60°~140°(97.78°±27.88°)。测量一期矫形术前及术后2周、3月、6月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计算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FVC%、FEV1%、MMEF%、MVV%]。观察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时肺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6月较术后3个月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凸患者,后路一期小切口矫形术后3月肺功能即可获得明显改善,可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脊柱的立体实物模型,并探讨其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7年8月的15例脊柱侧凸畸形患者,采集患者的薄层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实物模型,术前模拟置钉、模拟截骨,完善术前规划,并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根据术前3D打印模型制定的手术方案完成手术,术中置钉顺利,置钉准确率为93.6%。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为术者提供了更加直观、立体、即时的影像资料,能够完善术前规划,提高置钉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5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常规行X线摄片,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地显示了骨折,并在骨折的分型和关节面碎裂情况的描述上较平片优越,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CT多种成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对术前分型、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经双侧椎弓根、椎弓根旁置入可扩张球囊,将骨折塌陷椎体进行复位,采取骨水泥填充球囊扩张产生的椎体内空腔,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和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48h内患者疼痛显著缓解,骨折椎体前缘以及中部高度丢失,从手术前的(12.5±2.2)mm、(9.1±1.3)mm减少到手术后的(4.6±1.4)mm、(3.3±1.0)mm;后凸畸形Cobb角从手术前的(22.2±5.1)°矫正到手术后的(9.1±4.6)°,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一侧穿刺管中出现脑脊液,即停止该侧手术。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脊柱序列得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根据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症状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124例,根据症状不同分A组和B组。A组62例患者腰背痛,接受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B组62例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接受责任节段减压内固术。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处的Cobb角,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及腰前凸角度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均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和末次随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在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长节段矫形内固定术耗时长、术中出血量多,在治疗时应谨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牛脊柱畸形综合征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脊柱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 CVM)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致死性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病。由于编码UDP-N-乙酰葡糖胺载体的SLC35A3基因发生G→T的突变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可引起胎牛死胎、流产、早产。为了解我国正常的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的CVM携带和发生情况, 建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 CRS-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PCR)检测方法检测了表型正常的436头荷斯坦母牛和93头荷斯坦公牛, 检测到3头CVM携带者, 其中杂合母牛1头, 杂合公牛2头, 携带率分别为0.60%、2.20%。此方法简便、可靠, 为奶牛CVM有害基因的分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为我国奶牛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到2019年4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手部畸形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修复的基础上给予基于3D打印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治疗,记录与报告两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皮瓣修复成功,成功率为100.0%。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拇指侧偏、虎口挛缩、感染、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手部旋转功能优良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手部疼痛、功能活动和自我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先天性手部畸形成功率高,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部旋转功能优良率与手部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enke II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内固定冠状面失衡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已确诊为Lenke II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60例,根据术前脊柱柔韧度、risser分级水平、支具支持治疗、椎体融合数、内固定系统选择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率进行分析评估,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结果:对术后患者评估比较,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表现为:脊柱柔韧度低、risser分级高、长时间支具佩戴、延长融合椎体范围、先进钉棒系统方案选择均可明显提高术后疗效,降低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率(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通过对患者脊柱柔韧度、risser分级情况评估来判断脊柱成熟度,并在术后积极支具辅助治疗,选用钉棒固定系统并延长融合椎体节段,可明显降低内固定后冠状面失平衡情况发生,提高远期随访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压缩率、Cobb角水平及伤椎椎体高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栓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Cobb角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90例在我院及山西医科大学进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12个月腰椎后凸角度、Cobb角、JOA评分、ODI评分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高于手术前,ODI评分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应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效果较好,不仅可纠正脊柱侧弯,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及不适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外伤患者共60例,比较CT、DR片2种检查方法.结果:16层螺旋CT片检查出53处阳性,而DR片查出43处阳性及1例假阳性.2种检查方法比较: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外伤的诊断上有着显著的优势,综合使用VRT、SSD、CPR、MPR技术,能够检测出DR片不易发现的骨折,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和比较3D数字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患者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已经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断为重度脊柱侧弯并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2名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3D辅助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11例)通过Minics软件进行3D模拟设计及打印,术中进行技术辅助。对照组(11例)则通过常规的徒手置钉办法进行手术。通过CT比较两组患者的置钉准确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他影像学检查和相关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输血量,透视次数等。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22例)均得到至少6个月的完整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前的影像学测评,Cobb角,年龄、性别构成等指标的比较中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T评价置钉准确率为83.6%(0级及1级),对照组的置钉准确率为7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透视次数等手术指标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入院后待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3天的VAS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6月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与常规的徒手置钉相比,针对重度脊柱侧弯患者,3D数字打印辅助技术能够显著的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大幅度减少透视危害,且降低操作难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三维重建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9月到2019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下拟诊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11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诊断,记录影像学特征与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118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98例,无骨折20例,其中腕关节骨折34例,踝关节骨折22例,膝关节骨折15例,肘关节骨折15例,肩关节骨折8例,髋关节骨折4例。在98例确诊的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中,MRI三维重建显示双边征、骨质破坏、充气征、软组织影等比例显著都高于CT (P<0.05)。CT与MRI三维重建诊断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敏感性为89.8 %和99.0 %,特异性为95.0 %和100.0 %,误诊率分别为9.3 %和0.8 %,MRI三维重建诊断的敏感性高于CT ,漏诊率低于CT。结论: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都有很好的价值,特别是MRI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骨折特征,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能减少漏诊率,可作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重建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成像提升腹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2019年11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重建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扫描成像,重建组给予基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的CT三维成像,记录两组成像质量与噪声情况。结果:两名医师对重建组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重建组的图像相对细腻柔和,能清晰显示图像细小血管断面,末梢血管显示良好,血管壁光滑柔和。重建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的肝脏CT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的肝脏、胰腺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建组的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值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图像重建的CT三维成像能提升腹部增强扫描主客观图像质量,降低图像噪声,更利于腹部疾病的显示,从而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头骨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研究赛加羚羊头骨的解剖特征,建立赛加羚羊头骨的“数字化标本”,以提高其疾病诊治的准确率和物种保护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为研究对象,经锥形束CT扫描获得影像数据,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赛加羚羊头骨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三维重建,以建立赛加羚羊的“数字化头骨”用于形态研究。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数字化头骨的26项形态学指标(n = 8)进行三维测量,且与头骨标本游标卡尺的测量值(n = 8)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经与真实测量值比较后评价数字化模型及其三维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6项形态测量指标均与真实头骨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例如颅全长游标卡尺测量值为(227.147 ± 10.646)mm,三维测量值为(227.130 ± 10.638)mm,P = 0.635,表明三维重建后的数字化头骨和真实的头骨标本高度相似,且“数字标本”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剖切和测量。本研究可为赛加羚羊头部疾病如骨折等的治疗及骨骼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可为CT扫描和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野生动物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120份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最后一次随访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脊柱侧弯程度及后凸的Cobb's角。结果:通过治疗患者脊柱侧弯得到明显改善,半椎体节段侧弯Cobb's角术前平均44.2°,术后平均15.1°,平均矫正率为65.8%,末次随访平均14.3°,矫正率64.2%;全主弯Cobb's角术后平均矫正率60.7%,末次随访平均矫正率65.6%;半椎体节段后凸Cobb's角术前平均15.3°,术后为正常范围值;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头侧、尾侧代偿弯改善明显,5项指标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可以达到显著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发掘、研究、展示等各个领域。通过对石制品的三维重建,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一些过去只能估算的测量指标得以精准化,由此催生出许多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回顾了十几年来三维重建方法在石器分析研究中的实例,如石制品的表面积、体积测量,台面、砾石面/人工面、片疤的精确数值获取,以及三维空间中打击方向、角度的判定等等,有效推动了石制品的深入研究。不同的三维重建技术各有优劣,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不受设备、场地、人员技术要求的限制,能够快速、准确地建立石制品的三维模型,并且获取如面积、体积、角度等通常难以准确测量的数据信息,其生成的点云、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等还可以导入其他软件拓展使用。该技术的诸多优点,使其可以成为旧石器考古发掘、研究的日常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CT扫描图象建立精确的男性尿道直肠瘘数字化模型,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例男性尿道直肠瘘病例,进行尿道CT连续断层扫描,扫描结果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利用三维重建模型指导临床。结果:建立男性尿道直肠瘘及周围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方便地从任意角度和方向观察瘘管情况,测量有关的数据;还可以在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结论:男性尿道直肠瘘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够更直观、准确地反映病变部位的三维立体结构。对男性尿道直肠瘘的诊断、手术规划等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比传统的二维CT对于相关图像参数的测量更准确,更完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维重建下GGO影像学变量包括结节平均直径、体积及CT值等在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及ⅠA期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对作为早期肺癌病灶的GGO,三维重建测量可从其体积-倍增时间、CT值的峰度和偏度、平均CT值及CT值分布的方差等参数来进行术前良恶性评估。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在GGO诊断中的研究予以回顾和总结,旨在对GGO临床诊治予以提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6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与数字化摄影(DR)平片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骨折发生部位,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漏诊情况。结果: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经影像学与临床诊断明确发生骨折179处,多发性骨折发生率为62.20%,单发性骨折发生率为37.80%,骨折肋骨段位中4-10段骨折发生率最高为69.83%,骨折肋骨水平阶段中腋肋骨折发生率最高为59.78%。相较于DR平片,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漏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DR平片检查,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外伤性肋骨骨折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