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菊科植物的杀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菊科16个属———刺苞果属(Acanthospermum)、蓍属(Achillea)、胜红蓟属(Ageratum)、蒿属(Arte-misia)、紫苑属(Aster)、Balsamorhiza、雏菊属(Bellis)、鬼针草属(Bidens)、艾纳香属(Blumea)、天明精属(Carpe-sium)、红花属(Carthamus)、矢车菊属(Centaurea)、茼蒿属(Chrysanthemum)、菊苣属(Cichorium)、秋英属(Cos-mos)、大丽花属(Dahlia)中具有杀菌活性的植物按属的顺序进行了综述.表明在16个属中主要杀菌植物集中在蓍属(Achillea)、胜红蓟属(Ageratum)、蒿属(Artemisia)、天明精属(Carpesium)和矢车菊属(Centaurea)等5个属中,为进一步开展菊科植物资源的植物性杀菌剂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C J Chen)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18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或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棕榈酸 (1)、正二十烷酸 (2)、正二十烷酸甲酯 (3)、β-谷甾醇 (4)、Monogynol A (5)、白桦酸 (6)、Hederagenin (7)、β-胡萝卜甙 (8)、18αH-20(29)-烯-3-酮-乌苏烷 (9)、3,4-开环-20(29)-烯-乌苏烷-3-酸 (10)、Pomolic acid (11)、表儿茶素 (12)、儿茶素 (13)、槲皮素 (1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15)、紫丁香苷 (16)、紫丁香酚苷 (17)和山萘酚-3-O-β-D-芦丁糖苷 (18).  相似文献   

3.
早古近纪气候与生物群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3— 8日在美国怀俄明州西北学院隆重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 18个国家的共 16 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包括美国 (98)、加拿大(1)、英国 (9)、爱尔兰 (1)、荷兰 (1)、瑞典 (1)、比利时 (5 )、法国 (2 )、德国 (7)、奥地利 (2 )、西班牙 (11)、捷克 (1)、俄罗斯(9)、埃及 (5 )、中国 (2 )、印度 (2 )、澳大利亚 (3)和新西兰 (2 )。本次会议是有关古近纪研究的系列国际研讨会之一部分 ,先前已在美国新墨西哥州 (1997)和瑞典哥德堡 (1999)召开过两届。大会共安排 6 5个报告和 36个展板 ,内容主要涉及古…  相似文献   

4.
从唐古特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m)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3)、蛇床子素(4)、植物醇(5)、软脂酸(6)、stigmast-5-ene-3β,7α-diol(7)、(-)-lariciresinol(8)、daphnetin(9)、daphnoretin(10)、(-)-丁香树脂醇(11)、( )-medioresinol(12)、daphnelicin(13)和咖啡酸二十二酯(14)。  相似文献   

5.
密褶红菇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红菇科密褶红菇(Russula densifolia)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D-阿洛糖醇(1)、硬脂酸(2)、3-羧酸呋喃(3)、(22E,24R)-3β-hydroxyergosta-5,22-diene(4)、3β-hydroxy-5α,8α-epidioxy-24β-methylc.holest-6-ene(5)、琥珀酸酐(6)、3β-hydroxy-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7)、软脂酸(8)、尿嘧啶(9)、顺丁烯二酸(10)、硫代乙酸酐(11)、1,4.丁二酸(12)、1-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2-aeetamino-2-deoxy-/3-β-glucose(14)和cembrosideB(15)。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9个酚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表儿茶素(1)、儿茶素(2)、金鸡纳素Ia(3)、金鸡纳素Ib(4)、金鸡纳素Ⅱa(5)、金鸡纳素Ⅱb(6)、原花青素B2(7)、原花青素B5(8)、原花青素C1(9)、hedyotol D(10)、落叶松树脂醇(11)、(+)-松脂素(12)、9-O-(Z)-阿魏酰落叶松脂(13)、9-O-(E)-阿魏酰落叶松脂(14)、(+)-lyoniresinol 9'-O-glucoside(15)、pomegralignan(16)、东莨菪内酯(17)、臭矢菜素B(18)和hymexelsin(19)。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4、16、19首次从钩藤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巴西橡胶树     
一.橡胶树在天然橡胶中的地位人们已知的产胶植物在500个种以上,最常见的有下列12个科: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萝摩科(Asclepiadaceae)、赤铁科(Sapotaceae)、菊科(Compositae)、杜仲科(Eucommi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山梗菜科(Lobeliaceae).上12个科中以大戟科的种最多,其中最主要的为橡皮树属(Hevea),它有18个种: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宾氏橡胶(Hevea benthamiana)、山橡胶(Hevea collina)、混橡胶(Hevea confusa)、异色  相似文献   

8.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种群趋势指数(indexofpopulationtrend,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indexofpopulationcontrol,IIPC),评价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烟草(Nicotianatabacum)、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假莲翘(Durantarepens)、飞扬草(Euphorbiahirta)、茶枯(Camelliaoleifera)8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细叶桉、烟草、茶枯3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混合液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4.4842(细叶桉)、5.3702(花椒)、5.5199(飞扬草)、6.1609(假莲翘)、6.8937(羊蹄甲)8.0945(烟草)、9.8052(茶枯)、11.1382(构树),对照的I值为69.8964;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0.0642(细叶桉)、0.0768(花椒)、0.0790(飞扬草)、0.0881(假莲翘)、0.0986(羊蹄甲)、0.1158(烟草)、0.1403(茶枯)、0.1594(构树),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都有一定的抑制和干扰作用.小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5.1997(细叶桉)、7.4160(烟草)、7.3644(茶枯)和3.1399(混合液),对照的I值为21.6232;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混合液(0.1608)、细叶桉(0.2405)、茶枯(0.3549)、烟草(0.3695),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种群趋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干扰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植物海芒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红树林植物海芒果(Cerbera manghas)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它们分别鉴定为cyclocerberidol(1)、cerberidol(2)、(Z)-ligustilide(3)、coniferaldehyde(4)、ethyl(2E)-3-(4-methoxyphenyl)-2-propenoate(5)、p-hydroxyphenylethyl anisate(6)、nodakenin(7)、isoimperatorin(8)、theviridoside(9)、cycloolivil(10)及3β-acetyl-lupeol(11)。化合物3-8及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采用色谱法从潞党参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命名为7-ethyoxy tangshenosideⅡ(1)、tangshenosideⅡ(2)、4-hydroxycinnamyl-O-β-D-glucopyranoside(3)、juniperoside(4)、2-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5)、syringoside(6)、ethylsyringin(7)、(+)-isolariciresinol(8)、lariciresinol(9)、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10)、vitrifol A(11)、sesquimarocanol B(12)、4-hydroxycinnamate(13)、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l ester(14)、trans-ferulic acid(15)、para-hydroxy benzoic acid(16)、cis-ferulic acid(17)、胸腺嘧啶(18)、尿嘧啶核苷(19)、尿嘧啶(20)、4-methoxybenzene-1,2-diol(21)和5-hydroxymethyl-5H-furan-2-one(2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8~12以及化合物18、19均为首次从潞党参中被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议安排:会议特别邀请了许智宏(北京大学)、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邹萍(国家农业部生物安全办公室)、林忠平(北京大学)、姜里文(香港中文大学)、卢保荣(复旦大学)、夏光敏(山东大学)、储成才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陆栖萤火虫窗胸萤(Pyrocoelis analis 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的肠道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窗胸萤在24℃下从卵发育到成虫平均(349.50±8.15)d,其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分别为(117.22±0.90)d、(184.92±18.56)d、(12.65±1.09)d和(15.60±3.85)d;在其5龄幼虫中分离纯化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金色单胞菌属(Chryseomonas)、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李斯特菌属(Listeria)、金杆菌属(Aureobacterium)、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地杆菌属(Terra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黄杆菌属(Flavibacterium)共10个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13.
白(鱼既)豚(Lipotes vexillifer)是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域的一种珍稀濒危动物.长江水体污染(如有毒元素等)被认为可能是白(鱼既)豚种群致危的主要因素之一(Yang,1997).迄今,有关白(鱼既)豚体内微量元素的研究尚很少,只有陆佩洪等(1983)、杨利寿等(1988)曾报道过白(鱼既)豚组织中铁(Fe)、铜 (Cu)、锌 (Zn)、锰 (Mn)、镍(Ni)、铅 (Pb)、汞(Hg)和镉 (Cd)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积累水平.本文对1头饲养条件下白(鱼既)豚"淇淇"体内的必需元素Cu、Zn、锰 (Mn)、钼 (Mo)、硒 (Se)和有毒或非必需元素砷 (As)、Cd、铝 (Al)的积累特征进行了报道,以期为白(鱼既)豚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以及HPLC等色谱技术对蒲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从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柚皮素(1)、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2)、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3)、槲皮素-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4)、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5)、香蒲新苷(6)、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7)、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8)、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9)、stigmastan-3,6-dione(10)、胡萝卜苷-6'-棕榈酸酯(11)、胡萝卜苷-6'-二十烷酸酯(12)、尿囊素(13)、6-氨基嘌呤(14)、次黄嘌呤(15)、尿嘧啶(16)、硬脂酸(17)、十二烷酸(18)、香草酸(19)、二十九烷二醇-6,8(20)、二十九烷二醇-6,10(21)、二十九烷二醇-6,21(22)、二十六烷醇-1(23)、十六烷醇-1(24)、二十五烷(25)、单棕榈酸甘油酯(26)。其中,化合物11、12、13、18、23、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法从麻楝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甲酯(1)、没食子酸乙酯(2)、没食子酸(3)、ozoroalide(4)、stigmast-4-en-6β-ol-3-one(5)、黄柏呈(6)、chukranin A(7)、chisopanin M(8)、21α,24α-methylmelianodiol(9)、toonaciliatin K(10)、21α,25-dimethylmelianodiol(11)、odoratone(12)、bourjotinolone A(13)、hispidone(14)和phragmalin di-isobutyrate(15)。化合物4~14为首次从麻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3具有中等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16.
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方法用R IA方法对135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前体(PⅢC)、Ⅳ型胶原(ⅣC)检测。结果乙肝患者血清中HA、LN、PⅢC和ⅣC水平分别为(338.7±122.6)、(226.2±43.3)、(152.8±33.7)和(132.6±41.1)μg/L。其中,急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变代偿期、肝硬变失代偿期、肝癌和肝硬变+肝癌患者HA、LN、PⅢC和ⅣC水平分别为(134.2±101.4)、(185.1±104.5)、(373.5±147.1)、(445.5±123.6)、(477.3±186.0)、(653.7±98.5)、(597.5±91.3)和(723.6±110.4)μg/L;(106.7±31.3)、(179.5±28.5)、(234.6±66.1)、(287.3±57.0)、(294.8±66.4)、(345.6±61.2)、(322.1±71.0)和(357.8±88.3)μg/L;(103.5±19.2)、(108.6±21.4)、(145.3±37.3)、(194.5±41.7)、(188.8±39.5)、(247.6±48.0)、(251.3±37.3)和(286.7±35.8)μg/L;(49.6±14.7)、(83.4±15.3)、(134.5±50.5)、(178.7±61.4)、(183.2±61.3)、(256.8±72.4)、(217.7±64.5)和(281.1±57.0)μg/L。结论肝癌、肝硬化、肝硬变+肝癌和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存在明显的肝纤维化征象,急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轻,在一定范围内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病的病情、病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用逐步高碘酸氧化法除去酵母tRNA~(Ala) 3'端的pACCA;最终产物用tRNA_O~(Ala)表示;用T_4 RNA连接酶使tRNA_C~(Ala)接上pAp、pGp、pCp、pCCCA和pUCCA;经磷酸单酯酶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测得tRNA_(CA)~(Ala)、tRNA_(CG)~(Ala)、tRNA_(CC)~(Ala)、tRNA_(CCCCA)~(Ala)和tRNA_(CUCCA)~(Ala)接受丙氨酸的活力,分别是80%、36%、12%、6%和8.8%(以tRNA~(Ala)的活力为100%计)。tRNA_(CA)~(Ala)、tRNA_(CG)~(Ala)和tRNA_(CC)~(Ala)首先被混合氨酰基tRNA合成酶制剂中的转核苷酸酶,在CTP和ATP存在的情况下,加上了CCA末端。实验证明,酵母tRNA~(Ala)3'端第四个核苷酸对于合成酶-tRNA的识别是重要的,但又非绝对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用逐步高碘酸氧化法除去酵母tRNA~(Ala)3′端的pACCA;最终产物用tRNA_O~(Ala)表示;用T_4RNA连接酶使tRNA_O~(Ala)接上pAp、pGp、pCp、pCCCA和pUCCA;经磷酸单酯酶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测得tRNA_(OA)~(Ala)、tRNA_(CG)~(Ala)、tRNA_(CO)~(Ala)、tRNA_(CCCCA)~(Ala)和tRNA_(CUCCA)~(Ala)接受丙氨酸的活力,分别是80%、36%、12%、6%和8.8%(以tRNA~(Ala)的活力为100%计)。tRNA_(CA)~(Ala)、tRNA_(CG)~(Ala)和tRNA_(CC)~(Ala)首先被混合氨酸基tRNA合成酰制剂中的转核苷酸酶,在CTP和ATP存在的情况下,加上了CCA末端。实验证明,酵母tRNA~(Ala)3′端第四个核苷酸对于合成酶-tRNA的识别是重要的,但又非绝对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水疱性口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毒可刺激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是一种有希望的疫苗载体,可表达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多种蛋白。以水疱性口炎病毒为载体的病原体疫苗包括埃博拉病毒(rVSV-GP)、马尔堡病毒(rVSV-G)、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VSV-env/gag)、猴免疫缺陷病毒(rVSV-Gag)、猴逆转录病毒2型(rVSV-en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rVSV-St19)、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VSVSt19)、呼吸道合胞病毒(rVSV-G/F)、尼帕病毒(rVSV-G/F)、拉沙病毒(rVSV-GPC)、淋巴细胞脉络膜炎病毒(rVSVGP)、柯萨奇病毒B3型(rVSV-VP1)、肠道病毒71型(rVSV-VP1)、口蹄疫病毒(rVSV-VP1)、人乳头瘤病毒16型(rVSV-E7)、棉尾兔乳头瘤病毒(rVSV-L1/E7)、汉坦病毒(rVSV-GPC)、辛诺柏病毒(rVSV-GPC)、安第斯病毒(rVSVGPC)、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rVSV-GPC)、巨细胞病毒(rVSV-gB)、单纯疱疹病毒2型(rVSV-gD)、禽流感病毒(rVSV-HA/NP)、乙型肝炎病毒(rVSV-MS)、基孔肯雅病毒(rVSV-E2)、诺如病毒(rVSV-VP1)、蓝舌病毒8型(rVSVVP2)、博尔纳病病毒(rVSV-GPC)、牛痘病毒(rVSV-L1R/B5R)、结核分支杆菌(rVSV-Ag85A/TFP846)、溃疡分枝杆菌(rVSV-Mu13720)、鼠疫耶尔森菌(rVSV-LcrV)和曼氏血吸虫(rVSV-SmHSP70)等,本文将综述这些水疱性口炎病毒介导的病原体疫苗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20.
对石柑子全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9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甲氧基苯甲酸(2)、对甲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酸(4)、香草酸(5)、丁香酸(6)、3,4,5-三甲氧基肉桂酸(7)、3,4-二甲氧基肉桂酸(8)、阿魏酸(9)、对羟基肉桂酸(10)、对羟基苯甲醛(11)、香兰素(12)、丁香醛(13)、对甲氧基苯丙酸(14)、对羟基苯丙酸(15)、(R)-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16)、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17)、对羟基苯乙醇(1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9)。化合物1~4、6~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