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预防该病的传播主要借助于HCV血清学诊断来筛选献血员和检测临床标本。从国内外已分离到的HCV株得知,HCV核心蛋白(Core)和非结构蛋白NS3含有较强的优势抗原表位,其相应的抗体出现早,阳性率高,已成为目前第二、第三代HCV免疫诊断试剂的重要成份[1,2]。通常Core蛋白和NS3蛋白分别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然后作为固定化抗原,检测人体内HCV的抗体。我们对Core和NS3的两种不同组合方式及其表达的研究,对于发展新的HCV诊断试剂很有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呈慢性化,且易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基因的多变性使得疫苗研究进展缓慢,鉴于NS3蛋白酶在病毒体的成熟和复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明结构和功能,寻找其抑制剂可能对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Core与NS3基因的不同融合方式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病毒学》2000,15(2):204-207
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预防该病的传播主要借助于HCV血清学诊断来筛选献血员和检测临床标本.从国内外已分离到的HCV株得知,HCV核心蛋白(Core)和非结构蛋白NS3含有较强的优势抗原表位,其相应的抗体出现早,阳性率高,已成为目前第二、第三代HCV免疫诊断试剂的重要成份[1,2].通常Core蛋白和NS3蛋白分别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然后作为固定化抗原,检测人体内HCV的抗体.我们对Core和NS3的两种不同组合方式及其表达的研究,对于发展新的HCV诊断试剂很有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HCV)NS3区是HCV的核酶区,编码的NS3蛋白有血清蛋白酶、NTP酶和RNA解旋酶的活性,可影响HCV的复制和增殖过程;而且HCVNS3区还可以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目前HCVNS3区已成为研制抗HCV药物和疫苗的靶基因区,本文就HCVNS3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双退火温度”多聚酶链反应扩增丙型肝炎病毒NS5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丙型肝炎病毒是与输血有关的非甲非乙肝病毒[1] ;是全世界输血后获得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并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由于主要通过输血的传播 ,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输血事业带来极大危害。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表达含有多段抗原的融合蛋白作为HCV检测试剂的抗原 ,可以简化多种抗原的表达及纯化过程 ,并提高了试剂的均一性[2 ] 。研究表明 ,在HCV的抗原基因中 ,核心蛋白Core、NS3区的C33c抗原、NS4区基因编码的抗原免疫原性最强 ,相应抗体出现早 ,分布广 ,亲和力强。因此 ,我们构建了含有中国人HCV序列的Co…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是与输血有关的非甲非乙肝病毒[1];是全世界输血后获得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由于主要通过输血的传播,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输血事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RT-PCR从1份来自甘肃武威地区献血员HCV阳性血清顺克隆到573bp的HCV核心基因全片段,用T-A克隆载体法将该片段接入克隆载体pUC19中并测序,结果表明武威地区分离株与Ⅰ型株HCV-Ⅰ和Ⅱ型株HCV-HeBei在该基因区段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6%/95.4%、97.3%/97.4%,属于Ⅱ型株。  相似文献   

10.
11.
测定7 例慢性 H B V 携带者 H B V 基因组全序列,经同源性比较,确定基因型。2 例基因型为 B 型,余均为 C 型;血清型adr 4 例,adw 3 例。各序列间 X 基因差异最大。未见 A1896 、 T1762 A1764等重要位点的变异。结合已有的2 株 H B V 中国流行株全基因序列,初步建立以中国流行株序列为基础的 H B V 标准序列,该标准序列与国外标准序列仅有22 个位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PCR 方法从丙型肝炎病毒(HCV)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两段DNA 片段,即HCV 基因组非结构NS3区抗原基因(约0.7 kb)和核心抗原C区抗原基因(约0.6 kb)的cDNA 片段。在两段cDNA 间加入连接肽Ser- Pro- Gly- Ser 的密码子序列,构建成融合抗原基因NS3- C。将该融合基因与衣藻叶绿体基因atpA 的启动子和rbcL 基因的3′末端连接,得到丙肝病毒融合抗原基因NS3- C表达盒,再将该表达盒与选择标记基因aadA 表达盒和衣藻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连接,构建成衣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SS6。基因枪法转化衣藻叶绿体,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转化再生的单藻落,对转基因衣藻的PCR 和Southern 杂交分析表明,融合抗原基因NS3- C已整合到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HBV具备改造作为肝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基本条件---天然嗜肝特异性,能够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反复感染,病毒本身对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够携带外源基因并被包装成病毒颗粒;能够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但由于基因结构复杂,目前改造的HBV载体均存在载容量小、复制包装效率低及安全性差等缺点。就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前HBV感染动物模型各有局限,无法全面研究HBV。拟建立人HBV血清感染Babl/c乳鼠的动物模型,以便于研究HBV感染与乳鼠免疫力低下的相关性。方法:将20只Babl/c乳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PBS组及空白组,通过高压水动力尾静脉注射法将人HBV血清、正常人血清、PBS注入各组乳鼠体内,记录接种后乳鼠体温及体质量。于接种后第7、15、30 d采集血清标本,应用ELISA检测HBs Ag、HBe Ag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浓度。结果:接种后各组小鼠体温及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中共4只乳鼠可检测到HBs Ag为阳性且维持时间长达30 d,但HBe Ag均为阴性,HBV DNA浓度均未达500 IU/ml;余下各组检测HBs Ag、HBe Ag均为阴性。结论:通过高压水动力尾静脉注射法接种人HBV血清,可成功使Babl/c乳鼠感染HBV。本实验证实乳鼠免疫力低下,HBV血清进入体内未能有效清除,对HBV存在易感性,为建立HBV感染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可用于研究HBV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云南首次分离到的Sindbis病毒进行了滤过试验,耐酸耐醚试验、致细胞病变、动物敏感性试验、血压 凝特性、空斑和毒力等试验研究,结果符合披膜病毒科的病毒特性。交 因抑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空斑减小中和试验进一步证实为甲病毒属的Sindbis病毒,其空斑纯化株的生物学特性也与原株相符,纯化株的制备为该株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了条件。云南Sindbis病毒的首次分离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对我省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及爆发型肝炎中,大约10~20%的病人不属于已发现的A~E型肝炎,提示存在新型肝炎病毒。在美国1995年第46届医学年会上,已有了一些有关庚型肝炎病毒(HGV)分子生物学及庚型肝炎血清学方面的摘要报道。1996年初L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伊犁地区汉、维两个民族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汉族及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慢性HBV感染患者各50例,患者均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确诊存在天然HBV耐药基因(耐核苷酸类药物),观察HBV耐药基因分型特点及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的情况。结果:汉族HBV感染患者的耐药基因型集中于B、C型,且以C型为主,而维族以D型为主,两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在rt204位点变异明显,而维族在rtn236t、rta181v/t+rtn236t位点变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疆伊犁地区天然HBV病毒耐药基因患者中,汉族及维族耐药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变异靶点,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8.
利用RT-PCR技术对我国广州地区急性性戊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分离株G93-1、G93-2、G93-3和G93-4基因组聚合酶区部分核苷序列进行检测,PCR阳性产物经纯化、克隆后测定。结果G93-1、G93-3和G93-4株病毒的这段序列完全相同,且与我国新疆暴发流行的HEV87A株及HEV代表株的同源性为100%;而G93-2株与它们的差异较大,同源性只有79.9%;但是,它与1997年厦门地区急  相似文献   

19.
庚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扩增出HGVE2全基因,克隆进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E2,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落,抽提大分子质粒DNA,获得含HGVE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转染昆虫草地夜蛾Sf9细胞,出现细胞病变后,收集含有重组病毒颗粒的培养上清,重新感染草地夜蛾Sf9单层细胞及甜菜夜蛾幼虫,分别收集Sf9细胞和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的血淋巴细胞,进行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表达的融合蛋白带,经亲和层析进行蛋白纯化,用ELISA方法检测各类血清标本,初步研究HGVE2糖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