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又叫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并且随着宫颈癌筛查及预防的普及,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已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随访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非洲、亚洲以及南美洲,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包括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放疗,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手术方式及放化疗方式都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还出现了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及疫苗预防等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侯彩英  宫荣杰  姚元庆 《生物磁学》2011,(21):4182-4186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非洲、亚洲以及南美洲,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包括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放疗,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手术方式及放化疗方式都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还出现了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及疫苗预防等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探索与研究新靶点成为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本文将介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 SPOP的结构、功能,探讨调控和影响SPOP的因素以及SPOP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情况和相关底物.重点围绕SPOP的下游三条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介导的信号通路、溴结构域和端外蛋白(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protein,BET)通路及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3 (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ZBTB3)通路,对它们抑制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SPOP作为新的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提...  相似文献   

6.
黄玉红  冯茜茜 《蛇志》2012,24(3):299-301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女性。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0万人左右[1]。近几年国内外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有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2]。目前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尽管开腹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传统方式,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妇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单孔腔镜技术,到2005年美国FDA批准应用于妇科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子宫内膜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围绕以上几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最新观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每10万妇女中就有15~25位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指源自子宫内膜的癌症,其病因是由于细胞的异常生长,并且具有了能够侵袭或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子宫内膜癌最常发生在更年期之后,组织病理学上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子宫内膜上皮癌,其比例超过80%.约20%左右的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相关.子宫内膜癌一般通过子宫内膜刮除术,取得子宫内膜的活体组织进行诊断.目前的治疗以手术移除子宫为主,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增殖浸润及紫杉醇耐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Cbioportal、TCGA和CPTAC数据库分析BMI1基因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接着对人宫颈癌组织样本和人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中BMI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低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MI1下游调控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此外,通过细胞功能实验研究了BMI1在宫颈癌HeLa及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中的功能。最后,通过实验评估siBMI1联合紫杉醇治疗的协同抗生长作用。结果 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BMI1在1.5%的子宫颈癌患者及1.9%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增、错义及剪接突变。此外,高mRNA水平的BMI1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相关,且高蛋白质水平的BMI1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及较低的生存率相关。进一步的免疫组化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MI1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病理分化及浸润深度相关。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BMI1过表达导致HeLa及HEC-1-A细胞对多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其中包括紫杉醇。为了进一步分析BMI1与紫杉醇耐受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I1敲除后HeLa及HEC-1-A细胞中BMI1下游因子的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随着BMI1的敲低而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则显著升高。此外,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体外过表达BMI1可促进HeLa及HEC-1-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BMI1低表达的HeLa及HEC-1-A细胞对紫杉醇更敏感。结论 BMI1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BMI1的下调通过调控凋亡通路使CC和EC细胞对紫杉醇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杨婷  张贝贝  解伟  王进 《生命科学》2022,(11):1368-1377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位居第一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结合其他药物治疗。耐药性大大降低了化疗的成功率,从而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早期和低危疾病患者预后良好,而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极差。目前,现有药物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潜在的新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靶点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与肿瘤和代谢疾病的发生均有密切联系。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共同维持乙酰化水平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因细胞内外环境刺激而打破,直接导致癌症(如子宫内膜癌)发生。缺乏孕激素抵抗的过量雌激素和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代谢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的两大易感因素,乙酰化修饰对二者的影响,间接引起子宫内膜癌发生。  相似文献   

12.
黄彤辉  孙晓红 《蛇志》2014,(1):75-77
<正>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全球女性中,宫颈癌为第三大常见肿瘤,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据最新统计显示,宫颈癌每年新发生病例约52万,死亡病例约28万,其中8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每年新发生病例约14万,并逐渐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2]。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肿瘤发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和信号通路被证明与肿瘤的形成相关,其中Wnt/β-catenin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循环系统的脂联素浓度与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这些恶性肿瘤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脂联素是在其受体(AdipoR1和AdipoR2)的介导下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相关实验发现,AdipoR1/R2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因此针对脂联素的研究可能揭示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阴道炎症是妇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不同年龄和种族的妇女均可患病。近年来,阴道炎症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第一。虽然高危型HPV感染很常见,但是宫颈癌的发病率却并不高,这是因为若缺乏协同因素作用就不会有宫颈癌的发生。目前认为阴道炎症除了与阴道黏膜被破坏、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有关外,还与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阴道炎症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就阴道炎症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基因改变致癌的研究成为热点。国内外研究报道发现:PTEN(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是目前已知的子宫内膜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常发生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对其突变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并为子宫内膜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另外,研究发现,PTENP1(PTEN的假基因)转录调控PTEN的表达,被认为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就PTEN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情况、临床意义及PTENP1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术后排气以及排便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尿残余量、排气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或降低(P0.05)。两组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血便、腹泻、尿路感染、尿失禁、尿频尿急,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保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建立可持续、合理、有效的普查方法,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筛查(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白和Lugol碘溶液检测法、阴道镜检查、病毒-HPV检测,本文就当前各种筛查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与细胞间粘附作用的丧失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claudin-7和β-catenin在正常、增生和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laudin-7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claudin-7的表达依次减低,阳性率分别为96.7%,66.7%和39.5%,三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β-catenin在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异位表达率分别为40.7%和74.4%,均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3%)(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1)。在子宫内膜癌中,claudin-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β-catenin的异位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Claudin-7的表达和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13,P〈0.01)。结论Claudin-7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此过程中claudin-7逐渐缺失以及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可能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且HPV感染具有显著的特点,因此,预防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主要途径。已明确性行为是促进HPV感染最重要的辅助因子,个体免疫力低下及年龄因素亦是促进HPV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在全球逐渐开展的预防措施包括对常见的高风险HPV类型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及包括HPV检测在内的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已经在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程序中的应用。由于HPV的感染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我们需要针对各地区的特点以完善相应的宫颈癌筛查程序,从而为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