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GABA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GABA对大鼠海马脑片急性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用胞外记录的电生理技术,观察GABA对急性缺氧后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1)GABA可明显延迟PV的消失,但对PS却无影响;(2)给予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以及Cl^-通道阻抗剂NPPB可阻断GABA的保护作用。结论:GAB可提高海马脑片耐缺氧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ABA通过GABAA受体提高Cl^-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低氧预适应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耐缺氧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T  Yu S  Ding AS  Wang FZ  Fan M 《生理学报》2001,53(1):72-74
本研究对整体大鼠进行了模拟不同海拔高度(3000、5000m)的低氧预适应,然后观察了急性致死性缺氧对这些大鼠海马脑片诱发群锋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低氧预适应的大鼠其海马脑片在给予急性缺氧后,CA1区缺氧损伤电位(hypoxic injury potential,HIP)出现时间以及突触前排放(presynaptic volley,PV)消失时间均明显延迟;其中5000m预适应组的延迟程度比3000m组明显。复氧后,PV的恢复率在3000m和5000m低氧预适应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提示,整体动物的低氧预适应可以增强离体海马脑片神经元的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电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脑缺血/缺氧损伤研究领域,离体海马脑片的应用日益普遍,在海马脑片缺氧过程中,发现CA1区诱发群锋电位及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消失后又自行恢复,这就是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电位,本文介绍了HIP的电生理特性,代表的意义及可能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低氧下海马脑片突触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福庄  丁爱石 《生理学报》1994,46(6):529-538
本文采用大鼠海马脑薄片的诱发电位,观察低氧下突触功能的变化,并于一侧脑片灌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另侧作对照,比较双孔脑片诱发电位的异同,结果显示,电刺激CA3区的chaffer侧支,可在CA1区锥体细胞发突触前排放和突触后群峰电位。低氧时PS迅速减小并逐渐消失,部分脑片出现低氧损伤电位。经CGRP灌流的脑片低氧后电拉开始减小与完全消失的时间均向后推迟,HIP出现减少或延迟,恢复给氧后,CGRP组脑片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氧模型,观察了Ca2 和氯胺酮对海马脑片Ca2 /CaMPKⅡ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缺氧对神经元胞外谷氨酸堆积的影响。结果如下:(1)有钙或无钙培养时,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但前者比后者酶活性下降更显著,提示外ca2 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海马脑片在体外缺氧30min,谷氨酸在胞外的堆积增加2倍多。(3)单纯过量外源性谷氨酸能引起酶活性显著下降,提示脑缺氧时酶活性的抑制与兴奋毒性有关。(4)氯胺酮对缺氧和单纯外源性谷氨酸所诱导的酶活性抑制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脑缺氧引起酶活性下降与NMDA受体介导有关。我们的结论是:脑缺氧时该酶活性的抑制是与下列途径有关:谷氨酸→NMDA受体→Ca2 →Ca2 靶酶。  相似文献   

6.
钙离子在海马脑片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海马脑片缺氧模型,观察了无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以及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缺氧后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诱发群锋电位(PS)的影响。发现用无钙与高镁人工脑脊液灌流脑片,可显著促进脑片缺氧后PS的恢复,而尼莫地平对缺氧脑片PS的恢复则无明显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钙离子参与海马脑片缺氧后神经元及其突触传递的损伤过程,而电压敏感性钙通道L亚型在缺氧损伤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Na^+/Ca^2+交换抑制剂在大鼠海马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分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为标本,分别采用微电极记录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单个神经元[Ca2+]i的方法,研究Na+/Ca2+交换抑制剂Benzamil对缺氧后海马脑片损伤以及海马神经元[Ca2+]i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先用Benzamil(50μmol)灌流的海马脑片缺氧后PV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提示其可延缓海马不可逆缺氧损伤的发生;共聚焦测[Ca2+]i实验进一步发现,急性缺氧可诱导海马神经元[Ca2+]i迅速升高,而Benzamil(20μmol)能显著抑制缺氧引起的[Ca2+]i升高。上述结果表明,抑制神经元Na+/Ca2+交换活动可提高海马脑片抗缺氧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Ca2+]i升高有关,由此推测Na+/Ca2+交换体参于大鼠海马脑区缺氧损伤,它可能是导致缺氧后神经元[Ca2+]i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TFP)抗缺氧脑损伤的作用,应用海马脑片胞外记录技术和高效液相检测技术,研究了TFP对缺氧时脑片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s, PS)以及脑片孵育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50 滋mol/L TFP灌流的脑片,缺氧后PS的平均消失时间与缺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复氧后脑片PS的平均恢复程度为52.8%±14.3%,与缺氧组20.5%±9.8% 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时,TFP也可显著地抑制缺氧所致脑片孵育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增加(P<0.05)。由此可见,TFP对脑缺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钙离子在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用海马脑片缺氧模型,观察了无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以及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缺氧后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诱发群锋电位(PS0的影响。发现用无钙与高镁人工脑脊液流脑片,可显著促进脑片缺氧后PS的恢复,而尼莫地对缺氧脑片PS的则无明显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钙离子参与海马脑片缺氧后神经元及其突触传递的损伤过程,而电压敏感性通道L亚型在缺氧损伤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整体动物、离体海马脑片、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参皂甙Rb3抗缺血低氧性脑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①在密闭三角烧瓶中观察小白鼠低氧存活时间。②在离体海马脑片上观察顺向群锋电位(OPS)的恢复率、恢复程度及低氧损伤电位(HIP)出现率。③低压舱作为全脑低氧模型,采用NADPH-d法,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④采用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低氧模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总NOS、结构型一氧化氮舍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①小白鼠低氧存活时间人参皂甙Rb3组较正常组明显延长,并具有剂量依赖性,以10mmol/L组最为显著。②人参皂甙Rb,对海马脑片缺血时CAl区诱发场电位的影响:对照组海马脑片模拟缺血时全部出现HIP,复氧供糖1h后OPS恢复率为0%,OPS恢复程度平均为缺血前的5,42%。使用人参皂甙Rb3后,HIP出现率明显下降,复氧供糖1h后OPS恢复率、OPS恢复程度均增加,以60μmol/L作用最为显著。③人参皂甙Rb3使海马CAI区锥体细胞层NOS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下降。④人参皂甙Rb3能使细胞外液中LDH的漏出减少、总NOS、iNOS活性下降。结论:人参皂甙Rb,对缺血低氧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低氧损伤时细胞膜通透性,减少NOS表达,抑制NOS的活性,尤其是诱导型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四乙铵对缺氧时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李凤敏徐淑梅沙日娜1(天津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天津300070,天津职工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天津300052)海马脑片缺氧后,CA1区锥体神经元诱发群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呈现出一个特征性的时...  相似文献   

12.
人参与丹参的抗脑缺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药人参与丹参在我国的药用历史都很久。一些研究表明 ,人参制剂有抗缺氧作用 ,人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人参皂甙具有抗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同样 ,丹参亦具有抗缺氧及抗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 ,并且临床上已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然而 ,人参与丹参抗缺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人参亦尚未用于临床防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本课题结合整体动物及离体海马脑片的低氧实验 ,以比较人参与丹参的抗脑缺氧作用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人参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药剂 人参及丹参制剂由上海海洋水下…  相似文献   

13.
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电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在海马脑片采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了缺氧损伤电位(HIP)的电生理特性,并研究了其产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①HIP是突触在缺氧过程中功能暂时恢复的反应;②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HIP出现时间前移,持续时间缩短;③HIP的出现表明突触功能的丧失发生在突触膜损伤之前,其消失代表突触传递不可逆性损伤的发生,即突触膜损伤的开始;④大剂量腺苷不能阻止HIP的产生,表明HIP的出现不是由于腺苷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刺激Schaffer侧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_1区的突触前排放(presynaptic volley,PV)和突触后群锋电位(population spikes,PS),观察缺氧后PS和PV的变化及复氧30min后脑片PS的恢复,缺氧持续到PV消失1,2,3或4min,复氧后脑片恢复率分别为100%,11.5%,0%,0%。可见,缺氧后 PV 消失2min为损伤的关键时刻。提前1min终止缺氧,全部脑片的PS可以恢复,延迟1min终止缺氧,则全部脑片的PS不能恢复。这种方法是根据每个脑片的电反应确定其总的缺氧时间,故每个脑片的缺氧时间略有变动。与每次采用相同缺氧时间的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脑片恢复率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均较好。用此方法发现美西律10和100μmol/L能增加复氧后PS恢复率,对突触功能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缺氧或缺血能造成脑组织损伤,通常认为这是由于脑的能量代谢衰竭、继发性局部血流失调,或某些自由基团的毒性所致。最近的研究表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脑缺氧或缺血导致脑损伤中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为研究中风、围产期窒息和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等缺氧或缺血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海马神经元受到缺血或经过一次癫痫发作,都能引起相似的神经元损伤。Rothman 通过对胚胎鼠的海马神经元的研究,认为缺血或癫痫都可引起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在离体海马组织的培养中,在起初48小时内,神经元对氰化物或缺氧不敏感。两周后,神经元之间出现了突触联系,并呈现自发电活动。这时,接触氰化物1小时,培养的神经细胞就出现较大的空泡,以后,多数神经元发生退变。如果预先用高浓度的  相似文献   

16.
海马脑片抗癫痫药物研究的离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离体海马脑片癫痫样放电模型并用于抗癫痫药物研究。方法:在豚鼠海马脑片上灌流青霉素建立颠阗痫样放电的离体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两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对癫痫样放电的对抗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在海马脑片上灌流致痫药物可建立一个较好的离体组织癫痫样放电模型,苯的对抗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在海马脑片上灌流致痫药物可建立一个较好的离体组织癫痫样放电模型。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在一定浓度下均有显著对抗癫痫样放电的作用,且与整体实验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有离体脑片模型具有实验手段简单,方法灵活,易于建立药物量效关系等优点,可用于抗癫痫药物筛选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钩藤对致痫大鼠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钩藤对癫痫模型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影响。方法以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脑片旁滴注给药,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钩藤对癫痫模型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诱发群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的影响。结果给予钩藤后使致痫大鼠海马脑片PS幅度平均降低27.64%,平均8.71min恢复(n=14,P<0.01)。结论钩藤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顺向诱发PS幅度,提示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具有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12 d的两组(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培养神经元,同时置于缺氧环境(0.9L/LN2,0.1L/LCO2)中培养2、4、8和12 h. 分别观察它们的形态变化和神经元存活数,并用抗rhIL-1β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后IL-1β表达较对照组减弱,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使海马培养神经元对缺氧产生耐受 ,其中IL-1β表达降低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对缺氧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第 1期尾加压素对常氧及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田 宏 杜军保 张宝红等 (1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埃他卡林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解卫平 王 虹 汪 海等 (4)…腓深神经对最后区心血管中枢活动的调节作用周苏娅 朱一平 高 峰等 (7)……………………………血管钠肽抑制低氧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于 军 朱妙章 陈宝莹等 (8)…………………缺氧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iNOSmRNA表达的影响范有明 高钰琪 张国斌等 (1 2 )……………GABA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赵 …  相似文献   

20.
大鼠海马脑片缺氧诱导Ca^2+/CaMPKⅡ活性抑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裴林  纵艳艳 《生理学报》1997,49(1):61-66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氧模型,观察了Ca^2+和氯受酮对海马脑片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缺氧对神经外谷氨酸堆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