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IAS3α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过表达PIAS3α蛋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NA3.1(+)-HA-PIAS3α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以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外源PIAS3α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构建PIAS3α真核表达质粒,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外源性PIAS3蛋白质DU145细胞中获得表达.分析目的 蛋白质过表达后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在DU145细胞中过表达PIAS3α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而S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比率增加.结论 过表达PIAS3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是一种前列腺癌相关肿瘤抗原,也是一种GPI(gly-cosyl phosphatidylinositol)锚定蛋白,通过其C端的GPI锚定结构锚定到细胞膜表面.PSCA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较低,提高的PSCA表达伴随着增加的肿瘤分期、分级以及雄激素非依赖性和转移癌的形成,且不随癌症进展而降低,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抗原.动物实验显示,PSCA抗体和疫苗可能在前列腺癌免疫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ERRα对前列腺癌细胞E-cadherin(上皮细胞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构建稳定下调ERRα表达的DU145-sh ERRα和PC-3M-sh ERRα前列腺癌细胞模型,同时用ERRα特异性抑制剂XCT790抑制其活性,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将PC-3M-sh ERRα细胞和PC-3M-scramble对照细胞用荧光素酶标记后原位注射小鼠前列腺,8周以后通过体内成像系统检测原位瘤的形成及其体内转移情况。结果:基因沉默ERRα表达水平和用其特异性抑制剂XCT790处理DU145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PC-3M-sh ERRα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由其构建的6只原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没有发生转移,而由对照组细胞构建的7只原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有4只发生了转移。结论: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下调ERRα的表达水平抑制其E-cadherin的表达和体内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其特异结合肽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反转录 PCR从人前列腺癌细胞中克隆了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PSCA)基因 ,在大肠杆菌中利用pQE30载体对截断型PSCA基因进行了可溶性表达。蛋白纯化后 ,利用噬菌体随机展示 12肽库筛选了PSCA蛋白的特异结合肽 ,通过与EGFP蛋白的耦联表达验证了结合肽的特异性。此特异结合肽的获得 ,为进一步研究针对PSCA的前列腺癌靶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效应,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能自发杀伤靶细胞,抵挡恶性肿瘤和病原的入侵,参与免疫监视和抗肿瘤应答免疫。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主要由来源于抗体的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 Fv)的胞外识别区和来自于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CD3ζ组成,能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和通过胞内的信号传导区域激活淋巴细胞,增强淋巴细胞的靶向性和活性,从而杀伤多种肿瘤。目前大多数的CAR研究都集中在T细胞,但巨额的花费、额外的毒性等都极大地限制了CAR-T细胞的广泛应用。CAR-NK细胞因能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主要阐述CAR-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免疫治疗研究和NK细胞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的发展颇为瞩目,嵌合抗原受体T(CAR-T)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对血液系统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自然杀伤细胞(NK)是人体固有免疫的一类重要细胞,其不同于T细胞的非特异性识靶及杀伤机制吸引科学家将工程CAR-T技术沿袭并用于嵌合抗原受体NK(CAR-NK)改造。目前,无论在体外细胞模型还是小鼠动物模型中,CAR-?NK均显示出良好的肿瘤杀伤效果。最新的临床研究显示,CAR-NK细胞对血液系统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实体瘤效果尚待验证。与CAR-T细胞疗法一样,CAR-NK也有问题亟需解决,但是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其自身优点预示CAR-NK细胞在实体瘤治疗方面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药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草药,鸦胆子苦醇是来源于鸦胆子的主要成分。该研究探讨了鸦胆子苦醇(brusatol)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鸦胆子苦醇对不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以及不同浓度的鸦胆子苦醇对DU14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鸦胆子苦醇处理DU145细胞后所发生的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PI单染及AnnexinV-FITC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个凋亡率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测定鸦胆子苦醇对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鸦胆子苦醇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0.27±0.04)μmol·L-1;鸦胆子处理DU145细胞后,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周期图中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比例增加,FCM检测鸦胆子苦醇作用24 h后凋亡图中,可见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鸦胆子苦醇处理后可使磷酸化的p38和JNK表达增加,使磷酸化的ERK表达降低。鸦胆子苦醇能显著抑制DU145细胞增殖,诱导DU145细胞凋亡。磷酸化的P38和JNK的表达增加,但磷酸化的ERK表达下降,这表明MAPK途径的活化可能是鸦胆子苦醇对DU145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之一。因此,鸦胆子苦醇是潜在的抗前列腺癌药物,有必要进一步在动物水平阐明其抗前列腺癌活性。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是最早发现于前列腺癌的GPI锚定的细胞膜蛋白,PSCA的在正常或肿瘤细胞中的具体的病理生理功能还不清楚。PSCA在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肿瘤中表达增加,相反在食管癌和胃癌中表达降低可能在胃上皮中发挥肿瘤抑制功能,PSCA发挥致瘤和抑瘤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与细胞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除此之外,PSCA作为肿瘤的免疫治疗的靶点也显示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因此PSCA不仅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也是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的候选靶蛋白。本文对PSCA的功能和在前列腺癌以及其他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未来PSCA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环境,利用缺氧相关的启动子,设计和制备在缺氧环境中诱导表达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研究缺氧条件下其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者通过基因合成缺氧启动子(5H1P)和CAR的DNA片段,利用酶切方法将其插入到慢病毒载体中,然后感染T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oCl_2构建缺氧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oCl_2未诱导组CAR有42%的弱阳性表达,诱导后阳性率增加到84.4%,且荧光强度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诱导组比不诱导对照组抗肿瘤效果更好。综上所述,该实验成功构建了靶向PSCA的缺氧诱导型CAR-T,使其在缺氧的环境中效能增强,这为CAR-T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及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miR-182的表达,并探讨下调其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3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3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前列腺正常上皮RWPE-1细胞、前列腺癌PC-3、LNCa P和DU145细胞中miR-182的表达,进一步采用Lip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miRNA-182 inhibitor和阴性对照miRNA于PC-3细胞后,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FOX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8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182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LNCa P和DU145中的表达均高于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RWPE-1(P0.05),其中PC-3细胞中miR-182表达水平最高。转染miRNA-182 inhibitor至PC-3细胞成功下调miR-182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强,FOXO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EGF和p53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2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呈高表达,下调miR-182的表达可能通过增加FOXO1的表达并减少VEGF和p53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FSCN1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水平影响及机制。方法以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为对照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LNCaP、DU145和PC-3细胞中FSCN1 mRNA及蛋白表达;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DU145细胞分为si-FSCN1组(靶向抑制FSCN1的小干扰RNAs转染DU145细胞)、阴性对照组(随机序列转染DU145细胞)及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siRNA转染48 h,Western blot检测FSCN1、PCNA、NF-κB p65、p-NF-κB p65、IKKα和p-IKKα的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RWPE-1细胞比较,LNCaP、DU145和PC-3细胞中FSCN1 mRNA(1比2.561±0.189、7.183±0.882、4.796±0.567、4.796±0.567)及蛋白表达(0.053±0.007比0.217±0.013、0.654±0.058、0.316±0.035)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FSCN1组FSCN1表达(0.473±0.052比0.086±0.010)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i-FSCN1组比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活力(0.302±0.033比0.787±0.069、0.764±0.063)均升高,凋亡率(24.54﹪±1.47﹪比3.04﹪±0.36﹪、3.28﹪±0.40﹪)和ROS相对荧光强度(90.04±5.73比47.88±3.62、49.62±4.11)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i-FSCN1组比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CNA(0.255±0.032比0.654±0.062、0.631±0.058)、NF-κB p65(0.092±0.011比0.296±0.032、0.318±0.037)、p-NF-κB p65(0.042±0.008比0.155±0.018、0.151±0.016)、IKKα(0.112±0.01比0.172±0.020、0.192±0.023)和p-IKKα的蛋白表达(0.051±0.005比0.102±0.011、0.091±0.009)均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0.206±0.018比0.074±0.009、0.085±0.010)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力、凋亡率、ROS水平及FSCN1、PCNA、Cleaved caspase3、NF-κB p65、p-NF-κB p65、IKKα和p-IKKα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FSCN1基因表达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活力及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ROS水平升高及NF-κB信号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能够促使肿瘤细胞DU145凋亡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衍生物TRSP10,并在体外研究其对DU145细胞的抑制效应。以重叠延伸PCR方法合成TRSP10基因序列,并插入高效表达的质粒载体p KYB-MCS的NdeⅠ和SapⅠ酶切位点之间,优化融合蛋白诱导表达的条件,建立了从载体构建到重组菌表达、制备的工艺技术条件。MTT法检测TRSP10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ER2566诱导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的最佳条件是诱导剂IPTG浓度为0.8 mmol/L、诱导表达温度37℃、诱导表达时间8h。利用IMPACT系统及HPLC技术纯化制备TRSP10,得到产物纯度达到96%,质谱鉴定确定其分子质量为3.59k Da,与理论值相符;体外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TRSP10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5,10,20,40μmol/L TRSP10及10μmol/L TNFα阳性对照处理后48h抑制率分别达到11.40%,22.97%,33.26%,48.35%及42.50%。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杀伤性免疫细胞,在细胞免疫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嵌合抗原受体(CAR)是一种人工修饰的融合蛋白,它可以通过胞外区特异性识别肿瘤并激活胞内区信号域。CAR-T细胞在临床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NK细胞比T细胞在CAR其相对于T细胞的优势,并就NK细胞的来源、CAR-NK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存在的挑战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系列含有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主要T细胞表位的多拷贝异种化融合基因片段,并分别在人胚肾293T细胞中表达。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合成单拷贝异种化PSCA基因片段PSCA1,随即应用同尾酶法将该片段串联形成2、3、4拷贝异种化PSCA基因片段PSCA2、PSCA3和PSCA4,并将上述4种基因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Fc-GPI中,构建最终目的片段1~4拷贝异种化PSCA-Fc-GPI(即PSCA1-Fc-GPI~PSCA4-Fc-GPI),随即分别将重组质粒pCI-PSCA1-Fc-GPI~PSCA4-Fc-GPI体外转染293T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测序证实PSCA1片段与设计一致,酶切鉴定证明目的基因片段PSCA1-Fc-GPI~PSCA4-Fc-GPI构建成功;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在293T细胞中1~4拷贝异种化PSCA融合基因片段均获得较好表达。结论:构建了目的基因片段PSCA1-Fc-GPI~PSCA4-Fc-GPI,为以PSCA为靶抗原的抗前列腺癌DNA疫苗的构建及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为细胞膜表面抗原,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低表达,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是前列腺癌治疗的理想靶标,近年来以PSCA为靶点的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我们简要综述以PSCA为靶点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1(KLRK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 不同剂量的黄芪水煎剂制备黄芪含药血清。NK92MI细胞与不同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及对照血清孵育12 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释 放测定法检测NK 细胞对靶细胞YAC-1 的杀伤活性,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KLRK1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 黄芪含药血清刺激12 h后NK 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KLRK1 表达显著升高。结论:黄芪含药血清能活化NK 细胞,其机制可能 与其激活KLRK1 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1(KLRK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黄芪水煎剂制备黄芪含药血清。NK92MI细胞与不同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及对照血清孵育12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测定法检测NK细胞对靶细胞YAC-1的杀伤活性,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LRK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刺激12h后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KLRK1表达显著升高。结论:黄芪含药血清能活化NK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KLRK1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环状RNA circRNA-1565的表达及鉴定。方法:培养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RWPE-1)、4种前列腺癌细胞(22RV1、LNCap、PC-3、DU145),提取总RNA,采用RT-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circRNA-1565的表达,并对其进行成环性验证及细胞内亚定位实验,进行差异比较。结果:circRNA-1565在正常前列腺细胞系(RWPE-1)中表达量极低,在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在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且circRNA-1565是一条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的具有有效环状结构的RNA分子。结论:circRNA-1565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可能会通过mi RNA sponge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达本胺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设置西达本胺浓度分别为4、8、16、32和64μmol/L的5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西达本胺),分别处理DU145、PC3细胞不同时间,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Bax、Bcl-2、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西达本胺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随着西达本胺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DU145、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正相关(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对照组和16、64μmol/L西达本胺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24%、50.23%;随着西达本胺浓度的增加,Bcl-2的表达呈下调趋势,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呈上调趋势,呈剂量正相关。结论:西达本胺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Bax、Bcl-2、caspase-3及caspase-9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155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anti-miR-155抑制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中miR-155水平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p53和p21蛋白及CDK2和cyclin蛋白和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U145和PC-3细胞转染anti-miR-155后,G2/M期细胞阻滞,S期细胞数比例显著增加(P0.05),p53和p21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CDK2和cyclin E蛋白和m 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iR-155可影响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周期,可能与其调节p53、p21及其下游的CDK2和cyclin E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