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20例GDM患者分为正常妊娠组、糖耐量异常组及GDM组,各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空腹血糖(FPG)、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结果:正常妊娠组和糖耐量异常组FPG及G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耐量异常组比,GDM组FPG、GCT、HbAlc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HbAlc阳性率在正常妊娠组、糖耐量异常组和GDM组中分别为2.5%、25%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在GDM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分别为80%、95%、90%、95%.结论:HbAlc用于诊断和监测妊娠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快速、简便、实用、取血量少,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微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一项良好的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观测及疗效指标,已被多数临床实验室采用.但由于精确测定HbA1C的方法需要贵重的仪器设备,不适合普通实验室使用.采用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BIO-RAD试剂)测定了80例正常人群及65例胰岛素依赖与非依赖型DM患者的全血HbA1C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一般性评价:5个非DM与5个DM标本各重复测定10次,平均CV值为1.2%,HbA1C浓度为4.8%,8.9%,15.3%时回复实验均值为104.2%.该方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且简便易行.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群的HbA1C范围4.6%±2.3%,非胰岛素依赖型DM患者测定值8.3%~15.2%,胰岛素依赖型DM患者测定值8.5%~22.4%.住院治疗的患者HbA1C平均水平比非住院治疗者低5.7%.HbA1C水平的高低及维持时间的长短与患者的DM相关症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可预示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0~2011年相继推荐其为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并采用Hb A1c≥6.5%作为临床诊断切点.中国关于Hb A1c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国家化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质量与国际标准法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种群之间的差异性,国际标准所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切点,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为此,本文综述了:a.Hb A1c的测定标准法,简介了国际及国家标准法的发展建立,以及两类标准方法的相互关系;b.Hb A1c的临床检测,概述了亲和层析法、免疫法及酶法在其测定中的应用;c.Hb A1c的即时检测,介绍了数种商业化即时检测仪的信息.旨在为促进国内Hb A1c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家用化Hb A1c检测仪的设计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空腹血葡萄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肝病人群中糖尿病(D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42例未诊断为DM的对象同时检测FPG和HbA1c.分别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糖尿病标准(FPG-≥ 7.0 mmol/L)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新标准(HbA1c≥ 6.5%),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DM和非DM组),比较2个检测指标在诊断DM中的差异.以FPG为诊断DM的金标准,计算HbA1c诊断DM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等诊断性能.结果:FPG均值在2种标准诊断的DM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标准诊断的非DM患者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均值在2种标准诊断的DM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标准诊断的非DM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S)为100%.特异度(Sp)为93%,阴性似然比(-LR)为0.00和阳性似然比(+LR)为14.29.结论:HbA1c在肝病人群中诊断糖尿病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统计学分析HbA1c与FPG、2hPG的相关性;分析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FPG、2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HbA1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相关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糖尿病组20例40眼,男12例,女8例;糖尿病病程为5~10年;对照组20例40眼,男14例,女6例,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应用相关生化仪检测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HbA1C)。比较两组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包括黄斑中央厚度(CPT),黄斑中心凹下厚度(SCMT),黄斑容积(TMV),分析糖尿病组黄斑区厚度与相关生化指标的HbA1C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所选患者黄斑区厚度比正常组大t=4.0772(P0.01),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呈正相关t=3.927(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有利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之珍  胡晓武  许霞  杨飞  孙晓祥 《生物磁学》2011,(21):4123-412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统计学分析HbAlc与FPG、2hPG的相关性;分析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HbAl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lc水平对2型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6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7例,HbA1c<7.0%)及血糖控制不良组(102例,HbA1c≥7.0%),并选择同期83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光冈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HbA1c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组以及血糖控制不良组对象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依次降低,肠杆菌数量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肠球菌数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356,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紊乱相互影响,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食蟹猴群体的HbA1c水平并建立其背景数据库。方法采集后肢静脉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6只(雌性88只;雄性88只)食蟹猴的HbA1c值。结果雄性食蟹猴的HbA1c平均值高于雌性食蟹猴(4.80%±0.56%vs.4.61%±0.55%),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HbA1c统计结果发现,青年组雌雄性食蟹猴的HbA1c平均值均高于老年组,两个年龄段间的雌性和雄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年组雌性与雄性和其他年龄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食蟹猴HbA1c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HbA1c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入组时HbA1c水平及GSP水平差异。并根据改良Ran Kin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50例)及重症组(30例),对比两组间入组时HbA1c水平及GSP水平差异。并对观察组入组时HbA1c水平及GSP水平与治疗前后改良Ran Kin评分差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bA1c水平及GS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症组HbA1c水平及GSP水平同样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同时观察组入组时HbA1c水平及GSP水平与治疗前后改良Ran Kin评分差值存在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组时HbA1c水平及GSP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用于与评价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842例进行糖尿病筛查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研究对象HbA1c(糖化血红蛋白)、GA(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析HbA1c、GA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参加研究的受检者BMI为(24.32+3.61)kg/m^2,收缩压为(128.11±18.25)mmHg,舒张压为(82.41±11.07)mmHg,空腹血糖(6.05±1.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97±4.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7±1.13)%,糖化血清白蛋白(17.82±4.53)%。NGT组、IGR组和DM组三组HbA1c、GA比较不全相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也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对象HbA1c、GA、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这四个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bA1c和GA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有应用价值,值得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 dalbumin,GA)作为反映近期(2周内)血糖控制总体水平的指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间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23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1日指尖血糖谱均值(MBG)、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并对其中92例住院近2周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6天及12天复查上述指标。结果:GA与HbAlc(r=0.791),FPG(r=0.541),2hPG(r=0.456),MBG(r=0.401),均呈正相关(P均0.01);患者入院6天检测GA为(27.1±5.45)%,入院12天为(22.77±4.34)%,均显著低于入院第一天的(30.31±6.75)%(P0.01);入院6天和12天,患者的GA较入院时分别下降3.12%和7.54%(P0.01);HbAlC分别下降0.31%和0.78%,GA下降降幅显著大于HbAlc(P0.01)。结论:GA可及时、准确的反映短期(1~2周)平均血糖的变化情况,并与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lC有良好的相关性,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 dalbumin, GA)作为反映近期(2 周内)血糖控制总体水平的指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 年6 月-2013 年7 月间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的2 型糖尿病(T2DM)患者323 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小时血糖(2hPG)、1 日指尖血糖谱均值(MBG)、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并对其中92 例住院近2 周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6 天及12 天复查上述指标。结果:GA 与HbAlc(r=0.791),FPG(r=0.541),2hPG(r=0.456),MBG(r=0.401),均呈正相关(P 均〈0.01);患者入院6 天检测GA 为(27.1± 5.45)%,入院12 天为(22.77± 4.34)%,均显著低于入院第一天的(30.31±6.75)%(P〈0.01);入院6 天和12 天,患者的GA 较入院时分别下降3.12%和7.54%(P〈0.01);HbAlC 分别下降0.31%和0.78%,GA下降降幅显著大于HbAlc(P〈0.01)。结论:GA可及时、准确的反映短期(1~2 周)平均血糖的变化情况,并与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lC 有良好的相关性,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初发患儿细胞免疫与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T1DM组23例初发患儿均测定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HbA1c、INS、C-P,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结果:T1DM组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8、CD3-CD56+较对照组降低(P〈0.05);CD4/CD8比值与HbA1c呈正相关(r=0.9451,P〈0.01),而与INS呈负相关(r=-0.1020,P〈0.01),与C-P呈负相关(r=-0.6174,P〈0.01);CD3-CD56+与HbA1c呈正相关(r=0.1320,P〈0.01),而与INS呈正相关(r=-0.0846,P〈0.01),与C-P呈负相关(r=-0.3224,P〈0.01)。结论:T1DM初发患者CD4、CD4/CD8明显增高,CD8、CD3-CD56+明显降低,提示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初发患儿细胞免疫与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T1DM组23例初发患儿均测定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HbA1c、INS、C-P,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结果:T1DM组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8、CD3-CD56+较对照组降低(P<0.05);CD4/CD8比值与HbA1c呈正相关(r=0.9451,P<0.01),而与INS呈负相关(r=-0.1020,P<0.01),与C-P呈负相关(r=-0.6174,P<0.01);CD3-CD56+与HbA1c呈正相关(r=0.1320,P<0.01),而与INS呈正相关(r=-0.0846,P<0.01),与C-P呈负相关(r=-0.3224,P<0.01)。结论:T1DM初发患者CD4、CD4/CD8明显增高,CD8、CD3-CD56+明显降低,提示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指数(SH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接受PCI治疗的糖尿病合并AMI患者,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26例和非CIN组7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计算SH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I、HbA1c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IN组年龄大于非CIN组,高血压比例、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和心肌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HbA1c、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SHI高于非CIN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高血压、Killip分级≥Ⅱ级、NT-proBNP升高、白蛋白降低、hs-CRP升高、HbA1c升高、血肌酐升高、eGFR降低、SHI升高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I、HbA1c联合预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结论:年龄增加、高血压、Killip分级≥Ⅱ级、NT-proBNP、hs-CRP、HbA1c、血肌酐、SHI升高及白蛋白、eGFR降低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SHI联合HbA1c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