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38例,根据病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81例(DM组),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8例(ACS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79例(DA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83例作为对照组(NC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结果:(1)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NC组(P0.05)。(2)血清GGT水平与TG、LDC-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GT水平升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GGT水平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C、TG、LDL-C、HDL-C、hs-CRP、IL-6、TNF-α、NO及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DL-C、N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DL-C、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经PCI术治疗的老年ACS患者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与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资料来自2006年6月于我院干部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1603例中老年男性患者(排除正在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及血尿酸(UA)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记录身高、体重及血压等基本资料。结果:入选患者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6.27%,其中TC、TG、HDL-c及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6.74%、28.20%、10.79%及6.92%,以TC、TG异常为主。与50~59岁组相比,80岁以上高龄老年组TG异常及HDL-c异常检出率显著降低,TC及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校正BMI、SBP、DBP、UA、FBG及CCr等危险因素影响后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每升高10岁,TC、TG分别降低约0.097 mmol/L及0.087 mmol/L,HDL-c升高约0.113 mmol/L。结论:中老年男性患者血脂异常以高TC和高TG为主,TC、TG与年龄呈负相关,HDL-c与年龄呈正相关,需针对高龄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特点进行合理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短期中等剂量序贯长期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基线低水平患者冠脉斑块消退效应,使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为斑块消退评估依据。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接受IVUS指导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ACS合并LDL-C基线低水平患者随机分组为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3个月序贯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9月组与初始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12月组。分别测定基线、治疗后1、3、6、12月血脂,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及IVUS,选取中度非罪犯冠脉斑块进行消退效应研究,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入选56例患者,51例患者完成研究。2组患者年龄、性别、LDL-C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3、6、12月,两组(Total Cholesterol,TC)、LDL-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不同程度升高(P0.05),TC、HDL-C组间无差异,3月后序贯治疗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序贯治疗组(Triglyceride,TG)治疗12月出现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单一治疗组TG降低无统计学差异。序贯治疗组冠脉斑块容积减少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斑块容积减少及斑块容积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68±2.251.14±1.99(mm3)、34.60±30.3711.73±20.71(%)。Logistic回归显示LDL-C降低与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是斑块消退的重要决定因素。结论:短期中等强度序贯长期低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长期低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均可导致ACS合并LDL-C低基线水平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消退,而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s/lymphocyte,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156例ACS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NLR、MPV、Gensini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相比较,三支病变组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尿酸(uric acid,UA)、NLR、MPV、Gensin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单支病变组相比较,双支病变组吸烟、糖尿病、LDL-C、HDL-C、UA、NLR、MPV、Gensin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三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肌酐(creatinine,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NLR、MPV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2、0.702, P0.05)。结论:ACS患者MPV和N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既往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支架术后再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的107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按照评分高低将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0-6分)、中度(7-14分)、重度组(14分),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脉病变重度组2型糖尿病、吸烟、血脂(TC、TG、LDL-C、ApoB)、肌酐水平升高患者比例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血脂(TC、LDL-C、ApoB)、肌酐水平升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肌酐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P=0.033/P0.01),OR(95%CI)分别为4.553(0.087-2.046),15.991(0.042-0.123)。冠脉病变程度与年龄、高血压、性别、人类SLCO1B1和ApoE基因检测(他汀)检测结果、既往支架至本次发病时间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吸烟、血脂、肌酐水平与既往支架术后患者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其中吸烟、肌酐水平是支架术后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女性冠心病患者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Apo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女性患者共246例,按照两种不同方法分组:(1)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05)和正常对照组(n=141);(2)按照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评估所有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第1四分位组(n=35)、第2四分位组(n=32)、第3四分位组(n=39)及第4四分位组(n=35)。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B(ApoA/B)水平,计算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TC/(HDL-C+TBIL)、LDL-C/(HDL-C+TBIL)]。结果:(1)冠心病组TC、TG、LDL-C、ApoB较正常组高,HDL-C、ApoA、TBIL、DBIL、IBIL较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TC/(HDL-C+TBIL)、LDL-C/(HDL-C+TBI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同Gensini评分四分位组中,TC、LDL-C、ApoB、TBIL、DBIL、IBIL、TC/(HDL-C+TBIL)、LDL-C/(HDL-C+TBI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TC/(HDL-C+TBIL)、LDL-C/(HDL-C+TBIL)、ApoB均与冠脉不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38,P0.05;r=0.670,P0.05;r=0.462,P0.05);TBIL、DBIL、IBIL与冠脉不同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485,P0.05;r=-0.564,P0.05;r=-0.359,P0.05)。结论:(1)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胆红素综合指数、ApoB较正常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TBIL、DBIL、IBIL降低;(2)女性冠心病患者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ApoB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的影响。方法:选取 我院2013 年12 月到2014 年11 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予 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Lp-PLA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药物干预后,血脂各项指标(TG、 TC、HDL-C、LDL-C)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脂各项指标下降 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 水平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改 善ACS 患者的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血清Lp-PLA2 水平,为治疗ACS 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血清CRP与血脂水平关系。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选择健康中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RP与血脂的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CRP、LDL-C与HDL-C是导致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3 mg/L患者(n=80)的TC、TG与LDL-C含量也明显高于血清CRP3 mg/L患者(n=4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表现为血清CRP、TG、LDL-C和TC的升高,它们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CRP水平可以预测相关血脂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型肥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根据腰围身高比(RWH)将患者分为无腹型肥胖者60例(对照组,RWH0.5)及腹型肥胖者60例(观察组,RWH0.5)。测量所有患者的基本参数,计算RWH,利用冠脉造影判断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程度,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冠脉病变范围、Gensini积分和RWH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的RWH及Gensini积分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的RWH及Gensini积分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冠脉病变范围、Gensini积分和RWH均呈正相关(r=0.635,0.739;P=0.000,0.000)。结论:ACS患者RWH水平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有效控制腹型肥胖对于降低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以及降低冠脉病变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进口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高脂血症患者264例,应用优效性设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普罗布考)和对照组(安慰剂),其中实验组127例,对照组137例。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血脂指标;分别于访视0、访视2、访视3时进行测量,共观察8周。结果:实验后4周及8周TC与LDL-C均较实验前降低,且普罗布考对TC和LDL-C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实验后4周及8周oxLDL在两组间均无明显降低,且试验后普罗布考与安慰剂组间无差异;实验后4周及8周普罗布考对TG均有降低趋势,但是与安慰剂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普罗布考降低HDL-C较安慰剂显著。结论:本试验证实进口普罗布考对降低中国高血脂症患者血脂中TC、LDL-C、HDL-C有明显作用,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13C-尿素呼吸实验的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成HP阳性组71例和Hp阴性组79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炎症因子IL-8、IL-10、CRP及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对比观察组不同HP感染情况的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分析Hp感染与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患者治疗前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HP阴性组,但Hp阳性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分别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0、CRP水平均分别低于治疗前,且Hp阳性组患者的IL-8、LDL-C及TG水平也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患者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但Hp感染与HDL-C和TC并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血脂指标关系紧密,临床上可考虑将此类指标作为存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监测指标,从而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It is widely assumed that acute benefit of statin therapy is mediated especially by non-lipid effects. The immediate influence of statins on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is, however, not clear. A total of 64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CS were randomized at admission to fluvastatin 80 mg (Group 1, N = 32) or standard therapy without statin (Group 2, N = 32).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and triglycerides (TG) were examined at admission and after 24 h.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able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1, fluvastat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TC by 14.5%, LDL-C by 17.2%, and HDL-C by 10.0% (P < 0.001); TG were not influenced. In Group 2 only marginal reductions in TC (by 4.1%, P = 0.03) and HDL-C (by 7.5%, P < 0.01) were detected; the levels of LDL-C and TG were not changed. As compared with Group 2, in Group 1 the final levels of TC (P = 0.02) and LDL-C (P = 0.0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Fluvastatin therapy, when started at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C and LDL-C already after 24 h. We suggest that the lipid-lowering effect of statins in the therapy of ACS is probably as prompt as non-lipid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7例T2DM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二甲双胍治疗)和研究组(n=59,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微炎症状态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BMI、FPG及HbA1c、TG、TC、LDL-C、ET、CRP、TNF-α及IL-6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DL-C、NO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学指标。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价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评价血清PTH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营养不良发生率(31.63%)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不良患者血清PTH,HDL-C,LDL-C,CRP,BUN及SCr水平均高于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者,而血清TP,ALB,TC,TG及Hb均低于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者(P0.05)。潜在营养不良患者血清PTH,HDL-C,LDL-C,CRP,BUN及SCr水平均高于营养正常者,而血清TP,ALB,TC,TG及Hb均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PTH与MNA,TP,TC,TG,CRP以及Hb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BUN,SCr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ALB,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RF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血清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和一系列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参麦注射液组。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组用高脂饲料喂养,每周测定动物体重一次。参麦注射液组每天给予2次参麦注射液10 ml/kg,连续灌胃45 d。之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蛋白酯酶(LPL)和肝酯酶(HL)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血清中TC、TG、LDL-C和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HDL-C、SOD、GSH-Px、LPL和HL水平明显降低(P<0.01)。参麦注射液组大鼠体重、血清中TC、TG、LDL-C和MDA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HDL-C、SOD、GSH-Px、LPL和HL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治疗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对8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别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组(CHF对照组)(n=46)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激素治疗组(CHF实验组)(n=41)及正常对照组(n=10);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1℃)、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之间GH、IGF-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HF实验组患者GH(0.71±0.34/350.96±0.48)、IGF-1(95.64±21.11 vs 111.64±23.1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HF对照组治疗前后GH(0.81±0.32 vs 0.79±0.29)、IGF-1(97.82±19.74 vs 99.65±20.1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HF实验组与CHF对照组相比GH(0.96±0.48 vs 0.79±0.29)、IGF-1(111.64±23.14 vs 99.65±20.1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CHF实验组LDL-C(2.11±0.82 vs 1.76±0.51)、TC(3.78±1.34 vs 3.21±1.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HDL-C(1.10±0.31 vs 0.99±0.28)、TG(1.89±1.07 vs 1.66±0.95)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CHF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LDL-C、HDL-C、TC、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GH参与了血脂代谢,可降低LDL-C、TC水平,但对HDL-C、TG水平无明显影响。故在长期应用生长激素时需要关注血脂代谢,及时调整血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和相关性,探讨其在肾移植术后评价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9月就诊于我院确诊慢性肾衰并进行肾移植手术的300例术后随访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根据观察组患者Hcy水平的不同将其分成Hcy正常组与Hcy异常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测定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的水平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观察组血清Hcy与eGFR值、血脂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观察组肾移植术后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y异常组血清LDL-C水平明显高于Hcy正常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Hcy正常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cy与eGFR、HDL-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73、-0.414,P0.05);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与TC、LDL-C无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TG、LDL-C水平均与患者eGFR下降有关(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衰患者的TG、LDL-C、Hcy水平均升高,且伴有eGFR水平的降低;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改变与血清TG、LDL-C、Hcy水平相关;检测肾移植患者血脂指标、Hcy的水平可以评估移植肾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下肢血管病变(LV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LVD,分成LVD组(n=38)和无LVD组(n=7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患者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指标相关性。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LV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LVD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无LVD组(P<0.05)。LVD组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TC、TG、LDL-C、FPG、2hPG、HbA1c高于无LVD组,血清ANGPTL4、Vaspin水平及HDL-C低于无LVD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NGPTL4、Vaspin与TC、TG、LDL-C、FPG、2hPG、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Betatrophin与TC、TG、LDL-C、FPG、2hPG、HbA1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以及舒张压、TC、TG、HDL-C、LDL-C、FPG、2hPG、HbA1c是患者LV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LVD患者的血清ANGPTL4、Vaspin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且三者与血糖、血脂指标均存在相关性,并且是患者发生LVD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考虑通过检测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辅助评估LV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