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汪云  李红霞  冯涛  王媛媛  白璐  宋波  梅夏齐 《生物磁学》2014,(6):1029-1032,106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H1 的表达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DNA 水平,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高ALT 组(A 组)、高病毒载量低ALT 组(B 组)、低病毒载量组(C 组)及正常对照组(D 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HLA-DR、CD80、CD86、CD83、CD1a、B7-H1 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C 培养上清液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0 水平。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膜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83、CD1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A、B、C组与D组比较分别为42.3± 4.9 %、46.7± 7.0%、52.5± 6.3 %vs 94.5± 3.5 %;34.5± 5.3 %、39.9± 6.4 %、45.6± 5.2 %vs 90.6± 6.5 %;38.2± 8.6 %、36.1± 5.4 %、42.5± 6.8 % vs87.7± 5.1 %;28.3± 6.5 %、25.6± 3.4 %、33.5± 4.3% vs 82.6± 4.8 %;32.3± 5.8 %、29.3± 5.3 %、48.3± 4.9 % vs 68.2± 5.2 % P〈0.05),B7-H1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7.48± 21.4 %、21.83± 20.2 %、15.43± 10.32 %vs 4.23± 2.2%P〈0.05)。B7-H1 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与IL-12 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其机制可能与树突状细胞高表达B7-H1 有关。B7-H1 高表达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B7-H1 的表达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肝功能、 HBV-DNA 水平, 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高 ALT 组 ( A 组) 、 高病毒载量低 ALT 组 (B 组) 、低病毒载量组 (C 组) 及正常对照组 (D 组)。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 HLA-DR、 CD80、 CD86、 CD83、 CD1a、 B7-H1 表达, 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 (ELISA ) 检测 DC 培养上清液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 IL-12、 IL-10 水平。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 状细胞膜表面分子 HLA-DR、 CD80、 CD86、 CD83、 CD1a 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A、 B、 C 组与 D 组比较分别为 42.3± 4.9%、 46.7± 7.0 %、 52.5 ± 6.3 % vs 94.5± 3.5%; 34.5 ± 5.3%、 39.9 ± 6.4%、 45.6 ± 5.2 % vs 90.6± 6.5%; 38.2 ± 8.6%、 36.1 ± 5.4%、 42.5 ± 6.8 % vs 87.7 ± 5.1%; 28.3 ± 6.5%、 25.6 ± 3.4%、 33.5 ± 4.3% vs 82.6 ± 4.8%; 32.3 ± 5.8%、 29.3 ± 5.3%、 48.3 ± 4.9 % vs 68.2 ± 5.2 % P< 0.05), B7-H1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7.48± 21.4%、 21.83± 20.2%、 15.43± 10.32 % vs 4.23± 2.2 % P<0.05)。B7-H1 表达水平与 ALT 呈正相关, 与 IL-12 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 其机制可能与树突状细胞高表达 B7-H1 有关。 B7-H1 高表达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功能, 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识小鼠肺脏间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与免疫组化标记(CD11c、CD205、CD80、CD86及MHC-II类分子I-Ab)方法,观察研究C57BL/6小鼠肺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结果小鼠肺脏间质树突状细胞具有与免疫器官及外周血中DC相同的超微形态特征;CD11c阳性DC含量约占肺脏总细胞数的8.5‰,广泛分布于肺间质中;表达CD205、CD80、CD86及I-Ab的成熟DC含量稀少,多位于间质血管周围。结论肺脏间质树突状细胞是一种脏器免疫前哨细胞,是肺脏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启动了哮喘初次免疫应答,但是DCs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引发的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存在一定争议,需要重新认识。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认为DCs在哮喘中的免疫活性并不局限于启动过敏原诱发的初次免疫应答,DCs还可以通过激活记忆性T细胞参与介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哮喘气道DCs可以分化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或引起免疫耐受的调节性DCs (DCreg)或耐受性DCs (tolDC),抑制哮喘Th2细胞主导的慢性气道炎症。通过调节气道免疫微环境或细胞内源性信号分子,抑制DCs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活化记忆性T细胞的能力,或通过诱导DCreg/tolDC细胞分化,进而控制慢性气道炎症,将是未来防治哮喘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分子及成熟度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分析DCs表面成熟标志分子CD83和T细胞辅助分子CD58、CD54、CD40、CD80、CD86、HLA-DR、HLA-ABC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培养5 d细胞即高表达DCs标志分子CD11c,细胞成熟度与细胞表面T细胞辅助分子的表达水平随培养天数的增加有一定提高,但显著低于大肠杆菌LPS刺激的DCs;结论:诱导培养6 d DCs表型为CD83 low、CD58low、CD54 low、CD40 low、CD80 low、CD86 low、HLA-DRhigh、HLA-ABChigh,为不成熟DC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edron)修饰供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小鼠皮肤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效果,为抗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健康成年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随机分为6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于皮肤移植前3d自尾静脉输入对应的供体DC。具体对应关系如下:A组为空白对照,尾静脉输入生理盐水;B组为输入未修饰的DC;C组为20μg/L IL-10处理组;D组为10mg/L Medron处理组:E组为20μg/L IL-10 10mg/L Medron处理组。同时设立F组,为BALB/c对BALB/c的同种同基因皮片移植。各组行皮肤移植术,观察受体移植皮片存活情况。结果:E组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最长,与其它各处理组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用IL-10和甲强龙修饰的供体树突状细胞对受体进行预处理,可明显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过敏性哮喘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从15例过敏性哮喘儿童和15例非哮喘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DC,加入双歧杆菌后继续培养DC2d,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水平。结果双歧杆菌能明显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FN-γ,IL-1β及IL-6和非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L-10、IL-1β及IL-23水平增高。结论双歧杆菌能够刺激过敏性哮喘儿童DC分泌IL-12和IFN-γ,可能改变Th2优势分化,纠正Th1/Th2失衡。同时双歧杆菌还能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p及IL-6增高,达到促进,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塑料贴壁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在含自体血浆、rhGM-CSF、rhIL-4和TNFα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湿化空气培养树突状细胞(DCs).经10天培养,可获得大量具DCs形态学特征的细胞,其有很强的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约30%的细胞表达HLA-DR和CD1a.健康志愿者每1×107PBMNCs可收获细胞约5×105.本文培养方法产率高,培养体系简单,用自体血浆代替小牛血清,培养过程简便,这些均适应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丹丹  王敏 《生命科学》2012,(4):350-35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研究发现CD4+T细胞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22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功能亚群之一,其主要效应因子IL-22在炎症性疾病、组织修复、创口愈合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从Th22的细胞因子来源、生物学特性、分化和调控出发,简要探讨Th22细胞与哮喘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成熟的DC体外扩增的优化培养方案。方法:胎牛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100ng/mL)和rhIL-4(50 ng/mL)扩增人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细胞培养分别按5×106/mL、6×106/mL和7×106/mL的密度,加入6孔培养板。第6d加入rhTNF-a(100 ng/mL)联合培养,分别于第6 d,第9 d和12 d收获细胞。从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方面进行鉴定。结果:显微镜观察,经过9 d诱导后,培养细胞具有典型树突细胞外形。流式细胞仪分析,6×106/mL密度的细胞培养组培养到第9天最宜。结论:细胞具有典型的DC的形态特征,细胞表型及功能实验证实其DC的特性,说明建立的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rhIL-4和rhTNF-a体外诱导DC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白血病患儿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将本实验分为六组。培养至第9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并行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典型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典型的DC,对照组中未见,实验各组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加入细胞因子的各组中,以E组即加入藏红花素1.25mg/ml组细胞数最高,而C组细胞数与D组细胞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培养至第9天,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显示C、D、E、F各组CD1a+、CD83+、HLA-DR+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素能促进树突状细胞增殖,其促进树突状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弱于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藏红花素协同细胞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具有浓度依赖性,在藏红花素浓度为1.25mg/ml时作用最强,而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合并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将79例2-14岁急性哮喘发作的患儿依据病史分做两组:第一次哮喘发作的35人(始发哮喘组),已经有哮喘病史的44人(复发哮喘组)。采用被动冷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始发哮喘组和复发哮喘组分别有16例(45.7%)和10例(22.7%)患儿MP-IgM阳性(P0.05)。始发哮喘组与复发哮喘组MP-IgM阳性的患儿发热和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血清IgE水平也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热或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状态及Th1Th2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本院诊治的6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同龄儿童65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状态及Th1Th2指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状态及Th1Th2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及血清Th1Th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作期肺功能指标及血清Th1Th2指标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肺功能指标及血清Th1Th2指标均低于轻度及中度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患儿肺功能指标及血清Th1Th2指标低于轻度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状态及Th1Th2指标的变化较大,且疾病分期与疾病严重程度对其检测结果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磊  熊英  李军  马俊文  陈申思 《生物磁学》2013,(35):6904-6906
目的:探讨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胃癌病人74例进行分析,均为原位癌或仅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生存时间为标准,对病人手术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选74例病人术后3周测得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频数平均值(7.32+1.88脚,以表达频数中位数7.32%为标准将74例病人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两组,每组37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108周-413周,平均生存时间(207+227)周,其中高值组平均生存时间(247+121)周,低值组平均生存时间(118+54)周,两组生存时间具有明显差别(P〈O.05)。结论: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的表达对接受手术病人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判断病人预后的参考依据,对预后不良者加以对症及时干预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D3+CD56+NKT细胞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组,2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二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痰和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外周血IL-4、Ig-E及INF-γ等水平.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用血CD3+CD56+NKT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IL-4、Ig-E及INF-γ等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NKT细胞比例与IL-4、Ig-E及INF-γ升高成正相关.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周血中的CD3+CD56+NKT细胞明显增高,CD3+CD56+NK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IL-4、Ig-E及INF-γ等细胞因子从而在哮喘的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维生素D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8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免疫功能[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2(Th2)、Th17]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 vs 73.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均更低,C-ACT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Treg百分比均更高,PEF昼夜变异率、Th2和Th17百分比更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NF-α水平、IL-6水平和IL-8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维生素D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对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与常见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在哮喘发作期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作期哮喘儿童,根据发作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指标的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计算WBC、CRP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评估中度或重度哮喘发作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全血WBC在中度组(12.02 ×109 /L ± 4.61 ×109 /L)显著高于轻度组(9.56 ×109 /L ± 3.21 ×109 /L,P < 0.05),重度组(12.91×109 /L ± 3.14 ×109 /L)显著高于轻度组(9.56 ×109 /L ± 3.21 ×109 /L,P < 0.05);重度组抗凝血酶ATⅢ(109% ± 13%)高于轻度组(99% ± 13%,P < 0.05)。WBC与FIB正相关(r = 0.297, P = 0.018),CRP与TT(r = -0.330, P = 0.008)、ATⅢ(r = -0.375, P = 0.002)负相关,与FIB(r = 0.496, P = 0.001)、D-D(r = 0.326, P = 0.009)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校正性别年龄的WBC影响重度组的比值比(OR)为1.602。结论:WBC和儿童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有关,哮喘发作期儿童体内炎症状态与凝血指标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8.
Dendritic cells are prime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for stimulation of T cell immune responses. These cells are present in trace amounts in normal tissue. At sites of disease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these cells interacting with T cells may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contribute to localised cell and tissue damage. Studies on dendritic cells in the colon lamina propria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mice have been limited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ufficient numbers of these cells. This is the first detailed, reproducible method provid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isolation of colon lamina propria dendritic cells from mice with colitis, yielding optimum purity of cells and sufficient numbers to advance the study of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in the colons of mic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dentification marker of murine DC is the CD11c surface antigen. We have adapted, combined, and improved procedures developed for the isolation of other cell type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isol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from colon tissue. This protocol describes a step-by-step method for optimising the purity and recovery of lamina propria CD11c+ dendritic cells from mice col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