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凤”桃果实在0 ℃下贮藏20 d 以后出现肉质发绵和干化的絮败现象。冷藏第10 天在18 ℃下加温38 h 能有效减缓絮败的发生。连续冷藏10 d 以后,原果胶含量开始增多, 水溶性果胶含量变化不大。中途加温的果实原果胶含量变化不多,但水溶性果胶却不断增加。絮败果的果胶质粘度明显高于正常果。果肉出汁率是测定果实絮败程度的理想指标。絮败果肉细胞壁的明显特征是: 伴随胞间层的分解和胞间隙的扩大,出现大量凝胶状物质的沉积,初生壁结构变化不明显, 也没有细胞壁次生加厚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大红袍”和“解放钟”枇杷果实在 1℃下贮藏时 ,细胞壁物质代谢异常 ,果肉硬度持续升高而出汁率逐渐降低 ,果胶酯酶 (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和水溶性果胶含量下降 ,原果胶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约经 3周贮藏后 ,果实出现果皮难剥、果肉质地变硬、粗糙少汁的异常劣变现象。在 12℃下贮藏的枇杷果实 ,细胞壁物质代谢正常 ,果肉硬度增加少 ,PE和PG活性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 ,无原果胶增加现象 ,PAL活性呈下降趋势 ,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变化不大 ,果实不出现木质化败坏。这些结果表明冷藏枇杷的木质化败坏可能是一种低温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3.
枇杷冷藏过程中果肉木质化与细胞壁物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大红袍”和“解放钟”枇杷果实在1℃下贮藏时,细胞壁物质代谢异常,果肉硬度升高而出汁率逐渐降低,果胶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笥和水溶性果胶含量下降,原果胶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木质素和纤维含量不断增加。约经3周贮藏后,果实出现果皮难剥、果肉质地变硬、粗糙少汁的异常劣变现象。在12℃下贮藏的枇杷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正常,果肉硬度增加少,PE和PG活性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遍  相似文献   

4.
以采后包装和不包装的'大久保'桃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8℃冷藏(A)、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B)和0℃冷藏(C)方式下的硬度、出汁率、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B冷藏方式下,包装较不包装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降低了果实出汁率和β-gal活性;与冷藏期比较,货架期后冷藏方式A和B果实表现为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以及出汁率和β-gal活性升高.与冷藏方式A和B比较,冷藏方式C果实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较高,出汁率和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货架期后,不包装的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和β-gal活性降低,但包装处理却能减缓上述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桃采后用30 μm聚乙烯袋包装、于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处理,能使桃果实在贮藏期保持较低的可溶性果胶含量和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出汁率,并能使桃在货架期正常后熟软化,是贮藏桃的一种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5.
比较桃品种‘双久红’和‘川中岛白桃’果实成熟前后20 d内果肉硬度、细胞壁成分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桃果实成熟5 d后,‘双久红’桃果实的硬度、纤维素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川中岛白桃’:从成熟前15 d开始,‘双久红’的水溶性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川中岛白桃’;整个成熟期间,‘双久红’的果胶甲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川中岛白桃’。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12个葡萄品种成熟期果实为材料,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AP)法测定其果肉硬度、弹性、黏着度、胶着度、咀嚼性和回复性等TAP质构参数,对其果实口感质地进行分级评价;测定葡萄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纤维素)的含量以及PG、PEP、PL、CE等关键酶活性;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了葡萄果肉组织细胞的显微结构,测定其细胞面积、周长、长度、宽度等细胞结构参数和纵横比、圆度等细胞形状参数,以探讨各指标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细胞壁组成物质、关键酶活性和细胞形态参数与果肉质地的关系,为葡萄果肉质地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12个葡萄品种果实果肉可评为脆、酥脆、硬、中等、软5种口感质地类型等级。(2)葡萄果实质构参数以及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关键酶活性、细胞形态参数和显微结构在各质地类型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质构参数中果实去皮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等指标差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5.16%、65.57%和65.25%;细胞壁组成物质及关键酶活性指标中纤维素含量及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差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8.12%和37.59%;细胞结构指标中细胞面积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64.91%。(3)葡萄果肉质地评级分数与果实带皮和去皮测定的质构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带皮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578*、0.751**和0.789**;果肉质地评分与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原果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679*),与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860**),而与其余的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和4种关键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性;果肉细胞结构参数、形状参数与果肉质地评分及质构参数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酥脆果肉品种果肉细胞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软肉品种果肉细胞解体,细胞壁边界不清。研究表明,葡萄果肉硬度主要受果肉细胞降解影响,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越高,果肉质地越软,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以及带皮测定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等指标可作为葡萄果肉质地的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d后明显增加,膜透性快速增大,21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Put进一步积累,而Spm含量下降,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并延迟7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以溶质型桃品种(中油桃13号、春美和中油桃4号)和硬质型桃品种(中油桃18号、中桃9号和白如玉)为试材,分析桃果实在4℃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及乙烯释放规律,探索不同肉质桃果实冷害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1)硬质型桃果实的冷害症状主要表现形式是果肉发生褐变,而溶质型桃的冷害症状以果肉木质化和絮败为主。(2)相对室温贮藏而言,短时间冷藏可以抑制溶质型桃果实内源乙烯的释放,但长时间低温冷藏会导致冷害发生,刺激乙烯释放量迅猛攀升;长时间的低温贮藏也会诱导硬质型桃内源乙烯的释放;在低温贮藏期间,毛桃品种果实乙烯释放高峰会比同种肉质类型的油桃品种推迟5~10 d,毛桃相较于油桃对低温的耐受性更强。(3)溶质型桃果实采后软化迅速,但其果实硬度下降速率在低温下受到明显抑制,在冷藏后期还维持在15N上下,而硬质型桃果实硬度在低温和常温贮藏期间受影响较小。(4)不同肉质类型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幅度均不大。研究发现,不同肉质型桃受到冷害的症状和乙烯释放的模式均不相同,该结果为不同质地的桃果实合理低温贮藏提了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南秋芒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南秋芒采后贮于室温条件下(28~35℃)第6d呼吸速率达到高峰,果实变黄,果皮中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分别有采后第7和第11d最高,果肉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在采后9d最高,其PE和PG活性与果皮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均与果实的后熟进程关系密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果实软化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串番茄果实货架期间与耐贮性有关的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串番茄品种随着货架期延长,果实硬度、果肉硬度、原果胶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果胶含量逐渐上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呈峰值变化,变化幅度小于普通番茄.  相似文献   

11.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花期前后子房(幼果)和春梢叶的果胶酸钙、草酸钙、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中果胶酸钙含量变化均相类似且变幅小,但鄂柑1号的含量相对较高;两品种草酸钙的含量变化则因器官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春梢叶中,两者呈类似的上升趋势,而于子房(幼果)中两者却相反,龟井蜜柑花后趋下降,鄂柑1号却明显上升;鄂柑1号子房(幼果)的草酸钙含量较龟井蜜柑高。(2)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原果胶含量动态相似,均于花后出现明显上升;而水溶性果胶动态差异明显,龟井蜜柑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在花后6d均出现上升峰值;鄂柑1号的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糯米糍荔枝裂果的生理机理与防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坚  席嘉宾 《广西植物》2003,23(1):65-68,72
以果实易裂品种糯米糍荔枝为材料,对果皮内与裂果有关的一些生理指标以及两种处理硝酸钙(Ca(NO3)2)和赤霉素(GA)的防裂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初期,果皮内的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的含量均升高,且原果胶含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水溶性果胶。除果实成熟期外,果胶脂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水溶性果胶的含量与PG的活性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纤维素酶(CX)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有两次明显的活性高峰。同时还发现除果实成熟期外,Ca(NO3)2处理能增强PE和PG活性,但对CX则有抑制作用。此外,Ca(NO3)2处理和GA处理均能明显地改善糯米糍荔枝果皮质地的组成,使果实的裂果率明显降低,且GA处理的效果要明显好于Ca(NO3)2处理。  相似文献   

13.
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了香蕉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物质―醇不溶性固形物(AIS)以及3种不同性质的果胶物质:水溶性果胶(WSP)、酸溶性果胶(HP)和碱溶性果胶(OH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果实的成熟软化,AIS的含量不断降低,且在呼吸跃变时急剧降低;WSP的含量不断增加,HP和OHP的含量不断减少,且均表现出在早期变化量少,在果实硬度迅速降低时变化明显。该研究进一步证明细胞壁物质的变化是导致香蕉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 Dongzao)在-1℃的动态气调(CA-Ⅰ,70%O2 0%CO2处理7天,然后转入5%O2 0%CO2中)、普通气调(CA-Ⅱ,5%O2 0%CO2;CA-Ⅲ,10%O2 0%CO2)及普通冷藏和常温(25℃)等条件下,果实发病率、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减缓果实的腐烂,抑制色素的分解和减少果肉中乙醇、乙酸乙酯的含量.动态高氧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果实的颜色,抑制色素降解及果皮褐变.CA-Ⅲ(10%O2 0%CO2)能有效地减少果肉乙醇的含量而CA-Ⅱ(5%O2 0%CO2)能有效地减少果肉乙酸乙酯的含量.气调贮藏的果实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处理的果实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瓯柑果实贮藏期间的某些生理变化及其耐贮性(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温条件下瓯柑贮藏期为220d,红桔为110d左右。瓯柑果实的呼吸速率下降幅度小些,120d上升,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至初枯期前稍有增加,可滴定酸呈减少的趋势。红桔果实采后第3d起呼吸速率逐渐下降,45d后上升,果肉前期呼吸速率变化与整果同步,可溶性糖含蜈同时下降。两者果肉中POD活性和果实呼吸速率均呈正相关。瓯柑的SOD活性呈低-高-低变化吉贮藏期内则下和,瓯械的MDA含量低于红桔。果实进入桔水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黄花梨经浸钙处理后,果实钙形态转变及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力的变化,以及果实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浸钙处理的果实总钙含量显著提高,其硬度明显高于对照,且有利于细胞膜透性的保持;梨果实中的NaCl溶性钙最多,其次是水溶性钙,醋酸溶性钙和HCl溶性钙含量较少。在果实贮藏21d时,水溶性钙含量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NaCl溶性钙则有一个下降的过程。浸钙处理后,除醋酸溶性钙外,果实中的水、NaCl和HCl溶性钙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浸钙处理明显抑制了果胶的降解进程与PG的活力,但对PME抑制作用不明显。浸钙处理能提高果实硬度可能与浸钙处理抑制了PG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枣雄性不育种质胚败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雄性不育1号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枣果实发育过程内源激素变化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Z、GA3和IAA含量高于果肉利于枣种子早期发育。种子发育过程Z/GA3和Z/IAA持续下降,IAA/GA3在胚败育的关键时期硬核期前后呈现双峰,且种子内的IAA/GA3大于果肉。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胚败育果实内Z、GA3和IAA含量及比值呈现出异常变化。早期胚败育果实果肉Z、GA3和IAA含量高于含种胚的果肉,呈现较高水平的Z/GA3和Z/IAA及低水平的IAA/GA3。果实发育后期瘪种子中IAA、GA3和ABA亏缺,Z异常累积,Z/GA3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8.
0℃低温条件下低氧处理促进果实中乙醇和乙醛含量的增加,特别是贮藏18d以后,乙醇含量提高180~300多倍,乙配合含量高8~9倍。6℃低氧处理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积累加快。在0.3%O2的低氧条件下贮藏24d果实的风味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柿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代谢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柿果实采后果胶酯酶活性迅速上升,其活性与果实硬度的下降呈明显的负相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增加缓慢,但其活性与果实硬度的下降无明显相关性。β-半乳糖苷酶活性迅速增加,其活性与果实硬度的下降呈明显的负相关。纤维素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果实硬度的下降也呈明显的负相关。伴随着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增加,果实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迅速下降,而水溶性果胶含量则迅速上升。柿果刚采收时细胞壁结构完整,3d后细胞壁中胶层基本被溶解,甚至初生壁也局部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20.
在(10±1)℃下贮藏的‘福眼’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和自溶程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果肉细胞壁干重、原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细胞壁蛋白含量不断减少。果肉果胶酯酶(PE)活性下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贮藏6~12d以及纤维素酶活性在贮藏0~12d期间均明显增强,到第12天达到活性高峰,之后下降。但在贮藏0~24d期间,PE、PG和纤维素酶仍然保持较高活性,贮藏24d之后快速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贮藏0~24d期间略有下降,而在贮藏24d后,活性增强,尤其是贮藏30d后,活性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