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有胆盐。胆盐可降低食物中脂肪颗粒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从而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胆囊功能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由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经胆囊管排入胆囊,随着进餐后消化的需要,胆囊收缩将胆汁排至总胆管并入肠,参与消化脂肪。胆汁含有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胆及水分。且各种成份比例是一定的,保持着胆固醇的乳化、溶解状态、当胆固醇含量比例偏高时则易形成胆固醇结晶和沉淀,即所谓的结石。而胆固醇沉淀又可刺激胆囊粘膜,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的慢性炎症还会使脱落的上皮细胞及滋生的细菌进一步成为结石的核心而促使胆固醇进一步沉积。因此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同时并存。患了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症,患者可有腹胀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3.
答:初中《生理卫生》教材第85页上说“肠液和胰液里含有多种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胆汁里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里不含消化酶,为什么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掌握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含有与消化有关的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和卵磷脂等。胆  相似文献   

4.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胆道内的消化液,为等渗溶液,主要成分包括胆盐、胆汁酸、胆红素、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结合物、氧化型谷胱甘肽等。在消化期,胆汁可由肝脏和胆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肠,将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利于消化;还能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生理状态下胆汁不会反流入胃及食管,也不会损伤肠道。病理状态下胆汁会反流入胃甚至反流到食管损伤胃及食管黏膜,在一些情况下胆汁甚至会损伤肠道的黏膜。目前认为胆汁是较明确的致癌因素,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性较大,但仍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明确胆汁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机制,有助探索消化道肿瘤防治的新靶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胆汁对食管黏膜、胃黏膜及肠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何廷祖 《蛇志》2001,13(2):48-50
胆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 ,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 ,辨证论治胆石症 ,收到了较好效果 ,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1 胆色素结石  胆色素结石属于“炎症性结石”,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胆红素钙。现代医学指出 :正常情况下 ,胆盐中的胆汁酸对游离的胆红素有助溶作用 ,当胆汁酸浓度过低 ,与胆红素的比值下降 ,可使胆汁生成大量的色素沉淀 ,形成结石。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不同 ,胆色素结石的发病与胆道感染及胆汁瘀积明显关系。感染是生石…  相似文献   

6.
乳杆菌耐胆汁、降解结合胆盐和同化胆固醇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8株植物乳杆菌的胆汁耐受力、降解结合胆盐能力以及同化胆固醇能力进行了研究。不同的菌株在添加了牛胆汁的MRS中生长速度具有明显差异,同化胆固醇能力也明显不同,而降解结合胆盐的能力没有明显区别。分析发现,菌株的胆汁耐受力和降解结合胆盐能力,胆汁耐受力和同化胆固醇能力,以及降解结合胆盐能力和同化胆固醇能力之间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蛇胆     
蛇胆为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其性味苦微甘。有行气祛痰、搜风祛湿、明目益肝、清热散寒之功效。蛇胆可制成蛇胆干、蛇胆酒、蛇胆丸或加工制成蛇胆陈皮、蛇胆胡椒、蛇胆半夏、蛇胆川贝、蛇胆南星等中成药。蛇胆的功用近年来在有关“蛇伤”的书中均有介绍,但对蛇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用均未提及。为有利于蛇胆的利用,现根据文献记载作一简要介绍。蛇的胆汁的排泌及其化学成分与哺乳类十分相似。蛇的胆汁除含有胆汁酸盐(胆盐)外,尚含有磷酯、胆固醇及其酯、胆色素等。蛇胆汁的生理功用主要是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与运输。因此,蛇在捕食后,…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是胃肠道的多种共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统称,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有数十万亿个微生物。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并释放到肠道中以帮助消化吸收膳食脂肪。肠道菌群在胆汁酸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借助胆盐水解酶和类固醇脱氢酶等通过脱氢、脱羟基和脱硫等作用改变胆汁酸池的组成;随后通过影响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X受体)再反馈调节胆汁酸代谢。此外胆汁酸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和损伤DNA等抑制细菌的生长而直接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也可通过其受体间接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肝脏胆汁酸和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健康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因此,了解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宿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胆汁酸的基本代谢过程以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胆盐或胆酸的作用。胆盐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作为乳化剂以乳化脂肪,这个作用是属于物理性消化或是化学性消化?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这个问题,往往被少数人理解错。我认为胆盐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大家知道,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换句话说,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变化包含着物理性变化和化学性变化。确立这两种变化的基点是食物变化时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如果食物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为化学性变化,没生成其它物质为物理性变化。我们把通过消化酶对食物的分解作用叫做化学性消化,是因为食物经  相似文献   

10.
胆结石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在发达国家中,40岁以上女性约有20%可患本病,男性的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70岁以上者可达20%。超重者及经产妇女的发病率则更高。胆结石的分类和主要成分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内胆汁所含各种成分的结晶体,常见于胆囊和胆管内。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盐、胆红素、蛋白质、碳酸盐、磷酸盐、钙、钠、钾及多种酶(包括葡萄糖苷酸酶和磷酸脂酶)。根据肉眼所见的胆汁的主要成分,将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胆固醇与胆色素混合结石。在西方国家中,混合结石约占75—80%,胆色素结石约占15%,  相似文献   

11.
实验兔30只平均分三组:A组饲正常饲料,B组饲含1.2%胆固醇和0.5%胆盐的高胆固醇饲料,C组饲高胆固醇饲料和乙醇。乙醇提供总热卡的30%。一个月后抽血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并剖腹取胆囊及肝胆管胆汁,观察胆囊成石率和测各种胆汁成分。结果:C组胆囊内无结石形成,血清胆固醇和胆囊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钙等明显低于B组,提示乙醇对胆囊胆固醇结石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胰腺脂肪酶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脂肪酶包括甘油三酯脂酶与其相关蛋白1和2、胆盐刺激性脂酶及磷脂酶A2。这些脂肪酶协调作用,是膳食脂肪消化的主要酶。胰腺脂肪酶的发育不仅与年龄相关,还受到膳食结构、内分泌激素等的调节,其表达的改变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胰腺脂肪酶的调节可能是治疗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筛选植物乳杆菌的胆固醇去除和降解结合型胆汁盐的机理和性能。方法以来自健康人肠道的6株植物乳杆菌为对象。结果植物乳杆菌Lp501、Lp529和LS12具有较高的体外去除胆固醇和降解结合胆盐能力,且降解结合胆盐能力与去除胆固醇能力并不是完全相关的,还存在别的影响因素。同时本实验设计了一对针对植物乳杆菌bsh基因的特异性较好的引物,PCR实验结果表明,6株植物乳杆菌都携带bsh基因,这对引物可用于植物乳杆菌是否携带bsh基因的检验,也可辅助植物乳杆菌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一种调控脂解的重要蛋白——围脂滴蛋白(Perilip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脂滴蛋白(perilipin)是脂滴相关蛋白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是定位于脂滴表面的高磷酸化的蛋白,对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代谢有双重调节作用,既可通过阻止脂肪酶接近脂滴降低基础状态下的脂解,又可促进激素刺激的脂肪分解.Perilipin在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调控可能与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有重要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perilipin的发现、命名、结构特征以及激素和转录因子对perilipin的调控,并阐述了其与相关脂肪酶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围脂滴蛋白(perilipin)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SL)之间,与新近发现的脂肪酶脂肪三酰甘油脂酶(ATGL)的相互作用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SD)是消化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既往研究发现GSD形成机制可能与饮食习惯、肥胖、遗传因素及基因调控水平、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囊运动障碍和胆汁排出受阻、黏蛋白异常积累和胆汁酸代谢障碍等有关。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鸟枪测序及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研究发现消化道微生态(包括口腔微生态、胆道微生态和肠道微生态等)与胆道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对消化道微生态与GSD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旨在为GSD的预防、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草鱼不同组织胆汁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胆汁酸是由胆固醇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在肝细胞中合成的,根据侧链羟基数目的多少胆汁酸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随食物到达肠道,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脱羟基形成次级胆汁酸~([1])。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都可与牛磺酸或者甘氨酸结合形成结合型胆汁酸。肝脏中合成的以及经由肠肝循环回到肝脏的胆汁酸都被储存在胆囊中。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帮助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高脂肪的摄入刺激胆汁酸  相似文献   

17.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677-685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牛蛙Rana (Lithobates) catesbeiana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基础饲料以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 棕榈油为主要脂肪源,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和300 mg/kg的胆汁酸(含量99.1%)制作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将144只牛蛙初始体重(75.014.23) g随机分为4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12只牛蛙, 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 各试验组牛蛙成活率和摄食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降低了牛蛙脏体指数和全体的脂肪含量(P0.05), 但不影响肌肉粗脂肪以及全体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添加300 mg/kg胆汁酸组牛蛙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则随着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升高, 其中1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血糖水平最低(P0.05)。1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肠道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P0.05), 与2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而淀粉酶活力未受胆汁酸添加水平影响。各处理组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 其中饲料添加200 mg/kg胆汁酸显著增加了牛蛙对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能提高牛蛙对饲料的消化率, 提高饲料效率, 从而促进牛蛙的生长, 同时可促进蛙体脂肪代谢, 降低机体脂肪沉积, 提高牛蛙可食部分比例。根据本试验结果, 建议牛蛙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春锋  张兰威 《微生物学报》2010,50(12):1590-1599
本文对益生菌在动物及人体上的降胆固醇功能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的活体微生物。现已发现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属的一些菌株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能力。由于实验动物和人体在生理学上存在差异,因此同一菌株在实验动物和人体上获得的结论可能不同。关于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的机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这些假说包括:(1)益生菌将胆固醇吸收至细胞膜或细胞质中;(2)益生菌将胆固醇吸附到细胞表面;(3)胆固醇和游离胆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共沉淀;(4)结合胆盐被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水解成了游离胆盐,后者具有较低的溶解度,不易被肠道回收;(5)胆酸被益生菌的荚膜胞外多糖黏附到了细胞表面;(6)益生菌发酵肠道食源性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丙酸,后者能够抑制肝脏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7)益生菌通过下调NPC1L1蛋白基因表达来降低小肠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8)益生菌抑制胆固醇乳化胶束的形成。这些假说将为我们认识益生菌的降胆固醇机制及潜在降胆固醇功能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a(liver Xreceptor a,LXRα)、法尼醇受体(famesoid X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的蛋白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3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12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Western-Blot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a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0.88±0.05vs 0.69±0.03),P<0.05,LXRa、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蛋白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产物,胆汁的主要成分,影响着肝脏胆汁分泌和小肠对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酸的代谢包括合成、摄取转运、加工、排泄和肠肝循环等过程,有多种酶和转运蛋白的参与,并被胆汁酸通过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介导的多条通路进行转录调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选择性剪接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转录后修饰过程,是增加真核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影响着mRNA的转录调节与稳定性、蛋白质的细胞定位与功能。本文将就胆汁酸的合成与转运过程、FXR介导的转录调节、相关基因选择性剪接的形式与功能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