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人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及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T2DM)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8例围手术期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CSII组52例,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A)组56例,人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B)组5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SII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A)组(P<0.05),MSII(A)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B)组(P<0.05);术后并发症CSII组低于MSII(A)组(P<0.05),MSII(A)组低于MSII(B)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T2DM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顺应性,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输注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治疗前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胰岛素抵抗水平(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β-cell function)的变化,评价CSⅡ对初诊T2DM患者CRP的改善情况.方法:对空腹血糖(FPG)>13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5 mmol/L的初诊T2DM患者63例(男33例,女30例)行为期2周的CSⅡ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CRP、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后CRP和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RP水平与FPG(r=0.26,P<0.05),HOMA-IR(r=0.21,P<0.05)呈正相关.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CSⅡ治疗可以改善CRP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人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及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T2DM)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8例围手术期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CSII组52例,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A)组56例,人普通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B)组5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变化、血糖迭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抬疗前,CSII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A)组(P〈o.05),MSII(A)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B)组(P〈0.05);术后并发症CSII组低于MSII(A)组(P〈0.05),MSII㈧组低于MSII(B)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T2DM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顺应性,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输注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磁极化疗法(简称血磁治疗)对糖尿病(DM)的治疗效果和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四氧嘧啶DM兔模型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DM模型血磁治疗组及DM模型未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及C-肽(C-P),并于观察期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HE及Mallory三色法特殊染色观察3组胰岛形态学变化。结果血磁治疗显著降低DM兔的FPG(P<0.001)。DM治疗组INS及C-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胰岛病理改变可见治疗组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DM未治疗组,提示血磁疗法具有促进胰岛修复,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结论血磁疗法能够促进DM时受损胰岛组织的修复,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降血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MSII)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1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分析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索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索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以及糖化血糖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分别为(6.19±2.24)mmol/L、(8.30±2.48)mmol/L和(6.01±1.2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S和HOMA-IR分别为(6.60±1.92)m IU/L和2.08±1.00,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分别为(6.12±1.67)ng/L、(62.65±10.30)ng/L和(83.16±16.55)ng/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120例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其中46例行OGTT试验,检测了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IR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PG/FINS)评估胰岛素抵抗,并与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17.5%)HD患者有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OGTT结果显示HD组空腹血糖低于T2DM组(P<0.05);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T2DM组和HD组胰岛素分泌呈高峰延迟型,HD患者各时段胰岛素及C肽水平高于T2DM患者(P<0.05,P<0.01).HD组的FPG/FINS及HOMA-IR低于HD组,ISI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糖大部分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9例病例均死于肝病并发症.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肝源性糖尿病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临床症状不典型,短期不良预后主要与原发慢性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胃转流术(RYGP)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1年血糖代谢变化,并探讨术前T2DM病史对术后1年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6月~2010年4月期间60例行RYGP的非肥胖T2DM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等。根据T2DM病史分为两组:Ⅰ组:≤5年;Ⅱ组:5-10年,两组体质指数(BMI)均<30 kg/m2。术后6M、12M主要随访: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重、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用药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手术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Ⅰ组术后6M、12M时FPG,2hPG,体重,BMI,C-P,HbA1c,Fins均明显改善(P<0.05),HOMA-IR在术后6M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M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术后6M、12M时与术前相比,FPG,2hPG,体重,BMI,C-P,HbA1c,HOMA-IR均明显改善(P<0.05),Fins在术后6M、12M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于术后6M、12M在FPG、2hPG、体重、BMI、C肽、Fins、HbA1c、HOMA-IR、用药以及手术缓解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肥胖T2DM患者胃转流术后1年血糖代谢明显改善,术后完全缓解率逐步增高,术前T2DM病史(≤5年与5-10年)对术后1年效果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评估代谢综合征(MS)高危因素人群胰岛β细胞生理作用情况(分泌,抵抗),为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集我院体检人群数据,入选240例MS高危男性受试者。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刺激试验,空腹及糖负荷后1/2 h和2 h两个时间的的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将被观察检测,从而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OGTT结果表明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和伴糖尿病组MS患者分别为148例(61.7%)、76例(31.7%)、16例(6.6%)。各组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体内变化曲线发现各组的指标随着时间慢慢升高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缓。餐后1/2 h和2 h时间点,发现血糖异常的两组胰岛素及C肽仅I_(2h)、C_(1/2h)及C_(2h)与正常组相比具有一定差异,且C_(1/2h)与正常组相比有下降趋势,I_(2h)、C_(2h)与正常组相比则有所提高。伴糖尿病的M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IAI、ISIc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的MS患者。与正常血糖MS患者相比,糖尿病前期MS患者和伴糖尿病MS患者的HBCI、IGI都显著降低。综上所述,MS人群虽然FBG早期未出现紊乱现象,当给予糖负荷后,其血糖发生异常变化,该危险不容忽视。MS患者具有潜在的糖尿病风险,因此,通过探讨MS高危人群的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早期预防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制剂辅助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86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制剂630mg/次,2次/d,温水口服,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血糖达标情况、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别较前明显上升和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制剂辅助治疗新诊断T2DM不仅能增加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而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患者血清中胰岛素、LH和FS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PCOS肥胖型患者随机分成44例对照组(克罗米芬)和40例观察组(二甲双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分别于服药前(0分钟)和服后60、120分钟经前臂静脉采血,测血糖浓度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分别为(4.57±0.25)mmol/L、(8.38±7.05)mmol/L及(7.21±0.12)mmol/L,治疗后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分别为(4.11±0.31)mmol/L、(8.23±6.57)mmol/L及(7.25±0.13)mmol/L,治疗后0min、60min及120min的血糖OGTT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胰岛素为(47.32±9.52)U/m l,治疗后为(42.25±7.65)U/ml,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胰岛素为(46.41±6.11)U/ml,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H为(17.22±2.14)mU/ml,FSH为(1.24±0.33)mU/m l,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LH明显降低,而FSH水平升高。结论:二甲双胍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水平降低,从而减轻了胰岛素对LH的刺激作用,使LH水平下降,FSH升高,进而改善机体的激素紊乱,最终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荣  蓝海  覃丽娜  莫燕燕  李睿懿 《蛇志》2008,20(2):113-114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罗格列酮4 mg/d,同时加用胰岛素;两组均随访12周,观测血糖、胰岛素用量指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开始明显下降,第8~12周血糖水平降幅最大,有21例达到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的良好控制水平;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也逐渐减少,至12周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6±4.3)u;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却平均增加(9.1±5.1)u.治疗后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内脏脂肪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4例T2DM合并肥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97例,均给予为期16周的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内脏脂肪水平(VFL)等指标变化,总结利拉鲁肽在T2DM合并肥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0﹪,对照组为23.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946,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BMI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BMI分别为(7.12±1.35)?mmol/?L、(9.03±2.66)?mmol/L、(26.32±1.60)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7.83± 1.19)?mmol/L、(10.57±2.39)?mmol/?L、(27.74±1.6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886、4.241、6.066,P均?<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HOMA-β为155.69±24.55,高于对照组的117.49±21.98,其HOMA-IR为2.30±0.71,低于后者的3.2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407、9.273,P均<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FL、脂肪率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VFL、脂肪率低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肌肉含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能够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内脏脂肪,达到改善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用药安全性观察。方法:符合入选的患者,完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血糖水平及胰岛素释放结果给予单独瑞格列奈口服治疗12周。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瑞格列奈治疗12周后患者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FBG)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无明显升高,P>0.05;Ins30、Ins60明显升高,P<0.05;而且Insl20、Insl80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30/△G30比值明显升高,P<0.05,AUCINS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所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在早餐与午餐间出现轻微的低血糖的症状,当时测指尖血糖为3.3mmol/L,进食后症状缓解。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的异常,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可部分恢复老年T2DM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是一种有效的并且耐受性好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l在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关系.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大鼠DM,按病程分为2、4、8、12、16、20、24周、16周胰岛素治疗(16wA)、20周胰岛素治疗(20wA)和24周胰岛索治疗(24wA)组(n=6).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一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SnMll、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素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SnailI、TGF-β1和E-钙黏素蛋白表达.RT-PeR检测肾皮质Snaill和E-钙黏素mRNA表达.结果显示:(1)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 h尿蛋白、Scr、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1).(2)TGF-β1和Snmll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见于DM各组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从16周开始在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蛋白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未见α-SMA蛋白表达;DM组大鼠E-钙黏素蛋白阳性染色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3)DM组大鼠肾皮质TGF-β和Snaill蛋白以及Snaill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则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E.钙黏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TGF-β1和Snaill呈相反变化.结果提示,TGF-βl和Snaill可能参与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问充质细胞转变,胰岛素治疗可抑制两者表达并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新诊断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1.5 g/次,3次/d,温开水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β细胞功能、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FBG[(6.52±0.74)mmol/L、(5.78±0.62)mmol/L]和HbA1C水平[(7.42±0.93)%、(6.74±0.87)%]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OMA-β水平(44.78±4.79、51.87±5.27)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3.21±0.52)mg/L、(2.68±0.47)mg/L]、IL-6[(67.63±11.56)pg/mL、(50.69±9.42)pg/mL]和TNF-α水平[(26.82±4.12)ng/mL、(18.53±3.04)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204.56±38.13)μg/mL、(248.62±40.42)μg/mL]较治疗前显著上升,AOPP水平[(51.27±10.52)μmol/L、(38.38±8.16)μ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改善其糖代谢指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达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饮食指导联合知识宣教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36例老年T2DM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知识宣教辅助饮食指导。通过观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次数、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差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9.06±2.70) h、血糖波动次数为(2.01±0.94)次/d、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为(3.12±1.04) mmol/L,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01±0.18) mmol/L、餐后2 h血糖(8.31±0.3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9±0.6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LDL-C为(2.49±0.02) mmol/L、TG为(1.12±0.02) mmol/L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表明,针对老年T2DM患者给予饮食指导联合知识宣教可控制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特征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代谢特征、病理学以及胰岛分子生物学变化。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Fatchow,HE)9只,高脂饲料喂养,为普通饲料中添加20%脂肪(猪油和蛋黄粉各50%)和20%蔗糖。(3)糖尿病组(DM)18只。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40mg/kg)。所有大鼠做灌胃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胰岛素表达量,RT-PCR测定胰腺β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HE组大鼠(P<0.01),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胰岛β细胞吸光度(A)显著低于高脂组大鼠(P<0.05),降低11.6%。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区占胰岛百分比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HE组,分别下降31.9%(P<0.05)和43.1%(P<0.01)。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E组(P<0.05)。STZ注射后48h(基线值)大鼠FBG水平的分布情况为A组(FBG<10.0mmol/L)占7/18;B组(FBG10~19.9mmol/L)占5/18;C组(FBG≥20mmol/L)占6/18。STZ注射后9d的OGTT结果与基线值相比,B组OGTT值总体变化最小,A组FBG的变异最大,达到25%。结论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模拟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血脂异常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J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建立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糠尿病、NIDDM)病人临床特征和发病过程相似的NIDDM动物模型.方法用高脂肪饲料喂养C57BL/6J雄性断乳小鼠3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继续喂养4周,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3、4周非空腹血糖、实验结束时非空腹胰岛素水平,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结果喂养3周后(给药前)高脂饲料-STZ组及高脂饲料-柠檬酸组血糖浓度(7.0±0.39)mmol/L、( 6.8±0.45)mmol/L高于普通饲料-STZ组及普通饲料-柠檬酸组(5.3±0.40)mmol/L、(5. 4±0.39)mmol/L,P<0.05;实验结束时,高脂饲料-STZ组血糖浓度(13 .1±2.01)mmo/L高于高脂饲料-柠檬酸(6.9±0.46)mmol/L、普通饲料-柠檬酸组(6.0± 0.46)mmol/L和普通饲料-STZ组(7.1±0.62)mmol/L(P<0.05),各组间血浆胰岛素浓度、体重及饮水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过程中高脂饲料STZ组和柠檬酸组小鼠每天进食热量(64.49±9.2)kJ/只,(70.7±9.6)kJ/只, 显著高于普通饲料STZ组和柠檬酸组(52.7±7.9)kJ/只,(57.3±11.7)kJ/只;各组小鼠胰腺和胰岛细胞形态正常.结论高脂肪饲料和STZ是用C57BL/6J断乳幼鼠建立NIDDM模型所必须的,100mg/kg体重STZ对普通饲料小鼠血糖无影响;用高脂饲料和STZ 处理的小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浓度正常,与NIDM病人临床特征和发病过程相似;C57BL/6J小鼠易得,建模方法简便,费用低,是在NIDDM实验研究中能广泛使用的较理想的非遗传性NID DM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常规疗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老年T2DM患者118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微炎症状态指标[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肠道菌群(肠杆菌、酵母菌、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丙二醛(MDA)、8 异前列腺素F2α(8 iso PGF2α)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PG、2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OMA β、FINS、PINS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 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 1β、TNF α、hs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MDA、8 iso 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17%)与对照组(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常规疗法治疗老年T2DM,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构成,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机体微炎症状态,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