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内肿瘤患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 20 NE细菌鉴定试验条及ATB试验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42株(72.4%)分离自肿瘤患者呼吸道标本(痰34份,气管切口分泌物8份);药敏试验显示其耐药率对环丙沙星最低(10.3%),其次为头孢他定(13.8%),再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4%),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院内的肿瘤患者呼吸道特别易受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对其感染的治疗,应在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的耐药特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结果显示 ,S .maltophilia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三代、四代头孢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 ,对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较低。有 5 2 % (2 6 /5 0 )的菌株产ESBLs,产酶菌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明显高于非产酶菌。可见 ,治疗S .maltophilia感染可首选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或联合用药。产ESBLs的S .maltophilia可能作为传播ESBLs的一个潜在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4年来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标本中有36例为医院感染.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尤其对肛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引起临床医生及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患者,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该菌属于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及一些消毒剂表现出抗药性。其耐药机制复杂,包括产生水解酶、外膜低渗透性、外排泵系统以及整合子、质粒、转座子等介导的可转移性耐药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2005年至2008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005年至2008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并利用API系统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2005年至2008年共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33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氢酶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高度耐药,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率在9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临床上常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可首选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2010年间住院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Sm及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m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及咽拭子),占82.97%,临床分布以肝胆外科最多,占25.27%,其次为感染科(21.43%),ICU和神经外科均占8.79%;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占75.82%;Sm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最高,达84.40%,其次为左氧氟沙星(81.21%),对头孢他啶和替卡西kS/克拉维酸的敏感性均较低(〈40%)。结论该院感染Sm的易感人群主要是以中老年患者为主,Sm对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已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高度重视,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
较低,分别为0.6%、20.5%、26.5%和32.6%,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天然耐药.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临床分布主要为ICU 和呼吸内科,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对其引起的感染,可选用米诺环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或复方磺胺进行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8.
嗜麦芽寡食(窄食)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近年来该院各感染标本中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做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株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于ICU,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中;药敏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等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依次为96.46%、96.46%和92.92%;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依次为91.07%、90.27%和89.38%。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以ICU患者感染居多,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0.5岁,检出前平均住院16天。17例(31%)合并有其他细菌感染,43例(80%)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其中合并肺部感染最常见(32例,占59.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多发生于恶性实体肿瘤、血液病患者(各占29.6%),最常见于肝胆外科(25.9%)等科室。54例患者好转32例(59%),死亡22例(41%);好转组APACHEII评分(14.13±4.54)、死亡组APACHEII评分(27.59±8.17),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其他部位感染、高APACHEII评分组死亡率更高(P<0.05),而使用敏感抗生素组死亡率更低(P<0.0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危重患者,多发生在院内外科手术操作的科室,并容易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规范使用敏感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合并感染,可有助于改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后及耐药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9例细菌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细菌培养确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5.1±17.0)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和非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为100例和2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存在原发肺部疾病的患病率、ICU入住率、气管切开比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率、患病年龄等均高于非呼吸道感染患者(P〈0.05)。而非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外科手术、无菌腔内置管比例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率高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选择敏感抗生素的患者(15.0%/30.4%,P〈0.05)。结论原发肺部疾病、入住ICU、气管切开、广谱抗生素使用、年龄大是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高危因素,外科手术、无菌腔内置管、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高危因素。使用敏感抗生素可以降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及临床科室中的检出及耐药现状,为防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2013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分离的44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44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呼吸内科(123株,占27.64%),重症医学科(82株,占18.43%)和急诊科(81株,占18.20%)。以口痰样本分离菌数最多(380株,占85.39%),其次为体液(33株,占7.42%),第三位为血液(16株,占3.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有所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动态检测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意义.方法仪器和手工法动态监测3例重症和1例轻症患者痰液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量变化和耐药性,同时观察K-B法药敏试验中L型的诱导情况及变异趋势.结果3例重症SARS患者共42次痰液和1次胸腔引流液培养中,35份分离出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型,形态以长丝体为主.结论动态监测重症SARS患者痰液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重要意义,多种抗生素可诱导其发生L型变异,应随时注意其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4.
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肺炎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92例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并用其配套GNS-KI或GNS-201卡测定该菌体外药敏及MIC50、MIC90。结果:92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占27.2%)最常见,其次为COPD伴呼吸衰竭(占23.9%)、脑血管意外(占17.4%)及糖尿病(占14.1%)。其中重症监护病号(ICU)病房患者占72%(66/92)。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使用、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化疗、放疗等为本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发热(97.8%);咯嗽、咳痰(53.3%);肺部影像学显示,89%患者表现为双下肺斑片状阴影。药敏试验,该菌耐药严重。结论: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各种高危因素又促成本病发生,临床表现危重,复杂。该菌耐药率高,合理治疗有赖于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对医院感染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耐药谱和分子分型研究分析,为制订合理的感染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质谱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耐药表型,根据其对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及头孢吡肟5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的不同分组,药敏结果相同的菌株分为一型,药敏结果不同的分为另一型;采用PFGE对其做分子分型分析。结果: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为6个不同的耐药表型;对42个株菌株做PFGE电泳,共得到A-D 4个基因型。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谱特征和PFGE 分型检测结果对抗生素选择性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鲜平  高进  梁慧  曹力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5):183-18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是全球关注的8种多重耐药菌株之一,临床治疗非常棘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多发科室,检出率为13.45%(62株/461株),耐药特征:亚胺培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米诺环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100%),氨曲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高度耐药(?86.5%),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耐药性较高(?50%)。结论:医院应重视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感染患者应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90.6%),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抗菌药。  相似文献   

17.
【背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医院和自然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其分离率与耐药率逐年增加。噬菌体是一类能特异性感染并杀灭细菌的病毒。【目的】分离一株新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噬菌体,为临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防控提供补充手段。【方法】以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宿主菌,用点板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鉴定噬菌体;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及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噬菌体基因组并进行注释。【结果】分离到一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v B_Sma S_P11。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小于5 min,快速增殖60 min后达到平稳期,暴发量为100 PFU/cell。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为长尾噬菌体,具有典型的二十面体头和不可收缩的尾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基因组全长44 600 bp,GC含量为63.7%,无抗生素耐受基因、毒力基因和t RNA,与NCBI数据库中所有已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噬菌体相比同源性很低。基因组注释显示该噬菌体含有6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比较本院ICU与非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20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占69.17%。临床分布以ICU多见,占30.00%。在20种抗菌药物中有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仅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等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分别为0.00%、16.67%、1.67%、9.17%;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ICU与非ICU耐药率分别为100.00%,66.67%;97.22%,75.00%;100.00%,40.48%;97.22%,33.33%;100.00%,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临床应高度重视,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琼脂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了解两种方法的差异及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提供药敏结果。方法对28株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K-B法及肉汤稀释法检测,了解扩散直径及每株菌的MIC值。结果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较好;K-B法及肉汤稀释法所得结果相关性好。结论临床上可以选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可以应用K-B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60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测定,药敏分析采用K-B法。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主要在重症监护病区和呼吸病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1.8%、70.6%、68.6%、66.5%、62.5%。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达50%。结论明确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