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起源的地点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点。当时人们知道,现生猿类中以黑猩猩和大猩猩最与人接近,而这两种猿都生活在非洲。达尔文主要根据这一类间接证据提出自己的论点。 1891年起在东南亚的爪哇岛发现了直立猿人头骨化石。当时有些人认为这是从猿到人的“缺失的环节”,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本世纪廿年代后期,在我  相似文献   

2.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也称"同型染色体".它是指细胞内形态、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根据此定义,人类的X和Y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虽然它们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都与控制人的性别有关,但两者的形态、大小、结构相差很大.X和Y染色体既然不是同源染色体,那么在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能否配对呢?如果不能配对的话,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何又能分开,X染色体到一个细胞,Y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正"爸爸,我长大后要做山地大猩猩王!"说这话的金金是一只刚刚3岁的山地大猩猩。它有着乌黑浓密的毛发,圆溜溜的大眼晴,肉乎乎的手掌,十分讨人喜欢。爸爸听后一愣,半天才回答道:"好啊,那你可要好好学习‘金刚经’哦!"不一样的家金金生活在一个中型的山地大猩猩群里,爸爸是首领,手下还有几个半大的山地大猩猩小子,六个温柔的成年雌性,每只还都带了一个和金金差不多大小的小山地大  相似文献   

4.
《生命世界》2008,(10):111-111
人类常常以万物之灵来自居,因为我们能直立行走,我们能靠头脑创造出不可思议的高科技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动物界所没有的丰富的感情生活。这些感情生活,让人类彻底与行尸走肉区别开来。然而,一只失去幼崽的大猩猩的举动却使人不得不相信,动物与人类一样,它们也有爱,也博,导悲伤。  相似文献   

5.
Y染色体的分子结构和多态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Y染色体是最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作为男性所特有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几乎不与X染色体发生交换重组,故呈现出单倍型遗传,而Y特异区DNA序列的改变构成了人类Y染色体的多态性.其异常通常会导致各种遗传效应.综述了Y染色体的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多态性的最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感染和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广泛分布于人类环境之中,人类病毒性疾病种类繁多,流行又广。自Hampar等(1961)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中国地鼠细胞中,首次发现染色体畸变以来,大量的工作相继证明,在许多病毒性疾病患者以及离体培养的人类细胞中,病毒感染有着强烈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即诱发人类染色体畸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病毒称为拟辐射因子,而且可能是人类环境中最普遍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植物杂志》2010,(2):4-4
一项新研究报告显示,Y染色体是人类所有基因中演化最快的染色体。科学家将人类的基因与猩猩比对,发现Y染色体差异度为30%,而其他基因的差异度为28%。这意味着人类的Y染色体与人类其他基因相比,存在2个百分点的进化程度差异,而该演化过程是从大约600万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8.
21号染色体占人类基因组的 1 %~ 1 .5% ,是人类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常染色体 ,也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个被绘制出致密连锁图、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物理图谱和限制性内切酶 Not 图谱的常染色体 .今年 5月《自然》杂志刊登了日、德、法、美、英和瑞士等国 1 3个研究单位署名文章“人类 2 1号染色体DNA序列”,测定序列覆盖了 2 1号染色体的 99.7% ,序列测定的准确度达 99.995% .根据他们公布的结果 ,2 1号染色体长臂 (2 1 q) DNA由 33546361 bp组成 ,其中只剩下 3个小的克隆裂隙和 7个序列裂隙 (约 1 0 0kb)尚未确定其序列 .2 1号…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2006,18(4):346-346
人类区别于其他高等灵长类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最近,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副所长王文领导的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人特有的年轻基因clorf37-dup。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该基因通过一种叫做逆转座的机制在人类进化枝上独立起源,不存在于黑猩猩和大猩猩等其他高等灵长类中。该基因在人类细胞中编码一个人类特有的细胞表面蛋白,在人大脑、血液等组织中表达,可能在人类某些组织的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作用。分子证据表明clorf37-dup基因经历了强烈的自然选择作用并在各个人种中固定下来。该研究成果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Human Molecular Genetics(15:1870-1875)上。  相似文献   

10.
公元2004年是中国农历甲申年,即新世纪的第一个“猴年”、在十二生肖中,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了,它的行为举止也多与人相仿。在我国,猴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了,从古至今的无数神话,故事、诗歌、艺术品乃至戏剧,电影等都与猴有着关联。世界上所有的猿猴,从60克的“侏儒”鼠狐猴到250公斤的“巨猿”大猩猩,都与我们人类同属一个大家族——灵长目。  相似文献   

11.
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及人类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来源、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减数分裂中的行为等进行了讨论.X染色体与Y染色体虽然在形态、大小以及所含的基因等方面有差别,但从综合分析看,二者属于同源染色体,或者属于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1950年开始了人类染色体分析,随后,确定了人类y染色体在性别中的决定作用.具有一条y染色体的个体形成睾丸,缺乏y染色体则产生卵巢.除此规律外,很快又发现了xx男性、xy女性及xx真两性畸形,为原始性别确定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然,xx男性的存在说明睾丸的发育不一定需要整条y染色体.同样,xy女性的存在表明,大部分y染色体并不指令睾丸形成.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51种蚜虫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通过改进蚜虫染色体制片方法,对北京地区51种常见蚜虫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的结果。在这51种蚜虫中,染色体数目范围由2n=4至2n=18,出现频率最高的为2n=8、10、12。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形态,总结出8种蚜虫染色体组型,并将这几种组型与两种蚜虫分类系统进行对照,在较高级的分类水平上,讨论了这二种分类系统安排与细胞学证据的相符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染色体位点揭示鲫鱼的同源三倍体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洞庭湖水系统中,鲫鱼复合体表现出二倍体群体(2n=100,简称2n CC)和多倍体群体共存的特征.虽然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已经揭示了这些多倍体鲫鱼分别为三倍体(3n=150)和四倍体(4n=200),但是一直缺乏直接的遗传证据.本研究通过对5S rDNA的染色体位点进行分析,证明了拥有150条染色体的鲫鱼个体(简称3n CC)是三倍体起源(3n=150).进一步对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染色体着丝粒位点进行分析,揭示了3n CC拥有的3套染色体均来源于鲫鱼.相关研究结果提供了直接的细胞遗传学证据,证明了鲫鱼复合体群体中拥有150条染色体的鲫鱼个体是同源三倍体起源.相关研究结果有利于脊椎动物多倍体化和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23年,潘特(Painter)首先提出人类的性别,决定于X和Y两种不同的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人类的卵一律含有一个X染色体(另有一组常染色体);而精子却分为二类:一类含有一个X染色体,另一类含有一个Y染色体(此二类精子也都另有一组常染色体)。卵与X精子受精,形成XX合子,则发育为女性,若与Y精子受精,形成XY合子,则发育为男性。潘特所提出的有关人类的性别决定方法,基本上是正确的。不过,他所提出的人类染色体数目是48的  相似文献   

16.
染色体易位重组位点的识别对很多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实际诊断中采集到的24类染色体数据和9号正常与异常染色体数据,构建了一套自动识别染色体易位重组位点的模型和方法.首先,对染色体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了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HOG)和局部二值模式特征(LBP),构建了基于纹理特征的染色体24分类多通...  相似文献   

17.
《植物杂志》2009,(4):80-80
红毛猩猩属猿族,与大猩猩、黑猩猩及矮黑猩猩一起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目前,红毛猩猩在全世界只剩下不到3万只,主要在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低地和苏门答腊洲地区生活。  相似文献   

18.
人工染色体     
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是保持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稳定性的重要组分,利用酵母染色体的这些组分,1983年人们首次成功地构建了酵母人工染色体(YAC).此后,生物学家对于构建以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的人工染色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于1997年成功地构建了第一条人类人工染色体(HAC).人工染色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必需组分的基础,还为基因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人们正致力于人工染色体的实际应用的研究,并期望在包括绿色植物的更多物种中构建人工染色体,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1 2月 2日 ,《自然》杂志刊载一则举世瞩目的消息 :英国 Sanger中心的 Ian Dunham研究室联合日本、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其他 8个研究室完成了人类第 2 2号染色体 DNA序列测定 (Nature,1 999,40 2 :489~ 495) .这一成就堪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 ,因为这是自该计划实施以来首次完成的人类常染色体的几乎全部 (占 2 2号染色体的 97% ) DNA序列 .2 2号染色体在人类各染色体中 DNA含量列倒数第二 ,仅占整个基因组 DNA的 1 .6%~ 1 .8% .2 2号染色体也是 5个近端着丝的染色体之一 ,其短臂 (2 2 q)主要为串联重复的核糖体 RN…  相似文献   

20.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二态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已证实包括TLR7、CD40L、IRAK-1、CXCR3、CXorf21等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女性好发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失活X染色体上基因逃逸以及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阐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及调控机理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