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umner法和界面铺张——硝酸银技术,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染色体C带、Ag染带及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 尼罗罗非鱼的2n=44,核型可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4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为17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三组为具1对端着丝粒的特大染色体。 结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着丝粒附近,其中Nos.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全部深染。带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染色体的数目为2—6条,NORs均位于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 银染色可清楚地显示尼罗罗非鱼的联会复合体(SC)结构和减数分裂行为。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王蕊芳  马昆 《动物学研究》1990,11(4):349-354
以Sunmer法和界面铺张——硝酸银技术,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染色体C带,Ag染带及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尼罗罗非鱼的2n=44,核型可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4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为17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第三组为具1对端着丝粒的特大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着丝粒附近,其中Nos.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全部深染。带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染色体的数目为2-6条,NORs均位于6、8、15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银染色可清楚地显示尼罗罗非鱼的联会复合体(SC)结构和减数分裂行为。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某些蔷薇属花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的5种和14个品种的蔷薇属花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小花型为二倍体,2n=2x=14,少数为混倍体;中花型为三倍体,2n=3x=21;大花型为四倍体,2n=4x=28。大部分种的核型均由其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少数种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它们可以区分为3种核型类型,即1A、2A和1B。  相似文献   

4.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引进的二倍体燕麦种质的核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砂燕麦、西班牙燕麦和短燕麦3个二倍体燕麦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砂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8.17%;西班牙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59.31%;短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4st(2SAT),具近端部、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3.91%。虽然3个燕麦种的核型均为2A,但它们的染色体形态有明显不同,比较认为砂燕麦相对进化,短燕麦次之,西班牙燕麦较原始。本研究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地区的栽培品种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了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34,各具一对随体染色体。三交种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且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4.105%~7.703%,核型公式为2n=2x=34=32m+2sm(2sat),核型类型属于1A型;单交种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3.661%~8.128%,其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sat),核型类型属于1B型。  相似文献   

7.
棕色田鼠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朱必才  徐熠等 《遗传学报》1993,20(2):135-140
本次首次报告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核型,核型公式为2n=50=2(M,T) 2SM 44T XX(M,SM),XY(SM,ST),发现第一对常染色体及X性染色体存在多态现象,在所研究的15只雌性个体中有7只雌性个体的细胞只有1条X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核型公式为2n=49=2(M,ST) 2SM 44T+XO,。其中X性染色体不同于雄性中的X(SM),为M类型,本文提出的综色田鼠3种核型与Brown等人(1964)提出的Microtus oregoni的3种核型(XO,YO,XY)有异,本文还阐述了染色体多态产生的机制和探讨了XO型个体发生的机理及其繁殖。  相似文献   

8.
滇蜀豹子花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详细报道了滇蜀豹子花的核型,发现居群中存在两种细胞型,即A型和B型。A型参考核型为2n = 24=2m(2SAT)+2sm+8st(4SAT)+12t(2SAT),其第3号两条同源染色体长臂均无居间随体:B型参考核型为2n=24=2m(2SAT)+2sm+8st(2SAT)+12t(3SAT)+0—1b,其第3号一条同源染色体长臂紧靠着丝点处有一大而明显的居间随体,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则无,构成明显的3号染色体的结构杂合性。统计表明,居群中二者的比例近似为1A;2B。研究还发现了大量的体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核型,表明滇蜀豹子花核型尚未趋于稳定,还处于强烈分化之中,高频率的体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种内分化不可忽视的一种进化要素。  相似文献   

9.
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遗传生殖隔离的初步证据(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SF  Zhao Y  Fan WJ  Cai WQ  Xu YF 《动物学研究》2011,32(5):521-527
罗非鱼类(Tilapiini)含3个属70余种,种间和属间颇易人工杂交,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人工杂交难度大,产苗概率甚低,要获得数量足够的可用于生产的杂交子代相当困难。该文对这两种鱼及其正交(O.niloticus♀×S.melanotheron♂)和反交(S.melanotheron♀×O.niloticus♂)子代的头肾细胞的核型进行了比较。此外,采用同工酶电泳方法检测肾、肝、眼、肌肉、心中乳酸脱氢酶等4种同工酶的表型差异。4种遗传型罗非鱼具有相同的染色体二倍数(2n=44)和总臂数(NF=50),但各具不同的染色体类型,尼罗罗非鱼为3对近中着丝点染色体(sm)、12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st)和7对端着丝点染色体(t);萨罗罗非鱼为1对中间着丝点染色体(m)、2对sm、12对st和7对t;正反杂交子代表现为介于双亲之间的混合类型,为0.5对m、2.5对sm、12对st和7对t。在同工酶中,仅见肾脏乳酸脱氢酶电泳结果有清晰差异,尼罗罗非鱼出现5条谱带,萨罗罗非鱼3条,而杂交子代6条,且所有谱带的迁移率和活性均表现出多态性。据此初步认为,核型和同工酶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不同属罗非鱼生殖隔离的遗传原因,这些差异也可能为这两种(属)鱼的分类学提供新的遗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以2份角堇与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以明确两种植物细胞学特点,为分类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份角堇自交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染色体基数为x=13,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6=8m+12sm+6st、2n=2x=26=4m+16sm+6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20%~70.10%,核型分类均属于3B。(2)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均为四倍体,其中2份(EYO-1-2-1-4、DSRFY-1-1-2)染色体数目为44,核型公式为2n=4x=44=4m+16sm+6st、2n=4x=44=16m+24sm+4st;2份(G10-1-3-1-4、XXL-YB-1-1-1-1)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8=8m+20sm+20st、2n=4x=48=4m+36sm+8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6.74%~71.77%,核型分类属于2B、3B。  相似文献   

11.
部分中国野生百合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野生百合6个种、20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野生百合20个居群中有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为2n=22,其他19个居群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2)20个居群中有4个居群含有B染色体,有12个居群含有数目不等的随体。(3)核型类型中有17个为"3B"型,2个为"3A"型,1个为"4B"型。(4)20个居群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在77.16%~83.83%之间,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臂比值介于1.85~3.07之间;同一个种下面的不同变种或居群的核型变异也较大。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百合不同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表现在染色体数量、是否含有B染色体、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的排序位置、随体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三种食肉目动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华北地区的艾鼬、貉和果子狸的核型。其中艾鼬2n=36。组型由20条双臂染色体、14条单臂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组成。貉2n=65,它与wuster等报道过的貉的2n=42的核型表现出同种动物核型间的多态现象。果子狸2n=44,其c带带型中具有一对带有较大异染色质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三种马鸡的核型及染色体G-带带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石兴娣  张正旺  刘凌云 《动物学报》2001,47(3):280-284,T001,T00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NaOH显带的方法制备了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的核型与染色体G-带带型。结果表明:3种马鸡的核型基本相同,2n=82,有7对大染色体,其余为微小染色体;Z染色体为第4对大染色体,W染色体的长度介于第6、7对大染色体之间;除第1对大染色体为m型、Z染色体为sm型外,其余的染色体均为t型,3种马鸡染色体G-带带型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7对大染色体中,有6对大染色体的G-带带型有差异,利用数值分类学方法计算3种马鸡G-带带型的相似性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蓝马鸡与褐马鸡新缘关系较近,二者与白马鸡的新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黄牡丹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黄牡丹进行了核型分析。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公式为:K(2n)=10=6m(2SAT) 2sm 2st(SAT),其中在第3和第5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微型随体。并与已报道的野牡丹、紫斑牡丹和矮牡丹的核型分析资料进行了比较,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鸡骨常山属(Alstonia)3个种的核形态,其中盆架树(A.rostrata)的核型属首次报道,3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且糖胶树(A.scholaris)和鸡骨常山(A.yunnanensis)的染色体数目同前人报道的2n=44不同。盆架树的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棒状前染色体型和中间型,核型公式为2n=42=3M+21m+18sm,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2A型。糖胶树的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球状前染色体型和中间型,核型公式为2n=42=14m+24sm+4st,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3A型。鸡骨常山的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复杂染色体中央粒型和中间型,核型公式为2n=42=5m+37sm,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3B型。根据核形态结果,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已有的细胞学资料,初步讨论了该属几个种的系统位置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黄山北草核的核型和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9,11(1):18-20
本文研究了北草晰的核型和G带带型,结果表明,北草蝴的染色体数2。二38,由18对常染色休和 1对性染色休组成.常染色体可分成三组:1组有2对染色体;11组包括15对染色体;而川组仅含 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W型.这个种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其AN二38包括1对Z染色 体),从核型特征上看,可能是晰蝎类中较原始的种。从G带显示结果可见,北草晰的各染色体对均有 其特有的带型,容易辨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主要害鼠的5个种以及种内有明显变异的群体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从染色体组型的角度探讨这些动物的分类地位。在本项研究的3个属的动物中,Y染色体均为末端着丝粒染色体,说明这些动物的Y染色体具有同源性,是科内动物的共同特征。 Mus和Bandicota两个属中2n、NF和常、X染色体形态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基本证实了目前主要根据形态学所确定的这两个属的分类系统。但Rattus属中各种动物的NF及X染色体形态有差异。小家鼠与小田鼠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更可能是不同的亚种。黑型褐家型与褐型褐家鼠的核型有明显差异,很可能分化为不同的种。黄毛鼠与褐家鼠(褐型)的核型相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鲤科雅罗鱼亚科7属7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它们的染色体二倍数和核型特征差异较大,有5种鱼的2n=48。其中草鱼和赤眼鳟的核型相似,有较多的m和sm组染色体,臂数较高;综鱼和鳡鱼的核型接近,st组染色体较多,还有一对t组染色体,臂数较低;鳤鱼虽然没有t组染色体,但st组染色体特别多,臂数最低。另外两种鱼,马口鱼和宽鳍(?)的染色体二倍数在鲤科中非常特殊,分别为76和78,它们的臂数是相同的,NF-86。通过这7种鱼的核型分析,以及与其他有关鲤科鱼类核型的比较,对它们的染色体进化方式,和与此有关的鲤科鱼类的系统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草原3种针茅属植物为材料,常规压片法制片后观察记录染色体数,并进行核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4,属于2A核型,为二倍体。在3种针茅的染色体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占大多数平均为62.1%,其次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平均为28.9%,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少约为9.0%。在3种针茅的第五号染色体上均有随体,表明起源于同一祖先。虽然染色体核型均属于较对称型,但是染色体不对称系数随着3种针茅分布生境的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可能是长期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银兰和金兰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国产头蕊兰属植物银兰和金兰的核型: (1)银兰为 2n=34=10m十14sm+10st。金兰有两种细胞型,A型为2n=34=8m+16sm十10st;B型为2n=34=8m+22sm十4st。 后者为一个由染色体结构变异所产生的易位同型纯合子 (translocation homozygote),是由A型通过第1对染色体的短臂与第3对染色体的长臂之间的易位所产生。 在植株外部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异。 (2)按Stebbins(1971)的标准,三种核型均属不对称的“3C”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