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刺壳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壳椒又名三百棒 ,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其根、茎、果实均可供药用〔1,2〕。刺壳椒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曾对数种原产于中国的花椒属植物进行过化学成分的研究 〔3~ 12〕,并讨论了花椒属中Zanthoxylum和 Fagara2个亚属合并为广义的 Zanthoxylum的合理性〔13〕。为了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 ,并给花椒属的化学系统学提供一定依据 ,我们初步研究了刺壳椒的化学成分 ,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9个化合物 ,其中 6个分别鉴定为白藓碱 ( ) ,γ-花椒碱 ( ) ,6,7,8-三甲氧基香豆素 ( ) ,β-谷甾醇 ( ) ,胡箩卜甙 ( )和一长链混合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椒属(广义)叶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国产花椒属32种4变种叶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花椒属叶脉均属于羽状脉弓形脉序类型;叶齿具全缘、具齿或钝齿3种类型;二级叶脉有分支或不分支;三级叶脉有分支、网状和及顶3种类型;多数种类叶齿无腺点,仅4种叶齿有腺点。叶结构研究结果支持花椒亚属和崖椒亚属的亚属等级,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花椒属,并支持花椒属为芸香科中比较原始类群的观点;但不支持Engler将花椒亚属和崖椒亚属独立成属的分类处理。基于重要外部形态学特征和叶结构特征,重新对花椒属下两个亚属的检索表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泸定县花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花椒的70%盐酸水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异丁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与文献对照,它们被鉴定为花椒素A(1)、hydroxy-α-sanshool(2)、tetrahydrobungeanool(3)、hydroxy-γ-isosanshool(4)、hydroxy-γ-sanshool(5)、bungeanool(6)、γ-sanshool(7)、isobungeanool(8)和β-谷甾醇(9)。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erastin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铁死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_(50)为4.08μM。  相似文献   

4.
刘涵  孙冲  吴杰  黄威  黄勤琴  刘霞 《西北植物学报》2023,(11):1866-1871
为探究花椒属种水平系统进化关系以及为新品种培育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研究以芸香科物种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叶绿体DNA,利用BGISEQ-500平台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联合NCBI数据库数据,共获得芸香科19属49个物种的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芸香科属间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矩阵(总长196 641 bp),ML和BI 2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够基本一致,系统发育树各分支具有较强的支持率,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可以解决芸香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2)芸香科为单系类群,并进一步形成两大分支,其中柑橘亚科为单系,与芸香亚科内的芸香属聚为分支I,分支Ⅱ由芸香亚科和飞龙掌血亚科组成,两亚科均不是单系,其中飞龙掌血亚科的香肉果属,茵芋属与芸香亚科的白鲜属,臭常山属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类群,其次是蜜茱萸属和山油柑属;黄檗属和吴茱萸属与花椒属类群形成姊妹群,飞龙掌血属的物种飞龙掌血嵌套于花椒属分支中,支持飞龙掌血物种并入花椒属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竹叶椒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活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glum planispinum Sieb.et Zucc)根和茎的石油醚及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I~V),经物理常数测定,光谱(UV,IR,HNMR,MS)分析分别鉴定,Ⅰ为β-香木脂醇,Ⅱ为β-谷甾醇,Ⅲ为L-细辛脂素,Ⅳ为L-竹叶椒脂素,V为花椒明碱。其中Ⅲ,IV,V具有抑制PAF聚集的活性,以Ⅳ活性最强,Ⅲ次之,V较弱。花椒明碱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樟树叶的化学成分。主要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聚酰胺等柱层析方法对樟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1H NMR,13C 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樟树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鼠李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4)、黑色五味子单体苷(5)、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6)、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7)、新芝麻脂素(8)和maculatin(9)。化合物1为首次从樟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8为首次从樟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红背山麻杆叶子的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苷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芹菜素-6-C-D-葡萄糖苷(1)、芹菜素-7-O-芸香糖苷(2)、芹菜素-7-O-β-(2″-O-α-鼠李糖基)葡萄糖醛酸苷(3)、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4)、没食子酸乙酯(5)、β-胡萝卜苷(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山麻杆属中分离得到的黄酮苷.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鸢尾属Iris 22个种(基本上包括了各个亚属的代表)及其近缘属植物射干属Belamcanda的 射干 B.chinensis(L.)DC.进行了根茎的异黄酮类成分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和射干 中普遍具有异黄酮类成分,这是它们的特征性成分之一。根据化学成分的特征,鸢尾属可以分为两大类 群:只含异黄酮甙元的类群和既含异黄酮甙又含甙元的类群。从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来看,无附属物亚 属subgen.Limniris只含异黄酮甙元,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类群。鸡冠状附属物亚属subgen.Crossiris,除小 花鸢尾 I.speculatrix Hance外,是一个较自然的类群。野鸢尾亚属subgen.Pardanthopsis和射干属的成分 非常相似,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是鸢尾属中原始的类群。从化学成分特征来看,野鸢尾亚属与琴瓣鸢 尾亚属subgen.Xyridion、鸡冠状附属物亚属、须毛状附属物亚属subgen.Iris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化 学成分、孢粉学、细胞学等特征,认为:华夏鸢尾I.cathayensis Migo和长白鸢尾I.mandshurica Maxim.为无附属物亚属与须毛状附属物亚属两亚属之间的过渡类型。小花鸢尾是无附属物亚属向鸡冠状附属物亚属过渡的中间类型。扁竹兰I.confusa Sealy和扇形鸢尾I.wattii Baker可能是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油榄仁(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的化学成分,从油榄仁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酚(1)、(–)-芝麻素(2)、麻醉椒苦素(3)、二氢醉椒素(4)、异香兰素(5)、3,4-二羟基苯甲酸(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乙酯(9)、3,4,8,9,10-五羟基二苯骈[b,d]吡喃-6-酮(10)、polystachyol(11),其中化合物1~6、10和11为首次从油榄仁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波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曾对数种分布于我国的花椒属植物进行过较为详尽的化学成分研究[1~6],并讨论了花椒属中Zanthoxylum和Fagara 2个亚属可合并为广义的[ WTBX]Zanthoxylum的合理性[7].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 中数个生物碱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心律不齐等方面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