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5年5月7—12日,笔者对易贡茶场近年来直插茶园大面积死苗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造成上述原因之一是蝼蛄所致。经查资料,蝼姑在西藏属首次发现。蝼蛄在易贡主要为害一年生茶苗,二年生茶苗次之,多年生茶园也有分布。蔬菜、青稞、小麦、大豆也见受害,但一般较轻。据在一年生茶园抽样调查(海拔2,160—2,270米),每平方米有蝼蛄平均11头,最高达24头,且沙土地多于粘土地。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咬食茶苗和嫩茎,重者咬断,轻者咬成  相似文献   

2.
地下害虫是当前保苗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受害地区一般缺苗1成以上,严重的缺苗3—4成,甚至犁毁改种。1953年江苏省徐州、淮阴、扬州等专区15县23乡的调查,冬麦因地下虫为害平均缺苗15.24%。河南省地下虫亦极普遍,据该省农事试验场1954年春季在开封市郊的调查,小麦受蝼蛄为害最轻的缺苗  相似文献   

3.
我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充分利用了公社化的有利条件,在小麦播种前,全区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群众性的灯火诱杀蝼蛄运动,取得了辉煌成绩。从1959年8月27日到9月10日,据11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平均每晚参加干部、群众80万人,最多达103万人,持灯40万盏,最多时达60万盏,火把火堆20万个,共诱杀蝼蛄21,000万头(折合70余万斤),可挽回84,000亩麦苗全部受害(每只蝼蛄按为害4尺麦苗计算),每亩按200斤计算,共可换回粮食1,680万斤。此外,还创造了一些土法、药治  相似文献   

4.
1965年7-9月间,我县白翅叶蝉猖獗为害二季晚稻,受害重的,稻叶枯萎,停止生长,甚至不抽穗或穗而不壮。应用25%DDT乳剂进行防治,效果仅为30-60%,不能有效地控制为害和蔓延。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各地普遍试用与推广了乐果乳剂进行防治。 根据作者在水边公社郭家、馆头、璃田三个大队和县良种繁育场的试验(结果如表),效果较好。一般在  相似文献   

5.
地下害虫为害各种农作物,造成缺苗断垅,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有许多地区,几类的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蝼蛄同时发生,因此要求一种有效的兼治办法极为群众所热望,自1950年作者研究出应用666粉制成毒谷,用以防治以蝼蛄,获得了很大效果,在各地实践应用当中发现666毒谷对于金针虫、蛴螬具有良好的兼治作用。过去国外  相似文献   

6.
掌握蝼蛄的活动为害规律,提高除治蝼蛄的水平,是目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我们于1961-1964年以本所及沧州孙庄子为研究基地,在任邱、河间等县做了大面积考查,四年来在蝼蛄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及结合室内测定上获得了一些结果,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贫乏蔗金龟(Alissonotum pauper Bur.)是广东省为害甘蔗较严重的金龟子之一,但其危害水稻则在文献上未见记载。广东省湛江专区电白县受旱地区的水稻每年在4月下旬,5月上旬常受贫乏蔗金龟的为害。当地老农认为,蔗金龟的为害以旱年较严重而普遍,雨水调匀的年份甚少为害或仅见于旱坡田。1963—1964年笔者等在电白羊角地区调查,受害重的稻田平均每亩有15棵被害,被害率为0.03%,一般旱田每亩亦有5—6棵被害,被害率为0.012%。被害重的田多是受旱田,经常不缺水的稻田甚少见其为害。 贫乏蔗金龟为害水稻亦可造成枯心苗,在稻田中骤视之与三化螟及蝼蛄为害所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受三化螟为害的枯心苗除茎部有一  相似文献   

8.
<正> 冰草叶螨Tetranychus agropyronus Wang属蜱螨目叶螨科,严重为害玉米。据1979年策勒县固拉哈玛公社6大队180亩早播玉米地调查,螨害严重度3.6级,单株产量损失系数为3.1时,每亩产量损失34.9斤。1980年在策勒县东方红公社20大队调查,武单早受害植株较正常植株少2—3个叶片,矮30—40厘米,空秆率达10%,产量损失15—25%。经笔者于1979  相似文献   

9.
板栗雪片象Niphades sp.是板栗上新发现的一种蛀果害虫。主要发生在深山区,为害板栗、油栗、茅栗等。为害严重的果实被害率达80—90%。1974年起对此虫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初步结果分述于后。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1毫米(头管除外),栗褐色,全身密被黄色绒毛。头管较短粗,长2.5—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杂交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逐渐由桃蔓延到高粱上危害,严重时虫穗率达60—70%,单穗有虫少的数头,多的数十头甚至百余头。幼虫吐丝缀合小穗,从中为害,造成籽粒破碎或蛀成空壳,损失很大。尤其制种高粱受害更重。过去有关此虫为害的报导尚未多见,我所从1972年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1.
我县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褐稻虱逐步上升为水稻穗期的大害虫。近年来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褐稻虱在我县一般于7月中、下旬由外地大量迁入,以后在本地繁殖3—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的第四代,为害单季晚稻;9月下旬—10月上旬发生的第五代,为害单季稻、后季稻。四、五代的虫量很大,一般年份,四代虫口每亩12—30万头,大发生年高达100万头以上;五代虫口单季晚稻50—200万头,后季稻10—80万头;大发生年单、后季稻的虫量分别每亩达220万头和170万头左右。而三代虫量则很少,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梨大食心虫Eurhodope pirivorella Matsumura是我地区梨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程度常因果园或年份而不同,锦西县钢屯公社张家沟大队1973年因梨大食心虫为害损失梨果近30%,越冬虫芽率最多达15%左右。然而对这  相似文献   

13.
大豆在河套平原占播种面积的10%左右,在整个农作物布局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大豆食心虫是本地区的主要害虫。1957年本所(杭锦后旗陕坝镇)黄大豆的虫食荚率13.5%,虫食粒率12.6%。1962年永胜公社新丰大队虫食粒率高达60%。1963年本所大豆试验的41个品种被害豆粒在30—60%的有30个。现将本所1957年对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的初步观察结果介绍于下。 生活习性 1.成虫活动情况 8月2日大豆田间发现成虫,8月13—15日数量骤增,密度大的每平方米有成虫15—20头;密度小的每平方米有成虫3—5头。8月20日显著减少,平均每平方米有成虫1—5头,此后,田间即不易找到成虫。 8月14日调查355个豆荚,发现有卵荚数占5.1%,8月22日为14.22%,田间产卵期主要在8月中旬。 成虫在下午6—8时最为活跃,曾用马灯诱到少量成虫。  相似文献   

14.
<正> 苜蓿丽虎天牛Plagionotus floralis(Pallas)在塔城首次发现。在该地其幼虫主要为害苜蓿、三叶草,成虫除取食苜蓿花外,还为害油菜花等,以苜蓿受害最重。1981年调查75,000亩,严重受害的有35,000亩,被害率达47%,塔城县阿西尔公社前哨大队竟高达80%,死亡率达35%。该虫的发生为害对苜蓿的生产、草田轮作影响甚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在1963年麦播治虫工作中发现不少地块虽经防治,但地边、地头、坟场周围,仍有蝼蛄危害,有的甚至危害很重。例如伯党公社麦田调查,麦田和大豆、绿豆相邻的被害率分别为23.3%与19%;和红芋、棉花相邻的被害率分别为7.4%和6.7%。在同一块地中,地头、地边严重,而内部轻。检查第一垅和第四垅被害率分别为34%和20%,而地中间被害只占4.2%。调查内黄公社,在同一块地中与豆茬,红芋茬相邻的地边被害率分别为12.5%和5.2%,地中间被害率仅为1.4%,坟场周围被害率达5.5%。 从上述情况证明蝼蛄的趋食性、迁移性相当强。我县发现这一规律后,力了阻杀蝼蛄,消除危害,首先在内黄公社采用了防护沟防护带的防治方法,防止了蝼蛄迁移危害,给彻底消灭蝼蛄危害找出了途径。 防护沟防护带的创造,是从实践中得来。当内黄公社已防治麦田的地头和地边发生危害后,他们首先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为害蕉藕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为害蕉藕过去尚未曾有报导。今年7月底8月初我在平阳县宜山、金乡等地调查,发现早稻收割后,第二代二化螟幼虫从稻草内爬出转移到晒草场附近的蕉藕上取食为害,并能继续发育化蛹和羽化。据7月25日在金乡区调查200株蕉藕,被害率高达99%。剥查10株有二化螟幼虫338头,平均每株有虫33.8头,最多一株有史高达86头,最少也有7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华北一些地区大量使用对硫磷乳剂处理小麦、旱粮等种子以防治蝼蛄为害,获得了良好防治效果,但对硫磷对高等动物毒性大,为此,生产上迫切要求寻求高效、价廉而又使用安全的药剂,以代替对硫磷来防治地下害虫。 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我们初步明确了七氯是防治蝼蛄及其他地下害虫的良好药剂,并在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工作。本文是将部分研究结果简要报导,以供农业生产应用的参考。 室内毒力测定和防治初步试验 在试验中曾以华北蝼蛄进行几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以求获得较好的种子处理药剂,其中发现七氯对华  相似文献   

18.
埃及金钢钻(Earias insulana Boisd.)是云南省宾川棉区为害棉花的主要蛀食性害虫。据记载,此虫始见于1938年,但过去发生量少,为害轻。1958年后为害加重,全年平均被害株率达13.61%,百株幼虫3.2头,1959年为害更重,百株幼虫达15.6头。以后各年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福建省栽植的肉桂,由于肉桂木蛾的蛀害,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现将1978年3月—1979年9月间对肉桂木蛾的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 肉桂木蛾Thymiatris sp.属鳞翅目、木蛾科(Xyloryctidae)。在福建省云霄、南靖、龙海、诏安、长泰、漳浦、连江、厦门等县市均有发生,寄主为肉桂及樟树。 肉桂受此虫为害率最高为96%,最低为40%,每株(株高2.5米)有虫1—6头,平均3.2头,受害最多的新旧坑道达62处(已折枝条除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我们在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工作的头几年,由于缺乏经验,没有掌握人工授精规律,母猪受胎率很不稳定。经十几年的实践,我们才初步摸到了提高受胎率的规律,一次输精受胎率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