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特性维持,推进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该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标记探讨猕猴胚胎干细胞向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扩增培养。结果表明:1)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体系,在该分化体系下,GFP标记猕猴胚胎干细胞在分化的第12天时,95%以上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2)分化得到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经bFGF/EGF扩增后,能够较好地维持其Rosettes结构;3)经bFGF/EGF扩增后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猕猴脑内后能够较好的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即bFGF/EGF扩增培养能较好地维持Rosettes结构的神经干细胞,且移植到猕猴脑内的该细胞亦能够较好地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该结果为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聚焦中国     
小神经球传代法扩充干细胞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梁鹏博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利用小神经球传代方法建立了神经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传代系统。用小神经球传代方法在体外可培养神经干细胞达到10个月,传代25代,从单一的细胞可扩增至10万个细胞。多次传代后细胞冻存对细胞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学临床修复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首先完成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并大量扩增。鼠、人、猪中都已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已尝试用于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尽管在鼠和人上的研究很多,相对于鼠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学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和人神经干细胞在材料来源上的不便,猪作为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模式动物有很大的潜力。但关于猪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单克隆化及单层化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代培养SD胎鼠神经干细胞,在形成神经球之后,传代至0.1%明胶包被的培养皿,显微镜下挑取一个神经球贴壁后的细胞团,吹打后贴壁培养.同样方法挑细胞团并传代培养5~6次,得到纯化的由一个神经干细胞扩增的克隆,对得到的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以及分化能力的评估,证明得到的细胞就是神经干细胞.结果表明,成功分离了SD胎鼠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单克隆化单层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细胞标志基因都可以检测到.上述工作为疾病模型大鼠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细胞来源及形态标准.  相似文献   

5.
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的一般表现形式。目前,神经球方法(neurosphere assay,NSA)已在神经干细胞性质、神经发育模型研究和作为分子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神经球固有的异质性、自发融合等特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就神经球方法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脑内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扩增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而通过外源细胞移植的方式来加速这一进程,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神经干细胞临床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评价细胞在移植后的行为和功能。该文综述了近几年使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几种主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并着重关注了干细胞移植后的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7.
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中的一般表现形式.早先认为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的单克隆细胞团,并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广为应用的神经球方法.但最近神经球被证实并非神经干细胞的单克隆群体,在神经球内部和神经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异质性;神经球的发生除了细胞增殖外,还包括细胞重团聚,神经球融合等方式;在神经球的形成过程中,亦有诸多因子参与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目前神经球方法的精确性需要重新定义,神经球方法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状况。自14天胎鼠脑室下区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扩增并进行鉴定。经4~5代的扩增后,以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内,然后分别于移植后2周、4周、6周和8周时做脑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数量、定位和分化情况。8周后移植细胞的检出率约16%;移植细胞向周围宿主组织有广泛的迁移表现,尤以沿着白质束向头尾方向的迁移最为显著,最远向后侧达到内囊;纹状体中移植细胞主要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主要位于移植区与宿主组织临界部位,而神经元处于移植区中央。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移植替代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供体细胞源,而移植中的迁移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是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严重的神经损伤其预后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难以恢复,这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更好的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在神经修复机制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施万细胞对周围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获取和扩增的困难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干细胞,经实验发现干细胞不仅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而且可以分化为神经系细胞,还能分泌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这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近些年来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的干细胞及促进修复机制的研究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