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01年12月28日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五周年之际 ,位于商业中心东方广场地下三层的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东方广场有限公司李嘉诚先生和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了博物馆展览。在遗址博物馆里 ,展示发掘出土的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和用火痕迹标本等 ,根据对这些标本的初步研究结果 ,配以大量图表和照片 ,采用大型油画、雕塑、电脑、触摸屏等形式 ,再现大约2.5万年前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展示了…  相似文献   

2.
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遗址 1 996年 1 2月 2 8日发现。 1 996年 1 2月 3 0日至 1 997年 8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北京东城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1 997年 7月 2 3日至 8月 1 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科技中心受发掘单位委托 ,对遗址进行起取保扩 ,把遗迹块运送到北京辽金博物馆存放。1 999年 2月博物馆破土动工。 2 0 0 1年 5月遗迹块运回进行复原。东方广场有限公司李嘉诚先生和北京东城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了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石史 《人类学学报》2012,31(2):208-208
2011年9月22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超荣研究员应台湾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林登赞局长和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吴秀慈馆长的邀请,在新北市参加了"城市中的文化资产保存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研讨会从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10日-12日,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在陕西省洛南县召开.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南县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持续努力,在洛南盆地系统地发掘了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并发现了十分密集的旷野旧石器地点群.2010年秋季以来,孟洼遗址和张豁口遗址的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遗址黄土堆积地层中发掘出土包括7件手斧在内的大量石制品.来自国内20余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旧石器考古界的40余名学者齐集于此,为洛南旧石器考古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60年,广东省博物馆在西江两岸进行文物考古普查时,发现了独石仔洞穴遗址。1964年、1973年两次进行试掘。1978年,该馆与湛江地区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又进行了一次发掘。先后共获得石制品四百多件。动物化石千余件。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东经111°52′、北纬  相似文献   

6.
李超荣 《化石》2019,(1):43-45
<正>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在我三次赴祖国宝岛台湾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参观了许多博物馆,如史前文化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历史文物陈列馆、民族学研究所博物馆、生物多样性研究博物馆、胡适纪念馆、台中自然  相似文献   

7.
在《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址》一书中记述了人类犬齿、右下臼齿各一枚;本文现补记庙后山人牙的第三颗,也就是右上第三臼齿。 1979年春,天津自然博物馆古人类组应邀参加庙后山遗址发掘工作,曾搜集一些动物化石标本,主要是单个兽牙。笔者之一(林)于1985年6月间至天津自然博物馆,认出这颗人牙。  相似文献   

8.
李毅君  汪英华 《化石》2023,(3):30-33
<正>在萨拉乌苏遗址考古百年史上,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汪宇平先生潜心笃志,躬体力行,书写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值得永远铭记。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内蒙古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界奠基人之一,他所做的工作,开启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对萨拉乌苏遗址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先河,也促使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工作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新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三亚人”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约15公里的落笔洞,地理座标在东经46°30′,北纬28°30′。落笔洞为石灰岩所构成的一个溶洞,洞高12.5米,宽7—8米,深16米,洞口高大,阳光充足,适宜于远古人类栖息。三亚人遗址发掘表明,远在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这片南疆沃土。 1992年12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组成了以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方业务人员参加的考古发掘队,对三亚人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和发掘。这次科学发掘共清理11个探  相似文献   

10.
栗静舒  彭菲 《人类学学报》2014,33(4):521-521
2014年6月9日~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古脊椎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举办了"旧石器遗址野外发掘数字化技术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人员除了有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所的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三峡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美国匹兹堡大  相似文献   

11.
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工业因含有众多的手斧且年代早到803 kaBP而闻名于世。盆地内发育有7级河流阶地,其中第IV级阶地发现有手斧和玻璃陨石。自从1973年第一个石器地点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遗址或地点被调查发现和发掘。以前研究认为,百色盆地旧石器只出自网纹红土层,年代均为803 kaBP。2013年以前,通常只在土状堆积的上部发掘,从来没有人对第IV级阶地的沉积物从地表到底部砾石层进行系统发掘,因此关于第IV级阶地的整体地层堆积情况及含石器层位很模糊。2013-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田东县博物馆对百色盆地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田东高岭坡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从遗址的地表往下一直发掘到砾石层,揭露出厚度超过7m的完整地层序列,发现1处小型石器制造场和1处用火遗迹。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石制品800多件,包括砍砸器、手镐、刮削器等。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根据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的特征及测年结果,我们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的年代早于或等于803 kaBP,第二期为15 kaBP,第三期约为10 kaBP。  相似文献   

12.
祁国琴 《化石》2011,(1):44-50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座落在祖国宝岛台湾东南部的台东市境内,是一座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娱乐等功能的全方位博物馆。它西倚中央山脉、东临太平洋,占地面积约十公顷。整个博物馆区分为两大部分:东面为博物馆建筑本体,西面为附属公园。  相似文献   

13.
<正>初次接触张老,是在2006年4月,斯时正值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富源大河遗址也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再次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担任领队,率领着省、市、县文博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大河遗址又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发掘。由于大河遗址遗迹现象丰富,尤其是保存有旧石器时代火塘,吉领队特意邀请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及其夫人到现场考察并指导工作。张老来的那天,乘的是早班机,  相似文献   

14.
平潭漫记     
鲸从何来? 1972年12月,福建省博物馆送给我所一块鲸鱼的脊椎骨,据说它采自福建东面海上的平潭岛,是当地老乡挖房基时发现的,1973年4月,我们渡海去平潭,对发现鲸骨的现场进行了观察和发掘。鲸鱼产地位于平潭县城关红心公社霞屿大队东南一小山下。以前,这里是一个海湾,大跃进的1958年,平潭人民围海垦田,在海堤合拢后,海水才被迫从这里退出。鲸鱼骨被埋在距地表约30厘米的灰黑色淤泥层中,淤泥中富含蛎壳,淤泥层上是砂层。这次我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个专业性恐龙博物馆正在四川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动工兴建。这是我国继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之后的又一个大型现场博物馆,一个在一亿多年前被大自然埋藏的“恐龙群窟”。大山铺恐龙化石于1972年夏由地矿部第二地质大队科技人员发现,1977年10月至1984年6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省恐龙发掘队、自贡市恐  相似文献   

16.
高星  张晓凌 《人类学学报》2009,28(4):431-432
2009年6月24日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72年内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发掘面积为20m~2.这次工作将为落实遗址的保护规划奠定科学基础并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对于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环境学、地质学和年代学等领域相关研究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1,20(4):333-333
20 0 1年 8月 2 0— 2 6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和高星研究员应韩国旧石器考古学会的邀请到韩国参加该学会的本届年会 ,在会上做主题报告并与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两位中国学者先落足于南部港口城市木浦 ,由李宪宗先生陪同考察荣山江旧石器遗址群 ,并在木浦大学博物馆观看出土标本。第二日奔赴光州 ,在光州大学博物馆观察从该地区发掘出土的石器标本 ,并在李起吉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月平遗址。在大田 ,黄慰文与高星受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的邀请分别做了《关于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些问题》和《中国三峡地区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丁村遗址,自1954年发掘以来,已经整整35年了。光阴荏冉,星移斗转,当年参与丁村遗址发掘和研究的同志,有的已经弃世作古,有的已改就它业,更多的尚青春永葆,继续为我国考古事业做着无私的奉献。作为后学者,在丁村遗址发掘35周年之际,将丁村人及其文化发现始  相似文献   

19.
考古发掘报告是遗址原始资料公布的主要形式,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以专著形式发表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相对较少,且随着从业人员的多样化,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体例和内容不一,部分报告缺失基本信息,不利于构建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文在回顾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编写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在以遗址和人类行为为中心的研究视角下,遗址发掘报告需“由表及里”地报道遗址的基本信息。内容至少应包括遗址的地理位置,发现、发掘和研究历史,地质、地貌,发掘方法和流程,地层、年代和古环境,出土遗存(遗迹和遗物)情况等。作者希望本文可促进同行思考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方式,以达成及时有效交流新考古发现所蕴含考古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理念的转变,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30年代周口店遗址发掘方法的改革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基础。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在泥河湾地区的开展使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与国际接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入21世纪,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使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发掘的记录方法更加多样化、提取的遗存信息更加科学化、综合化。本文以周口店遗址和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历史为主线,简要回顾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变革;以东谷坨遗址的新发掘为例,介绍该遗址发掘和记录的一般规则和具体方法,呼吁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包容性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