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地球上有机自然界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中,太阳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太阳幅射的影响下,在植物中形成了叶绿素,太阳幅射把能量给予植物有机体,这种能量是最重要的过程——营养(二氧化碳的同化),以及在叶子表面进行的蒸发所必需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分化了组织并加强了分蘖。所有植物都要求光线。例如,向日葵在白天时,它的花跟着太阳转动;棉花的叶子与光线处于垂直的方向,而藉以获得最多量的太阳能;在地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的飞跃发展,引起多种学科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对生产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七十年代初,Carlson、Cocking、Widholm等人提出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利用植物细胞作为实验系统,来分析和改良植物的性状。利用单倍体、二倍体,甚至多倍体植物细胞,在较小的控制环境条件中处理大量有机体,可以象对微生物那样设计各种实验程序,大量地筛选所需要的突变体。由于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3.
五种C4荒漠植物光合器官中含晶细胞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机理,选择光合器官发生很大变化的5种C4荒漠植物进行了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中含晶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位置等存在差异。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和梭梭(H.ammodendron)的同化枝普遍具有含晶细胞;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的含晶细胞很少,一般只分布在贮水组织或靠近栅栏组织处;木本猪毛菜(Salsola arbuscula)的含晶细胞也不多,主要分布在栅栏组织和表皮细胞之间;猪毛菜(S.collina)的含晶细胞更少,仅在贮水组织中偶尔可见晶簇。比较梭梭、白梭梭和沙拐枣同化枝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发现,梭梭同化枝基部含晶细胞最多,中部次之,顶部最少;白梭梭同化枝项部的含晶细胞数量较多,中部及基部较少;沙拐枣同化枝顶部与基部的粘液细胞较多,中部较少,基部几乎没有栅栏组织,而其维管组织较为发达。综合晶体的酸碱溶解性及硝酸银组化分析结果,并参照能谱仪的分析结果得知,梭梭、白梭梭、沙拐枣和木本猪毛菜的叶片或同化枝中所含晶体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通过比较解剖结构发现,梭梭和白梭梭的同化枝中含晶细胞最多,其它3种植物的同化器官中含晶细胞较少,而沙拐枣同化枝中有粘液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发育的新生组织中 ,来自种子胚乳储存蛋白的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氨由谷氨酰胺合成酶 ( Glutamine synthetase,GS)重新同化 ,生成的谷氨酰胺 ( Gln)被转运到正在生长着的部分。GS是高等植物氮素代谢的关键酶 [1] ,这个酶能同化不同来源的氨。 GS有多种同工酶 ,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它们是由一小的同源但分离的核基因家族编码的 [2 3 ] ,这些不同的 GS在植物氮素同化中起着非重叠的作用 [4] ,它们的表达受到环境、发育进程以及组织或细胞类型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已研究过的植物叶片中存在两种 GS,即胞液型GS(…  相似文献   

5.
细胞的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引起过巨大的作用。直到不久以前,生物学家们还认为植物细胞的繁殖过程是跟有机体(其细胞在被研究中的)的在历史上形成的个体发育的特点无关的。在摩尔根遗传学影响之下,细胞学家们在有丝分裂的研究上化过好多精力,这一点曾经是认为十分肯定的:在植物有机体生长的时候,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网形成为染色体。染色体纵向分裂,它们的两半分散到细胞的两极,两半之间产生一层细胞板,随着,每团染色体形成细胞核,而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分裂了。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相差观祭方法,对照生化分析和有关数据,对卡那霉菌工业发酵过程中,卡那霉菌菌丝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卡那霉菌细胞分化过程,发育阶段划分的依据:卡那霉菌在摇瓶、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和发酵罐的不同培养条件下,有规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活循环。在摇瓶、一级种子罐和二级种子罐内,各完成一个生活循环,在发酵罐内能完成三个生活循环。在每个生活循环中,又有规律地完成各个发育阶段。除摇瓶培养由于原始接种材料是从斜面培养转入浸没培养,存在着一个生活循环中五个发育阶段外,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和发酵罐中的每一个生活循环,都只有三个发育阶段,但是由于培养基成份和培养条件不同,完成每一发育阶段的时间有所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菌丝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细胞的内外结构不同,生化功能也不同,结构和功能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五种C4荒漠植物光合器官中含晶细胞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机理, 选择光合器官发生很大变化的5种C4荒漠植物进行了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这5种 植物中含晶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位置等存在差异。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和梭梭(H. ammodendron)的同化枝普遍具有含晶细 胞;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的含晶细胞很少, 一般只分布在贮水组织或靠近栅栏组织处; 木本猪毛菜(Salsola arbuscula)的含晶细 胞也不多, 主要分布在栅栏组织和表皮细胞之间; 猪毛菜(S. collina)的含晶细胞更少, 仅在贮水组织中偶尔可见晶簇。比较梭梭、白梭梭和 沙拐枣同化枝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发现, 梭梭同化枝基部含晶细胞最多, 中部次之, 顶部最少; 白梭梭同化枝顶部的含晶细胞数量较多, 中部 及基部较少; 沙拐枣同化枝顶部与基部的粘液细胞较多, 中部较少, 基部几乎没有栅栏组织, 而其维管组织较为发达。综合晶体的酸碱溶解性 及硝酸银组化分析结果, 并参照能谱仪的分析结果得知, 梭梭、白梭梭、沙拐枣和木本猪毛菜的叶片或同化枝中所含晶体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 。通过比较解剖结构发现, 梭梭和白梭梭的同化枝中含晶细胞最多, 其它3种植物的同化器官中含晶细胞较少, 而沙拐枣同化枝中有粘液细胞存 在。  相似文献   

8.
水稻结实器官形成过程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李森科把植物个体发育的规律建立在阶段发育的理论基础上以後,使得我们有可能科学地去查明植物器官形成的规律及其所要求的外界环境条件。李森科早巳指出:阶段的改变虽然不能经常伴随着新器官的出现而被觉察出来;但是,阶段质变的过程却常是器官形成的基础。在某一个发育阶段内,只能形成植物的某些器官、性状和特徵。譬如,苏联农业生物学家已经指出,小麦在春化阶段完成以前只能形成根、叶和分蘖,而在完成了光照阶段以後,就能开始形成结实器官。同时指出:不同品种的作物是依照着它们各自的本性(遗传性)以各自不同的速度来通过器官形成的各个时期,这种器官形成或通过的速度,同时  相似文献   

9.
一、植物感应性的一般概念感应性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基本属性,它乃是指生物能够“感受”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对之积极地发生“反应”而呈现出各种活动状态的属性。大家都知道有机体是在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新陈代谢中来维持生存、生长、与生殖的。而外界条件随时随地在变化之中,有机体若不能随机应变,获取与趋就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水培硝态氮浓度对冬小麦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门中华  李生秀 《广西植物》2010,30(4):544-550
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培养基质,以冬小麦为试材,动态测定高(含NO3--N15mmol·L-1)、中(含NO3--N7.5mmol·L-1)、低(含NO3--N2.5mmol·L-1)三种氮水平处理条件下硝态氮的吸收和累积、硝酸还原酶活性、铵态氮含量、小麦吸氮量及根系活力,分析不同供氮水平对冬小麦硝态氮吸收、还原、转运的影响,探讨不同供氮条件下,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硝态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营养液NO3-的消耗量、pH变化、植株全氮以及根系活力均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氮水平对植株硝态氮代谢的影响;高氮条件下植物体内NO3-进一步同化较中氮弱,冬小麦植株积累了较多的NO3-,而非过多的吸收营养液中的NO3-。不同氮浓度处理下,NO3-的供应与植株NRA间无相关关系,根系与地上部的变化曲线不同;NO3-供应浓度高时,植物地上部是主要同化部位;低浓度时根部是主要同化部位。虽然NO3-是一种安全的氮源,但供应过高则抑制体内硝态氮进一步同化,而供应过低,植物吸收NO3-量不足、根系活力下降,不利于小麦幼苗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11.
细胞全能性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与动物相比,离体植物细胞在一定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即可表现出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是实现植物再生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microRNA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其在调控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与再生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着重介绍已知的参与植物全能性的miRNA以及它们对植物再生过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阶段发育理论的创立是现代植物生理学中一个巨大的成就,它不仅揭露了植物个体发育的规律性,同时它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刻地去认识植物有机体的本性,了解植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植物有机体的发育。植物在光照阶段结束以後,究竟要求什麽外界环境条件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来还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还正在研究的过程中。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例如(1934);(1940);(1948)等人的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近十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良的实验系统的应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有机体与能够显著改变其发育方式的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植物。当环境发生极端变化时,相应地植物细胞生理学方面也要进行快速极端的变化。植物不象动物那样可以从胁迫环境中运动离开,它必须以其它方式调节其生理状态以补偿对植物细胞功能可能有害的胁迫。近七年来,热激反应(heat shock)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迄今为止,所有试验过的植物,动  相似文献   

14.
列淦文  郭淑红  薛立 《生态科学》2014,33(3):607-612
臭氧(O3)能造成植物叶面损伤、茎缩短[0]甚至植株矮化, 诱发植物细胞脂质过氧化, 损伤叶绿体, 破坏光合色素, 诱导植物叶片气孔关闭, 抑制碳的同化, 减弱植物的净光合作用, 加速植物老化, 最终引起植物生长的下降, 种子和作物的减产。臭氧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臭氧浓度和植物种类而, 也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相关。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影响其对臭氧胁迫的敏感性, 慢性臭氧胁迫能引起枝叶和根之间碳分配的变化。加强自然环境中臭氧对森林影响的研究, 定位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对臭氧的响应, 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的交叉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背景】栽培基质的利用是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栽培中重要的生理过程,但栽培过程中基质代谢物的变化尚不清楚。【目的】通过不同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差异代谢物分析挖掘关键代谢物,为广叶绣球菌基质利用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UHPLC-MS/MS技术分析广叶绣球菌菌丝(Myc)、原基(Pri)和子实体(FB)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不同数据库进行代谢物注释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LC-MS/MS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绣球菌中植物类激素含量。【结果】三个不同栽培阶段基质中共鉴定出代谢产物1 360个。不同比较组(Pri vs. Myc、FB vs. Myc和FB vs. Pri)间共有的差异代谢产物179个,含量最高的50个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脂质、吡喃酸、吡喃酮和植物类激素等物质。其中氨基酸含量在Myc、Pri和FB阶段基质中逐渐降低,而吡喃酸和吡喃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升高。植物类激素中的赤霉素在Pri和FB阶段基质中含量较高,茉莉酸在Myc阶段基质中含量较高。对不同发育阶段绣球菌植物类激素进行检测,发现赤霉素GA7仅在原基中检测到,1...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营养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它包括着有关於吸收和同化土壤中礦物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问题,有关於水分的吸收和用水分供应地上器官的问题,有关於根系活动的和根系同周围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许多其他表现的问题。在本概述中,我们只谈论属於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同化的问题以及属於阐明各个器官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同时,我们将用主要的注意来阐明根系在同化营养物质中的作用。植物同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是极其复杂的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陕西中三叠世二马营组底部所产一种脊囊属(Annalepis Fliche)石松植物的原位(in situ)大孢子和散布于其围岩中的分散(dispersal)大孢子。两者显示连续的大孢子变化系列。据此,作者提出了该植物大孢子的主要发育阶段,并解释了化石石松植物大孢子多型性的原因:不仅与大孢子自身的发育正常与否以及其保存状态有关,更重要的在于大孢子不同发育阶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器官形成规律的研究,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苏联已进行过大量的工作,在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礎上来研究各个作物对於不同外界条件的复杂需要。研究得最多的是禾谷类作物,其中尤其以小麦结实器官研究得最详细。但是虽然工作甚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最主要的是关於光照阶段的本质问题和以後各阶段的关系问题各方面的资料都还存在着分歧,而这些问题都与茎生长锥分化和幼穗形成有关。因此植物生理所形态建成组1953—1955年重点的研究了小麦茎生长锥分化和发育阶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春化过程中小麦胚中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酸及核朊物質在生物有机体的代谢、分化、发育和适应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发育阶段的变化上核酸物質含量的探讨,也是很有兴趣的问题。所以在1953—1954年,便进行了春化过程中小麦胚中核酸含量的测定。以了解在春化阶段核酸物变化的情况。现在将实验方法及结果简单介绍於下。一.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是采用冬小麦“小红芒”及“北系3号”两品种。种子经过消毒後,分别补足水分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煤是植物的遗体在地表潮湿或有积水的沼泽环境中形成的。从地质发展历史看,植物的演化过程对煤矿床形成影响很大,这是由于构成煤矿产原始质料的植物,对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而气候又与大地构造运动变化有关。因此,当研究煤矿产这一重要资源时,可以根据生物有机体在煤中所反映的生态特征及沉积物的性质,追溯成煤时的沉积环境,以及不同环境煤形成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寻找与合理利用这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