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白菜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用大白菜叶肉原生质体,经液体培养基浅层培养,再生细胞分裂.并获得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已从城青2号大白菜叶肉原生质体得到再生的完整植株。再生细胞的分裂额率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有关,受原生质体培养浓度的影响。多胺类物质[亚精胺(SPD)]的加入,可促进细胞分裂,井有益于以后植株的再生。通过提高新鲜培养液的pH值(6.5)可使细胞团的褐化得到明显的控制。在植株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低浓度(1.1%)的蔗糖与植株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提高小麦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小麦徐州211的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酶解悬浮细胞获得原生质体,用含o.8%琼脂糖的改良Ms培葬基进行琼脂糖珠培养,再生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培养两周后,加入降渗培养液可促进克隆的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低浓度蔗糖可提高植株分化率。高浓度的激动索和玉米素对芽的分化有效并能抑制愈伤化。再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时期的早晚影响植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两个品系小叶子x多子白和乌盟601的叶肉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2mg/1ZT 0.1mg/1 IAA培养基中,培养至70天以后,开始发生芽的分化,待芽生长到2-3cm高度时,转入MS+0.05mg/1 NAA培养基中,很快出根长成完整植株,带1-2片叶的茎段移栽入灭菌的混合土壤中生长并结出薯块。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两个品系小叶子x多子白和乌盟601的叶肉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2mg/1ZT+0.1mg/1 IAA培养基中,培养至70天以后,开始发生芽的分化,待芽生长到2-3cm高度时,转入MS+0.05mg/1 NAA培养基中,很快出根长成完整植株,带1-2片叶的茎段移栽入灭菌的混合土壤中生长并结出薯块。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野生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简报)何亚文,李耿光,张兰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MESOPHYLLPROTOPLASTCULTUREANDPLANTLETREGENERATIONFROMWILDSPECIESOFP... 相似文献
6.
7.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叶黄芪(Astragalus tenuis)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出的再生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改良 K8p 培养基中形成了愈伤组织。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出苗。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长出不定根,再生成为完整植株。再生苗叶肉原生质体在 AY培养基中,种子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 K8p 或 AY 培养基中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较低的2,4-D 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过高的2,4-D 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茄属果树可乐茄(SolanumquitoenseLam.)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幼嫩叶片原生质体经酶游离、纯化后,以1×104个/ml密度培养于稍加改良K8p(附加2,4-D0.5mgL(-1)、NAA1.0mgL(-1)和BA0.5mgL(-1))的培养基中,三天后开始分裂,一周分裂3—4次。一个月形成小细胞团,植板率为0.1—0.2%,小细胞团转培养于MS+2,4-D0.5mgL(-1)上增殖后进行分化。原生质体来源愈伤组织在IAA(0.1—1.0mgL(-1))与BA或ZT组合的培养基中能诱导器官发生,芽分化率最高可达42.9%;但IAA、BA、ZT三者一起使用未见任何器官分化。小芽在MS+IAA0.2mgL(-1)中生根成植株。可乐茄叶肉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可应用于育种和茄属植物遗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植株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培养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完整植株的简易方法。用及时调整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使愈伤组织阶段缩短,游离的原生质体能在6—8周内发育成形态正常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作物在数量及质量上不断提高的要求,寻找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定向改变植物遗传性状的新途径,以培育出适合要求的优良品种,一直是生物学工作者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来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地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利用原生质...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草木樨状黄芪胚轴再生苗的上部和下部叶片分离原生质体。来自上部叶片的原生质体培养在P_2培养基(含2,4-D 1.0mg/L)中获得了较高的分裂频率(48.9%)和愈伤组织再生频率(321块/m1),过高和过低的2,4-D对于愈伤组织的再生都是不利的。来自下部叶片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很低,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小愈伤组织转入固体或液体增殖培养基中均能快速生长。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或继续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均能分化出芽,频率达100%。目前已获得了大量的再生植株,部分已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4.
15.
杨树新品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1 个月龄的NL-80106 杨(Populusdeltoides×P. sim onii)无菌苗叶片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纯化后其原生质体产量为4×107/g fr.w t. 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2,4-D 2 m g/L、NAA 0.5 m g/L和KT 0.5 m g/L的KM8p 和M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渗透势为0.40 m ol/L的KM8p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培养第5 天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0 d 的分裂频率为4.5% ,12 周内可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 NL-80106杨叶肉原生质体在富含有机氮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小愈伤组织在gelrite 固化的NLZ1 培养基上增殖生长,3 周后形成4—6 m m 结构紧密的鲜红色愈伤组织,转至NLF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100% . 待芽伸长到3 cm 时,从基部切下转至1/2 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由诸葛菜无菌苗的叶肉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在附加0.5 mg/L BA,1.0 mg/L 2,4—D(或NAA)和9%甘露醇的MS液体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10d后分裂频率约45%,两周时形成大量细胞团,随后直接转到分化培养基上或逐步降低原生质体培养基的渗透压及生长素浓度,均可诱导形成大量苗或胚状体结构。转移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即可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党参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参下胚轴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附加1.2mg/L2,4-D,0.2mg/L NAA,0.2mg/L BAP和0.1mg/L ZT的MS,C81V,DPD及KM8p培养基中进行液体体层培养。在KM8p中获得了最高的分裂频率。葡萄糖作渗透剂优于甘露醇,两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在合适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培养3天出现第1次分裂,4周内形成大细胞团,培养6周后形成0.5-1.0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在附加2%蔗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