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明  李玉 《菌物研究》2011,9(2):69-76
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菌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菌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菌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菌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江苏紫金山的多孔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3年7月、10月,2004年10月和2005年6月在中国江苏省南京紫金山采集木腐菌标本157号,此外,还研究了其它标本馆保存的采于同地的木腐菌标本,经鉴定发现多孔菌67种,本文报道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并根据采样列出了每种的寄主,其中绝大多数种类为该地区首次报道,47种为江苏新记录种,Ceriporialacerata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中国的标本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紫金山的多孔菌主要是温带广布种,也有一些热带或亚热带种类分布。  相似文献   

3.
产于天目山的中国多孔菌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宝凯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07,5(3):125-128
报道了产自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2种多孔菌:塔斯马尼亚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 tasmanica和凹形栓孔菌Trametes ectypus,2种多孔菌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这2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4.
文中报道了采自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阔叶树倒枝上的中国大陆多孔菌目一新记录属——伪壶担菌属(Pseudolagarobasidium)。该属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其中的白色伪壶担菌(Pseudolagarobasidium calcareum)是中国大陆新记录种。根据采集到的标本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5.
王术荣  李玉 《菌物研究》2011,9(1):3-4,8
报道了在辽宁省丹东市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2个辽宁省新记录种,即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下垂虫草(Cordyceps nutans Pat.)和日本棒束孢(1sariajaponica Yusuda),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  相似文献   

6.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多孔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35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103种,本文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小层孔菌属Fomitella是中国新记录属,灰孔小层孔菌Fomitella fumosipora和稻黄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straminea为中国新记录种,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7.
李海蛟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10,29(6):824-827
在海南省发现两种多孔菌,分别为软盖革孔菌Coriolopsis byrsina和贴生硬孔菌Rigidoporus adnatus,两者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采集的标本材料提供了他们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同时提供了中国已报道革孔菌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两种稀有的新记录多孔菌黑白拟蜡菌Ceriporiopsisalbonigrescens,分支榆孔菌Elmerinacladophora进行了报道,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9.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多孔菌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木生多孔菌约400号标本进行了鉴定共获得110种。按字母顺序列出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其中浅黄林氏革孔菌Lindtneria flava为中国新记录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同时,依据文献对世界林氏革孔菌属种类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该属所有种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伞菌霉(Spinellus fusiger)子实体的宏观结构特征及孢子囊、孢囊梗、孢囊孢子的微观结构特征,并报道了该种的中国新记录寄主,包括小菇属3个种,金钱菌属4个种,同时金钱菌属为伞菌霉的新记录寄主属。标本采自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省历山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木生真菌进行了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研究,在532号标本中,鉴定多孔菌105种,革菌及齿菌18种。其中齿状真菌棉毛纤刺皮菌Fibrodontia gossypina、钙生棕绒毛菌Tomentella calcicola和孔状真菌白褐叉丝孔菌Dichomitus albidofuscus为我国木生真菌新记录种。根据采集的标本,对3种真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及显微结构绘图,并列出上述123种木生真菌的名称,同时列出了每种的寄主或基质。  相似文献   

12.
张丽燕  魏玉莲  李通 《生态学杂志》2016,27(12):3882-3888
2013年7—9月,以清原林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宽甸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辽东次生林中木腐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经过野外调查,共采集和记录木腐菌1062份,经鉴定为92种,隶属于48个属;其中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腐真菌物种最丰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4.04.从物种的地理成分来看,辽东地区的木腐菌以世界性广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特征.白腐真菌是该地区倒木的主要分解者;该地区的木腐菌主要生长在腐烂等级为2、3的倒木上,主要优势寄主为槭属倒木,有243份真菌采集于槭属倒木,占总数的23.2%.  相似文献   

13.
Postia cana sp. nov. is described as new based on four specimens collected on spruce in Lishan Nature Reserve, Shanxi Province, northern China. The new species is similar to P. tephroleuca, but differs by an upper surface with a clay pink tint when fresh, discoloring to grey or dark grey and becoming coarsely strigose on drying. Additionally, 104 other species of polypor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area.  相似文献   

14.
李娟  魏玉莲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07,5(4):198-201
通过对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多孔菌调查采样,鉴定出隶属于31个属的62种多孔菌,并列出名录。全部种类均为该保护区首次报道。其中,苹果薄孔菌、白黄小薄孔菌、紧密蜡孔菌、干环褶孔菌、长囊锐孔菌、淡黄针层孔菌、淡黄裂孔菌、白干皮孔菌和薄皮干酪菌是该地区的常见种类。后河自然保护区多孔菌主要是世界广布种和温带种类,少数亚热带种类如亚拉巴马全缘孔菌、纸全缘孔菌和拟浅孔大孔菌等也有出现。  相似文献   

15.
崔宝凯  贾碧丝 《菌物学报》2011,30(4):529-535
在对安徽黄山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20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85种,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红黄角蜡孔菌Ceriporia aurantiocarnescens和硫色蜡孔菌C. sulphuricolor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担子菌纲木生真菌两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菌物资源调查中,发现担子菌纲的两种木生真菌,浅黄缘索革菌( Hypochniciellum cremeoisabellinum )和泊氏尖齿菌( Mucronella bresadolae ),两者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同时缘索革菌属( Hypochniciellum )和尖齿菌属( Mucronella )也为中国新记录属.本文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