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轮梗霉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结果基本获得了制备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用0.6mol/L甘露醇稳渗剂配制成的4%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混合酶,35℃酶解培养了30h的菌丝1.0h,即可得到较高产量的原生质体。对该原生质体进行了再生实验,其再生率约为23.8%。  相似文献   

2.
羊肚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宗强  罗信昌 《菌物学报》2003,22(3):498-501
羊肚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以培养3d的菌丝体为材料,0.6mol/L蔗糖溶液为稳渗剂,1.5%浓度的溶壁酶30℃条件下酶解3个小时,可得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为3.35×106个/100mg.以0.6mol/L的蔗糖溶液做稳渗剂,CYM再生培养基上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171%.这一研究结果为羊肚菌通过原生质体技术进行菌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轮梗霉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宏平  袁生等 《菌物系统》2001,20(4):561-565
本文比较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地轮梗霉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结果基本获得了制备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用0.6mol/L甘露醇稳渗剂配制成的4%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混合酶,35℃酶解培养了30h的菌丝1.0h,即可得到较高产量的原生质体,对该生质体进行了再生实验,其再生率约为23.8%。  相似文献   

4.
从蜂头虫草(Cordyceps Sphecocephala)上分离的无性型蜂头层束梗孢(Hym enostilbe sphecophala)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将培养48h的菌丝体用3%溶壁酶于28℃酶解3.5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2.5×107个/mL。原生质体在0.6mol/L硫酸镁的黄豆粉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为0.46%。在50℃热灭活30分钟,原生质体再生率为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快速制备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和雀稗麦角菌(Claviceps paspali)原生质体的方法及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若干因素。用适当方法培养菌丝体,利用商品溶壁酶制剂(10mg/ml),以0.7mol/l KCl为原生质体高渗液,28℃为酶解温度,处理时间仅需1—2h,菌丝体细胞壁即被彻底消化而释放出大量原生质体。在适当的固体再生培养基上,两种麦角菌原生质体的再生频率分别为7.7%和13.2%左右。培养基中添加25mg/l脱氧胆酸钠有利于形成易于计数和分离的小菌落。本文还就CaCl_2,MgCl_2及低温保藏(3—4℃,30天)对于原生质体稳定性与再生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证实溶壁酶对原生质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根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胡萝卜根原生质体,经荧光增白剂检查脱壁完全,用荧光素双醋酸酯测定活力为91.4—94.5%。在36℃下处理9h后活力下降65.6%;以后生长、分裂亦慢。胡萝卜根原生质体在NT培基中24h细胞壁再生良好。2d后长大,5~6d第一次分裂,20d形成细胞团;继续培养得到大量再生植株。培养基的渗透浓度变化明显影响原生质体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链霉菌无活性突变株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霉素链霉菌抗噬菌体菌株L156和生产菌株LDC2经诱变剂处理,得到了5个无活性突变株.用琼脂条法进行了共合成的互补测定,发现它们分属于3个不同类群,并初步确定了它们在红霉素合成代谢路线上发生障碍的前后顺序。我们选择了无活性突变株L156—19Em-和LDC2-4,Em-做新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溶菌酶处理时间与原生质体释放数量间关系的列比试验,不同培养基与原生质体再生频率关系的对比试验,和用琼脂块法检出融合体的试验,发现在30℃温溶中溶菌酶处理1小时即可达到最高的原生质体释放量。不同的再生培养基对于原生质体再生频率有较大影响,其中R2L培养基效果最好,其再生频率可达36%,不加特殊成份的一般斜面培养基(ZL培养基)也可以作原生质体再生,只是再生频率较低(1.2%)。用琼脂块法检出融合体是切实可行的,融合频率为1.6%。  相似文献   

8.
果香地霉原生质体的释放与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果香地霉(Geotrichum suaveolens)原生质体释放与再生方法和结果,讨论了影响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几个重要因子用溶壁酶(Lywallzyme)20—25mg/ml处理6—8小时,可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得率(5.6—5.9×10~6个/ml),0.8M MgSO_4是理想的稳定剂。对再生过程观察表明,再生具有三种模式,即直接出芽,间接出芽和链式增殖。不同碳源和稳定剂对再生率以及再生模式都有影响。在液体再生培养基中,用纤维二糖作碳源,再生率可达76.3%,在RSDA—甘露醇固体再生培养基中,再生率为8.7%。实验发现,原生质体再生可能存在“邻近效应”,即当一个原生质体再生时,它可活化邻近的原生质体,促其再生,使再生率提高,甚至这种作用还可能影响到再生模式。  相似文献   

9.
深黄被孢霉3.3410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获得数目较多且稳定性较好的深黄被孢霉原生质体,对影响深黄被孢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方法:以培养20h的幼嫩菌丝体为材料,在1.5%纤维素酶+0.5%的蜗牛酶+1%溶菌酶混合酶作用下,以0.8mol/L MgSO4·7H2O作渗透压稳定剂于30℃酶解3h,然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原生质体产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原生质体浓度可达到5.5 × 107个/ml.并对该原生质体在高渗培养基上进行再生实验,其再生率达到25.40%.为深黄被孢霉原生质体诱变及融合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原生质体的再生率,用正交实验筛选了制备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PW208菌株原生质体的条件。最佳条件为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1%蜗牛酶,在30℃酶解60min后再经后处理可得99%的形成率和43%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汉泉  邱景芸  吴月嫦 《遗传》1990,12(6):8-11
在25-26℃下培养5-6天的菌丝体,以0.8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5%溶璧酶液酶解1.5-2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最高可达4×107个/ml以上。上述条件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也较高。原生质体再生的温度以26℃为最佳。不同的再生培养基明显地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浸出液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其中,以添加5% 麸皮浸出液的效果最好。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集中,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是不同步的。一般要培养20小时以后才能见到出芽,而且原生质体的再生形式也是多种所样的。  相似文献   

12.
金龟子绿僵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0.5%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以0.6mol/L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pH6.5时,30℃处理菌龄为24小时的金龟子绿僵菌3-4小时,可从1克湿菌丝获得5×107个以上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祭氏培养基上再生率仅为0.1—1.2%。但原生质体先在液体中培养再转移到固体平皿上,再生率可提高到8%。实验还观察和确证了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再生。  相似文献   

13.
扩展青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不同酶解温度、酶解pH、菌体浓度、过滤介质、氨基酸和菌体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扩展青霉(Penicllium expansun)原生质体形成再生的影响,研究了原生质体对紫外光的敏感性以及贮存和再生活性。采用0.5%纤维素酶加0.5%蜗牛酶,对用振荡培养23小时的菌丝体经30℃保温1小时酶解,可以得到4.7×10~5/ml的原生质体悬液,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30%左右。原生质体的平均体积为207μ~3。  相似文献   

14.
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详细、系统地探讨了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用0.6mol/L甘露醇配制成含2%溶壁酶和0.5%崩溃酶的复合酶,在30℃,pH为6.0时酶解3小时,可得到最高的原生质体得率。但考虑到原生质体的再生,以酶解2.5小时为最适。酶解2.5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经精制,用纤维二糖培养基(以0.6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进行双层平板(上层平板含0.2%琼脂)培养法再生,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本研究为以后进行灵芝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灵芝的转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首次详细、系统地探讨了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用0.6mol/L甘露醇配制成含2%溶壁酶和0.5%崩溃酶的复合酶,在30℃,pH为6.0时酶解3小时,可得到最高的原生质体得率。但考虑到原生质体的再生,以酶解2.5小时为最适。酶解2.5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经精制,用纤维二糖培养基(以0.6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进行双层平板(上层平板含0.2%琼脂)培养法再生,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本研究为以后进行灵芝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灵芝的转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庆丰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融合重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庆丰链霉菌生长在不含甘氨酸的培养基中,其细胞壁能很好地被溶菌酶溶解,释放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不仅可以在R_2、RM和RG培养基上再生,而且在高渗庆丰链霉菌斜面孢子培养基上也能再生,孢子也比较丰满。A54菌株的再生频率是30.5%,A201菌株为38%。原生质体在4℃贮存过夜,再生频率降低30%以上。PEG能有效地诱导庆丰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重组,不同分子量的PEG诱导效果不一样,PEG1000的效果最好,重组频率可达10~(-2),和常规杂交相比,重组频率可以提高10—1000倍。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重组时,性因子的存在与否对重组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赓  杜连祥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1):21-23
以从自然界中筛选的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D-1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将培养至16h的D-1菌丝体经DTT溶液处理30min后,用溶壁酶和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于30℃下酶解4h,原生质体释放量达到6.0×10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8.3%。  相似文献   

18.
红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周礼红  李国琴  王正祥  诸葛健 《遗传》2005,27(3):423-428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 h收获的菌丝体最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和释放。红曲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3 % lysing enzyme、0.1 % cellulase和1 % snailase的酶组合,30℃作用2.5 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1mol /L MgSO4。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为含0.6 mol/L蔗糖的CM培养基。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养基的方法,再生率最高,菌株M34和N18分别为8.5 %和36.4 %。在PEG和CaCl2存在下,以潮霉素B为抗生素选择标记,用质粒pBC-Hygro和pNL1共转化菌株M34原生质体,每微克DNA克获得100个稳定转化子。  相似文献   

19.
小偃麦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AABB)和中间偃麦革[Elytrigia intermedium(Host)Nevski BBEEFF]的杂种 F_1——小偃麦的幼穗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近两年后,转入修改的 MS 液体培养基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从此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 KM_(8p)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后出现第一次分裂。15天后,在液体浅层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裂频率为2%;而用1.2%琼脂糖固化进行固体平板培养时,细胞的分裂频率则为12.14%。20—30天后,添加渗透压降低的原生质体培养液。当从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长至2—4mm 大小时,逐步转至生长及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0.
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玲  叶博  刘长江 《生物技术》2006,16(5):41-44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58h,采用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2:1)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180min,用0.7mol/L氯化钠作渗透压稳压剂,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的形成数和再生率均比优化前大为提高,原生质体形成量为8.36×10~5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