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用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白萝卜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双链RNA,简称E.R.s.r-dsRNA(全称见正文)。实验证明,E.R.s.r-dsRNA在家兔体内可诱生高水平的干扰素;纳克(ng)水平即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抑制病毒感染。E.R.s.r-dsRNA分子量略小于1.34×10~6道尔顿,它对RNase的耐受性比Poly Ⅰ:PolyC强。推测E.R.s.r-dsRNA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发现,小鼠皮下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前腹腔注射苦瓜提取物(简称E.M.c.)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率平均为66%;以E.M.c.静脉注射家兔后2小时,血清中的干扰素达高峰,其干扰素为I型干扰素;E.M.c.对小鼠NK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经鉴定,E.M.c.中的有效成份主要是dsRNA,此外,还含有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肝细胞作为肝炎病毒的宿主细胞被认为具有IFN-β诱生的能力,但目前尚未建立合适的体外人肝细胞模型用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干扰素系统的相互作用。为此,本研究选取了3株人肝细胞系PH5CH8、Huh7、HepG2作为研究对象,以IFN-β诱生剂新城疫病毒(NDV)与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处理细胞,从转录、蛋白水平及功能学角度检测产生IFN-β的能力。结果显示,与Huh7和HepG2细胞相比,PH5CH8细胞经NDV与poly(I∶C)诱导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β。进一步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3株细胞系内IFN-β诱生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H5CH8细胞相比,Huh7和HepG2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偏低。本研究结果为选择合适肝细胞系用于HBV与干扰素系统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重建IFN诱生系统选择性缺陷的肝细胞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草鱼干扰素的体外诱生及其组织细胞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健忠  项黎新 《动物学报》2001,47(6):677-683
草鱼九种组织干扰素(IFN)体外诱生试验结果表明,从头痛、脾脏、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均能诱生出IFN。进一步对四种组织的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IFN诱导,证实IFN由其中的白细胞所合成。理化性质、中和试验、Dot-ELISA和Western-blot等研究表明,体外诱生的白细胞IFN与体内诱生的血清IFN是同一种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而采用灭活增殖细胞法,对T、B淋巴细胞进行了功能性分离和IFN诱导,初步证实了T淋巴细胞是草鱼产生IFN的主要白细胞。  相似文献   

5.
Ⅲ型干扰素(typeⅢinterferon, IFN-Ⅲ;亦称为IFN-λ)是2003年被发现的一种新型IFN,由IFN-λ1(IL-29)、IFN-λ2(IL-28A)、IFN-λ3(IL-28B)和IFN-λ4等细胞因子组成。IFN-λ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IFN-λ受体1(IL-28RA)和IL-10R2结合,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等信号通路进行信号转导,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IFN-λ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因子,与Ⅰ型IFN相比,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中,能更好地改善病毒学应答以及提高病毒清除率,且不良反应更少。现就IFN-λ在消化道、肝脏以及呼吸道感染中的抗病毒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兆祥  李蕾琴 《病毒学报》2001,17(4):338-340
实验研究发现,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卫萝卜提取物对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小鼠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可抑制网状细胞肉瘤实体瘤的生长,并且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s,IFITM)是一类宿主限制性因子(host restrictive factor,HRF),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FITM作为一类氨基酸高度保守的抗病毒蛋白,在机体内广泛分布。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该IFITM以多种通路/机制产生抗病毒感染的作用,使其作为研发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成为可能。现就IFITM拓扑结构,抗病毒机制和抗病毒谱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报道,白萝卜提取物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对致死性病毒感染动物有很显著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在组织培养单层细胞上测试了十字花科萝卜属几种萝卜栽培变种,包括“心里美”、“卫青”、“象牙白”(白萝卜)和伞形科胡萝卜提取物的抗病毒感染活性。 萝卜提取物的制备和定量方法,按文献进行。萝卜提取物在组织培养单层细胞上抑  相似文献   

9.
鸡培养细胞γ-干扰素诱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鸡γ-干扰素(IFN-γ)的最佳诱生条件.方法:采用夹心ELISA对培养的不同种类细胞在不同诱生剂作用下珏IFN-γ的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影响IFN-γ产量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ConA、PHA、ARV三种诱生剂中,ARV诱生能力最强,ConA其次,PHA最弱;其最佳诱生剂量分别为:ARV 105TCID50/mL,ConA 30μmL,PHA 1.5μg/mL.鸡脾淋巴细胞、外周血自细胞(PBL)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同种诱生剂作用下,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最高,为47.65±3.26pg/mL.各种细胞最佳浓度均为3.0×106/mL.脾淋巴细胞在ConA和PHA刺激下,培养60h时产生的IFN-γ最高;而ARV诱导48h IFN-γ即可达峰值.同种IFN-γ具有启动效应.结论:确定了鸡IFN-γ的最佳诱生条件,为鸡IFN-γ定量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温解毒汤提取物体内对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阐明该提取物体内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NIH小鼠,于乙醚浅麻醉下经鼻滴入流感病毒,观察清温解毒汤提取物对感染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小鼠肺指数的影响。结果:对感染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显示,清温解毒汤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死亡率均较病毒对照组减少;清温解毒颗粒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P<0.05)及延长动物的生命率;对小鼠的肺指数的影响实验则显示清温解毒汤提取物组动物的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肺指数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清温解毒汤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及抑制肺肿胀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天花粉蛋白在组织培养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新科  陈章良 《病毒学报》1990,6(3):219-223
  相似文献   

12.
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大肠杆菌生产的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1(α1)、rIFN-αA(αA)、rIFN-β17ser(β17ser)和rIFN-γ(γ),以及自然人白细胞干扰素nIFN-αco,在不同细胞上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做了比较研究。证明:①α1抗病毒作用的细胞谱较广,尤其在牛肾MDBK细胞和猪肾PK细胞上有很高的活性,分别为在人细胞上的29倍和7倍。β17ser和γ在异种细胞上活性极低,在鼠、猪和牛肾细胞上的活性为人细胞上的1~2%以下。②5种干扰素对麻疹、CoxB1、Sindbis、腺病毒7型和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以Sindbis病毒为最敏感,7型腺病毒最不敏感。③5种干扰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以人α1型和β干扰素作用最强,α1对出血热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对滤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的1/2.85,人β干扰素是对VSV的1/4.1。上述结果为人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栝楼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栝楼属Trichosanthes 31种1变种,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花粉粒形态的比较观察。该属花粉粒为3孔沟型,外壁表面纹饰可分为四个类型,即:疣状或皱波状(小苞组),粗网状(大苞组),细网状或光滑(叶苞组),近光滑或皱波状(王瓜组)。这四个类型的划分与植物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可作为分组及分种的依据之一。花粉特征支持将叶苞组分为叶苞亚组和柔毛亚组,如叶苞亚组有明显的沟,而柔毛亚组没有。  相似文献   

14.
白萝卜提取物对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曾报道,葫芦科的丝瓜等食用植物组织的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并证明这些提取物为干扰素诱生剂。为了解其它种类植物是否也含有类似的物质,我们从十字花科植物——白萝卜(Raphanus sativus,white color,long form)成功地提取到类似物质。  相似文献   

15.
黄璐琦  郑俊华 《植物研究》1999,19(3):298-301
栝楼属31种和3变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和比较显示了种皮表面特征的高度多样性,它们可分为长方网型,波浪型,蜂窝型和不规则型等,这些类型的划分能为方子组,柔毛亚组的建立及一些种的归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瓜蒌子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栝楼、双边栝楼、王瓜、大子栝楼、湖北栝楼和糙点栝楼的种子进行了水解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和分析比较。它们的氨基酸总量为9.7410~19.2203%,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092~5.8189%。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依次是谷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和亮氨酸。  相似文献   

17.
如何从丰富的天然生物中筛选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药物 ,并且研究它们的作用机理 ,寻找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草药和一些重要的天然化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理以及体内外研究和临床应用 ,并提出了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陆种子抗病毒蛋白的制备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从商陆属两种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和美州商陆(P. americana)种子中分别制备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 from seeds,简称PAP-s)。研究证明,两种植物中的PAP-s性质完全相同。经SDS-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测得该蛋白质为单一肽链,分子量约30kD;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为8.4;经Edman降解,测得N-末端氨基酸为Ile.PAP-s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抑制蛋白质合成ID_(50)为2.6ng/ml(8.6×10~(-11)mol/1);将该蛋白质与脊髓灰质炎(?)型病毒混合接种于猴肾细胞培养液,显示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浓度为4.17×10~(-8)mol/1时能抑制98%的病毒增殖。将PAP-s通过异型双功能连接剂SPDP与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Wu71偶联制备免疫毒素,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显示特异杀伤作用,在10~(-9)mol/1时可杀灭76.4%的靶细胞,~(14)C-亮氨酸掺入蛋白质合成抑制试验显示ID_(50)为10~(-10)—10~(-9)mol/l。  相似文献   

19.
青蒿鞣质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青蒿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一种缩合鞣质(CTA),在体外进行了抗HSV-2和HBV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TA具有显著抗HSV-2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ACV)比较,OC50分别为6.84mg/mL和3.69mg/mL,IG50分别为0.162mg/mL和0.138mg/mL,表明CTA的细胞毒性比ACV小,最低抗病毒活性浓度相当。用含CTA的培养基培养HepC2.2.1.5细胞,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mg/mL时有轻微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5~0.156mg/mL对HepG2.2.1.5细胞表达的HBeAg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625mg/mL浓度档培养第12d对HBeAg抑制率达到90.45%,提示CTA具有潜在的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