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石》2009,(1):F0003-F0003
民政部: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并赋存于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物活动的遗迹,是地球历史发展的鉴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遗产,保护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意义,《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明确国土资源部主管全国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2.
银叶老鹳草种群中诱导保护抗性的研究刘登义,查德民,周忠泽劳斯·埃里克松(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瑞典国立宇米欧大学生态植物学系)InducedProtectiveResistanceinGreaniumsylvaticumPopula...  相似文献   

3.
陈哲英  王太明 《化石》2000,(2):16-19
化石是古代各种生物的遗体被埋在地下 ,经过矿物质的长期填充和交替等作用逐渐形成的。由于它和沧海桑田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成为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资料。一、化石的科学价值1960年12月31日 ,中国科学院在给国务院“关于保护古脊椎动物化石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是这样评价化石的作用的 :“古脊椎动物化石 ,是地质工作者鉴定和对比地层、了解地球历史的重要根据 ,是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动物和人类起源、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珍贵材料。同时 ,也是群众学习并认识自然和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黄新燕 《化石》2012,(2):79-81
3月,由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基金会会独家资助,国土资源部宣教中心承办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杯“地球的故事”网络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拉开帷幕。在第4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大赛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在全国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杯“地球的故事”摄影作品网络征集,希望通过广大的古生物学者专家、社会各界有关摄影爱好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生物化石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古生物化石资源对研究历史文化和生命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对于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来讲,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现状,来发现问题,并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东在我国古生物保护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山东省古生物化石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为地球演进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了响应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山东省对古生物化石保护也展开了科学开发利用的规划,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啮齿类是目前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类群,第三纪早期在地球上出现。由于它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和演化速度快,分布广,化石数量多,在生物地层对比、哺乳动物演化及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颇受地层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以及动物地理学家的青睐。中国啮齿类化石的研究历史较长,发现材料与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1927年,我国已故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发表了《中国北方的啮齿类化石》OosslleNagetlereausNord-China),对当时中国北方发现的啮齿类化石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陈平富 《化石》2011,(4):66-78
为宣传古生物化石和地质环境保护,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计划拍摄并播出十集科教片《地球年轮——"金钉子"的故事》。该电视片最先完成摄制的三集《长兴的秘密》(上、中、下)  相似文献   

9.
花粉化石在古生代地层中已经被发现,至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发现最早的是古老松柏类裸子植物的花粉化石。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进一步繁盛,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松柏类花粉化石。到早白垩世中期(巴列姆期)地球上出现了最原始的被子植物,随之也在早白垩世中...  相似文献   

10.
化石与宝石     
刘瑞  李向东 《化石》1999,(2):11-12
化石作为地壳中石化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了解地球发展演化历史,以及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及成矿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某些颜色艳丽、纹饰清晰、形体完整的化石品种同时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构成宝石界中...  相似文献   

11.
化石记载了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生物的生活和演化。因此,化石是古生物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化石,可以确定生物群的面貌,研究生物进化的不同环节,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可以确定化石产出层位的地质时代,进行不同区域的地层对比,为寻找矿藏服务。化石代表着当时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体,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员。同时化石又埋藏在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中,是岩石圈的组成分子。可见,化石是地球历史上古环境的当然“见证人”。化石本身就可以成矿,石油和煤都是不折不扣的化石。当今,以化石为原料雕刻的化石工艺品又以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书刊评介     
“华北的狼鰭魚化石”刘宪亭等著的“华北的狼鰭魚化石”問世了,这是我国地层古生物界一本甚有意义的著作。作者系統地整理、研究了从解放前直至目前所有在我国已发現的,这一丰富而具有特殊东方色彩的狼鰭魚化石材料,写成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綜合性論著。作者对狼鰭魚化石研究历史作了簡述;将狼鰭魚在华北的产地分为六个地理区,并对  相似文献   

13.
恐龙(Dinosaur)是一类灭绝了的古爬行动物 ,生活在中生代(距今2 2亿年到6500万年) ,在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 5亿年。恐龙的研究 ,主要对象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恐龙的化石 ,在世界各大洲(包括南极大陆和北极之某些岛屿) ,都有发现。恐龙是研究生物大进化的最好例证。恐龙化石可作为洲际陆相地层对比的标志 ,它们的分布可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 ,它们神秘地、突然地在地球上消失 ,成为科学界一个难解之谜。近年 ,恐龙成了科幻小说、影视大片中的主角 ,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和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战勇  马一丁  罗明  陆兆华 《生态学报》2019,39(23):9008-9021
人类进入的21世纪,是一个人类真正需要进行生态反思的世纪。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植物、动物、抑或微生物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环境保障系统中的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森林草原、城镇乡村的关系。地球生物圈尚存的完整自然生态系统愈来愈少,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及适应全球变化的珍贵缓冲区(buffers)正快速萎缩,地球表面随处可见的3D系统(degraded,damaged and destroyed ecosystems)正快速增加,人类生命支撑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人类生存与发展之基失稳,亟待从生态保护理念出发,探索生态技术解决方案。在辨析生态、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生态保护(ecological protection)和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上检索了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近70年发文量及国际主流杂志发文量,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驱动力,总结了国外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所依托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1991年6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在临海市上盘镇岙里村后山坡树立翼龙化石保护标志石碑。石碑高1.5米,宽1米。石碑正面用中、英文分别刻写“临海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背面刻写保护范围。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的含翼龙化石层,地面到化石下伏地层,均属保护范围。保护区四周还树立了界标。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的保护”的规定,禁止在保护区内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易门翠柏和黄彬的群落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翠柏(Calocedrus macroleqis Kurz)和黄杉(Pseudotsugaa sinensis Dode),仅在云南易门有较大面积的纯林分布,是很有保护价值的2个树种和相应的2个森林群落,现已成为全国唯一的翠柏和黄杉自然保护区。本文从群落特征、区系和种群分布格局的角度,首次较全面地分析了翠柏和黄杉极需保护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翠柏幼苗的耐阴性及黄杉幼苗的喜光性都是其分布范围受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化石资料得出翠柏可能起源于滇中南;从分析群落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得出翠柏的分布地生境比黄杉更趋于热带性。这些研究为翠柏及黄杉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化石是岩石或沙土中保存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动物骨骼在地层中被地下水的矿物质填充替换,如果没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断裂等外力影响,其形状可保持不变,而骨质却被石化,形成了化石。一、化石的意义这些埋藏在地层中的化石,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以及古猿演变成人,化石就是重要的证据。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活动,海陆变迁,从来没有停止过。今日的世界屋脊在几千万年前还是汪洋大海,因为在海拔五、六千公尺的高山上,找到了海中生活的螺蚌类、鱼龙等化石;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曾发现过很多大象的化石,而今日我国只有云南西双版纳才有大象生活着,所以化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的有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7,(4)
<正>2017年9月2日至3日,中国恐龙发现11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嘉荫化石保护论坛在黑龙江省嘉荫县举行。来自我国20余个省(区)市的3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及自然类博物馆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化石保护部门的代表应邀出席。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化石保护基金会、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古植物学家孙革、恐龙学家董枝明及徐星等应邀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9.
化石作为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探索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重要见证。主要介绍了化石的概念、保存条件和形成过程,并以鸟类化石为例,就化石的野外发掘和室内修复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011,(6):45-45
在中国东北道虎沟化石层发现的一件新的化石表明,一种名为大金蛛(Nephlia jurassica)的现代蜘蛛早任1.6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便已出现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