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菁菁  孟竹  王琦 《菌物研究》2015,13(1):15-19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为测试菌种,对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并测定活性菌株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测试病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2株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它们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其中胞外多糖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马铃薯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灵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以及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而水相则没有抑菌活性.蛹虫草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种诱变方法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HS-A38产抗菌肽能力,并研究诱变株产抗菌肽活性物质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原始菌株经过多种复合诱变后,最终获得一株抗菌活性明显提高的诱变菌株(mut HS-301)。进一步研究采用双倍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胞膜通透性和胞膜完整性的测定,初步阐述该抗菌肽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诱变菌株mut HS-301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较原始菌株提高了20%;抗菌肽成品对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 mg/m L;抗菌肽破坏了菌体细胞的形态,出现形变;随着抗菌肽作用时间的增加,胞外紫外吸收物质和胞外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抗菌肽影响了副溶血弧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其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影响其代谢活性,从而抑制副溶血弧菌的生长。该研究表明,微生物产抗菌肽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该产品适宜添加到水产动物养殖饲料中,对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和预防疾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能  原晓龙  陈剑  陈中华  王娟  杨宇明  王毅 《广西植物》2017,37(8):1068-1073
牛樟芝作为一种珍稀食用和药用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该研究以麦芽浸粉肉汤液体培养基(BD,美国BD公司)对牛樟芝菌丝体进行摇床培养60 d后,收获发酵液并用乙酸乙酯对其进行萃取,浓缩至干获得提取物;同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培养物对13种致病细菌抗菌活性(蜡样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福氏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铜尿假单胞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并检测相应致病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表明:牛樟芝麦芽浸粉肉汤发酵液提取物对供试的1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在供试的13种致病菌中,提取物对缓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藤黄微球菌5种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值均小于80μg·m L~(-1),其中对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最低为66.5μg·m~(-1);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也增加。这说明牛樟芝菌丝体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能够产生广谱高效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结果为牛樟芝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DNS法测定羊瘤胃源功能性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福林酚法测定产生的蛋白酶的活力,检测细菌产生酶的特性。同时检测菌株的发酵液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副溶血弧菌(ATCC17802)、藤黄八叠球菌(HY78)和产气杆菌(AS1489)等指示菌的抑制能力,分析它们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羊瘤胃源细菌C13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产酶量也最高;而细菌C5产淀粉酶活力和蛋白酶活力最高,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也最高。抑菌活性检测发现,细菌C9对副溶血弧菌(ATCC17802)有很高的抑制作用,而细菌C12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制能力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黑刺菝葜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见6种细菌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水平扩散法。对黑刺菝葜根的4种溶剂提取物和剩余水相大孔吸附树脂5种乙醇梯度洗脱物共9种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抗菌生物活性测试,并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常规的抗菌活性物质黄酮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黑刺菝葜根剩余水相大孔吸附树脂100%乙醇的洗脱物表现出极强的广谱性抗菌活性,80%乙醇的洗脱物对绿木霉、大肠杆菌显示出极强抑菌力;黑刺菝葜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显示较强的抗性;根的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中所含的常规抑菌活性成分黄酮的含量为2.83%;甾体皂苷元的含量为4.55%。  相似文献   

8.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地木耳中提取脂溶性物质,经硅胶柱层析将脂溶性物质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脂溶性物质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以促进地木耳的综合应用。结果表明,地木耳中脂溶性物质含量为2.62%。其中,非极性石油醚洗脱组分含量最高,占总脂的54%,但无抑菌活性;强极性的乙醇洗脱组分含量其次,占总脂的32%,其抑菌活性最强;弱极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低,占总脂的14%,有弱抑菌活性。地木耳脂溶性物质对6种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大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酿酒酵母假单胞杆菌。  相似文献   

9.
以3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Staphyloccocus aureus)为供试菌,测定了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雄性附腺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不同浓度的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影响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抑菌活性随着粗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 mg·m L~(-1)、0.4 mg·m L~(-1)。不同处理温度对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粗提物的抑菌作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南极环境条件特殊,微生物资源丰富,有望筛选出功效显著的抗菌微生物。【目的】以黄瓜枯萎病致病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指示菌,从南极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并对其抑菌物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应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样品和发酵液进行初筛和复筛,筛选出对F. equiseti抑菌效果最强的菌株,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之后,对目标菌株发酵上清中的抑菌物质进行抑菌谱研究,并对其抑菌成分进行温度和pH的稳定性检测,通过硫酸铵沉淀的方法初步鉴定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结果】从南极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62株细菌,有5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抑菌效果最强的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斯氏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pizizenii),命名为JYM35。抑菌谱检测结果显示,菌株JYM35对丝瓜枯萎病致病菌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辣椒枯萎病致病菌F. equiseti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长豆褐腐病致病菌笄霉属(Choanephora)有较明显的拮抗作用,对水产致病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菌株JYM35发酵上清中所含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强且耐碱不耐酸,硫酸铵沉淀后可初步确定其抑菌物质隶属蛋白类。【结论】菌株JYM35是一株产蛋白类活性物质的广谱型抑菌菌株,对枯萎病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因此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